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党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2021-02-27宋翠玉

奋斗 2021年9期
关键词:讲话党史中华民族

■ 宋翠玉

2021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是一篇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纲领性讲话,展现了在历史纵深与历史比较中阐释问题的理论向度;提供了把握历史规律、认识历史必然,鉴往知来的实践指向;体现了增进认同、汇聚磅礴力量,汲取智慧营养的精神诉求。在建党百年之际、全党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之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重温讲话内涵,体悟讲话精神,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仍具有强烈的启迪意义。

《讲话》是“学党史”的理论指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视野,明确表达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系统全面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发展脉络和艰辛历程;坚持大历史观,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这些阐述为我们明确党史的地位和价值,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3 个伟大历史贡献:经过28 年艰苦卓绝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经过2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告诉我们,正因为有了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有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有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才能改变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才能具备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更远。只有科学把握历史规律,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只有用正确的历史观看待党史,才能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讲话》是“悟思想”的重要遵循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主题,也是“悟思想”的重要遵循。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思想才能悟得透。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就是开天辟地立初心、改天换地秉初心、翻天覆地守初心,惊天动地践初心的重要历程。这条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路;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的路;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路;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的路;是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路;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的路;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的路;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的路。这8个推进向前,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任务要求,也是党领导人民践行初心的行动指南。

《讲话》是“办实事”的方法要求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初心是什么”的世界观校准,也是对“如何担使命”的方法论探寻。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共产党人就要真抓实干、务实为民。担使命的落脚点要落在“办实事”上,遇到任何困难不退缩,面对各种矛盾不回避,应对各种挑战无往而不前。它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善于斗争的政治品格。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也就是说共产党的每项政策、每个行动、每句话,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中国今天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源自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职责与使命,也有每一代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和任务。质胜于华,行胜于言。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务实为民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实干为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办实事放在心中,把担使命真正融入到具体工作中,更加自觉地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推动落实,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一一化解。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和韧劲始终抓好、抓牢为民办实事的要求,以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讲话》是“开新局”的动能保障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以“历史性考试”为结尾,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清醒和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赶考”既是对以往历史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继续前行的警醒。在面对即将到来的革命胜利,毛泽东同志思考的是如何保证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同志开启了一个新的“赶考”之路,之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沿着这条路探索前进。中国多年的实践证明,正因为始终牢记“赶考”初心,保持“赶考”心态,努力践行“赶考”要求,才能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过往皆为序章,成绩并不是轻松、简单取得的,也不是永久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仍考验重重,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国共产党人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从毛泽东同志提出“进京赶考”的历史命题,到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党面临“赶考”还远未结束的时代警示,“赶考”精神诠释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发展前途的忧患意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体现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勇气,昭示了勇于变革、永不僵化、开拓创新的政治品格。面对新时代的新考卷,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回答好这一道道重要而紧迫命题,广大党员、干部还要以“赶考”的心态沉着应对“考卷”,要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敢于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考试中经受住考验,才能开创中国共产党奋力前进的新局面。

今天,我们重温、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就是要举纲持领,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行。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百年大党正是风华正茂,以史鉴今我们更有信心。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根基,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历史规律,勇于开拓前进,必将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讲话党史中华民族
第一次学党史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党史上的今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注水”讲话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国旗下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