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节”与“变节”抉择心态浅析
2021-02-26齐睿聪
摘 要:梁辰鱼的明传奇《浣纱记》讲述了西施在范蠡的安排下,为爱为国远赴吴国迷惑吴王,而兴复越国的故事。西施与范蠡初见许下婚盟,分别后守节三年,可谓守节;而后侍奉吴王,于己于国可谓“变节”;而西施始终钟情于范蠡,将迷惑吴王当做任务,最终不负使命,且在完成灭吴复国使命后又与范蠡团圆,广义来说,也可算作为爱为国“守节”。西施从与范蠡一见钟情,到被献给吴王,经历了由脆弱到坚强的转变;西施从深居吴宫到凯旋归来,从不谙世事的小女子成长为心系家国的女性。
关键词:浣纱记;西施;变节;守节
作者简介:齐睿聪(1994.8-),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3-0-02
《浣纱记》中西施从深山中的浣纱女到吴王宠妃,遠离家乡和心爱之人,可谓“变节”;完成灭吴复越使命后与范蠡团圆,功成身退,从广义角度来说,亦即“守节”。在“变节”与“守节”的矛盾中抉择,西施完成了从懵懂无知、憧憬爱情的少女到心怀家国、忍辱负重、有勇有谋的政治女性的蜕变,其内心也从埋怨和忧惧成长为隐忍和坚定。西施对于“守节”和“变节”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态,笔者从守节与“变节”抉择的转变中分析西施心态。
一、为情守节
第一阶段为西施与范蠡定情后守节。此时她是一位懵懂无知、憧憬爱情的少女,对于婚嫁之事,内心并非不急切,是自己不愿草草嫁予山野村夫,而是渴望能拥有才子佳人的爱情。
(一)初见定婚约
范蠡初见便与西施许下婚约,行为的不妥当之处有三:首先,初次相遇,便冒然私自许下婚约;其次,对已至婚嫁年龄且有“恨嫁”心态的西施草草许下婚约,但却不尽快成婚,反而还要西施相待,可谓“空头支票”;最后,范蠡在未表达十足诚意的前提下,便向西施提出要求,请她向双亲说明情况,且要非自己不嫁。尽管范蠡的要求几近无礼,西施不但毫无愠色,竟欣然应允:“蓬茅陋质,田野村姑,蒙君子不遗葑菲之微,实贱妾得荷丝萝之讬。虽迟年岁,岂敢变移。”甚至未向家中长辈回禀,西施即与初次相见之人许下婚约,且甘愿等待,承诺不会改变心意。除了口头承诺,二人还以一绢溪纱作为信物。
西施在与范蠡邂逅的短暂时间里,便向其交待了姓名、家中住址、自己的来历、年龄和婚嫁情况,并与其定下婚约。在与范蠡仅有一面之缘,且交流甚少的条件下,为西施仍能为其守节打下铺垫。
(二)守节三余年
分别前范蠡向西施许诺“但以身常许君,遭时多难,敢翼少停旬月,即当奉谴冰人。乞告严亲,万勿他适。”[1]他让西施等候旬月便来迎娶。“旬月”,《三国志·魏志·凉茂传》:“时泰山多盗贼,以茂为泰山太守,旬月之间,襁负而至者千余家。”[2]这里“旬月”指十天至一个月的较短时间;《汉书,卷四十九,匈奴传下》:“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云彻席卷,后无余灾。”[3]这里“旬月”指满一个月;王充《论衡·讲瑞》:“蓂荚、朱草亦生在地,集于众草,无常本根,暂时产出,旬月枯折,故谓之瑞。”[4]《汉书·车千秋传》:“千秋无他才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5]这里“旬月”皆指十个月。
综上可知,旬月均不超过一年。西施在与范蠡仅有口头之约、不知归期的条件下,为其守节三年有余,甚至因思念过度而患心痛之疾,对范蠡的真心未曾犹豫。
二、为国“变节”
西施听取范蠡对于国家形势和二人命运的分析后,甘愿先放下儿女私情,作为以色事吴王的美人,挑起灭吴复越的重担。笔者从西施的内心成长和行为表现两方面来论述。
(一)内心成长
西施与范蠡一见钟情,主要是因外貌与地位,随着西施选择赴吴国,便是二人心灵的契合。
西施在出场时说:“甘心荆布,雅志坚贞”[6],体现了她习惯粗茶淡饭,愿意作为普通妇人在深山溪水间度过此生。经范蠡劝解,西施愿赴吴国,从自身角度出发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西施虽身在深山,但也并非麻木不仁之人,她悉知吴越交战的近况和人民饱受战乱的折磨,这是她甘愿担任灭吴使命的基础。第二,西施在与范蠡重逢后,对范蠡逾期而至表示体谅:“但国家事极大,姻亲事极小;岂为一女之微,有负万姓之望。”[7]表现了西施与范蠡思想的契合之处。
经范蠡劝解,西施愿赴吴国,从自身角度出发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西施虽身在深山,但也并非自私自利,麻木不仁之人,她也悉知吴越交战的近况和人民饱受战乱的折磨,这是她甘愿担任灭吴使命的基础,也是范蠡分析国家局势后便决定赴吴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西施在与范蠡重逢后,对范蠡背弃深盟逾期而至表示体谅:“但国家事极大,姻亲事极小;岂为一女之微,有负万姓之望。”[8]表现了西施与范蠡思想的契合之处。
(二)言行表现
西施在决定入吴宫惑吴王后,内心有了成长,也反映在言行上。在语言上,西施初以山野村妇自居:“贱妾不过是田姑村妇,裙布钗荆,岂宜到楚馆秦楼,珠歌翠舞?”[9]自己力量单薄,难担重任,颇妄自菲薄,而经范蠡分析时局,便勇于承担责任,再未说过自轻自贱之语。在第二十七出《别施》中,越王夫妻及群臣送西施时,西施向众人道:“我裙钗女,志颇坚,背乡关殊可怜。蒙君王重托须黾勉,誓捐生报旨心不变。泪涟涟,天南地北,相见是何年!”[10]体现了西施作为女子,过人的胆略与坚强的意志。尽管泣涕涟涟,万般不舍,也只得告别众人。这里体现了其内心的不舍与行为的坚定。
在行为上,西施入吴宫前勤练歌舞,入吴宫后假意尽心侍候吴王。西施应允赴吴国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歌舞技能练习过程的中,接受了越王夫人的亲自指导,勤学苦练,昼夜演习,最终学有所成。吴王、夫人及越国众人送别西施时,西施表明心志:“妾受大王爷并娘娘提携,誓当粉身碎骨,以报恩义”[11]西施与心爱之人告别,与国家君主告别,离开国土,肩负着以美色迷惑吴王的使命,在行为上表现为“变节”。
三、为爱“守节”
西施为越国女,成为吴王夫人,于国为变节;钟情范蠡,却侍奉吴王,于情为变节。但西施从未忘记自己迷惑吴王,使其荒废朝政的任务,最终也通过努力完成使命,于国实为“守节”;虽献身吴王,但始终牢记范蠡托付,始终爱慕和思念他,吴国灭亡后团聚,于情实为“守节”。
(一)于国家“守节”
西施深居吴宫却心念故国,给吴王表演歌舞,终日淫乐,享受吴宫奢华也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尽管此时西施已全然不是乡野女子,而是颇有家国情怀和政治意识的女性,她也会思念故国、亲人和所钟情的范蠡。
西施是貌美的佳人,也是深明大义、有爱国之心、敢于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的巾帼英雄,她时刻牢记身赴吴国的目的:“我西施自从到吴,不觉三载,领本国主公之命,记范蠡相公之言,教我哄诱吴王,恣意淫乐,眼见得吴国将有败亡之兆了。”[12]她此时也是有着一定政治意识的女性,对于时局也有冷静理智的分析判断,体现了她坚强果敢的一面。
西施的理智并未完全战胜感情,淹留异国,归期无望,她不禁连连发问:“一向不知我父母安否何如?不知范相公功业何如?又不知我国家兴复事何如?”第一问父母情况,西施离开父母时,父亲在外还未归家,母亲卧病在床,现已离家三年,故担心父母,体现了西施之孝。第二问范蠡功业,再次体现了她和范蠡从外貌与地位的钟情,已经发展为精神层次的契合与同步,为二人最终能结为连理提供了可能。第三问国家兴复,一方面,这里解释了西施孝敬父母而不得不离开父母,远赴异国,而为国家复兴也是为叫孝敬父母提供了大的前提,此处并不矛盾;另一方面,体现了西施内心对于国家复兴和强大的关心,是她爱国之心的反映,亦为与范蠡志同道合之处。身处异国的西施难免心系故土,心怀故人,展现出其柔软敏感的一面。既坚强果敢又柔软敏感,西施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动人。
(二)于爱情“守节”
西施在吴国时,身事吴王,情系范蠡。完成灭吴使命后归返越国,与范蠡重聚。范蠡也信守诺言从内心接受侍奉过吴王的西施,愿与她共结连理。
在西施完成使命,重归故国,范蠡与西施终于能够结为夫妻。在二人初遇时,范蠡忍不住连连赞叹:“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小娘子,我且问你,你何方居住,姓甚名谁?莫非采药之仙姝,必是避世之毛女。”[13]除此之外,更是以仙人作比:“你是上界神仙,偶谪人世。”[14]在西施重返故国,与范蠡共泛舟湖上时,西施对自己侍奉过吴王而介意。范蠡却宽慰她:“我实霄殿金童,清乃天宫玉女,双遭微谴,两谪人间。”[15]他对于自己囚于吴国为奴,和西施赴吴国作为诱惑吴王的夫人,比作宿命尘劫,完全接纳西施。不管是初见西施,还是在她为国牺牲了贞节和爱情后,范蠡对她的评价和心意始终如一。
范蠡也绝非空言,他感谢西施的奉献和付出,以行动主动关心她的家人:“令尊令堂,同在舟航;东施北威,并赐金帛。”[16]范蠡在西施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她与父母团聚,也赠与西施的朋友黄金与绸缎。
总的来说,西施有情有义而大胆主动接受范蠡许下的婚约,又有胆有识而甘愿为国献色,迷惑吴王;西施有理有节而为心爱之人坚守,同时,她又有勇有谋,甘愿只身远赴他国。西施的“守节”后“变节”,再到“守节”,即为其内心的成长历程,表现为范蠡由外貌的“一見钟情”到内心理想的“志同道合”。
注释:
[1]《梁辰鱼集》,第452页。
[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白建新标点《简体字本二十六史·三国志》卷1-卷14,吉林人民出版社,第253页
[3][东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四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8页。
[4][东汉]王充著,陈蒲清点校《论衡》卷十六,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259页。
[5][东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60页。
[6]《梁辰鱼集》,第451页。
[7]《梁辰鱼集》,第510页。
[8]《梁辰鱼集》,第510页。
[9]《梁辰鱼集》,第511页。
[10]《梁辰鱼集》,第524页。
[11]《梁辰鱼集》,第524页。
[12]《梁辰鱼集》,第547页。
[13]《梁辰鱼集》,第451页。
[14]《梁辰鱼集》,第451页。
[15]《梁辰鱼集》,第576页。
[16]《梁辰鱼集》,第5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