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冷资源”为“热经济”
2021-03-23冯广庆
冯广庆
漠河市地处北纬53 度,素有“神州北极”之称,每年9 月下旬开始飘雪,冬季长达7 个月,极寒气温曾经达到零下52.3 摄氏度。极北、极寒成为漠河标志性符号的同时,也为冰雪旅游带来了“天时地利”。近年来,漠河市委、市政府立足冰雪旅游资源禀赋,坚持立足极地资源、有序有效开发,在“找北”与“找冷”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将冰天雪地的“冷资源”转变为金山银山的“热经济”。
做热“冷资源”带富一方人
依托中国最北的地缘优势和最冷的资源优势,漠河市深度开发冰雪资源,持续丰富冰雪产品,积极发展冰雪产业。一方面,做好“冰雪生金”这篇文章。近年来,一大批以参与、互动、娱乐为主的冰雪项目火热开启,相继推出冰雪游乐园、迪士尼圣诞雪雕园、冰雪旅馆、冰雪大观园等冰雪旅游产品。新建“雪人阵”“雪人谷”“冰泡湖”等多处网红打卡点,北极圣诞滑雪场连续多年刷新室外首滑纪录。漠河“泼水成冰”视频网络点击量破亿;莲花湖冰泡奇观新闻点得到央视、省级卫视等20余家主流媒体平台关注报道,10 小时内阅读量高达2.2 亿次,4 亿微博用户转发评论;极寒钢管舞挑战赛、冰雪汽车越野赛入选2020 年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不仅推动了漠河市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连年举办的跨年篝火晚会等文化活动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另一方面,催生“融合发展”内生动力。漠河市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践中,促生了林场共享住宿、冰雪旅馆、自驾营地、文化大集、北药康养等一系列旅游新业态,形成了以山八珍、野八珍为代表的餐饮体系,以星级酒店、特色民宿为代表的住宿体系,以蓝莓、野山菌、桦皮工艺品为代表的商品体系,以泼水成冰、冰雪游乐、民俗演艺为代表的娱乐体系。每年可提供近2000 个新增就业岗位,旅游相关行业从业人数占全市总就业人数的1/3。
做强“北文化”凝聚吸引力
漠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挖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文化”。一是打造“北字”文化品牌。以神州北极、神奇天象、神秘源头、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为依托,以找北、找冷、找奇为目标,深入挖掘“北文化”。中国最北旅游景区、中国最北一家、最北邮局、最北第一哨、最北圣诞村、神州北极石碑已成为中国最北的标志。二是凸显“节庆”品牌作用。做强做大北极光节、杜鹃花节、冰雪文化节等节庆文化品牌,北极光节系列节庆活动被文化部、财政部列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荣获“最具影响力节庆奖”;冰雪文化节荣获黑龙江省十大冰雪文化节庆品牌。北极光节和冰雪文化节已成为漠河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为实现文体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共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是深挖“极地”文化内涵。漠河市注重将当地的萨满文化、淘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散落在各地的碎片化元素进行整合,串联在一起开发利用,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品供应链,让游客体验到差异化的文化大餐。目前,漠河市已开发出室外大锅煮饺子、煮汤圆、炖鱼汤和漠河祈冬萨满表演、“淘金文化”等非遗展示,以及大型泼水成冰、马拉爬犁等体验式项目,跨年篝火晚会、北极村民俗过大年、穿越冰河徒步活动、国际冰雪汽车越野赛、极寒钢管舞挑战赛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漠河市冬季旅游知名品牌。
把握新机遇 打造目的地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市场调查,预计到“十四五”规划末期的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将成为我国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当前正处于“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冰雪旅游十强县”的漠河,将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冰雪旅游目的地。
一要挖掘“北”文化内涵。以特色文化符号为“魂”,打造最北旅游产业链,吸引更多的游客找“北”。将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接待、餐饮、服饰等要突出“北”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策划推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游客参与度高且影响面广的旅游演艺节目,大力扶持和培育文艺演出队伍,在主要景区景点等游客集中活动场所实行常态化演出,集聚人气,拉动消费。打造一批高水准特色民族文化旅游项目,探索开发一批休闲体验式项目,给游客留下深刻而独特的文化记忆,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北极漠河冰雪大观园
二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冬季旅游资源。依托山地、林地、界江、冰雪等自然资源,与民族民俗文化、民间体育以及体育赛事结合起来,开发民俗休闲运动项目。推出以观赏雪景、冰雾、雾凇、界江冰河、冰融景观、林海雪原、冰雪村落为主要内容的北极冰雪观光旅游产品。通过加强南方市场、汽车拉力赛等冬季旅游细分市场的营销,与其他国内滑雪地进行滑雪季节的错季开发、冰雪资源向婚庆产品的拓展延伸、北极圣诞村等项目开发多种途径,全面盘活漠河冬季旅游,使漠河冬季旅游变冷为热、破冰前行。
三是持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突破大交通瓶颈,加密漠河至哈尔滨之间的旅游客运列车,旅游旺季增开旅游专列,提升漠河机场航运能力,积极拓展南方客运航线,推进漠河至满归铁路建设,构筑全方位的“铁、陆、空”交通网络。完善通信、电力以及公路沿线服务驿站、旅游厕所、休憩节点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