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黑土地保护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21-02-27崔宁波赵端阳王胜男
崔宁波 赵端阳 王胜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农业生产不能竭泽而渔,要保护好黑土地,这是“耕地中的大熊猫”。近年来,黑土地保护问题备受党和政府的关注。2015~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6年提到东北黑土地保护问题,2017 年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 年)》,2018 年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均印发了有关黑土地保护的行动规划,2020 年为加快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农业农村部出台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 年)》,同时重点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示范区建设。黑土地保护已成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
一、保护黑土地意义重大
黑土是一种富含腐殖质,性状好、肥力高,并且十分适合农耕的自然土壤资源,其中富含作物生长必需的有机质高达5%~8%,大约是黄土的10倍。东北黑土区作为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总面积约103 万平方公里,大约是我国黄土面积的1.17倍。老百姓常用“一两黑土二两油”来形容黑土地的肥沃,其富含的有机质不仅有助于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也有利于提升粮食口感。因此,靠着肥沃的黑土,东北黑土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目前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100 厘米下降到20~30 厘米,并以每年剥蚀0.3~1.0 厘米的速度流失,有机质以平均每年0.1%的速度下降。相比黑土层的高速剥蚀,黑土的形成过程相当漫长,每形成1厘米黑土层大约需要300~500 年时间。因此,若不加以控制,3~4万年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黑土地将最多继续维持100 年的生命。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黑土地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基础,是实施国家“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保障,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二、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黑土变“少”了,被侵蚀的土壤变“多”了。黑土变“少”主要体现在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优质黑土面积减少和土壤受到侵蚀,黑土资源数量亮起了“红灯”。其原因有二:一是城市建设用地导致黑土资源过度开发;二是风蚀、水蚀、冻融以及荒漠化蔓延等自然因素导致了严重的土壤侵蚀。黑土变“少”是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黑土变“薄”了,流失掉的土壤变“厚”了。黑土变“薄”主要体现在黑土腐殖质层厚度降低,个别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表土,称为“破皮黄”。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水土流失影响,肥沃的黑土层流失殆尽,土壤亚表层或者黄土状母质(一种拥有黄土母质的粗粉粒疏松多孔性状的土层)露出地表,从而导致地表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甚至可能使部分土壤丧失生产能力。与此同时,人类的干涉越来越严重,生产经营粗放,致使黑土地过度垦殖,在进行被侵蚀沟壑填充活动时往往会用到邻近区域的土壤,间接致使黑土变“薄”,黑土区荒漠化威胁日益加剧。
黑土变“瘦”了,化肥施用量“膨胀”了。黑土变“瘦”主要体现在土壤的理化性状不断恶化,其中物理性状主要包括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黏着性、可塑性、耕性、磁性等,化学性状包括土壤的阴阳离子交换、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等。简而言之,即黑土“身板”极其虚弱,导致其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黑土变“瘦”,一是因为部分农民种地不养地,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急功近利地施加化肥,较少施用有机肥料。二是种植结构缺乏合理规划,地块较为零散并且有突出的连作障碍。三是土壤有机质下降,酸化、盐碱化、污染情况严峻。黑土地既利用过度又保护不足,双重因素加速了黑土地的退化。
黑土变“硬”了,农作物生长底气变“软”了。黑土变“硬”主要体现在土壤结构退化、土质由疏松变得黏重,土壤日趋板结,耕性变差且蓄水保墒能力下降。其原因主要在于东北地区一般使用小马力拖拉机作业,其翻耕深度只有15 厘米,农作物根系难以在此土壤深度范围内汲取充分的水分和养分。与此同时,秸秆粉碎深翻、深松技术使用率低,少免耕技术没有大范围推广,加之受农机具碾压和自然侵蚀等因素影响导致犁底层上移,致使黑土变“硬”了。
目前,国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保护黑土地并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总体来看,投入力度尚未充分满足黑土地保护的需要。而且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价格总体上偏低,黑土地资源的价值仍然未能全面地反映在农产品价格上,这使得黑土地保护过程中一些相关主体追求自身利益和短期效益,间接导致黑土地退化。
三、黑土地保护对策建议
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实施,解决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逐渐向深翻或深松浅翻、浅旋、轮作休耕以及田间农艺管理技术层面延展,开始进入生态、经济、社会共赢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具体来看:第一,对于大面积耕地,黑土地保护要大力推广秸秆富集深还、覆盖还田和秸秆离田沤制有机肥还田3种方式,重点提倡机械化秸秆富集深还模式,其优点是土层顺序不变,并可2~4 倍量富集秸秆,有效处理秸秆的同时彻底解决土壤培肥的迫切需要。第二,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建立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对不宜连续耕作的地区,包括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地下水漏斗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域等进行轮作休耕,并逐步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和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第三,推进有机肥积造利用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合理的培肥与保护性耕作的有机融合方式是对黑土地进行保护和再利用的一个根本途径,推动农村用地和养田相融合,开发推广绿色生产、综合治理等新型农业技术集成体系,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完善其他相关的配套服务。
积极做好黑土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工作,解决黑土地变“少”、变“瘦”的问题。第一,对于不可避免的建设占用耕地,建议开展耕地表土剥离利用工程、耕地生产能力提升工程、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类型的耕地障碍性土壤改良工程等来开展黑土地保护与高值化利用。第二,针对目前表土剥离再利用存在的时效性以及成本增加的问题,建议建立省级及以下利用信息平台,让表土的供方和需方在网上对接,以实现就近从快再利用,降低运输和储存成本。第三,加强东北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松花江、辽河流域和近岸海域污染及大中型养殖场畜禽粪污中的重金属污染黑土地的问题,预防与综合治理相结合,要让过载的黑土地“减减压”。
改善黑土地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解决黑土地变“薄”、变“少”的问题。首先,要扎实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土保持工程、农田防护林、推进侵蚀沟治理等工作。其次,落实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完成对城市边界、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生态边界“三界”的划定,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最后,切实加强对黑土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综合治理,避免由于沟壑侵蚀造成的沉积物沉积,进而降低作物产量。
加强黑土地保护相关制度体系建设,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积极探索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的治本之策。第一,构建黑土地保护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大力推进各地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提高监督工作效率,提高农民保护黑土地的意识以促进监督体系的建设。第二,构建黑土地保护政策投入体系。健全黑土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积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和提升东北地区商品粮生产核心区地位;加大对土壤有机质改善、养分平衡、耕地质量监测、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等服务组织,并实施有关耕地保护的教育计划,定期举办有关讲座,特别是要重视生产大户的教育和培训,为农民提供保护性耕作技术配套农机服务。第三,构建黑土地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可参考中国科学院建设“黑龙江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经验。该研究站自成立之初,主要从事黑土农业生态、黑土区作物高产攻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科研任务。自1991年开始,“海伦站”与政府紧密结合,将先进农业技术和优化农业模式进行示范推广,为海伦市及其周边地区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借鉴该模式,可依托高校等研究机构建设示范区,建立黑土地保育与利用的专业化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梯队,落实“产学研”三位一体,实现技术研发的原创性、技术转化的有效性和技术推广的适用性。第四,构建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黑土地保护法”,使黑土地保护有法可依。推进黑土地保护法治建设,要充分考虑多方位因素,实施综合管理,有效整合现有各类资源,依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形成对黑土地保护的联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