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教师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2000—2019年CNKI期刊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2021-02-27王艳玲
张 慧,王艳玲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
乡村教师,即在我国乡村或农村地区中小学校任教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乡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乡村教师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聚焦乡村教师,关注乡村教师发展,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呼唤。进入21世纪以来,乡村教师已成为国内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伴随《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的颁布,乡村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学术界所关注,相关议题的理论探索以及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乡村教师政策实施现状及其困境、乡村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乡村教师生存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因此,为系统了解我国乡村教师的研究现状,本文将从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的角度呈现我国乡村教师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以期为后续乡村教师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选取我国目前学术界最权威、最全面的数据库网站——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来源,并将时间限定为2000年至2019年,期刊类型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以“关键词=乡村教师OR农村教师”为条件进行检索。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文献数据的信效度,经文献预处理,最终将样本文献由1000篇确定为912篇。并将其文献信息(包括标题、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以Refworks格式导出,用于下一步的信息处理。
由于CiteSpace可以识别和显示特定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以及探索相关学科的结构和发展趋势,因此其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文献分析中。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2000—2019年的时间限定,术语类型选择突显,其基本术语包含主题、摘要、各类关键词(作者关键词和增补关键词);节点内容为作者、机构和关键词;最后,设定寻径算法剪枝、剪枝和修剪合并网格等算法为统计基础。[1]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趋势
为获得乡村教师领域研究发展变化的详细情况,将有关我国乡村教师的文献进行筛选统计,可以清晰地了解我国乡村教师研究发展规律及学界关注度。
如图1所示,2000—2019年我国乡村教师文献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00—2005年),整体来说发文量比较少,随着“农村硕士计划”实施,有关学术研究刚刚起步。探索期(2006—2012年),相关研究呈现出起伏式变化,2011年前后是该阶段中学者对乡村教师问题最为关注的年份。结合国内有关政策及国外研究情况可知,一方面,国家相继展开的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强烈针对性的乡村教师政策,例如,《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战略位置;另一方面,有关乡村教师的各类议题在2008—2013年间受到诸多学者关注。[2]发展期(2013—2019年),此后研究文献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实施背景下,已然将关注的重点对准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而这标志着我国乡村教师研究步入新的时代。由此不难看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学术界的重点关注方向。
图1 2000—2019年乡村教师文献年度分布
(二)研究团体
1.核心作者发文情况
根据普莱斯发文公式N=0.749(Nmax)1/2,Nmax为最高产文献发文量,发文量在N篇(本研究N=3)以上的作者为本领域核心作者。[1]结果表明,核心作者有24位,占作者总数的33.3%,其中前三位高产作者依次为湖南大学的唐松林、东北师范大学的邬志辉和杭州师范大学的肖正德,三人以第一作者或合作作者分别发文15篇、10篇和6篇。从作者中心度和突现时间来看,这些核心作者居于核心网络中心,突现时间较长,表明其对此领域研究保持持续关注,同时也反映出乡村教师在当前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核心作者的影响力越大,其节点显示就越大;核心作者之间倘若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则在图谱中表现为二者之间的连线。从图2可知,目前,这些核心作者中大部分合作关系不明显,多为独立发文。结合发文机构来看,多数作者仅限于团队内部的合作,包括同事关系以及师承关系,团队之间则缺乏合作。而且从发文指标来看,乡村教师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未达到规定50%的指标(核心作者占比为13.4%)。综上,本领域研究团队数量较少,研究力量较为分散,尚未出现凝聚力较强且规模较大的核心研究团队。
2.研究机构发文情况
基于上述结论,为进一步探析核心作者发文情况,本部分对研究机构发文情况进行统计,以期从整体上反映出研究团体对乡村教师领域的关注程度。如表1所示,表中所列机构合计发文141篇,占总发文量的15.4%,并且前7位均属核心研究机构的院校(发文量5篇及以上)。
图2 核心作者合作网络
表1 研究机构发文统计
综合来看,师范院校是引领和推动乡村教师研究的核心主体机构,其比重较大、发文量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院校大多数集中于部属和其他知名的地区师范院校,其分布范围较广、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空间上,各地区的研究力量差距较大,特别是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机构一直保持强劲的研究势头。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其发文情况位列87所研究机构的第一,这可能与其拥有全国唯一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有关,为我国乡村教师研究奠定了发展基础。
(三)研究热点
基于全面把握乡村教师研究背景的需要,本文绘制出热点共现图谱及热点趋势图。同时,为进一步了解研究者对此领域热点的关注度,将排名前10位的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统计出来。如图谱所示,热点关注度越高、影响力越大则表现为其字体越大、圈数越多;热点关注的时间不同则表现为圈数颜色多样,其中圈数边缘颜色越深,说明此热点备受研究者青睐,也反映出该热点在当前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价值(见图3、表2)。
图3 热点共现
表2 高频/高中心性关键词
研究发现:就研究视角和方法而言,本领域所涉及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多样,如教师教育、教育政策、三农问题、乡土文化等关键词的出现,基本涵盖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有关民族地区、教师流动、教育教学、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等无论在研究关注度和研究成果方面都最为突出,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均在其中有所体现,但多数以实证性研究为主,理论性研究则较少。从研究内容来看,重视宏观层面的研究,忽视微观层面的研究。乡村教师群体构成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部分,研究热点包括乡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育、教师培训、义务教育以及农村学校等领域,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及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受到更多学者的注意,而对乡村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教育情怀、教学过程、工作量等问题关注较少。虽然目前该领域越来越注重乡村教师问题的实践探索,但是真正下到基层农村学校做田野调查还需进一步加强。从时间上来看,研究议题易受国家宏观环境影响,并呈现出阶段性特点。2006—2015年之间,有关乡村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研究较为丰富。2015年后,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政策的出台,越来越重视乡村教师支持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见图4)。
图4 热点趋势
(四)研究主题
主题聚类直观反映乡村教师研究领域内容的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聚类序号越靠前,代表其所涵盖的文献数量越多、权值越大,核心内容出现的频率就越高。
其聚类指标模块共生成四个主题,内容清晰明确(ModularityQ=0.853 2,Mean Silhouette=0.792 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1.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研究(聚类0)
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教师研究的一大热点。通过梳理,该领域研究最初集中于中学阶段,之后逐步转向学前和小学阶段。尽管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和文化学等诸多学科,但以教育学视角居多。其中,教育学视角基于乡村教育,对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社会学和生态学视角则注重乡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及成长;心理学视角关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职业认同、专业情意等内容;文化学视角侧重于乡土文化的探讨,以及教师文化自信的构建。并且研究者多采用历史回顾、政策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围绕乡村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感进行探讨,发现乡村教师专业知识欠缺,缺乏理论知识;专业发展不全面,综合能力较弱;专业情感淡薄,职业认同感不高。[3]然而,由于受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市场经济体制)、学校(管理方式、考核考试制度)、家庭等外部因素,以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意识、成就动机等)内部因素的影响。目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仍然面临专业身份认同危机、应有话语权丧失、积极主动性下降的困境与问题。[4]为此,不同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生态取向以及文化生态取向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5]
表3 主题聚类分布(1)聚类1共有31个节点,剪影为0.936,权值最大的关键词是“教师专业发展”,其他依次为“教师培训”“教师教育”“继续教育”等;聚类2有26个节点,剪影度是0.95,权值较高的关键词是“义务教育”“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公共性”“师资配置”等;聚类3的节点是20个,剪影度是0.982,权值较高的关键词依次是“教师政策”“乡村教师”“政策成效”“乡村振兴”等;聚类4的节点是17个,剪影度是0.895,权值最大的关键词是“教师队伍建设”,其他依次为“生存状况”“教师地位”“绩效工资”“荣誉感”等。
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经历了由数量满足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如何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素质,引起不少学者对乡村教师教育的关注和思考。其中关注乡村教师职前教育较多,而有关在职教育的内容(包括教学现状,如教学能力、教学理念等)成果较少,且多数以实证研究为主。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前者,从研究进程来看,乡村教师培训研究经历了孕育萌芽期、探索突破期、砥砺推进期和全面深化期。现有的培训理念为“转型”理念、“交往与对话”理念[6]、“全科式”理念[7]等;培训模式则体现在网络培训、集中面授培训、校本研修、走出去观摩等方面;培训形式为中央或地方大学与政府联合培养,如硕师计划(农村硕士计划)、国培计划、免费师范生等;培训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参与式教研、集中讲座、经验交流等。当下制约乡村教师培训的因素主要在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培训资源匮乏、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培训管理不科学等。[8]基于此,诸多学者着重讨论了乡村教师培训系统的重建,进而为乡村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
2.教育均衡下乡村师资配置研究(聚类1)
随着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教育均衡下乡村师资配置的话题愈加受到关注。在学者们看来,乡村教师不管是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是在推进教育公平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且基于对教育均衡理论的理解,不同学者尝试从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教师资源的分配问题。从特征来看,乡村师资配置具有主观性、关联性、历史性、教育性等特征,其在数量、结构和质量方面为非均衡状态,而且存在增量流动、城乡交流和组织内部流动三种师资均衡配置模式。[9]其中,数量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总数和生师比等方面;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质量差异体现在乡村教师专业水平。[10]另外,研究发现,一方面义务教育获取了良好的政策和保障机遇, 吸引了大量高素质教师从教;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体制失衡、经济发展失衡、教育政策失衡和教育投入不均衡等因素制约,教育均衡背景下的乡村师资配置仍相对滞后。[11]过分依赖政府、师资储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待遇差距大、教师交流困难等问题成为乡村师资配置亟待破解的难题。[12]因而,学者们试图从整体配置、县域均衡、动态平衡三个方面, 明确均衡教育下乡村师资配置的价值取向,[13]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
3.乡村教师政策研究(聚类2)
目前,已有研究主要从政策历史、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成效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乡村教师政策起步于改革开放,并逐步走向系统化和综合化。同时呈现出政策目标关注乡村教师发展、政策过程“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并存、政策效应成效与问题并存的特点。[14]具体来说,目标由稳定的乡村教师数量支持向高素质的教师质量水平提升,内容涉及乡村教师的补充政策、地位保障政策和素质提升政策。其中补充政策包含“特岗计划”“硕师计划”、免费师范生等,地位保障政策包括教师编制、资源配置、待遇保障等,素质提升政策表现在职称评定、专业发展和培训交流等。[15]尽管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其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仍存在政策制定及操作泛而不精、政策措施缺乏延续性、政策缺少追踪评估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对相关因素考虑、政策执行主体“利益博弈”、政策宣传不充分、政策执行能力不足等。[16]因此,学者们从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执行能力、政策长效机制及政策评估机制四个方面,围绕乡村教师发展、乡村教师待遇保障、乡村学校管理、乡村文化和乡村教师政策等内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4.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聚类3)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关系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议题可以归纳为生存现状、教师地位及物质待遇三方面,其内容也越来越注重实证性田野研究。从生存现状来看,主要围绕乡村教师的补充(渠道、质量、数量)及其稳定性来讨论,剖析影响其生存发展的社会二元体制、城乡经济差距、教育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对乡村教师的补充机制、教师流动流失、绩效考评考核和教育管理等议题关注较多,而对农村薄弱地区的代课教师、编制核定以及日常工作负担等议题关注较少。在教师地位方面,学者们聚焦于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并对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物质待遇方面,学者们比较关注乡村教师的薪级工资、乡镇补贴、生活补助以及各种福利待遇等外部条件的支持和刺激。此外,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下不去”实现扭转,表现在协调乡村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学科结构、城乡分布等内容;“留不住”得以缓解,教师福利待遇、生活环境得以完善;“教不好”得到改善,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探索下乡任教新机制、推动优秀城乡教师流动轮岗等。[17]但是,整体上仍然面临师资紧缺、流失严重、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18]因而,不同学者从多学科视角探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并从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教师社会地位以及物质待遇等方面提出对策,其中教师编制问题、物质保障和师资结构是其研究重点。
三、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梳理,不仅可以全面掌握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教师研究的总体概况,还可以为现有研究不足提供见解,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教师研究虽有起伏,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研究议题易受国家宏观环境的影响。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政策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乡村教师支持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在内容上,对乡村教师问题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宏观方面,对微观内容的研究还是较少,如乡村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教育情怀、教学过程、工作量等问题,且该领域越来越注重乡村教师问题的实践探索。乡村教师群体构成我国乡村教师研究的主要部分,乡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育、教师培训、义务教育以及农村学校等为乡村教师热点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均衡下师资配置研究、乡村教师政策研究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四大主题。最后,研究朝着多领域、多学科、多角度的方向发展,不但涵盖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而且诸多方法均有所体现,但多数以实证性研究为主,理论性研究则较少。
(二)研究反思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未来,乡村教师研究应结合已有研究的薄弱环节,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凝聚核心群体智慧,构建学术共同体力量。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基础、文化等存在差异,此领域的研究力量分布不均,尚缺乏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不同区域间的经验及探索虽可借鉴、但无法复制照搬。为此,加强和凝聚不同区域学术群体,构建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是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弥补中西部地区资源差距的必要措施。例如,基于已有差距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重点院校积极探索、成立跨区域的学术创新团队,发挥在该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交叉合作研究,共同探讨,实现“一对一”帮扶支持,进一步凝聚科研团队优势,弥补中西部研究机构间以及非重点师范院校的后天不足。
其次,追溯政策前沿热点,加强微观领域的研究。随着《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系列文件的出台,国家已然将乡村教师关注的重点逐渐从教师队伍数量的扩充转移到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建设上来。为此,在乡村教师研究领域,需要紧扣国家政策时事发掘研究前沿。在学术领域,目前探讨宏观领域的乡村教师问题较多,特别是基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一主线,例如如何在教育均衡背景下,实现乡村师资有效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何在城乡差距的背景下,在新课程改革中帮助乡村教师摆脱“教学困境”,等等。当下,我们应该转变研究思路,寻找其不足,将目光转向微观层面的问题上,包括乡村教师个人的绩效考核、调动借调、教育情怀、工作负担、教学过程等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全面了解我国乡村教师的发展情况,而且能够在研究反思中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
再次,统筹区域发展差异,关注边境民族地区。从研究现状来看,已有研究往往是针对某一集中地域进行个案分析,如西部地区或者其他地区的某一省市、县域等,在研究空间上缺乏对边境/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问题的具体分析。基于边境/跨境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文化格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教育办学受限等,直接决定了乡村教师问题的分析一定要立足于边境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以我国云南省为例,交通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教师的稳定和补充;基础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不足直接决定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特点;多元民族文化特性及历史长期的影响决定了乡村教育的复杂性。另外,与其他区域相比,研究是否考虑到我国广袤的地域差异,其研究结果能否解释或说明大部分地区乡村教师所存在问题的本质,或者说研究在速度上是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还需进一步完善。
最后,加强多学科协同研究,突出研究方法综合化。本领域不仅有多学科理论建构,更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但是,任何单一的研究视角或方法都无法解释或说明乡村教师领域的所有问题。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教师问题,就必须打破不同学科的界限,加强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多学科协同研究,整合不同研究领域的资源。例如,以教育学视角探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从社会学和生态学视角出发,关注影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背景因素;通过心理学视角,深入分析有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认同、专业情意等内容。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兼顾实证研究方法(问卷)和质性研究方法(访谈)。特别是在未来要不断突出研究的实践性,重视研究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突出一种实用、多元的综合化研究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