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断裂带与高管私有收益*
2021-02-27梁上坤徐灿宇
梁上坤 徐灿宇 赵 刚
(1.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北京 100081)
(2.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一、引言
欲成其业,先识其将。高管作为企业的领头军,重要性不言而喻。①本文对于高管的定义参照《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第(一)项的规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然而,近年来,企业高管腐败的事件却频繁发生。《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显示,高管犯罪案件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状态,从2012年的245件上升至2015年的793件,增长幅度高达223.67%。②《2015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网,http://cecpc.bnu.edu.cn/newsshow-22-55-1.html。同时据最新披露的《企业家腐败犯罪年度报告》统计,2017年全年内,企业家犯罪案件共2 481起,涉案人数2 292人,且不乏共同作案。③《企业家腐败犯罪年度报告:无人被判死刑》,澎湃新闻2018年4月23日,http://news.sina.com.cn/sf/news/fzrd/2018-04-23/doc-ifznefki0709429.shtml。毋庸置疑,高管腐败现象的存在会带来严重危害,不仅会极大损害企业的价值,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财富公平与健康发展。
探究高管腐败的根源,其本质上就是高管的牟求私利、寻租行为,并表现为高管的私有收益(Dyck和Zingales,2004)。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高管与股东的目标并不一致,加之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为高管牟求私有收益创造空间和机会,并由此引发代理问题(陈仕华等,2014)。而董事会作为股东和管理层的联结纽带,以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具有提高监督能力、完善公司治理效率的作用,同时参与着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层的聘用、薪酬等事项的审议。董事会成员性别、年龄、任期、经历等多重特征是否会影响董事会的监督效力,进而对高管行为产生影响?本文引入Lau和Murnighan(1998)提出的断裂带理论,对董事会成员的多重特征进行整体衡量,并进一步探索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的影响。这一探索不仅对董事会断裂带、高管私有收益等现有研究具有理论上的拓展意义,对于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监督效力也具有现实层面上的启发意义。本文以2005—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断裂带减弱了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效力,对上市公司高管的私有收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可能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本文丰富并推进了董事会断裂带后果的理论研究。现有研究已就董事会断裂带对公司绩效、创新活动、并购扩张等方面的影响展开深入讨论(Van Peteghem等,2018;李维安等,2014),但是对于如何影响高管的寻租行为,鲜有学者探讨。本文研究了董事会断裂带和高管私有收益的关系,对此进行了有益补充。第二,本文从董事会断裂带的角度丰富了公司高管私有收益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董事会作为公司决策的制定者、公司行为的监督者,董事会的个体及交互特征将直接影响其对管理层的监督水平,但从这一方向探讨对高管私有收益影响的研究还相对匮乏。本文引入断裂带理论,对不同特征之间的交互、制衡作用进行衡量,从整体上重新刻画了董事会多样性。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董事会断裂带会促进高管寻租行为,这为高管私有收益影响因素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也为监管部门、上市公司、投资者从全方位认识并防范公司高管的寻租行为提供了借鉴。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假设发展
(一)文献回顾
1.董事会断裂带
Lau和Murnighan(1998)提出了断裂带理论,指出:“断裂带是一个假想的分割线,基于一个或多个特征将团队划分为多个子群体。同一子群体内部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不同子群体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于早期研究只关注单一特征的差异而忽视不同特征之间的影响,断裂带理论综合考虑了多个特征间的重叠作用,深入分析其对董事会决策、董事会绩效的交互作用。在断裂带理论首次提出后,国内外学者展开研究,并形成了两种观点。大多数研究表明,断裂带的存在对董事会决策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Li和Hambrick,2005;Carton和Cummings,2012;Thatcher和Patel,2012)。社会分类理论指出,同一子群体成员之间会相互认同而不同子群体成员之间存在歧视。因而,断裂带的存在会引发董事会内部的关系冲突,降低董事会凝聚力(Li和Hambrick,2005)。Van Peteghem等(2018)指出断裂带导致的冲突会增加董事会内部的协调成本,降低公司绩效。Tuggle等(2010)发现董事会断裂带不利于公司在创业问题上达成一致。Barkema和Shvyrkov(2007)、李维安等(2014)发现强断裂带与公司扩张、跨国并购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断裂带越强,董事会内部的观点、意见越难统一。
然而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断裂带也会给公司带来正面影响(Joshi和Roh,2009;Hutzschenreuter和Horstkotte,2013)。基于信息决策理论,断裂带会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知识、资源、技能,使董事会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有利于公司做出正确、高质量的决策。为了整合不同的观点,董事会成员需要重新评估自身立场,理解对立的论点,并加深对决策、各类问题以及方案的理解(Hutzschenreuter和Horstkotte,2013),激励整个团队的学习行为(Gibson和Vermeulen,2003;Rupert等,2016)。Gibson和Vermeulen(2003)、Homan等(2007)发现,任期、专业背景等特征形成的断裂带为董事会带来了更多的经验和观点,最终促进了团队学习能力和绩效的提升。Hutzschenreuter和Horstkotte(2013)指出断裂带的存在可以优化董事会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正向调节产品多样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2.高管私有收益的影响因素
关于高管私有收益影响因素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法律制度不健全、机构监管薄弱等外部治理环境;二是公司内部缺乏监督、内控机制不完善等内部治理环境。
在外部治理环境方面,Doidge等(2007)等研究发现,国家的经济全球化水平、法律环境会影响公司的腐败情况,经济越开放、法律制度越完善时,公司高管获得的私有收益越少;陈仕华等(2014)探索了国有企业纪委参与和高管私有收益的关系,发现纪委参与治理将显著抑制国有企业高管的私有收益;徐细雄和刘星(2013)等研究表明,政府薪酬的管制促进了高管的私有收益行为,而市场化改革对这一寻租行为产生了缓解作用。在内部治理环境方面,王克敏和王志超(2007)指出,当高管控制权缺乏监督和制衡时,公司总经理的寻租空间增大;权小锋等(2010)探究了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操纵问题,发现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产权特性,造成董事会难以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层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机会,从而为自身牟求更多收益;郝照辉等(2016)探索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设置与高管私有收益的关系,发现管理层会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来提升其货币性私有收益,而非货币性私有收益的份额则发生了下滑;赵刚等(2017)发现,公司的超募融资会引发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为管理层增加私有收益提供了机会。
综合来看,现有文献研究了法律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薪酬管制、管理层权力等内外部治理因素对高管私有收益的影响,但鲜有文献从董事会差异与认同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董事会断裂带较大,其管理层是获取了更多的私有收益,还是更少的私有收益?获取的途径为何?为探讨这些问题,本文引入断裂带理论,综合董事会内部多重特征,探索董事会断裂带对公司高管私有收益可能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股东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管理层却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司价值。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造成了公司内部高管机会主义行为、寻租行为频发,严重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效率(权小锋等,2010)。而董事会作为联结股东和管理层的纽带,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董事会享受着股东赋予的权力,也承担着相应责任,不仅负责公司高管的选任,而且会采取激励、惩罚等一系列措施监督并约束公司管理层的行为(王克敏和王志超,2007)。在有效的董事会监督下,公司内部各方权力形成制衡,会显著降低管理层寻租的空间和机会,公司整体的治理水平得以提升(徐细雄和刘星,2013)。而董事任期、持股比例、女性董事数量、独立董事数量等特征无疑会影响董事会的监督效力,进而对管理层行为产生影响。在此意义上,以断裂带对董事会的多重特征进行整体衡量,将会对高管私有收益产生深刻影响。
本文认为董事会断裂带降低了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水平,有助于促进高管的私有收益。首先,根据社会认同和社会分类理论可知,群体成员会基于相似的特征对其他成员进行区分,从而判别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外人”,进而导致群体内部存在多个子群体,形成断裂带。不同子群体内成员的认知水平、专业经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同,会造成同一子群体内部成员之间高度认同,而子群体间成员的分歧较大。这种子群体内的认同和子群体外的分歧会诱发强断裂带的产生,带来更大的差异和矛盾,最终引发董事会内部的关系冲突;这种关系冲突不仅会降低董事会成员对于整个董事会的认同感,也会增加董事会内部不同子群体成员之间的竞争和情感对立,这些都严重破坏了董事会的和谐和凝聚,减弱了董事会的监督意愿。
其次,断裂带带来的董事会内部的分割会阻碍信息流动和交换,私有信息留存在子群体内部,不利于群体之间的信息共享。这将削弱董事会内部整合和共享信息、知识和资源的能力,使得董事会很难有效、全面地掌握有关管理层行为的信息,降低董事会的监督能力。董事会监督意愿的降低、监督能力的弱化将直接损害董事会对高管的监督水平,为高管获取私有收益创造机会和空间。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归纳提出如下研究假设。①此外,断裂带也可能增加董事会的监督能力。Khanna等(2015)、陆瑶和胡江燕(2014)等研究发现,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的“裙带关系”使得彼此之间共性更强、关系更亲密,从而削弱了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而断裂带的存在使得“亲密关系”难以形成,董事会难以被“俘获”,可能强化董事会的监督水平。
假设1:董事会断裂带对公司高管的私有收益具有促进作用。
董事会断裂带降低董事会对高管的监督水平,为高管获取私有收益创造了机会,而董事会的监督水平不仅与董事会自身的特征相关,还会受到公司内部环境的影响。公司内部环境越复杂,管理层就越有牟取私利的空间,这也对董事会监督产生了干扰。公司所涉及的业务领域逐渐多元化,子公司或分部的数量增多,这会延长公司的管理链条、加剧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为高管追求私有收益提供空间和机会。同时,业务的复杂性也使董事会难以甄别管理层的努力行为,管理层绩效水平的衡量变得更加复杂,将间接导致董事会对其监督力度减弱。因此,公司所处的内部环境越复杂,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越难以有效发挥,使得高管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私有收益。基于此,本文归纳提出如下研究假设。②本文也考察了公司外部环境的影响,限于篇幅未报告的结果显示,公司所在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越大,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的促进作用越强。
假设2:公司内部环境越复杂,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的促进作用越强。
董事会的监督水平不仅与自身特征、公司内部环境息息相关,而且取决于公司的产权性质。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下,企业的组织结构、治理情况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所有者缺位”情况,董事会职能较弱,公司重要决策的制定、管理层的任命等都由政府部门直接指派,形成外部化的董事会,造成公司内部董事会形同虚设,极大地降低了监督能力(刘星和徐光伟,2012)。同时,国有企业金字塔式结构的存在也使政府难以有效监督管理层行为,提高了管理层利用自身权力获取私有收益的可能性。因此,在国有企业中,董事会的监督效力较弱,高管获取私有收益的动机更强。基于此,本文归纳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在国有企业中,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的促进作用更强。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借鉴权小锋等(2010)、赵刚等(2017)等研究,构建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1.被解释变量
借鉴权小锋等(2010)、赵刚等(2017)等研究,本文采用(3)式计算高管私有收益(UNcomp)来衡量公司管理层薪酬情况,作为被解释变量。①权小锋等(2010)将私有收益区分为货币性私有收益(异常薪酬)和非货币性私有收益(异常在职消费)。由于在职消费可能是公司董事、监事、管理层的集体行为,难以干净地衡量管理层私有收益,因而本文采用管理层的异常薪酬来衡量高管私有收益,在稳健性测试中对在职消费进行检验。
其中,Sizeit为年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Roait、Roait-1分别为当年和上一年的净利润与平均资产的比值;Wageit为公司所处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②《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Centralit为虚拟变量,如果公司处于中部地区则取1,否则取0;Westit为虚拟变量,如果公司处于西部地区则取1,否则取0。通过(3)式对公司进行分行业分年度回归,得到的因变量估计值即为公司管理层预期正常平均薪酬的自然对数,实际平均薪酬自然对数与预期正常平均薪酬自然对数之间的差额为异常薪酬,即高管私有收益(UNcomp)。
2.解释变量③因篇幅所限,本文省略了计算过程的详细说明,感兴趣的读者可在《经济科学》官网论文页面“附录与扩展”栏目下载。
借鉴Van Peteghem等(2018)、梁上坤等(2020),本文选取独立董事、内部董事、财务经历、董事性别、兼职董事、退休董事、董事任期、持股份额共八个董事特征作为董事会断裂带的划分依据;随后,基于这八个董事特征,进一步对每个公司年度董事进行聚类分析,判断董事会断裂带是否存在,并得到最优聚类分组数三组;借鉴Van Peteghem等(2018),本文采用断裂带强度(Fstrength)、断裂带距离(Fdistance)、断裂带交乘项(Fau)来衡量董事会断裂带,作为解释变量,具体如(4)式所示:
其中,g为特定的分组方式(范围为1-s),本文中g=3;j为特征,p为计算断裂带所需的特征个数,本文中p=8;k为子群体,q为子群体个数,i为子群体的成员,本文中q=3;¯表示k子群体中成员在j特征上的平均值,¯表示所有群体成员在j特征上的平均值,xijk表示k子群体中i成员的j特征值,表示在g种分组方式下第k子群体中成员的个数。基于此公式计算的断裂带强度(Fstrength)的取值范围为(0,1),该值越大,断裂带强度越大,子群体内的相似程度越高。
从指称典故本身的典故词本义而言,应该是一典一源的,每个源的具体内容不同,所指当然也不同。但不同的典故可能具有相同的喻义或引申义,所以也存在把几个类似的典故合起来创造同一典面的情况。例如:
3.调节变量
调节变量(Adj)包括子公司数量(Subnum)和产权性质(Soe)。具体而言,本文以子公司数量(Subnum)度量公司内部环境复杂性,子公司数量越多时,公司的经营越多元化,内部环境更加复杂;设置产权性质(Soe)为虚拟变量,当公司所有权性质为国有时取值为1,否则取0。
4.控制变量
借鉴权小锋等(2010)、赵刚等(2017)等研究,本文控制了会计业绩、市场业绩、公司规模等变量,并控制了年度固定效应和公司固定效应。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由于2005年起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数据完全公开,因此本文以2005年作为起始年份,选取2005—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本文对研究样本进行了如下处理:(1)剔除ST、*ST公司;(2)剔除金融类公司;(3)剔除数据缺失及异常的公司(如董事会人数少于5人、高管薪酬数据缺失),得到20 871个公司—年度观测值作为最终研究样本。
表1报告了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高管私有收益(UNcomp)的均值为0.022,与权小锋等(2010)、陈仕华等(2014)等十分接近。断裂带强度(Fstrength)、断裂带距离(Fdistance)、断裂带强度与断裂带距离的交乘项(Fau)的均值为0.575、1.421、0.828,其标准差分别为0.122、0.175、0.238,这些统计量显示不同公司董事会的断裂带强度、断裂带距离存在较大差异,与Van Peteghem等(2018)以及李维安(2014)一致。其余描述性统计与已有文献相比均在合理区间内。
表1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续表1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研究假设检验
表2是本文研究假设1的回归结果,被解释变量为高管私有收益(UNcomp)。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方法分析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的影响,控制年份固定效应(Year)和公司固定效应(Firm),并报告了经聚类稳健标准误调整的t值,以提高回归结果的稳健性。第(1)—(3)列分别报告了断裂带强度(Fstrength)、断裂带距离(Fdistance)、断裂带交乘项(Fau)对高管私有收益(UNcomp)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第(1)列断裂带强度(Fstrength)的系数为0.140,第(2)列断裂带距离(Fdistance)的系数为0.074,第(3)列断裂带交乘项(Fau)的系数为0.067,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表明,董事会断裂带强度越高、断裂带距离越大,公司高管的私有收益越大。当董事会内部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冲突时,达成统一意见的难度更大,因而其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更弱,公司高管获得的私有收益更高,支持了假设1。
表2 董事会断裂带与高管私有收益
2.董事会断裂带、公司内部环境与高管私有收益
表3报告了董事会断裂带、公司内部环境与高管私有收益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第(1)—(3)列中董事会断裂带变量与子公司数量交乘项的系数为正,分别在1%、1%、5%水平下显著。这一结果表明,随着内部环境趋于复杂,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的促进作用增强,支持了假设2。
表3 董事会断裂带、公司内部环境与高管私有收益
3.董事会断裂带、产权性质与高管私有收益
表4报告了董事会断裂带、产权性质与高管私有收益的回归结果。第(1)—(3)列中董事会断裂带变量与产权性质交乘项的系数为正,分别在1%、10%、1%水平下显著。总体表明,在国有企业中,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的促进作用更强,支持了假设3。①去除个体效应后的SUR-test显示,国企组与非国企组Fstrength 系数比较的p 值为0.040、Fdistance系数比较的p 值为0.026、Fau 系数比较的p 值为0.021。
表4 董事会断裂带、产权性质与高管私有收益
续表4
(二)异质性分析
1.基于私有收益对象异质性的分析
表2的结果显示,董事会断裂带与高管私有收益正相关。然而,不同薪酬水平的高管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职位和话语权不同,可能造成其获取私有收益的能力有所差异。那么,董事会断裂带对其的影响是否一致呢?基于CSMAR披露的数据,本文按照薪酬水平将高管区分为不同类型:公司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私有收益(UNcomp1)和公司薪酬最高的前三名以外高管私有收益(UNcomp2)。
表5报告了回归结果。第(1)—(3)列中被解释变量为UNcomp1,其中董事会断裂带变量的系数均为正,分别在5%、1%、5%水平下显著;第(4)—(6)列中被解释变量为UNcomp2,其中董事会断裂带变量的系数均为正,都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董事会断裂带对于不同类型高管的私有收益均存在较强的促进作用。①这一结果意味着董事会断裂带促进了管理层整体的私有收益。
表5 基于私有收益对象异质性的分析
2.基于断裂带类型异质性的分析
之前的回归结果显示,董事会断裂带越大的公司其高管私有收益越高。然而性别、年龄、知识、专业经验等不同董事特征对董事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同,那么基于不同董事特征形成的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产生的影响是否有所差异?为了探索这一命题,借鉴Van Peteghem等(2018)等的研究,本文将董事会断裂带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由性别、年龄等容易被观察到的表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性别、年龄),其断裂带强度、断裂带距离、断裂带交乘项分别记为Fstrength1、Fdistance1、Fau1;另一类为由经验、认知水平、知识等深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任期、独立董事、内部董事、财务经历、兼职董事、持股比例),其断裂带强度、断裂带距离、断裂带交乘项分别记为Fstrength2、Fdistance2、Fau2。同深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相比,表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对董事会行为产生的影响相对短暂,并且会随着时间变迁而逐渐减弱。
表6报告了回归结果。第(1)—(3)列中表层断裂带变量的系数均不显著。第(4)—(6)列中深层断裂带变量的系数为正,且都在1%水平下显著。①本文进一步考察加入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重新计算的董事会深层断裂带的影响,结果依然保持一致。这表明,不同类型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表层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的影响较弱且不显著,而深层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与以往发现一致。
表6 基于断裂带类型异质性的分析
(三)作用机制分析②因篇幅所限,本文省略了操控性、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具体计算过程;此外,本文还考察了董事会断裂带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未报告的结果显示,公司管理层并未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调节盈余的方式达到增加私有收益的目的,感兴趣的读者请见《经济科学》官网“附录与扩展”。
前文分析表明,董事会断裂带的存在降低了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能力,在监督失效的情况下,公司管理者的寻租空间增大,其有更大的动机和胆量进行自利行为,最终导致高管私有收益增加。那么,这一过程发生背后的机理是什么?本文在此部分尝试探索这一问题。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及现有文献的发现,本文认为董事会断裂带的存在为管理层增加私有收益提供了机会,且可能主要通过盈余管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董事会断裂带导致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减弱时,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管理者对公司财务情况有着绝对的知情权,而由于管理层薪酬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公司业绩的好坏,公司高管可能倾向于运用会计手段管理盈余,从而获得更高的薪酬(王克敏和王志超,2007)。也就是说,董事会断裂带较强时,公司管理层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操纵利润以实现更高的私有收益。
为检验以上机制,本文在(1)式中加入操控性应计利润(DA)交乘项、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交乘项来进行全样本检验。表7报告了检验结果。结果显示,第(1)—(3)列中董事会断裂带变量与操控性应计利润交乘项的系数为正,分别在10%、1%、1%水平下显著;董事会断裂带变量与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交乘项的系数为负,除断裂带强度外,其余都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董事会断裂带越大,公司管理层越倾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得私有收益,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与高管私有收益无关或负相关,支持了之前的推论。
表7 董事会断裂带、应计盈余管理与高管私有收益
续表7
(四)稳健性测试
1.采用2SLS工具变量方法的检验
为减轻研究中的遗漏变量和因果倒置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2SLS工具变量方法进行检验。现有研究表明,公司的董事会构成或治理结构具有行业趋同效应,但由于公司个体差异的存在,同行的治理水平对企业绩效造成的影响较弱(Van Peteghem等,2018),进而也不太可能直接影响高管的寻租行为。因此,本文选取断裂带的行业年度均值作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
2.改变被解释变量度量方法的检验
为进一步确保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分别以公司高管实际平均薪酬的自然对数、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实际平均薪酬的自然对数,作为原模型中衡量高管私有收益(UNcomp)的替代衡量,对上文的实证结果进行检验。
3.隐性私有收益的检验
参考陈冬华等(2005)、姜付秀和黄继承(2011)的研究,本文以管理费用中的办公费、业务招待费、通信费、差旅费、出国培训费、小车费、董事会费和会议费等八项费用之和除以高管总人数后取对数来度量高管隐性私有收益,重新进行检验。
4.增加控制变量的检验
考虑到董事会断裂带的影响可能是由某一个或某几个董事特征所导致的,例如即将退休的董事,其事业心较弱、工作动机降低,因而对管理层的监督减弱,造成高管私有收益更高。为减轻这类董事单一特征影响的问题,检验董事会断裂带的额外解释作用,借鉴Van Peteghem等(2018)的研究,本文在模型中加入八个董事特征变量,重新进行检验。
五、结论
本文考察了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私有收益的影响。以2005—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研究发现:董事会断裂带对上市公司高管的私有收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内部环境复杂性会强化董事会断裂带与高管私有收益之间的关系;而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这一关系在国有企业中影响更加显著。区分高管私有收益对象的研究显示,董事会断裂带对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私有收益和前三名以外高管私有收益均会产生显著影响;分解董事会断裂带的类型,这一影响主要源于深层特征形成的董事会断裂带;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董事会断裂带越大,高管越倾向于利用应计盈余管理操纵业绩进而获得私有收益,而真实盈余管理机制并未获得支持。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
本文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已有文献就董事会断裂带对公司绩效、创新活动、并购扩张、创业问题、产品多样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但鲜有学者研究其如何影响高管的寻租行为。本文分别从表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和深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两个方面对高管私有收益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打开了董事会多样性对高管行为影响的“黑箱”。另一方面,不同于以往文献更多关注法律制度、政府薪酬管制、管理层权力、产权性质等治理因素对高管私有收益的影响,本文从董事会断裂带视角出发,扩展了高管私有收益影响因素的文献。本文的结果显示董事会断裂带对于私有收益具有促进作用,这一发现为监管部门、上市公司、投资者从全方位认识并防范公司高管的寻租行为提供了借鉴,在公司高管腐败事件频发的现实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