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探究
2021-02-27林成华
何 菁 林成华
(1.福州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2.福清海口中学,福建 福清 350313)
中华民族的文化悠久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淬炼的结晶,是滋养中华儿女的重要养料。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传承中华优秀道德,铸就“有思想、有抱负、有道德、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的课程。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课”中之义,而“融入”的教学也就成了亟待探究的问题。
一、“融入”的教学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披荆斩棘、自强不息、建功立业,同时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又用自己的智慧、思想、勤劳接续着民族精神,才有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兴旺发展。因此,作为承载优良的道德传统、传扬民族精神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就具有了独特的教学价值。
(一)接续文化“财富”
优秀传统文化十分丰富,主要包含有民族精神类、人生哲理类、修心修身类、励志奋进类、行为规范类等。《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精选有代表性的各类内容基础上,教师应该结合时代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精心施育,让千百年来哺育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道德,提振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精准融入课堂、融入学生,实现宝贵的优秀文化财富在新时代的课堂、新一代身上得到新的延续、新的传扬。
(二)开发文化“富矿”
“融入”的核心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面对“融入”的教学,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将“思想”与现代教育教学及现代学生比对研究、比对梳理、比对开发,从而形成一种更合乎现代教育需要、更合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更合乎《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的新“思想”,让悠久的文化思想迸发出新世纪的光与热。
(三)培育文化“富人”
“融入”教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现代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成长的落点在于了解自己的国家历史和民族的文化,进而把握优秀传统思想道德,做到综合创新、古为今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在于让学生汲取优秀养料的同时品鉴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传承自觉,坚定发扬光大信心;在于形成学生时代需要的科学的文化价值观,激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培育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融入”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教育方针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形成的可供实施且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的指南。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设计方案,须把握以下几个要素:
(一)突出“融入”主体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当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主体,以学生问题为问题,以学生的需求为需求,培养学生学习精神、探究精神、传承精神、践行精神,进而推助学生步入思想的殿堂。《道德与法治》课程根本的是学生思想培育的课程,因此教学设计应该依据课程标准,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实际的教育契合点、思想培育点实施教学。克服只看“文化”不看学生,只看教学“预设”不看课堂生成,只看教学形式的投入,不看教学效果产出的心中无“生”的片面静止的教学现象。
(二)优用“融入”养料
《道德与法治》课程优选了民族精神类、励志向上类、修心修身类、行为品质类、人生哲理类等部分“优秀”传统养料。作为教师应该要“优”之“用”足,“用”准养料,并且力求“用”之出效。因此,教师要把握教育差异性,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生长环境的学生、不同思想特点的学生,应该要给予相应不同的“养料”;把握教育时代性,凸显“文化”的时代价值,丰富“文化”的时代内涵;把握教育引导性,凸显“文化”的创新发展,提炼新时代的新精神,关注行为的道德调节的同时强化行为的法律调节,从而拓宽教育视野,延展教育空间,引导学生在“优”用中累积,在“应用”中体悟,在“活用”中发展。
(三)疏通“融入”渠道
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入是一个有序的、常态的过程,因此应该和《道德与法治》常态教学的有效环节结合,注意设计问题探究、案例分析、观点辨析、研讨交流、点评引领等环节的精度、效度。在问题探究中,引发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现象”背后的“优秀”之所在;在案例分析中,让学生明白“优秀”的事理或哲理;在观点辨析中,让学生明晰是非善恶美丑的准绳;在研讨交流中,让学生形成并抒发自己观点看法;在点评引领中,让学生活解“优秀”,活用“优秀”,从而实现教育意图与教育实施、过程与效果的统一。
(四)关注“融入”评价
以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评价倒逼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从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应该以优秀文化“融入”的学习精神、素养增量、应用能力、情感提升等评价,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从而促进教学思想、“融入”内容、“融入”方式的变更与调整,保障“融入”的教育质量与教育效果。
三、“融入”的教学策略
围绕“融入”的教学,有多样的策略,只有能够比较好地达到“融入”效果且有助于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的教学策略,才是适宜的策略。在这个意义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问题导向策略
这是引发学生关注融入的学习与探究,具有前导性意义的策略。融入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根据课标学生需要具备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问题,此类问题应该引导学生认清汲取优秀文化的价值。如,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等励志奋进的名言,在新时代同样需要“励志”“奋进”,需要“家国”情怀,因此对学生终身发展是有教益的。二是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品鉴问题,此类问题应该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本质地品鉴传统文化“优秀”的道理,如,“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就是告诉人们,凡是能亲近仁德,能与邻国建立良好邦交的人,才是真正的“国宝”,阐明了人要身正(仁德),才能与人(国)“友好”相处的道理。
(二)案例分析策略
这是综合训练并检验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应用能力,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策略。“案例分析”应该关注案例与“道德与法治”融入的教育价值,同时更要关注教育的实现,因此,要“透”析融入的案例。“透”析有三法:一是“一例多解”,即从不同角度分析,挖掘教育养料,如历代对“国”之情怀,有多种“表达”,儒家是从修己身开始到齐己“家”(采邑)的认识再到治“大家”(国家),进而“平天下”的认识来表达,诸葛亮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品质来表达等。二是“一例多问”,即从不同的层面引出师生的问题,如“程门立雪”的故事。我们可以从杨时(宋代)的出发点提出问题,接着从杨时的修行提出问题,进而从杨时的老师程颐的影响以及文化背景提出问题,还可以从对现代教育影响或启示提出问题等,总之由浅入深推进问题探究,挖掘教育养料。三是“一例多悟”,即从学生不同理解认识的角度,或悟思想或悟道理或悟情感或悟践行,其用意在于激发思考引发新启悟,挖掘教育养料。
(三)观点辨析策略
这是激发学生形成自己“融入”的观点,具有生成性意义的策略。“观点辨析”在于“辨”,就是让学生用自己把握的“融入”道理,明辨传统文化“观点”的“优”与“劣”,哪些科学有益,哪些要改造调整,哪些可新解升级,哪些应该抛弃等,不要简单地引导学生作“对”或“错”的判断,应该让学生思考辨别;“观点辨析”还在于“析”,就是让学生在“辨”的同时能够用理解说,明确要以科学理论为辨析的依据,做到“自圆其说”,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己初步的科学认识体系。如,《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贾谊《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还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表达了中国传统道德强调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的思想,正是这一思想,才让我们的民族得以生存、延续、发展、壮大。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整体主义思想又是那个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又不能不被那个阶段统治者所利用,打上统治者一己利益的思想意志烙印——通过辨析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并传承“整体主义”思想。
(四)研讨交流策略
这是鼓励学生开展比较研究,具有展示性意义的策略。首先,“研讨交流”重在展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学习之后的认识成果,其根本点就是“观点碰撞”。如,我们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青春的证明”一课,引导学生展开“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的修身修心研讨交流,此研讨的关键是引出多样的观点碰撞,有的可能认为“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有的可能认为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要“兼济天下”等。目的是激发观点、激活思维,促进学生对自己观点的梳理、对他人观点的反思、对自己观点再梳理,从而提升认识形成新观点、新启悟。其次,“研讨交流”主题须鲜明且合课标要求。如“独善其身”我们可以从励志的角度组织研讨,可以从行为调节角度组织研讨等,不论什么主题不求“全”解,但求“精”解,同时倡导联系实际聚焦主题各抒己见,避免“散”谈主题、“泛”讲“优秀”、“空”说认识。再次,适时引导思考深究,注意“追问”“反问”“辩问”“互问”以深化认识。如“独善其身”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管好自己就是减轻别人的负担”这是很好的行为调节,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想管好自己是要有条件的,只有主观因素还是不够的”,作为教师不要就此先作出评价,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独善其身’”。进而引导思考“‘独善其身’难吗”,接着引导辨析同学的不同观点,在这基础上引导其他学生谈看法、谈补充、谈建议、谈启示,逐级引导思考深化认识。最后,“研究交流”要注意总结归纳提升引导。学生的研讨交流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但是缺乏精准的总结归纳,学生就难以对“优秀”更有信心地解读、应用、阐发。如学生对“独善其身”的观点看法尽管有多样,但是教师总结时应该引导学生明白至少两个道理:一是任何认识、观点、判断都是有条件的,从个体出发,要“独善其身”管好自己;从社会群体出发,“独善其身”还应该“兼济天下”。二是注意古为今用,辩证出新。应该引导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注意将“责任担当”作为“独善其身”的动力指向,另方面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在一定意义上“独善其身”是“责任担当”的内在力量。
(五)点评引领策略
这是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握与应用,具有引领性意义的策略。点评是对学生理解把握优秀传统文化情况的点评,更是引领学生明白传承优秀文化的意义、用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点评。点评应该把握三要素,即评点学生是否明白“优秀”所在,评点学生能否内化“优秀”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评点学生有何新的、独到的看法见解。如,《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青春有格”引用了儒家的“行己有耻”的观点,教师可以引发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可能认为一个人若有“知耻心”,则言行必定有“格”,有的学生可能认为一个人明确了“格”的道理,必定“行己”有度。作为教师点评时,首先就应该对学生是否把握了“行己有耻”的思想先给予评价;其次应该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即一个从“知耻心”谈“格”,一个是从识“格”谈“行”的可行与合理性作出评价;最后应该对学生从不同视角各抒己见作出评价,从而克服无“领”的评或无目标的评或不准确的评,引领学生精准地学好“优秀”文化,创造性地用好“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