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手
2021-02-27
人生总是空手而来、空手而去。人世之间的奔波走动,却并不习惯于空手来去,总得带点什么,哪怕微不足道,也总比空手要好。这个习惯已进化为礼仪约束,比如,上别人家不能空手去,客人来了也不宜让人家空手回,出差回来得给同事带点特产,求人办事要有所表示,等等。一些人越来越重于物质,而流于形式,习惯于把现成的实惠写在脸上,拎在手上,哪怕什么也没有,给人一个笑脸,好像也是做出了一种许诺。
单个人或者没有想法,或者有了想法也缺乏自信,人人都容易受别人影响,别人的意见越占多数,人们就越容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随大流而去。不信,你去观察,连在农贸市场买菜都是这样。遇事也是,有事多商量,无事常走动,属于共同维护的“规则”,游刃于此的人吃得开,便混得也好。商量和走动,彼此自然是有来回接洽的,手上身上心上沾满了心意,把时间和情感都附和给了应酬。凡求人办事或者迟早有求于人的,彼此的维系自然要靠来往实物或者实惠来交换。
礼,似乎要依赖物的层面表达,仿佛情义多么深厚都不可靠,必须有所表示。比如,孔夫子更说得明白:“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既有干肉的实惠,也有敬师的礼节。礼之厚薄分明,大家都看着办吧。没有厚礼,咋办,只好自嘲“礼轻情义重”,心里其实还是觉得轻了。实在拮据的人,或许会随手拽了自家现用的东西赠人,也不愿意空手。
似乎空手总是个大忌,真正的空手好像只是初来乍到,或者终将离去时才有的释然,终于如释重负,撒手不顾了,从此空空如也,空无一物。在世间却不能总空着手,总得抓点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一杯水。历史上人们是有拿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用来献祭的传统,美其名曰“割爱”,其更多的是一种违背意愿违反常理的虚情假意,这中间的空间足够大,需要想象力……
我们总是浅薄的时候太多,就像两手始终是空的,握不住什么。尽管现在的信息传递那么快,如果骨子里的东西是单薄的,就支撑不起一个有力的人,穷其一生,一双手什么也抓不住,留不住。许多的人,生活所凭借的一点东西,都是别人教的口诀,自己完全没有想明白到底为了什么。缺少学识积累,缺少学养锻造,学会的一点东西,都是支离破碎的,最终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自我。生存哪有哲学,哪有思想,活着那点事儿全靠本能,本能其实也只是最简单的逐利而已,缺乏理性和反省。
没有人自信到完全敢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怕别人不接受,也怕活不下去。或者,不肯按规范生活,又没有足够的勇气承担后果,结果就是夹生的饭,几十年如一日,空落落的。有忌惮空虚的人,怕空手无依,总想抓点实的,心里才踏实,却又很难抓住什么。空手终将成为事实,空空如也,荡然无存,仿佛一切不曾有过。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似乎是一句空话,因各自的局限而成为我们自己,才是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