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CT参数与舌象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021-02-27陆浩军方春龙
陆浩军,方春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脑病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关键字:舌象;CT;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
0 引言
脑卒中具有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的特征[1],发病后患者生活、学习、工作等均受严重影响,同时其家庭和社会均需承受的较大负担。临床早期准确确诊,对制定治疗方案,改善其生存质量和疾病预后等均有积极意义。随着医学技术改进,目前主要采用影像学方式进行判定。磁共振、CT等影像学方式在临床推广后,脑卒中疾病诊断准确性也得到了提升,已发展为支撑医疗工作的主要支柱之一。与此同时,祖国医学的发展也不容忽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2],可客观的评估患者病情,对评估疾病预后和转归、处方用药、临床辨证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已有学者提出[3],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舌象特征存在差异,且CT值也存在较大差异性。目前医学界有关此方面的报告非常少,现本研究共纳入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30例重点论述此两者的CT参数与舌象特征的相关性,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30例,分别划入到缺血组和出血组。入选标准:①各患者均满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判定标准;②各患者均签字接受此次检查方式。排除标准:①因颅内占位性病变或脑炎出现卒中样体征或症状者;②合并泌尿性疾病、血液性疾病、消化性疾病者;③精神、肿瘤患者;④哺乳、妊娠女性患者。缺血组:年龄35~78岁,平均(63.25±1.22)岁,女12例,男18例;出血组:年龄34~77岁,平均(63.68±1.21)岁,女13例,男17例。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缺血组和出血组患者均接受CT检查,参数为:间隔1s,管球转速为1s/rot,100mAs,80kV,螺距1.375,探测器范围40mm,矩阵512×512,扫描50s。测定病灶部位CT值。并观察患者舌象特征,舌质青紫、紫黑、紫暗、红绛为一类(紫暗红绛),舌质淡白为一类(淡白舌),裂纹舌、齿痕舌、苍老舌、淡红舌为一类(其他舌)。
1.3 指标判定
记录各患者CT检查结果和舌象特征,并比较。本研究中各患者CT检查均由医院2名影像学科专业且工作时间≥5年的医生负责,舌象特征观察可由医院中医科2名老中医负责,若途中发生分歧,可商讨确定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舌象特征
缺血组紫暗红绛舌占比26.67%低于出血组紫暗红绛舌占比66.67%,淡白舌占比率56.67%高于出血组淡白舌占比率23.33%,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其他舌象占比率16.67%比出血组其他舌象占比率10%,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舌象特征[n(%)]
2.2 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区CT值
缺血组紫暗红绛舌象、淡白舌象者病灶区CT值均低于出血组紫暗红绛舌象、淡白舌象者病灶区CT值,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淡白舌、紫暗红绛舌患者病灶区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区CT值()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区CT值()
3 讨论
目前,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且已发展为临床神经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死亡率、致残率均非常高。依据疾病病因,临床将其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所有脑卒中患者中,大约有75%~90%的患者均为缺血性脑卒中[5]。怎样提升此疾病诊断准确性,确保治疗疗效,改善疾病预后和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近年各医学者研讨的重点之一。
随着近年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MRI、CT已在临床各疾病诊治中得到应用,且在脑卒中疾病诊断、病情监测、疗效检测等方面发挥了无法替代的效果[6],近年多脑卒中影像学检查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但检索文献后发现,几乎所有学者均将患者病情量表与患者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7-8],如CNS量表、ESS量表、NIHSS量表、MESSS量表等,仅有部分患者将中医辨证中舌诊与影像学CT检查联系起来。中医辨证的主要因素之一则为舌象[9-10],可将患者病理变化和生理功能直接反映出来,但近年研讨影像学CT与中医辨证舌诊的报告非常少。仅庄丽华,詹松华学者[11]在2019年一篇报告中分析了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40例,结果显示,两类患者舌象差异大,且病灶区CT值差异大(P<0.05),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缺血组紫暗红绛舌占比26.67%低于出血组紫暗红绛舌占比66.67%,淡白舌占比率56.67%高于出血组淡白舌占比率23.33%(P<0.05),缺血组其他舌象占比率16.67%比出血组其他舌象占比率10%(P>0.05)。缺血组紫暗红绛舌象、淡白舌象者病灶区CT值均低于出血组紫暗红绛舌象、淡白舌象者病灶区CT值(P<0.05)。中医上可通过齿痕舌、厚苔、薄苔、黄苔、白苔可评估脑卒中病情状况、疾病预后、疾病疗效[12],其中厚苔、黄苔者病情相对于白苔病情较重,疗效不理想。有学者[13]将急性脑卒中147例纳入到讨论中,急性期多表现为瘀、热、痰等,辨证多为痰热证,中医舌象表现为黄厚腻、苔黄、舌红。另有报告显示[1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者舌象表现为苔腻、苔黄、舌红、舌暗,且其存在较高的中风危险性,舌象检出率也日益增高。脑血管疾病类型和发病时期不同,其舌象也会存在一定变化。目前医学从疾病发病时间上将脑卒中疾病分恢复期、急性期、预警期。患者预警期时多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脑卒中危险因素,脑组织血管已出现轻度狭窄或动脉硬化,但未出现堵塞状,头晕则为主要不适症状,不存在局灶性体征症状。中医上此期主要表现为痰瘀,舌象主要表现为舌色暗淡、偏暗,苔黄白,苔白略厚。疾病急性期,脑组织表现为炎性因子遭受明显损伤,存在典型热证,舌苔颜色表现为黄色,严重病情者则为黄灰苔,严重者会出现黑燥苔,舌象颜色为偏暗色。患者处于恢复期中医辨证主要为气血虚弱、髓海不足等,舌象特征主要表现为舌色暗淡,苔白,边有齿痕,若正虚邪恋,舌象颜色为黄白苔。随着脑卒中患者病情变化,其舌象也会发生变化,当病情较重或炎性损伤明显时,苔象颜色表现为黄色,苔质厚,严重者会表现为黑燥苔或灰色苔,若资料有效,其舌苔会从黑色转变为黄色,再转变为白色,苔质从厚腻转变为薄润,病情转变至稳定期,从中医理论上来看则为邪去正复时期。若未依据顺序改变,则表明病情有加重或复杂的倾向,表明正不胜邪,预后不理想。舌象随着证候、症状变化而改变,密切观察舌象改变,可评估病情状况,改善预后,因此观察脑卒中患者舌象可评估其预后状况。但本研究未探讨疾病预后状况,条件成熟可重点讨论此点。
综上所述,出血性脑卒中多表现为紫暗红绛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表现为淡白舌,且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舌象的CT值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同类型疾病患者中,其舌象不同,CT值方面差异无明显性,因此,临床在诊断疾病时需综合多项检查进行确诊,以确保治疗方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