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性同体视域下《家庭纪事》中索菲亚形象

2021-02-26王娜娜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索菲亚

摘  要:阿克萨科夫以渔猎文学登上文坛,成名于《家庭纪事》三部曲,在《家庭纪事》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双性同体”气质的索菲亚形象,索菲亚既温柔、美丽、博爱又争强好胜、追求权贵。本文运用双性同体理论,分析索菲亚形象所具有的“双性同体”气质。

关键词:双性同体;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索菲亚

作者简介:王娜娜(1996-),女,汉族,内蒙古通辽市人,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2--02

“双性同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在其作品《一间自己的屋子》中表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种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在男人的脑子里男性胜过女性,在女人的脑子里女性胜过男性。最正常、最适宜的环境就是将這两个力量结合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只有在这种时候,脑子才能变得非常肥沃而能充分运用所有的官能。”[4]136换句话说,“双性同体”气质是指同一个体既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又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

阿克萨科夫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再突出强调男女之间的特定气质,而是展现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的和谐相融的理想状态—完整的个体应该同时兼具两性气质。在《家庭纪事》中,索菲亚形象充分体现了“双性同体”气质。

索菲亚集女儿、妻子、母亲和儿媳等多种角色于一身,因此,在不同的人物关系中,索菲亚具有迥然不同的气质表现。

一、索菲亚的女性气质

1.容貌标致

索菲亚出生于18世纪典型的“开明官吏”家庭,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是个时髦的城里人,“凡是来参观新奇而美丽的乌法边区的旅行家和学者,也一定要去拜会索菲亚﹒尼古拉耶夫娜,也一定会留下对她的美貌和智慧的赞词。”[1]89穿戴讲究精致,容貌标致的索菲亚魅力十足,“是个十足的大美人,把全城的老少爷们都给迷住了,全城的人们都在她屁股后面追求她,就像公狗追求母狗一样。”[1]96“单凭她的美貌和活泼明快的智慧就足以让人神魂颠倒。”[1]89索菲亚被誉为全乌法城第一美人儿。

文章中虽然没有对索菲亚的容貌装束做过正面描写,但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索菲亚作为女性所拥有的明显的女性气质,即标致容貌,气质非凡,“凡是当时称得上文人学士的人,只要到乌法来,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结识一下索菲亚﹒尼古拉耶夫娜。”[1]87

因此,无论是在男性眼里,还是在女性审美中,索菲亚都是长相标致的美人。

2.温柔善良

亲生母亲去世后,索菲亚虽然过着极度困苦的生活,继母的残酷虐待,父亲的冷漠与仆人的无视并没有改变她作为女人温柔善良的天性。在父亲卧床不起时,她无微不至地呵护患病的父亲,为了不打扰患病的父亲,索菲亚用最温柔、最婉转的方式提醒父亲仆人的不礼貌行为,甚至在继母难产临死时,索菲亚选择原谅继母所有的过错,一心一意对待继母的儿子,精心照顾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另一方面,面对大姑子们(丈夫的姐姐)的恶语相向,调拨离间,为她的婚姻制造障碍时,索菲亚用自己的方式树立威信,随后,并没有因为自己作为一家的女主人而对大姑子们实施报复,而是不断地与她们交谈,用温柔善良的方式维系亲缘关系。

3.母爱充盈

索菲亚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在尝到做母亲的甜头前,她忍受着作为母亲的所有痛苦, 尽管索菲亚天性容易激动,极度敏感,但在怀孕期间,为了避免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她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悉心照顾肚子里的胎儿。在女儿顺利出生时,她把女儿放在胸口,不断感谢上帝,认为女儿是上帝送给母亲最好的礼物。为了把爱都倾注在女儿身上,索菲亚断绝一切社交往来,顾不上患病的父亲和深爱着她的丈夫,甚至在女儿夭折时,索菲亚伤心得差点发疯和丢掉性命。第二次怀孕后,索菲亚虔诚地把“一个母亲所能有的全部情感都倾注在未出世的胎儿身上”。[1]250上帝最终还是成全了索菲亚的母亲角色,一年之后,她又生了个儿子,年幼的儿子身体羸弱,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但索菲亚对牧师和医生的关于儿子的“死亡通知”毫不理会,也从未放弃儿子的生命,此时,索菲亚狂热的母爱达到高潮,“凡是一个体贴的母亲能为自己未来的孩子所能想到的一切,索菲亚·尼古拉耶夫娜都不值疲倦地准备着。”[1]249

二、索菲亚的男性气质

在传统小说中,男性人物总是社会的中心,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小说的第一主人公,而女人的活动地点则是在家庭,是男人的点缀。[5]阿克萨科夫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颠覆男性和女性二元等级对立,模糊男女之间的等级优势和区别差异,使人物具有两性化特征,即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在同一人物身上达到和谐共融的理想状态。

1.自我意识强烈

传统女性中大多是感性的,感性的一面往往通过情绪表达出来,因此,情绪作为女性表达其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是处理问题时最难以把握的武器。索菲亚天生活泼、敏感、容易激动、能够在一瞬间由一个人变成迥然不同的另一个人,这是一种演员的艺术才能,它可以突然间适应环境,新的局面,毫无保留地听从自己的思想和愿望的支配,而这种愿望有时是真诚的,引人入胜的魅力。[1]191索菲亚在面对仆人的不公平待遇时,为了不打扰父亲休息,索菲亚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怨气与怒火,凭借强烈的自我意识,能屈能伸,不与仆人斤斤计较,使其父亲平和地度过患病的痛苦阶段。

索菲亚强烈的自我意识还体现在她对婚姻的态度与选择上,她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有清晰的认知,父亲去世后,她将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此时的贵族求婚者阿列克谢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尽管她不喜欢求婚者,甚至与之在面貌、精神、气质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她也无法直接拒绝求婚者良好条件的诱惑。内心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与理智思考后,索菲亚答应贵族求婚者。

能抑制住自己的天性,控制自己的所知所想,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欲所求,不被自己的情绪和天性左右,这不是一个普通女人所能做到的事情,也是只有极少的女人才能达到的高度。所以说,索菲亚的行为举止中无不显现着能屈能伸,自我意识强烈的男性气质。

2.喜好权贵

索菲亚出身贫寒,性格果敢、漂亮、饱学,丈夫阿列克谢出身贵族地主家庭,但性格内向、胆怯、庸俗,缺少阳刚之气,二者在家庭背景与精神面貌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二者婚姻的结合就是世俗所谓的“门不当,户不对”。索菲亚嫁给阿列克谢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理智思考后的决定,在决定接受阿列克谢之前,她客观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生存处境与状况:父亲去世后,她将孤立无援,随遇而安,只能过着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生活,而阿列克谢出身古老贵族家庭,家产可观,是个年轻、诚实的男人,对索菲亚唯命是从、百依百顺,此时的阿列克谢对索菲亚来说是最好不过的选择。所以,最终迫使索菲亚下定决心接受阿列克谢的真正原因是她性格里藏着喜好权力的种子。

在索菲亚父亲病后,她便负责接见所有的要员、官吏和市民,同他们洽谈各种事物,拟写书信公文,所以,索菲亚对官场上的繁文缛节驾轻就熟,她机智圆滑,懂得一切社交暗语和礼节,她巧舌如簧,淡定自若,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此外,索菲亚按照自己的方式培养、教育丈夫。索菲亚强迫丈夫读书,跟他讨论读过的内容,把他理解不清或理解错了的地方讲给他听,使不牢靠的知识得到巩固,甚至尽力通过谈话向他灌输他所缺乏的道德观。总之,索菲亚总是不错过任何一次改造未婚夫的机会。[1]136索菲亚甚至希望自己的丈夫担任公职,占据一个即便不算显赫,但却高贵和可敬的位置,以便体面地出入社交场合。[1]116

索菲亚喜好权利的种子不仅埋藏于相差悬殊的婚姻中,更在与丈夫的关系中生根发芽。

3.争强好胜

索菲亚喜欢做生活的主宰者,对于控制别人的意识和行为乐此不疲。一方面,在婚姻关系中,索菲亚通过改造丈夫彻底征服其意志,控制他的行为,使自己时常处于夫妻关系的主体地位,对于索菲亚对婚姻所提出的条件和权力,阿列克谢表现出奴颜婢膝的态度,他回答说“索菲亚·尼古拉耶夫娜的心愿对他来说就是法律,执行她的意志就是幸福”。[1]117另一方面,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索菲亚懂得如何确立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她充分利用丈夫阿列克谢对她的爱来消除大姑子们的闲言碎语,使丈夫阿列克谢勇敢地反对自己的姐姐们而维护索菲亚,以打消大姑子们的欺人之势,索菲亚占据丈夫的全部心灵,确保阿列克谢对自己无限的忠诚。索菲亚还依靠让所有人都害怕的老爷子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她非常佩服公公的人品和美德,甚至把公公斯捷潘作为偶像,虚心接受公公的任何教诲,用一切办法获得公公的喜爱。

在婚姻关系与日常生活中,索菲亚的内心发生了矛盾,即父权意识与女权意识的冲突:索菲亚希望自己的丈夫是处于主体地位的保护者,但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她却想成为主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索菲亚成功地改造了丈夫,她不仅成功地控制了他的情感和思想,將他培养成驯良的丈夫,甚至在家庭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控制权。

三、索菲亚双性同体气质的原因

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与索菲亚双性同体气质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原生家庭的环境使索菲亚无意识背离传统女性的价值标准,善于职场交际,争强好胜,形成骨子里的男性气质。与丈夫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又时刻提醒索菲亚的女性身份,时刻保持作为儿媳、贤妻良母的女性气质。

索菲亚出身贫穷,父亲是乌拉尔哥萨克的一名普通军士,任职乌法城督军公署的副总督,母亲则出生于商人之家。因此,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索菲亚从小就聪明伶俐,饱读诗书。但在母亲死后,索菲亚受尽折磨,在继母的残酷虐待下,住进仆人的房间,穿上印花粗布衣裳,清扫孩子的屎尿,甚至遭受过无辜的毒打,饱尝了最凌辱人的惩罚。索菲亚过早失去母爱,父亲也没能及时补偿母爱的缺失,这使她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进而激发她的控制欲望,后经过继母的“千锤百炼”,她变得独立、坚强、勇敢、理性。饱读各种文学书籍使索菲亚接触到很多的新思想和新事物,突破传统女性的思想禁锢,激发索菲亚的女性意识,这在夫妻关系的转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丈夫不再是社会和家庭的保护者,反而显得毫无主见,妻子不再如传统女性那般温顺、服帖,而是拥有客观理智的头脑,成为家庭的中心,这在客观上促成了索菲亚男性意识与男性性格的形成。

另一方面,索菲亚长期生活在城市,丈夫是土生土长的贵族庄园的后代,不懂城市社交场合的尔虞我诈,两人不同的观念,相互排斥的性格致使冲突不断,在冲突中,丈夫一味妥协退让,妻子不断控制丈夫,在夫妻关系中占据上风。实际上,夫妻二人的思想差异实际是城乡生活模式的碰撞,乡村里生活的人过着闭塞、自给自足的生活,不谙世事,城市里的人与自然隔离,其逐渐丧失对自然的审美和感情,难以真正地欣赏和融入自然。

结语:

阿克萨科夫塑造一个具有双性同体气质的索菲亚形象,打破男性和女性二元对立的可能,既描绘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集于同一人物角色的理想状态,又暗藏女性意识崛起的萌芽。

参考文献:

[1]阿克萨科夫.《家庭纪事》[M].王步丞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

[2]李建军.俄罗斯的《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2018.6.

[3]牧阿珍.《谢尔盖﹒阿克萨科夫家庭纪事小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8.

[4]王怀译,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上海,上海人们出版社,2008.

[5]杨岚.女性主义文学视野下的《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J].Русский язык.科研之路.2010.4.

猜你喜欢

索菲亚
索菲亚的百货店
加拿大人的邻里情
Wake up
Make dumpling
索菲亚的魔法书
索菲亚的魔法书
索菲亚的魔法书
索菲亚的魔法书
索菲亚的魔法书
索菲亚的魔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