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新型心脏康复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运动耐量和预后的影响研究

2021-02-27杨康清吴方辉许云耀

智慧健康 2021年32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心功能心脏

杨康清,吴方辉,许云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心血管内科二区,广东 梅州 514000)

0 引言

经皮冠状介入术(PCI)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使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得以救治,大大降低了病死率。但经长期随访,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并没有大幅度降低,部分患者经治疗,心肌缺血、缺氧症状得到改善,但心肌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还会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有研究表明,若对冠心病行PCI患者实施早期新型心脏康复模式,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病情的评估,控制危险因素控制,指导康复锻炼等,以促进患者身心、社会功能的恢复,使其积极的面对以后的生活[1]。本文就早期新型心脏康复对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的运动耐量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36例冠心病行PCI的患者,采用交替分组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47~79岁,平均(62.45±3.78)岁;吸烟24例,合并高血压36例,合并糖尿病24例,合并高血脂35例。对照组:男39例,女29例,年龄:46~78岁,平均(62.53±3.81)岁;吸烟25例,合并高血压37例,合并糖尿病23例,合并高血脂34例。两组基本资料满足可比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经血常规、心电图、心脏造影确诊为冠心病;②均接受PCI术治疗;③既往未接受PCI者;④知情本研究;⑤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⑥依从性好,可配合康复训练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史;②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③主动脉中、重度关闭不全;④患有精神疾病,存在认知障碍者史;⑤入组前有出血性疾病史;⑥近期服用抗凝药物者;⑦合并肺部疾病、下肢功能性障碍者。

1.2 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100mg/d+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d,心率异常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简单心脏康复干预:包括药物镇痛、预防感染治疗、用药指导、口头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指导患者做简单的康复操,保持平和的心态等。

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新型心脏康复模式,具体措施:①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PCI术前对患者讲解手术的方法、预期的效果及注意事项等,以视频或照片的形式对患者讲解手术室环境、主刀医生,消除患者的顾虑。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术后部分患者依旧存在焦虑、胸闷、不典型胸痛等症状,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告知患者早期进行心脏康复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促进心功能恢复。告知患者低脂、低盐饮食,避免食用冰冷、酸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预防便秘;②病情评估:术后,结合患者的手术情况和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早期康复指导;③康复训练内容:①术后每隔2h对患者进行松解压迫1次,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渗血、渗液、术肢肿胀现象;②术后12h协助患者翻身、移动肢体,指导患者主动、被动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坐起进食、排便训练;③术后1~2d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进行缓慢步行,每次训练时间不超过10min,多次进行间歇性运动;④术后4~7d增加训练强度,包括低强度卧位心脏训练操、心脏耐力训练,四肢训练,每组训练10-20min,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后2组的运动耐量,包括无氧阈值、峰值氧脉搏、峰值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②干预前后心功能直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cTnI);③干预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D);④并发症发生率;⑤满意率。

1.4 评价标准

运动耐力的测试,采用美国Harbor-WCLA医学中心临床试验CPET数据分析,导出数据,对呼吸数据进行切割,计算出各指标10s、30s的平均值,进行分析,计算出摄氧量,再用V-slope法测定无氧阈值。采用6min步行试验,测定6min步行距离[2]。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2组对康复训练的满意程度,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的运动耐量

干预前,2组运动耐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观察组的运动耐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耐量比较(,n=68)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耐量比较(,n=68)

2.2 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

干预前,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如NTproBNP、CK-MB、cTnI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n=68)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n=68)

2.3 干预前后的6MWD

干预前,2组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治6MWD升高,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治疗前后6MWD对比表(,m)

表3 两组治疗前后6MWD对比表(,m)

2.4 并发症发生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P<0.05。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5 满意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率明显要高,P<0.05。如表5所示。

表5 两组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总称,常见的有心肌梗死、慢性冠心病,病因主要是冠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堵塞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肌不同程度的损伤。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饮食结构也得到改善,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增加了冠脉粥样硬化的概率[3]。这些年,治疗冠心病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部分患者经PCI治疗后,依旧存在心脏不适症状。有研究表明,若对患者进行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4]。

早期新型心脏康复训练模式是以规范专业的治疗为基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生活干预、饮食、运动指导等综合康复模式,得到临床认可[5]。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近几年颁布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中,推荐心血管事件患者在接受PCI治疗后需接受心脏康复训练[6]。本研究从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病情的评估来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情况,为客观评估术后训练方案的制定打下基础[7]。健康教育可使患者了解PCI术后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部分患者进行PCI术后,惧怕运动,怕对身体带来损伤,希望卧床来促进恢复,护理人员必须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使其正确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并发症预防,帮助患者顺利的进行术前准备[9]。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早期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有助于逆转心肌重构,增强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和射血分数,提高周围组织血供,随着训练的延长和逐渐增加,可提高患者的心肌功能和运动耐量,更好的促进机体恢复。本研究术后早期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指导,以增强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术后供氧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0]。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对体征稳定的患者术后第1d就进行轻微的主动、被动锻炼,以促进血流循环,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患者制定训练内容,规范时间,以提高康复训练的有效性,训练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受力,循序渐进的进行,以提高患者对术后康复的信心,有助于患者配合康复训练工作[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运动耐量各指标如无氧阈值、峰值氧脉搏、峰值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如NT-proBNP、CK-MB、cTnI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6MWD距离远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程会兰[12]等研究在心肺运动试验指导下的心脏康复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中,对60例冠心病行PCI患者进行干预,采用早期心脏康复训练的患者的无氧阈值、最大代谢当量等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体健康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得出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和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说明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促进心功能指标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冠心病PCI术患者若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运动耐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心功能心脏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