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政治学研究综述:基于国内硕博学位论文的分析(2006-2015年)*

2021-02-27李英桃张晓羽

妇女研究论丛 2021年2期
关键词:参政博士学位政治学

李英桃 张晓羽

(1.2.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089)

2006年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后第二个十年的起点,2015年为北京世妇会召开20周年,又恰逢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同时,女性主义第四次浪潮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而兴起[1]。系统回顾2006-2015年中国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总体情况,梳理女性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与发展特点,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一、研究概述

女性政治学在西方语境中通常被称为女性主义政治学。而中国的女性政治学在引进、评价和吸收西方女性主义政治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在本土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的历史实践中得以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知网”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1)本文所采用数据均为通过北京外国语大学网关、经由“中国知网”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相关检索结果。由于各种原因,并非所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会被收入“中国知网”。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就不在此数据库中。因此,本文不能覆盖全部相关学位论文。笔者于2018年8月8日,通过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网关登录“中国知网”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更新了本文使用的所有检索数据。以“女性主义政治学”进行主题检索发现,2006-2015年直接涉及此主题的国内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总计8篇。其中有6篇论文集中讨论女性主义与政治学问题,有2篇学位论文出自南京大学(2)采用关键词、摘要等检索方式,都没有检索到相关论文。相比全文检索,主题检索的范围收窄,检索到的论文题目更加集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缺点是可能遗漏一些代表性论文。。

由于女性政治学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以“女性主义政治学”为检索词仅能检索出一部分与之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因此,在主要研究内容部分,本文还使用“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妇女参政”“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力求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概括分析2006-2015年中国女性政治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全貌,检索出与主题相符的学位论文共181篇(3)这一部分的筛选甄别工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又由于检索词和检索范围不同,几种检索结果之间可能会存在差异。例如,2006-2010年的相关论文总数少于2011-2015年,但甄别筛选后的数量反而较后者稍多。,论文作者来自全国约60所高等院校,地域分布较广,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的学位论文数量名列前茅。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将政治学分为政治学理论、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政党及政治团体、行政学和国际政治等分支[2]。根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政治学的二级目录中包括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3]。综合以上权威划分,根据中国女性政治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参考《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6-2010)》[4](PP 503-515),以及对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特点和涉及内容的整体考量,本文将从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女性主义政治学理论、国内外女性政治参与、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家与妇女组织、女性主义国际关系与外交研究6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对相关学位论文进行梳理分析。

(一)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政治哲学被理解为与‘政治科学’截然不同的东西。……然而,从传统上看,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是一回事。”[5](P 1)就政治学发展的现状看,政治哲学被视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以“女性主义政治哲学”作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2006-2015年涉及此主题的国内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总计36篇,其中2006-2010年有5篇博士学位论文,2011-2015年有23篇博士学位论文、8篇硕士学位论文;从学位授予单位来看,南京大学4篇,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侨大学各2篇。

正义观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过去30年间,英语政治哲学以罗尔斯《正义论》为基础,在西方学术界发展与茁壮,进而引领、灌溉社会上的公共讨论。”[6](P 5)在2006-2015年的成果中,硕士、博士研究生一致强调,正是由于主流正义论思想中长期存在的性别视角缺失,才促使女性主义研究者在这一领域努力改变女性被定义的从属地位,试图突破原有的理论局限和困境,建构女性主义正义观理论。例如,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张炎子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指出,女性主义正义观需要在消解平等与差异、本质与异质的矛盾基础上,建构出一个多元容纳的普适性理论,需要在批判地继承一切先进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女性主义的实践[7]。

相比之下,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更加聚焦和深入。湖南师范大学肖爱平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指出,女性主义正义观为人们提供了理解正义理论的新视角,提供了引领正义理论走出父权制的思维方式,丰富了正义论的内容,有助于拓展当前中国社会正义理念及实践的思路,也为推动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女性主义正义观自身也面临三大难题:要求平等还是要求差异,强化性别意识还是去性别意识,要求普遍性还是要求异质性[8]。吉林大学刘笑言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指出,在性别正义的视角下,照顾责任分离模式和照顾责任共担模式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实践了女性主义对性别角色重新界定的理论构想,但由于二者并未触及工业社会传统的二维生产格局,并没有完全破除性别秩序定式的限制。作者认为,关怀的政治意义与政府的干预理念、家庭与国家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建立在关怀理论基础之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遍照顾模式将有助于实现真正的性别正义[9]。

对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思想的研究是这一时期研究生论文写作的重要选题之一。例如,复旦大学贺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强调,弗雷泽以参与式民主正义构想来实践自己的“一元三维”正义框架,她关于“强公共领域”和“弱公共领域”的划分为哈贝马斯所采纳,促进了商谈民主理论的发展[10]。南京大学阮华容的硕士学位论文提出,弗雷泽从女性斗争的目标、范围和途径等方面为女性解放构想了一幅新图景,给中国当代女性解放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启示[11]。

应该说,正义观和性别正义是这一时期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重点,与国内外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重点相一致。在介绍、评论西方女性主义政治哲学成果的同时,青年学者努力在中国语境下产出原创性成果。

(二)国外女性主义政治学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是女性主义政治学理论界一直关注的议题,“针对社会性别分析如何与阶级分析相结合的问题,西方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理论中也有很多争论”[12](P 28)。这一阶段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在政治学领域的结合等研究选题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是现代政治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以“朱迪斯·巴特勒”为主题进行检索,可检索到学位论文14篇,包括硕士学位论文11篇,博士学位论文3篇。论文讨论范围涵盖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酷儿理论及相关交叉研究等。南京大学王玉珏的博士学位论文以朱迪斯·巴特勒思想体系中的身体政治学为研究对象,将身体政治作为界限,借由身体在文化之中所产生的社会认同问题,推导出“身体的疆界成为社会的界限本身”,成为政治斗争的场所[13]。

对南希·哈索克(Nancy C.M.Hartsock)的研究是这一时期学位论文中的另一个亮点。山东大学鹿锦秋的博士学位论文指出,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特点在于发现了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进行融合互补的可能性,哈索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及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索了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方式[14]。

(三)中外妇女政治参与研究

妇女参政始终是女性主义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持续受到国内众多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重点关注。以“妇女参政”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可检索到334篇学位论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94篇、博士学位论文40篇;学位授予单位包括100多所大学,其中华中师范大学15篇、湖南师范大学14篇、山西大学12篇、吉林大学11篇。用“女性政治参与”检索可得144篇论文,硕士学位论文123篇,博士学位论文21篇;学位授予单位涵盖70所大学,其中华中师范大学9篇、浙江大学8篇、山东大学6篇、吉林大学5篇。两种检索方式都表明,硕士学位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博士学位论文,以此为选题的博士学位论文数量近年来略有下降。这些学位论文覆盖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层次的中国妇女参政研究,国家领导人的妇女参政思想,各国妇女参政研究,国际法中的妇女参政权利,等等。

“政治参与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它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权利的实质性践履状况。因此从政治参与是否平等,可以考察一个国家女性和男性政治平等的实质情况,乃至考察一国男女平等的实际情况。”[15]传统研究常把影响妇女参政的原因归结为女性自身素质修养有待提升等,“此种解释将会掩盖更为复杂的变量,即忽略对社会结构、制度规范、政治程序以及政治文化的关注”[16]。考察此阶段的学位论文,令人欣喜地发现,论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针对制度与结构层面提出了新颖独特的见解,代表性论文也普遍认识到社会性别文化环境的建构、政策制度法规体系的完善,特别是女性自我赋权意识的提高,对推动女性积极参政、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实现男女政治平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妇女参政研究是一个热点选题。南京师范大学牛天秀的博士学位论文在同类研究选题中被引次数、被下载次数最高。该论文梳理了1949年以来国内各主要时期尤其是转型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女性参政的基本情况,归纳了当代中国女性参政不足的主要表现,反思了具体影响因素。作者提出从性别文化环境优化、制度保障、政策支持方面推动中国女性参政的具体建议[17]。华中师范大学祝平燕的博士学位论文则将妇女参政置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探寻社会支持系统中制约妇女参政的要素。该论文指出,由于政治参与率不高,在较长的时间内,妇女参政还需要政府部门、妇联、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妇女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在众多支持体系中,妇联的支持对妇女参政是一个硬性条件,而社会转型和全球化会加快民主政治和妇女参政的发展进程[18]。

外国妇女参政研究是妇女参政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山东大学李玮玮的硕士学位论文指出,韩国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虽得益于议员选举中的比例代表制,但由于韩国制度的局限性、社会传统文化和女性自身因素的消极影响,韩国女性参政情况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19]。华中师范大学敖杏林的硕士学位论文指出,性别平等观念的提升扩大了英国女性政治参与的范围,而阻碍英国女性参政的原因包括男性化的政党政治、国会政治环境等因素[20]。复旦大学刘月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社会性别视角考察了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性别政治。身处父权制政治结构的女性总统候选人往往在“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中左右摇摆,难以形成一个坚定的政治形象,削弱了女性候选人好不容易获得的尊重与信任。这是女性在总统竞选中始终无法胜出的原因之一[21]。

(四)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研究

在女性政治学研究中,公共政策与妇女参政问题联系非常紧密,有大量相互重合的部分。

以“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作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可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共5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1篇、博士学位论文19篇。论文作者来自33所高校,其中华中师范大学7人,复旦大学4人,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各3人。

这部分学位论文与具体的公共政策联系紧密,涉及女性参政、就业政策、性别预算、生育保险、权益保护、性别教育、人才职业发展等研究选题。大部分论文认识到社会性别主流化、妇女自我赋权等对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作用。

如何改善妇女参政状况是公共政策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山东大学师凤莲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强调,要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加强对决策者的社会性别培训,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建立促进妇女参政的社会政策执行机制,加强社会性别预算和完善社会性别统计[22]。吉林大学周敏的博士学位论文聚焦国内参政和就业政策,提出“把实现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作为实现女性全部平等的核心和基础”的中心论点,大量举证了国外成功的可复制的具体举措,指出实施性别比例配额政策是提高妇女参政的便捷有效途径,而性别歧视制裁、赔偿等制度法规的保障、监察等女性权威专门机构的设立则可以极大地促进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23]。中共中央党校南储鑫的博士学位论文在集中回答乡村性别文化重构问题的同时讨论了制度创新问题,认为一些宏观层面的政策法律以及微观层面的村规民约,不同程度存在着固化现有的性别不平等文化的现象,提出应建立促进性别平等的国家机制[24]。

社会性别预算在公共政策研究中并非新问题,但其在实现性别平等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尚未得到广泛重视。华中师范大学山雪艳的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国际实践经验勾勒出社会性别预算的实施框架全景图,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的张家口、焦作和温岭三地的社会性别预算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推导出一种有效实施模式:首先确立一种政府主导的渐进式推广路径——目标层级构建与“先试点,后推广”,进而构建社会性别预算制度,优化社会性别预算的制度环境,进行顶层设计以完善社会性别预算的制度安排,并加强能力建设,保障社会性别预算的制度收益[25]。

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内农村基层治理研究的重镇,在这一阶段有多篇学位论文集中关注了国内基层妇女参与社会治理以及公共政策改善支持的状况。其中,李娟的博士学位论文揭示了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作为农村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的联系纽带,在国家稳定发展、基层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指出她们在村级治理中具有主体性地位,从理论认识、制度保障、条件动力、观念举措等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发挥积极有效作用的对策[26]。郑蓉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指出,在村庄中那些被认为是父权、夫权占支配地位的家庭里,存在很多妻子当家的现象。村庄男性缺位时,农村妇女逐渐获得支配性的家庭地位,农村妇女的活动与社会交往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随着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女性也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自身权力的增长已经渗透并影响到了村庄公共治理层面。农村妇女“隐性权力”是一种新的权力资源,既可为农村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实现村民自治中的性别公正,又能促进社会基层民主化进程早日实现[27]。

(五)妇女组织研究

妇女组织一直是国内女性政治学研究长盛不衰的选题之一,而妇联组织又是其中的研究重点。以“妇女组织”作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可搜索到2006-2015年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共623篇,包括硕士学位论文525篇、博士学位论文98篇;学位授予单位包括近150所学校。以“妇联”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可检索到371篇学位论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32篇、博士学位论文39篇;学位授予单位包括近130所学校。

东北师范大学韩贺南的博士学位论文指出,新时期以来,中国妇女组织有了较大发展,根据妇女群体结构的变化,“组织跟着妇女走”形成了纵横交织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一大特色。妇联组织制定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方针,主要运用辩证思维,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是党的中心任务,二是要解决与提高妇女地位有关的问题,“由此调动妇女群众的政治积极性”,寻找二者的结合点[28]。新疆大学史界的博士学位论文把新时期的妇女群体作为研究视角,突出强调以改革妇联组织体系为牵引,探索构建服务型、创新型妇联组织工作运行机制,用以拓宽各行各业、不同阶层妇女与妇联组织的联系渠道[29]。

另一些学位论文则从具体问题出发深入分析妇女组织。牛天秀的博士学位论文聚焦妇女组织在推动女性参政、促进性别平等、提高参政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认为应把妇女组织在推动女性参政方面的巨大力量同激发女性个体的参政意识结合起来,将国内女性参政由党和政府主导、与妇联等妇女社团组织有效衔接的方式称为“组织支持体系联盟制度”[20]。复旦大学杨肖光的博士学位论文提出,在反家暴政策制定过程中,各部门在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的政策目标下,通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机制,形成了一个家庭暴力干预的政策系统,共同推动家暴干预。妇联作为一个群众团体可以利用体制内的关系推动其他部门采取行动,这也是其在家暴干预中的行动逻辑[30]。

(六)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

2006-2015年,国内对关于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以“女性主义国际关系”为主题词,可检索到硕士、博士学位论文35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14篇、硕士学位论文21篇;2006-2010年11篇,2011-2015年24篇,后5年论文数量明显多于前5年。从学位授予单位来看,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各4篇,中共中央党校3篇(4)中共中央党校的3篇学位论文中,有2篇并非直接以女性主义国际关系为研究主题。。

在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面,上海外国语大学胡传荣的博士学位论文从权力与安全、战争与和平、发展与秩序3个方面,考察女性主义对主流学说的剖析及其相关见解,综合探讨国际关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与体现于其中的社会性别观念的互动关系。论文认为,国际关系学中的女性主义学派,不仅积极推动该学科关注以往被忽视的女性及其为维系国际体系运作所做的大量工作,而且重视研究中国在处理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时所受到的社会性别关系的影响。论文指出,在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过程中,推动社会性别平等应当成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环节之一[31]。吉林大学苏云婷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运用性别分析方法,从批判和建构两个层面展开女性主义世界秩序研究,分析了女性主义世界秩序的整体理念、建构途径及其与“和谐世界”的关系。论文强调,以性别正义为基础,构建一个和平、发展、正义、和谐的世界,既符合女性主义的价值诉求,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32]。南昌大学巩辰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分别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性别视角、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结合起来,透过两者对政治权力的解构与重构,为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知世界政治现实提供了一种理论探索[33]。

在中国妇女与外交研究中,河北大学张旭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出,妇联的国际参与行为多表现出温和的政治倾向,与国家外交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妇联的这种行为特征主要由中国独特的历史进程和特殊的体制环境所造就,有效参与和发展性参与应是妇联日后国际政治参与的两个方向[34]。厦门大学李宏的硕士学位论文比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女外交官群体的发展情况[35]。

国际关系中的女性是本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上海外国语大学万明在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出,女性领导人一方面在国际政治实践中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男性政治的一些新特点和新变化,另一方面对国际政治施加特殊的影响。需要将女性从被“边缘化”的“失语者”的政治困境中解脱出来,其发展诉求和利益应当为整个体系所顾及;需要将女性的经验纳入以男性价值观为基础的现有国际政治体系,以女性的立场、沟通方式和灵活协调的手段弥补传统权力政治的不足,使国际政治体系更具包容性[36]。上海外国语大学蒋倩昱的博士学位论文指出,西方男性统治者利用白人女性的传统角色定位,通过带有性别偏见的外交政策取向,输出构建以男性统治秩序为中心的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体系的价值观念,论文强调从话语层面挖掘传统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弊端、构建女性政治主体地位以及实现国际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意义[37]。

恐怖主义是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天津师范大学冯娟的硕士学位论文是国内较早以此为题的研究。论文通过“黑寡妇”现象等阐述妇女与恐怖主义事件的关系,并以此作为支持“妇女在国际政治领域中是客观存在的”这一观点的立足点,表明妇女问题与所谓的“高级政治”紧密相关[38]。上海交通大学陈莹的硕士学位论文从行动者、结构、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分析解释车臣“黑寡妇”与巴勒斯坦“玫瑰军”这两个女性恐怖主义典型案例,指出社会性别因素在女性恐怖主义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女性被社会建构为相对于男性的弱势一方、被作为一种工具用于实施恐怖主义活动[39]。

以上学位论文在同期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内容既包括中国妇女、妇女组织参与外交的情况,也包括美国妇女、世界妇女参与外交和世界政治面临的问题、妇女与恐怖主义的关系等,有一定的创新性。

三、研究评价与展望

西方女性主义政治学主要有三种研究倾向:“一种是对历史上和当代男权主流政治思想的批判,反对虚假主义的普遍正义,揭露女性被排斥在男权政治空间之外的事实,要求男女平等对待;第二种探究是对传统观点和既有性别观点的重新解释,讨论性别关系和性别歧视,关注差异公平和身份政治;第三种探究起自于妇女运动中的女性主义理论和政治行动之经历的反思,旨在超越性别意识,在多元争论的基础上寻找统一的理论基础,得出更一般的政治哲学理论。”[17](P 20)

2006-2015年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普遍认同女性主义政治学既有的学科理论框架与边界,以及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提出的妇女受压迫是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产物的观点,在回顾女权运动、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的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以社会性别为切入点,围绕政治学领域的传统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证;一些青年学者对政治学研究中的传统观点发起了挑战,并以批判继承的态度讨论了西方女性主义政治学研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了中国女性政治学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一阶段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整体上不乏优秀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研究特点

恩格斯在《致威·桑巴特》(1895年)中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0](PP 742-743)这是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对女性政治学研究同样适用。

1.研究主题分布广泛

从时间进程来看,尽管因年份、主题的不同有所波动,但总的来说,以女性政治学为主题的学位论文数量有所增长,这种趋势或可归功于性别平等意识的普及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梳理2006-2015年国内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部分代表性作品,并综合考察同期其他学位论文,可见这些学位论文主题分布较为广泛。从学位授予单位来看,本文统计数据显示,女性政治学研究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来自全国150余所高校,地域分布广阔。从研究内容看,论文选题覆盖面极广,涉及女性政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女性主义理论、性别正义、政治参与、社会政策、媒介与性别政治、女性政治精英、女性公务员职业生涯、妇女组织、非洲女性赋权、美韩女性领导人服饰政治、联合国社会性别战略分析、亚洲与西方女性领导人比较研究,等等。妇女参政、妇女组织一直备受众多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青睐,而理论性强、需要大量历史材料或实证研究支撑的研究,如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各个流派的女性主义政治理论及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等研究并不充分,对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仍有待加强。

2.研究方法丰富多样

在2006-2015年以女性政治学为选题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展露无遗。这些学位论文在努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同时,选取了多样化的中观和微观研究方法。一些论文选用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一些论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同时,定量研究有所增加。

史界的学位论文聚焦新时期女性群体面临的机遇挑战,充分运用社会性别研究方法,把人的解放、妇女解放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辅之以案例、统计、数据等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探索与对策建议的相结合、相统一[29]。乐天的学位论文直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并改进前人既有的研究模型,对女性主义关于性别平等与武装冲突的假说进行了验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使用定量研究方法的不足[41]。汤耐尔的学位论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采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关讲话文献、口述访谈资料,并以此为问题导向,力图再现国内大跃进时期国家话语体系中的政治意义以及作为受访者的妇女个人的主观感受[42]。

从前文检视的学位论文中也可以发现,女性政治学的学科交叉性研究较为突出。例如,万明的《国际政治中女性领导人的政治传播比较研究》是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论文,却运用了传播学的研究方法[36];李玮玮的《当代韩国女性的政治参与研究》是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的成果[19]。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田雨的《女权主义的划界、反思与超越》在从法哲学的角度综合反思女权主义理论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时代性、全球性、本土化三个维度实现对女权主义的超越[43]。

3.研究群体内部差异明显

受个人学术素养、论文写作态度、培养单位整体水准、导师指导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论文质量难免参差不齐。整体来看,硕士学位论文篇幅不长,选题范围相对宽泛,而论文题目又要求尽量具体,因此在内容研究和写作上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同时,硕士研究生群体虽人数众多,但在知识积累和学术功力上普遍不及博士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性、专业性、规范性和研究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较之下,博士研究生学术功底相对扎实、理论水平较高,整体水平明显优于硕士学位论文。这一时期博士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其本身可能已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工作积累:中华女子学院韩贺南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胡传荣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祝平燕教授这些已经在本学科领域中颇有建树的学者重新回到学校攻读博士学位,无论是在职还是脱产攻读,她们都有可能产出更为成熟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2006-2015年,已有不少博士论文正式付梓,成为女性政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44][45][46][47][48][49][50][51]。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特点是“多点开花”,而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特点则是“重点突进”,一些研究选题比较新颖,体现了学科研究的新方向。

(二)研究不足

是否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是衡量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启动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截至2013年,评选工作共进行了15届,于2014年停止评选。期间共评出优秀论文1469篇,其中,政治学有13篇,但没有一篇是女性政治学研究[52]。可以说,女性政治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一个重要不足,就是它们尚未成为或被视为本学科“最顶尖”的学术成果。

叶继红指出高校研究生论文发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总体质量不高,研究生发表论文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存在一定的学术失范现象,导师在论文审查上也存在一定的责任缺失[53]。在学位论文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理论深度尚显不足,案例资料有待进一步挖掘,学术语言功底仍需锤炼,学术素养方面有待提高。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虽在研究选题、研究方法、研究质量等方面整体优于硕士研究生论文,但同样有待提升。

具体到2006-2015年以女性政治学为主题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其不足可以概括如下。第一,尽管这一阶段关于女性主义政治学的学位论文数量较多,但选题主要集中在妇女参政、妇女组织。即便在这两个选题中,具体问题选择也不均衡。例如,针对妇联组织的研究论文很多,妇联以外非政府组织研究论文却很少见。因此,今后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范围仍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第二,研究选题的层次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目前,针对西方女性主义政治学理论前沿问题的研究仍较缺乏,对西方经典译著的评介力度有限,在讨论西方研究存在的缺陷时往往无的放矢,实证研究明显不足。第三,以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青年研究者在女性主义政治学学科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的创新方面亟待加强,以避免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趋同、单一的现象。

维基·兰德尔(Vicky Randall)曾这样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政治学的发展:“不管社会性别政治学共同体的规模,也不管大多数政治科学系现在已经至少开设了一门这一领域的课程,但是性别政治学并没有完全地被整合到政治科学中;它的理论、问题与结论并没有在任何有意义的程度上‘被主流化’。”[54](P 110)可以说,国内的情况也许还不及维基·兰德尔描述的情况。第一,目前开设女性主义政治学、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社会性别与国际关系等相关课程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较少,学生很难有机会受到专业训练。第二,如果逐一分析前文所列举分析的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具有女性主义或社会性别专业知识的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多数有志于从事女性政治学研究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可能不得不通过个人努力或寻找其他渠道来为完成学位论文进行准备和得到专业指导。第三,即便指导教师是女性主义或社会性别研究专家,学生对相关问题也有一定兴趣,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求和未来发展,有些导师也会告诫学生慎重考虑,认真对待此方向学位论文选题对求职就业的潜在影响。

总之,女性政治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存在的不足,折射出的是女性政治学在政治学学科发展中的边缘地位,各高校研究机构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就业领域的人才需求与导向的整体性问题。这些不足同时表明,促进性别平等和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政治学学科发展主流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三)研究展望

整体言之,高质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与学位论文写作,要求青年研究者们切实夯实学科理论基础,具有开阔的研究视野,掌握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能够熟练运用本学科及交叉性研究手段,广泛开展跨学科研究;也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高校等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地开设研究生论文写作课程、研究方法课程或以研讨班形式组织集中培训,切实提高研究生群体的论文撰写水平和研究水平。

具体到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与研究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大体可以遵循如下三个要点进行探索:第一,问题意识,发现社会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第二,前沿意识,掌握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三,“合一”意识,寻找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将学生的自身优势与发展预期统一起来。三个要点的共通之处是尽可能将论文选题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势中,保持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和与时俱进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在坚持以上选题和研究原则的前提下,一些具体问题或许可以为未来选题提供一些参考。例如,2018年3月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召开了以“实现性别平等和农村妇女及女童赋权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的第62届会议,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农村妇女的权利和利益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55]国际、国内议题相结合,体现出农村性别平等问题的重要性。而这一重要性已在本文所讨论的部分关于基层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社会治理的学位论文中体现出来,但对上述选题的学理性论证在今后的学术实践中仍需继续加强。再如,2021年召开的第65届妇地会的优先主题为“妇女充分和有效地参与和决策公共生活,消除暴力,以实现性别平等及增强全体妇女和女童的权能”。此次妇地会在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关注暴力对妇女参政影响,也为学术研究提出了新任务。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蓝图的同时,也为中国女性政治学发展指出了新方向。

更为重要的是,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女性政治学研究偏好与整个国家、社会对性别平等问题的认知、学术界和教育机构对女性政治学的重视程度、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在此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影响力、课程开设与讲授情况、学生自己的专业志趣、该专业的深造与就业机会等密切关联。因此,鼓励和推动青年研究者从事女性政治学及相关跨学科研究、提高其研究兴趣与学术水平,是各方的共同责任。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妇女组织,需要进一步为青年学人开展女性政治学研究搭建理论创新和实践平台,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鼓励研究生们深入社会性别与妇女工作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56]。其次,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和学术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期待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在强化女性政治学以及与性别平等相关专业培养方面采取进一步行动。再次,专业学术期刊是将学术成果社会化的主要平台,其对青年学者的学术热情与学术自信的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政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主流学术期刊的偏好同样引导着青年学者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方向,希望相关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能够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对社会性别与女性政治学研究选题采取更加友好的态度。

猜你喜欢

参政博士学位政治学
颜回之乐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绍兴后期高宗对中枢体制的调整——以汤思退再次“兼权”参政为中心的考察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为谁参政?
——参政妇女的社会性别意识分析
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妇女参政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