打好大豆种业翻身仗 抓好种业创新是关键
2021-02-27■郭泰
■ 郭 泰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两大优势产区。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商品大豆生产与供给基地,也是全国高油大豆与食用大豆供给基地,是全国大豆安全的“压舱石”。
全国大豆看东北,东北大豆看黑龙江。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具备如下优势:一是面积全国最大。近年来,全省大豆年种植面积6500 万亩左右,2020 年达到了7248.13 万亩,占全国大豆年种植面积的49%。二是总产量全国最高。年总产量600~800 万吨,商品量与供给量400~500万吨,2020 年总产量达920.5 万吨,占全国年总产量的47%。三是种植范围全国最广。从北纬43°26′到53°33′近10 个纬度,从第一积温带(2700℃以上)至第六积温带(1900℃以下)均有大豆种植。四是优质绿色。蛋脂含量(蛋白质含量40%左右、脂肪含量20%左右)配比合理,为绿色产品,适宜做食用大豆和油用大豆。五是育种优势与能力强。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种植品种均为自育品种,生产占比100%,其中黑龙江省农科院系统育成的合丰(合农、佳豆)号、黑河(黑科、金源)号、绥农号、黑农号、克山(丰收、克豆)号、抗线(庆农)号、齐农(嫩丰)号、牡豆(牡丰)号、龙豆号等系列品种,年应用面积占全省年种植面积的75%~80%。六是育种创新队伍全国最大。黑龙江省大豆育种创新团队由省农科院系统、农垦系统、大专院校系统、中科院系统及企业育种团队组成,育种人员200 人左右,占全国育种团队人数的30%~40%,其中黑龙江省农科院为我省主要育种单位,设有1个专业所和11个综合所,分布在全省不同生态区,育种团队100 人左右。虽然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与国内其他产区相比优势明显,但与世界大豆主产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育种领域,主要存在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问题;在生产领域,主要存在品种质量、配套技术及作物(玉米、水稻)比较效益问题;在种子供给领域,主要存在种子质量与基地问题;在市场领域,主要存在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市场竞争的占比问题。为此,我们既要打好大豆的种业翻身仗,又要打好大豆的生产翻身仗。
一、黑龙江省大豆种业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源问题。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品种资源极为丰富,种质资源存量世界第一。到目前为止,中国农科院国家长期资源库保存大豆种质资源3.5万余份(黑龙江省5000余份),其中栽培大豆资源26482 份(黑龙江省3000 余份),野生大豆资源8518 份(黑龙江省2000 余份)。虽然我国保存大豆种质资源数量多,但由于我们对资源研究不够深入系统,特别是对资源的优异基因与性状挖掘能力有限,导致对资源的认识与了解不足,造成育种亲本选择依据与目的性不强,难以育成高质量品种,成为育种“卡脖子”问题。二是育种技术与方法问题。目前,黑龙江省大豆育种主要采取常规育种方法,即以有性杂交育种技术与方法为主体,生物育种技术尚未在常规育种上广泛应用,同时由于大豆育种研发项目少,资金投入不足,缺少必要的检测分析仪器和田间作业设备,导致育种技术与研究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品种选育的精准度与能力水平的提升。三是品种质量问题。“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虽然审定了大豆新品种296 个,但品种同质化问题严重,品质特色与产量也不够突出。与世界大豆主产国比,品种产量低、品质特色不足、抗逆性与综合性状亟待改良,特别是亩产量,第一、二、三积温带亩产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第四至第六积温带比世界平均亩产低50 公斤左右,比美国低100 公斤左右,成为生产“卡脖子”问题。四是良种良法问题。大豆生产栽培模式亟待创新,品种配套技术不完善,技术标准执行不到位,品种优势与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五是品种测试与评价问题。品种审定数量多,同质化问题严重;无优良品种测试基地,评价测试体系不建全;对优良品种认识不清,选择品种困难;生产种植品种多乱杂,主导品种少。六是品种示范与展示问题。示范与展示基地布局不科学,建设不规范不标准,影响品种示范与展示效果,起不到引领与推动作用。七是种子供给质量问题。繁育基地不稳定,布局不合理,建设标准低,影响种子供给;由于种子生产轮作体系不规范,种子生产质量难以保证,优质种子供给能力有限,质量有待提升。
二、黑龙江省大豆种业创新发展着力点
一是组建大豆种业创新攻关团队。依据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分布情况与积温带区划,联合省内科研院校、种子企业以及中科院等中直和省外科研育种国家队等科研力量,在全省第一至第五积温带组建5 个大豆育种攻关团队。重点攻克产量问题,突出高蛋白、高油或特殊用途等品质特色,解决抗病虫、抗旱抗涝等抗逆性以及适应性、综合性状问题,选育品种质量高、应用面积大、水平有突破性的大品种。力争到“十四五”结束,全省大豆平均亩产由目前的135 公斤左右提高到160公斤左右,食用大豆生产蛋白质含量提高1个百分点,油用大豆生产油分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
二是开展大豆种业创新科技攻关。一是优选与创新优异种质资源,解决育种亲本问题。引入与创新种质资源,采用表型鉴定与生物技术手段,开展精准鉴定与系统评价,全面掌握资源生物信息,挖掘资源优良性状与基因,筛选一批具有特异性和重要应用价值的育种材料。二是改进育种技术与方法,提高育种效率与精准度。依托国家大豆品种改良中心和国家大豆区域创新中心及省级大豆育种栽培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平台,以常规育种方法为基础,集成生物育种技术优势,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子设计育种及基因编辑技术,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提高育种效率。购置与育种相关的仪器设备,改善育种手段,提高育种精准度。三是选育高质量品种,提升品种水平。制定育种策略,明确育种目标,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和方法,优选种质资源,配制杂交组合,建立育种选择群体,南繁北育,选育产量突出、品质有特色、综合性状好、具有推广应用潜力的重大品种。四是完善品种配套技术,发挥品种优势。针对种植区域生态与生产特点及品种特性,以品种为核心,优化栽培模式,完善品种配套技术,建立生产技术规程,实现良种良法技术配套,推进规模化与标准化种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增产增效的作用与优势。五是挖掘优势品种潜力,培育生产重大品种。在现有审定品种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新品种测试评价与中试示范,全面掌握与了解新品种特性,筛选与优化主导品种,挖掘优势品种潜力,加快成果转化,培育生产重大品种。六是发挥示范基地与科技园区功能与作用,加快成果转化。在黑龙江省第一至第六积温带,每个积温带建设2~3 个品种示范基地,面积达200~300 亩,开展大豆品种测试评价与示范展示,筛选与推介重大品种。依托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园区,开展大豆高产攻关、高产创建、新成果与技术展示,营造品种转化应用环境与条件。七是提高种子质量,保障生产供给。依据种子生产程序与质量标准,在黑龙江省大豆优势产区,依托服务区域内优势种业,建立2~3 个原种生产基地,开展原种提纯复壮工作,确保高质量种源;同时在全省不同积温带,建立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16 个,年繁种面积200 万亩,预期产种量3.2 亿公斤,可满足本省供种,且保持100%自育品种,同时辐射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供种。
三、大豆种业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大豆种业创新项目顺利实施,组织成立项目领导与推进工作小组,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由省级领导为总召集人,农业农村厅、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科研院校及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全省种业创新工作,制定出台产业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统筹推进项目实施与目标任务落实。二是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实施“大豆种业创新攻关揭榜挂帅,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对大豆种业创新“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建立“揭榜挂帅”项目库,建立发榜、揭榜、评榜、奖榜制度,探索构建“项目揭榜挂帅+联合组队”的项目攻关模式。三是加大政策扶持。根据大豆种业创新发展攻关需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投入,加大省级财政扶持力度,将大豆种业创新发展攻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连续稳定的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种子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协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种子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种业投融资格局。四是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整合大豆产区科研育种单位、涉农院校、种子企业及省外国家级大豆科研团队的科技与人才优势,通过政策、项目与资金扶持,开展强强联合,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用结合,形成科技支撑合力。制定出台政策,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开展大豆种业创新。探索建立大豆品种资源、技术成果有条件共享和权益按比例分配的开发利用机制。推动大豆科研育种人才与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调动种业创新积极性。五是推进依法治种。为保障大豆种子供给体系建设,加强省市县三级种业执法体系建设,健全管理队伍;强化依法行政,推动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建立种业管理部门与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公检法机构联动机制,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保护和维护合法权益;深入开展种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种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严格种业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加强种业市场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健康有序的大豆种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