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若干隐语揭秘

2021-02-26韩亚光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隐语西游记

摘  要:《西游记》中存在大量隐语,这些隐语涉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东土大邦和东洋岛国的关系、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关系,它们是全书内容之魂的所在。《西游记》是杰出的神魔小说、厚重的历史小说、深邃的现实小说、高远的预言小说、辩证的悲喜小说、隐晦的传记小说,其总体成就大于《红楼梦》。

关键词:西游记;隐语;南北東西关系

作者简介:韩亚光(1972-),男,天津人,博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历史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2-0-15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清朝人张书绅指出:“《西游》一书,原是千古疑案,海内一大闷葫芦。”[1]时至今日,人们对《西游记》的作者和主旨两大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这种现象,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西游记》世德堂本载明“华阳洞天主人校”,这在实际上意味着该小说作者是罗贯中。在世德堂本中,有所谓“秣陵陈元之撰”的《刊〈西游记〉序》。依据世德堂本原版,《刊〈西游记〉序》基本就是一段话,然而其中提到的三个“或曰”值得注意。此序指出,《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制。”在第一个“或曰”的具体表述中,“今”字后面还有空白地带,然而“今”字之后的“天”字却另起一行;在第三个“或曰”的具体表述中,“出”字后面还有空白地带,然而“出”字之后的“王”字却另起一行。这种奇怪的现象,在事实上适应了透露小说作者信息的需要:“天潢”相关于“太原”,“何侯王之国”相关于“罗”,“八公之”相关于“贯”,“徒”相关于“中”,“王自”相关于“本”,“制”相关于“撰”。这些情况,具体地说明《西游记》由太原人罗本贯中撰写;“罗”是姓,“本”是名,“贯中”是字。这种状况,能够贯通于明代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中“罗贯中,太原人”[2]之记载。

罗贯中之姓(罗)、名(本)、字(贯中),以及作为罗贯中老师的施耐庵之姓(施)、名(子安)、字(耐庵),在《西游记》中有奇异的状况。对于这些状况,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施耐庵的“施”,在世德堂本中出现237次。237相通于西夏存在时间:从公元990年李继迁即位成为夏国王,到公元1227年西夏灭亡,累计237年;在蒙元统一中国进程中,西夏成为最早灭亡的重要政权。

罗贯中的“罗”,在世德堂本中出现319次。319相通于赵宋存在时间: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到公元1279年赵宋灭亡,累计319年;在蒙元统一中国进程中,赵宋成为最晚灭亡的重要政权。

施耐庵的“耐”,在世德堂本中出现34次;罗贯中的“贯”,在世德堂本中也出现34次。34相通于截至元朝为止的34个重要政权:夏、商、周、秦、汉、莽新,魏、蜀、吴,晋,宋、齐、梁、陈,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宋、西夏、金、吐蕃、大理、元。

施耐庵的“庵”,在世德堂本中出现31次。31相通于从姒夏到西夏再加元朝的重要政权数量。从姒夏到西夏,涉及30个重要政权;如果再加上与施耐庵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存在直接关联的元朝,累计31个重要政权。

罗贯中的“中”,在世德堂本中出现1695次。1695相通于从刘宋到赵宋再加元朝、明朝的重要政权数量。从刘宋到赵宋,涉及19个重要政权;如果再加上与罗贯中长期存在直接关联的元朝、明朝,累计21个重要政权:在1695这个数中,1、6、9、5四者相加的结果就是21。

作为施耐庵之名的“子安”中的“子”,在世德堂本中出现2948次。“子”有“婴儿”之意,相关于出生;“子”出现2948次,相通于朱元璋出生的元朝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8和4相乘的结果是32,9和2相加的结果是11,11可以分解为两个1;拿出个1和32相加的结果是33,意味着三十三重天,暗合于天历,剩余个1暗合于元年。9暗合于九月,9和2相乘的结果暗合于十八日。

作为施耐庵之名的“子安”中的“安”,在世德堂本中出现476次。“安”有“安息”之意,相关于去世;“安”出现476次,相通于朱元璋去世的明朝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日。4、7、6三者相乘的结果是168,1、6、8三者相加的结果是15,15读作“十五”:“十”暗合于“洪”,因为“十”有“全”之意,“洪”有“大”之意,“全”和“大”能够相通;“五”暗合于“武”,二者谐音。也就是说,“十五”影射“洪武”。6和7相加的结果是13,13倒着读是31,31暗合于三十一年;4和6平均的结果是5,5暗合于闰五月;4和6相加的结果是10,10暗合于初十日。

作为罗贯中之名的“本”,在世德堂本中出现576次。世德堂本第七十四回比李卓吾批评本第七十四回少了许多话语,而在这些话语中“本”出现2次。如果将这2次与世德堂本中的576次相加,共计578次。在578这个数中,可以将5和7、5和8分别联系起来。5和7相乘的结果是35,暗合于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三十五个重要政权;5和8相乘的结果是40,暗合于从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到公元1368年明王朝建立的四十年跨度;5和8相加的结果是13,暗合于明朝南京的京城十三门。

以上考察,涉及《西游记》的隐语现象。明代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记载,罗贯中善于写“隐语”[3]。在《西游记》中,有大量话语是隐语。下面,笔者探讨具有隐语性质的部分重要话语。

在第一回中,“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①意味着要知中华发展到元代的状况和命运,必须了解施耐庵和罗贯中,因此又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影射拥有十二帝、历经九十六年的元朝;“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相关于施耐庵,他艺术化为“菩提祖师”;“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意味着小说作者罗贯中是太原人,“九窍”象征着九州,“八孔”象征着中国经历和面临的艰险;“花果山”相关于中华,“水帘洞”相关于太原,“孙悟空”意味着赵宋王朝灭亡、汉族政权中断;“佛与仙与神圣三者”,意味着西方在一定时期内主导世界。

在第二回中,“三灾利害”相关于汉朝、汉族(这个称谓来源于汉朝)、东方(以汉族为主导和主体)遭遇的曲折;“吃了七次饱桃”相关于北朝中的北魏、西魏、东魏、北周,以及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八万四千毛羽”相关于宋朝以前农耕民族政权和游牧民族政权的历史,“三旬”相关于《水浒传》中的宋江“年及三旬”[4];“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時”,意味着明朝推翻元朝,基于宋朝灭亡而消失的汉族政权得以恢复;“七十二般变化”,“贯通一姓身归本”,皆相关于罗贯中乃至中华民族。

在第三回中,“四万七千余口”相关于夏朝;“如意金箍棒”相关于汉朝政权的中断和恢复、汉族政权的中断和恢复,“一万三千五百斤”、“一千三百五十号”相关于从绿林、赤眉起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推翻元朝的时间跨度;“四海龙王”、“地藏王”、“十代冥王”,影射五代十国;“三百四十二岁”既相关于从罗贯中出生到施耐庵去世的四十二年,又相关于从李渊建立唐朝至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时间跨度,还相关于公元前585年;“西方太白金星”既相关于元朝官员赵良弼,又象征着西方侵入东方的势力。

在第四回中,“齐天大圣”既相关于《西游记》作者罗贯中,又相关于小说《隋唐两朝史传》中的扶桑国王齐天可汗,还相关于历史上的赵匡胤、朱榑;“七大圣”,相关于明朝建立以前朱元璋养育的七个儿子;“张、鲁二班”影射狩猎、捕鱼,象征着游牧民族;“弼马温”意味着抵御游牧民族的进攻,相关于《元史》记载的“奇渥温氏”[5];“三坛海会”,相关于元朝第一次征讨日本时使用的千料舟、拔都鲁轻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

在第五回中,“蟠桃园”既相关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桃园,又暗含着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挑战;“锄树力士、运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扫力士”,分别影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太上道祖”,影射元太祖;“十万天兵”,相关于元朝第二次征讨日本时动用的十万之众;“七仙女”,相关于明朝建立以前朱元璋养育的七个儿子。

在第六回中,“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相关于拓跋珪、元善见、元宝炬、宇文觉四位鲜卑人,以及李存勖、刘知远二位沙陀人;“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相关于淮安王伯颜;“力诛六怪”,相关于伯颜参与或主导的蒙元第三次西征、灭亡南宋、平定昔里吉之乱、消除乃颜之乱、招降明理帖木儿、击败海都;“驾鹰牵犬,搭弩张弓,纵狂风,霎时过了东洋大海,径至花果山”,相关于张弘范,他曾被元世祖赠银青荣禄大夫和平章政事、谥武烈;“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意味着在历史上东方曾领先于西方。

在第七回中,“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既相关于秦非子养马,又相关于元朝;“八卦炉”相关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硕德八剌,“四十九日”相关于从宋蒙开始联合伐金的癸巳年到文天祥就义的壬午年之时间跨度;“清平永乐三乘锦,康泰长生九品花”意味着明朝永乐皇帝统治下的国家前景堪忧;“如来”,“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阿傩、迦叶二尊者”,意味着汉、宋乃至整个东方遭遇挑战;“五行山”和“六个金字”,体现了东方和西方的微妙对比。

在第八回中,“三十五部”相关于三十五个重要政权,涉及夏商周秦汉新、魏蜀吴、晋、宋齐梁陈、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隋唐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宋西夏金吐蕃大理、元、明;“百样奇花”意味着元朝中断汉族政权,“千般异果”、“盂兰盆会”意味着具有悠久王朝历史的东方受到西方挑战;“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暗示西方既贪又杀,然而不晓得有菩提祖师即施耐庵那样的高手;“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意味着西方意欲全面侵袭东方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锦襕袈裟”、“九环锡杖”、“三个箍儿”意味着对天、地、人的全面控制,贯通于所谓“三藏真经”的“谈天”、“说地”、“度鬼”。

在第九回中,“岁在己巳”既相关于莽新的始建国元年,又相关于朱明的洪武二十二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既相关于从蜀汉灭亡到贞观十三年的历史,又相关于从唐朝初期到明朝初期的历史;“三寸八点”既相关于隋朝历史,又相关于从元世祖离世到元顺帝即位的历史;“若占雨泽,准在明朝”相关于朱明王朝的微妙状况;“两个贤人”,影射施耐庵、罗贯中。

在第十回中,“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相关于从西汉结束到东汉建立的历史;“崔判官、朱太尉”,影射崔烈、朱隽;“徐茂功、护国公、尉迟公”,影射刘备、关羽、张飞;“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既影射赵弘殷、赵匡胤、赵廷美,又影射朱元璋、朱标、朱允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既相关于西方的势力范围,又相关于北方的游牧民族。

在第十一回中,“刘全”相关于汉朝皇帝,“玉英”相关于小说中的贞观十三年以及历史上明朝南京京城的十三门,“翠莲”相关于小说中的贞观二十七年以及历史上朱元璋大规模营建南京城墙的二十七年;“上河南开封府访看相良,原来卖水为活,同妻张氏在门首贩卖乌盆瓦器营生”,相关于宋朝和金朝;“傅奕”影射刘基,“魏征”影射锦衣卫,“萧瑀”影射五府六部,“张道源”影射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一个个红袍乌帽,一个个紫绶金章”暗含元明斗争、东西矛盾;“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以及“五彩织金袈裟”、“毗卢帽”,皆相关于权益丧失。

在第十二回中,“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意味着绝假虚出三日,诡冒良辰;“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分别影射五代中的后汉、后晋、后唐以及北朝中的北周,“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分别影射北朝中的北齐、西魏、东魏、北魏;“疥癞形容”,相关于嗟来、拷打、束缚;“江流儿和尚”,内含着农耕民族、游牧民族、世界西方;“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意味着汉族面临游牧民族挑战,中华面临世界西方挑战。

在第十三回中,“九月望前三日”暗含着绝望之意以及汉朝、汉族乃至东方面临的三重灾难;“刘伯钦”相关于汉朝政权的中断和恢复,“镇山太保”相关于汉族政权的中断和恢复;“寅将军”相关于王莽,“熊山君”相关于元朝,“特处士”相关于西方;“双叉岭”意味着不同命运的交织,“两界山”意味着不同命运的分界;“巩州城”、“河州卫”,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以及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关系。

在第十四回中,“圯桥三进履”影射汉朝、汉族乃至东方的复兴;“一百三十岁”,相关于五代的十三位君主;“六个毛贼”,影射为北宋所灭的荆南、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孙行者”既相关于宋朝,又相关于西方;“唐朝海州弘农郡聚贤庄人氏”既影射罗贯中,又暗含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关系。

在第十五回中,“敖闰龙王玉龙三太子”,影射赵光义;“他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他父告他忤逆”,相关于烛影斧声之典故;“蛇盘山鹰愁涧”既相关于赵匡胤和赵光义,又相关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还相关于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崖山”相关于宋元崖山之战,“西番哈咇国界”影射忽必烈乃至世界西方;“菩萨扬善满长城”,“龙子归真化马形”,以及“一副鞍辔,衬屉缰笼之类”,影射游牧民族挑战农耕民族、世界西方侵袭世界东方。

在第十六回中,“二百三十名”相关于倒置的赵宋寿命;“师祖”影射元世祖,“广智广谋”影射元宁宗、元顺帝;“七八十个房头”,相关于蒙元皇帝的辈数;“二十里”,相关于从明朝推翻元朝的大都战役到明军扫荡北元的捕鱼儿海战役之历史跨度;“二百七十岁”既相关于从元朝统一中国到明朝推翻元朝的历史,又相关于王莽政权中断汉朝政权、世界西方挑战世界东方。

在第十七回中,“金池长老”影射元太祖铁木真;“立鼎安炉,抟砂炼汞”象征着蒙元开国,“白雪黄芽,旁门外道”象征着蒙元衰亡;“不遇幽人,那寻樵子”意味着明军攻入元朝大都;“三个妖魔”,影射蒙元皇室的妥懽帖睦尔、爱猷识理达腊、脱古思帖木儿;“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意味著施耐庵享年七十五岁。

在第十八回中,“香兰”象征汉高祖的吕皇后,“玉兰”象征宋太祖的王皇后,“翠兰”象征明太祖的马皇后;“福陵山云栈洞”,象征凤阳府盱眙县;“猪刚鬣”,象征朱国瑞即朱元璋;“把个黑风洞烧做个‘红风洞”,意味着元朝为明朝所取代;“此时日西方回”,暗示东方和西方的微妙关系。

在第十九回中,“乌巢禅师”相关于刘禅以及赵?、赵昰、赵昺;“五十四句”,相关于元朝皇帝子女数量;“混沌迷心熬日月”,暗含元明斗争;“猪八戒”相关于朱重八即朱元璋,“猪悟能”意味着朱明王朝前景堪忧;“浮屠山”,暗含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斗争、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矛盾。

在第二十回中,“前路虎先锋”既相关于王莽,又相关于朱能;“六十一岁”相关于从朱元璋出生到捕鱼儿海战役的时间跨度,“三十里”相关于从明王朝建立到朱元璋去世的时间跨度;“两个小儿,三个小孙”分别影射朱标、朱棣;“黄风岭黄风洞”,相关于曾经就藩北平的朱棣;“花甲重逢”,相关于公元1328年罗贯中出生。

在第二十一回中,“小须弥山”相关于朱初一、朱世珍;“飞龙宝杖”,相关于朱元璋;“定风丹”,相关于朱标;“黄毛貂鼠”,相关于朱棣;“三股钢叉”,相关于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

在第二十二回中,“九个骷髅”相关于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九朝;“失手打破玉玻璃”,相关于宋、西夏、金、吐蕃、大理五个政权;“红葫芦儿”,相关于朱元璋;“卷帘大将”,相关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斗争;“流沙河”、“沙悟净”,相关于西方挑战和侵袭东方。

在第二十三回中,“丁亥年”影射赵匡胤出生之年;“真真、爱爱、怜怜”,分别影射赵匡胤的女儿魏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陈国大长公主;“舍下有水田三百余顷,……一生有使不着的金银”,这里提到的文字和省略的文字意味着赵宋时期汉族比较兴旺;“酉时”,象征着赵宋时期的潜在危机;“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关系。

在第二十四回中,“四万七千年”相关于夏朝,“三百六十岁”相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在“一千三百二十岁”、“一千二百岁”中,所谓“一千”相关于从汉朝政权的中断和恢复到汉族政权的中断和恢复之历史,所谓“二百”相关于从赵匡胤出生到北宋灭亡之历史,所谓“三百二十”相关于两宋之历史;“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相关于斡难河之源;“镇元子”、“与世同君”,影射元世祖;“草还丹”象征着王朝循环往复,“人参果”意味着引导人们参拜佛祖、求得所谓“正果”。

在第二十五回中,“行脚全真”相关于北宋灭亡;“日规台”,相关于伯颜;“石狮子”,相关于张弘范;“把清油拗上一锅”,相关于崖山;“倚松根权作禅床坐下”,暗含着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微妙关系。

在第二十六回中,“海上三星”既影射尧、舜、禹,又影射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东华大帝君”影射赵弘殷,“东方朔”影射赵匡济,“曼倩”影射赵廷美、赵光赞;“瀛洲九老”,相关于北宋九帝;“三番两次”,相关于赵宋历史;“二十三个人参果”,相关于从元王朝建立到元世祖离世的时间跨度。

在第二十七回中,“奔南山摘桃”相关于农耕民族;“那女子十八岁”,影射从西汉灭亡到东汉建立的历史;“这老妇有八十岁”,影射从元王朝建立到红巾军起义爆发的历史;“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意味着世界东方受到世界西方的挑战;“白骨夫人”,暗示朱明王朝存在重大危机。

在第二十八回中,“马流二元帅,奔芭二将军”影射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风生六月秋”相关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诸葛亮六出祁山,“浪卷千年雪”相关于历史上从诸葛亮去世到宋蒙联合灭金的历史;“碗子山波月洞”,相关于柴宗训及其养母符太后的结局;“椰子酒”,相关于忽必烈;“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意味着明朝恢复汉族政权;“斜披着淡黄袍帐,赛过那织锦袈裟”,暗含着中国与世界西方的微妙关系。

在第二十九回中,“百花羞”相关于诸葛亮和柴宗训,“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夜”相关于诸葛亮离世时间以及赵宋建立以后柴宗训存活时间;“鞭、简、瓜、锤、刀、枪、钺、斧、剑、戟、矛、镰”,相关于五代十国中的“五代”之年号;“黄袍郎”既相关于赵匡胤,又相关于游牧民族;“二百九十九里”相关于两宋的十八帝,“三宫母后”、“九嫔妃子”相关于朱元璋大规模营建南京城墙的二十七年;“三十六般变化”相关于从夏朝到明朝的三十五个重要政权,以及即将诞生的游牧民族政权或快要崛起的世界西方。

在第三十回中,“黑眼定身法”相关于赤眉、绿林起义;“弹琵琶的女子”,影射韩通;“自幼儿好习弓马,采猎为生”既相关于赵匡胤,又相关于游牧民族;“逼水法”,相关于赵?、赵昰、赵昺;“满堂红”,相关于元朝兴起。

在第三十一回中,“侍香的玉女”影射柴宗训,“奎木狼”影射赵匡胤;“使弯头棍,打毛球”分别相关于赵匡胤、赵佶;“舍利子玲珑内丹”,相关于南宋时期全皇后生育的赵?、杨淑妃生育的赵昰、俞修容生育的赵昺;“高探马”、“大中平”、“叶底偷桃”,分别相关于北方高原、中原、南方;“先打二十个见面孤拐,再打二十个背花”,相关于从朱元璋出生到明王朝建立的时间跨度。

在第三十二回中,“石头山、石头洞”相关于蒙古族和元王朝,“铁叶门”相关于元太祖铁木真,“有妖精”相关于元世祖忽必烈;“金角大王”影射元太祖,“银角大王”影射元世祖;“六百里”既相关于从元王朝建立到元世祖离世的二十三年,又相关于从元顺帝即位到他离世的三十七年;“绿莎坡”既相关于崖山,又相关于西方;“西方的归佛,东方的归圣,北方的解与真武,南方的解与火德”,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关系。

在第三十三回中,“须弥山”相关于赵弘殷,“泰山”相关于赵匡胤,“峨眉山”相关于赵昺;“紫金红葫芦”相关于金朝,“羊脂玉净瓶”相关于大理;“跌折腿的道士”,影射元世祖忽必烈;“一尺七寸”,影射从红巾起义爆发到明朝正式建立的时间跨度;“七八日”,影射元顺帝逃离大都的时间和徐达率军进大都的时间。

在第三十四回中,“七星剑”相关于西夏,“芭蕉扇”相关于吐蕃,“幌金绳”相关于赵宋;“二三里”、“百十步”、“八九里”、“十五六里”,相关于蒙元消除西夏、灭亡金朝、招降吐蕃、平定大理、取代宋朝;“精细鬼、伶俐虫”暗示从北到南,“巴山虎、倚海龙”暗示从西到东;“平顶山莲花洞”,相关于元朝入主中原、统一中华;“九尾狐狸”既相关于忽必烈,又相关于元朝的九十多年。

在第三十五回中,“狐阿七大王”相关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一千人”,相关于从诸葛亮去世到金朝灭亡的时间跨度;“八九声”既相关于北朝中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及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又相关于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九朝;“先来的孙行者,次来的者行孙,后来的行者孙”分别相关于宋、唐、隋三朝;“该他一世无夫”这句孙悟空诅咒观音菩萨的话,意味着农耕民族期待击退游牧民族的进攻,世界东方渴望消除世界西方的侵袭。

在第三十六回中,“七八个年头”既相关于北朝中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又相关于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五百个有度牒的和尚”,影射西夏、金朝、吐蕃、大理、赵宋;“二百八十五房头”,相关于蒙元消除西夏、灭亡金朝、招降吐蕃、平定大理、取代宋朝;“敕建宝林寺”,相关于宋元矛盾、中西斗争;“一裹穷”,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

在第三十七回中,“三尺”和“二寸”相关于赵宋存在时间;“我父曾被水贼伤生”相关于赵宋灭亡,而“我母被水贼欺占,经三个月分娩了我”相关于施耐庵出生;“白玉珪”相关于赵?、赵昰、赵昺,“立帝货”相关于朱元璋,“一千五百年”相关于汉族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和命运;“八角琉璃井”既相关于北朝中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又相关于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还相关于元朝;“都城隍常与他会酒,海龙王尽与他有亲,东岳天齐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兄弟”,象征着元朝辽阔疆域。

在第三十八回中,“野鸡”影射元宝炬,“山雉”影射元善见,“角鹿”影射宇文觉,“肥獐”影射高洋,“狐獾”影射拓跋珪,“狢兔”影射李存勖,“虎豹”影射石敬瑭,“狼蟲”影射刘知远;“定颜珠”相关于金朝,“辟水珠”相关于元朝;“里罗城墙”既相关于罗贯中,又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冷落花园境界”既相关于宋元斗争,又相关于东西矛盾;“若果有手段医活这个皇帝”,“我等也强似灵山拜佛”,意味着东方需要抵制西方的侵袭。

在第三十九回中,“文殊菩萨”影射蒙古族,“青毛狮子”影射忽必烈;“四十里”,相关于从朱元璋出生到明王朝建立的时间跨度;“海外宫楼如上邦,人间歌舞若前唐”相关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一担儿分为两担”,相关于汉族政权的中断和世界东方的衰落;“九转还魂丹”,相关于汉族政权在中断以后的恢复和世界东方在衰落以后的复兴。

在第四十回中,“圣婴大王”影射刘盈,“红百万”影射赵昀,“红十万”影射赵禥,“红孩儿”影射赵昺、朱允炆;“我外公家在山南,姑娘住居岭北”相关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复杂关系,“涧头李四是我姨夫”影射北朝中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林内红三是我族伯”影射汉朝、宋朝、明朝,“还有堂叔、堂兄都住在本庄左右”影射其他农耕民族政权;“‘人轿、‘骡轿、‘明轿、‘睡轿”,涉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发展进程以及明朝的微妙前途;“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意味着在特定时期内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之间势均力敌的关系;“卯酉星法”,相关于消除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矛盾。

在第四十一回中,“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相关于西夏、宋朝以及朱允炆;“百五十里”,相关于从西夏灭亡到朱允炆出生的时间跨度;“五辆车子”,相关于西夏、金朝、吐蕃、大理、赵宋;“三昧真火”,相关于朱元璋、朱标、朱允炆;“雾里云”、“快如风”、“掀烘兴”分别影射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云里雾”、“急如火”、“兴烘掀”分别影射盛庸、耿炳文、徐辉祖。

在第四十二回中,“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既相关于夏朝,又相关于元朝;“二十四路诸天”相关于汉朝二十四帝,“普陀山”相关于五国城,“落伽崖”相关于崖山;“辛酉日”,相关于刘协、诸葛亮出生的辛酉年;“窝中小兽,窟内雏虫”分别相关于北朝时的鲜卑族、五代时的沙陀族;“三个顶搭”、“五个箍儿”,相关于从夏朝到明朝的三十五个重要政权。

在第四十三回中,“颈圈镯头”既相关于蜀汉和明朝,又相关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斗争,还相关于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衡阳峪黑水河神府”既相关于西夏的黑水城,又影射与元朝初期有关的忽都鲁帖木儿,还影射与元朝末期有关的忽都鲁帖木儿;“西海储君摩昂小帅”既相关于作为西夏最后三帝的李遵顼、李德旺、李睍,又影射先后作为吴王、洪武皇帝的朱元璋以及懿文太子朱标;“那妖精旧年五月间,从西洋海趁大潮来于此处,就与小神交斗”,意味着元太祖在历时五年的西征以后征讨西夏;“舍妹有九个儿子”影射元世祖的九个儿子,其中第一个是元裕宗。

在第四十四回中,“大馒头”影射拓跋珪,“簇盘、衬饭、点心、拖炉、饼锭、油煠、蒸酥”分别影射高洋、宇文觉、元善见、元宝炬、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元始天尊”影射元太祖,“灵宝道君”影射元太宗,“太上老君”影射元宪宗;“熬不得苦楚,受不得爊煎,忍不得寒冷,服不得水土”分别相关于窝阔台、术赤、察合台、旭烈兀;“死了有六七百,自尽了有七八百”相关于蒙古三次西征分别结束的年份;“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既相关于元世祖,又相关于阿合马、卢世荣、桑哥。

在第四十五回中,“三四十名乡老”影射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以及北朝中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二十三年皇帝”,相关于从元王朝建立到元世祖故去的时间跨度;“大缸”相关于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进阶荣禄大夫,“砂盆”相关于卢世荣任江西榷茶运使,“花瓶”相关于桑哥任西蕃译史;“令牌为号”,“得一场甘雨”,相关于《元史》所载阿合马向元廷“请给授宣牌,以兴鼓铸之利”[6]的事情;“风来”相关于姚枢,“云起”相关于徒单公履,“雷闪齐鸣”相关于张文谦,“雨至”相关于陈汉归,“云散雨收”相关于杨诚。

在第四十六回中,“苦历二十年”影射从阿合马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至他离世的时间跨度;“云梯显圣”,相关于《元史》所载阿合马之妾引住针对二熟人皮说“诅咒时,置神座其上,应验甚速”[7]的事情;“隔板猜枚”,相关于《元史》所载桑哥说卢世荣“能救钞法,增课额”[8]的事情;“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相关于《元史》所载桑哥说卢世荣“上可裕国,下不损民”[9]的事情;“下滚油锅洗澡”,相关于《元史》所载“中书省尝令李留判者市油,桑哥自请得其钱市之”[10]的事情。

在第四十七回中,“陈澄”、“陈清”既影射刘备、关羽,又影射赵禥;“一秤金”、“陈关保”既分别相关于南宋杨淑妃生育的晋国公主、俞修容生育的赵昺,又分别相关于曹国长公主朱佛女、明太祖朱元璋;“元会县”相关于新会县,“通天河”相关于南海;“水田有四五十顷,……家财产业也尽得数”,这里提到的文字和省略的文字意味着在元朝统治下汉族比较困难;“三教归一”,相关于世界的长远发展乃至大同目标。

在第四十八回中,“西梁女国”相关于五代中的后梁;“全忠”、“灵感大王之神”,相关于朱温;“斑衣鳜婆”,相关于朱温的夫人张惠;“六尺长的石匣”,相关于《水浒传》中的宋江“身躯六尺”[11];“东方自信出僵蚕,北地果然有鼠窟”,涉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关系。

在第四十九回中,“九瓣铜锤”相关于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九朝,“菡萏”相关于汉族命运;“粉盖癞头鼋”既相关于莽新和蒙元,又相关于李柷;“一千三百余年”既相关于从王莽篡汉到元朝时期的历史跨度,又相关于李柷从出生到即位的时间跨度;“大肚虾婆”,相关于朱温的腐朽生活;“长脚虾婆”,相关于李存勖。

在第五十回中,“老孙画的这圈”相关于中华,“强似那铜墙铁壁”相关于夏、商、周、秦、汉五朝,“请唐僧坐在中间”相关于唐朝,“着八戒、沙僧侍立左右”相关于明、晋两朝,“把馬与行李都放在近身”相关于宋、隋两朝;“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相关于两汉、两宋的衰亡;“半锅干饭”,相关于汉族政权的中断;“独角兕大王”,相关于奇渥温氏;“三件纳锦背心儿”,相关于汉朝、汉族、东方面临的三重灾难。

在第五十一回中,“砍妖剑、斩妖刀、缚妖索、降魔杵、绣球、火轮儿”既关联于夏启建国、少康复国、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平王东迁,又关联于《明史》所载“元将定定扼镇江,别不华、杨仲英屯宁国”,“八思尔不花驻徽州,石抹宜孙守处州,其弟厚孙守婺州,宋伯颜不花守衢州”[12];“邓化、张蕃”,关联于春秋、战国时期;“火龙、火马、火鸦、火鼠、火枪、火刀、火弓、火箭”既分别相关于秦朝、东汉、西汉、蜀汉、孙吴、曹魏、东晋、西晋,又关联于朱元璋八次征讨北元;“火德星君”关联于秦、汉、晋三朝,“庞、刘、苟、毕四大天将”分别相关于南朝中的梁、宋、陈、齐四朝,“黄河水伯神王”关联于隋、唐二朝以及五代中的后梁、后周二朝;“摆着些蛇肉、鹿脯、熊掌、驼峰、山蔬果品,有一把青瓷酒壶,香喷喷的羊酪椰醪,大碗家宽怀畅饮”关联于拓跋珪、元宝炬、元善见、高洋、宇文觉、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

在第五十二回中,“连珠镯头”相关于朱明、蜀汉;“十八尊罗汉”相关于赵宋十八帝,“降龙、伏虎二尊”相关于赵?、赵佶,“十八粒金丹砂”相关于西方炮制的八十一难;“离恨天兜率宫”,相关于施耐庵;“立志拜投方寸地,虔心参见圣人乡”意味着小说中的西洋与南方有交织,而“祖居花果称王位,水帘洞里逞刚强”意味着小说中的东洋与北方有交织;“元气流通天地远,威风飞彻满台花”意味着元朝统一中国,而“西天瞻巨镇,形势压中华”意味着西方挑战东方。

在第五十三回中,“花红表礼”相关于中华及其历史上的唐、宋、明三朝,“羊酒果盘”相关于汉、魏、晋、隋四朝,“志诚奉献”相关于赤县神州;“如意金钩子”既相关于刘如意,又相关于金朝、蒙元,还相关于朱棣;“大圣夺过如意钩来折为两段,总拿着又一抉,抉作四段”,既相关于元朝中断汉族政权,又相关于朱棣推翻建文皇帝;“迎阳馆”和“解阳山”的关系涉及汉朝和王莽的矛盾,“子母河”和“破儿洞”的关系涉及宋朝和元朝的矛盾,“照胎泉”和“落胎泉”的关系涉及东方和西方的矛盾;“人情大似圣旨”,揭示君主专制下的弊端。

在第五十四回中,“鹦鹉杯、鸬鹚杓、金叵罗、银凿落、玻璃盏、水晶盆、蓬莱碗、琥珀钟”相关于拓跋珪、元善见、元宝炬、高洋、宇文觉、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玉屑米饭、蒸饼、糖糕、蘑菇、香蕈、笋芽、木耳、黄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头、萝菔、山药、黄精,一骨辣噇了个罄尽”,相关于蒙元的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裕宗、顺宗、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顺帝;“地阁长”,相关于诸葛亮;“天仓满”,相关于宋公明;“左边上首是素筵,右边上首是荤筵”,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矛盾。

在第五十五回中,“毒敌山琵琶洞”既相关于朱温、柴宗训,又相关于铁木真、忽必烈,还相关于朱橚、朱榑;“踊跃雄威全五德”相关于赵匡胤,“峥嵘壮势羡三鸣”相关于朱元璋;“百岁和谐”,相关于忽必烈乃至整个元朝;“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矛盾;“如来见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转过钩子,把如来左手中拇指上扎了一下”,涉及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

在第五十六回中,“前七八棍,后七八棍”既相关于赵佶、赵?,又相关于蒙元皇帝数量;“马蹄金二十来锭”相关于完颜吴乞买在位时间,“粉面银二三十锭”相关于从元王朝建立到忽必烈离世的时间跨度;与“老杨”相关的“七十四岁”影射从忽必烈即位到妥懽帖睦尔即位的时间跨度,与“老杨的儿子”有关的“五日”影射妥懽帖睦尔的寿命,与“小孙”相关的“五六岁”影射从爱猷识理答腊出生到脱古思帖木儿去世的时间跨度;“朱明时节”相关于朱明王朝,“年纪只有二八”相关于朱元璋,“蓝布包袱”相关于蓝玉指挥明军进行的捕鱼儿海之战;“长路那能包角黍”意味着朱元璋无法包容施耐庵,“龙舟应吊汨罗江”意味着明朝廷应该在未来某时哀挽罗贯中。

在第五十七回中,“一寸来深浅”相关于懿文太子朱标、建文帝朱允炆;“把身摇了七八摇,变作一个食痨病黄胖和尚”相关于朱标的寿命;“悟空到此,今已四日”相关于朱允炆在位四年;“水通西北海”相关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关系、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浪合正东洋”相关于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娑婆灵山大雷音寺”相关于汉朝、汉族、东方的三重灾难,意味着日坠落、田被淹、人戴枷,归结为西方称霸世界。

在第五十八回中,“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相关于西方和东方的不同状态;“灵明石猴”,影射朱标;“赤尻马猴”,影射朱樉;“通臂猿猴”,影射朱棡;“六耳猕猴”,影射朱棣。

在第五十九回中,“八万四千里”既相关于宋朝以前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历史,又相关于元朝;“一千四百五六十里”既相关于汉朝,又相关于元朝,还相关于明朝;“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草路难寻”相关于赵宋;“六十里遠”,相关于从蒙古开始第一次西征到元朝最终统一全中国的时间跨度;“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为‘天尽头”,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矛盾。

在第六十回中,“高的山,峻的岭,陡的崖,深的涧,香的花,美的果,红的藤,紫的竹,青的松,翠的柳”分别影射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明十朝;“三十六缕红丝”相关于从夏朝到明朝的三十五个重要政权,以及即将诞生的游牧民族政权或快要崛起的世界西方,而“第七缕红丝”相关于曹魏,“一丈二尺”相关于元朝皇帝;“牛魔王”相关于刘邦,“老龙精”相关于朱元璋,“璧水金睛兽”相关于晋、隋、唐、宋、元五朝;“翠云山芭蕉洞铁扇公主”相关于刘邦的吕后,“积雷山摩云洞”相关于刘邦的戚姬,“玉面公主”相关于戚姬被做成“人彘”,“乱石山碧波潭”相关于施耐庵、罗贯中;“三十六斤”既相关于从朱元璋出生到朱元璋称吴王的时间跨度,又意味着朱元璋出生年份与罗贯中相同。

在第六十一回中,“三个英雄”相关于刘邦、赵匡胤、朱元璋,他们象征着汉族;“天鹅”、“黄鹰”、“白鹤”、“香獐”、“金钱花斑的大豹”、“人熊”相关于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朱温、郭威,“海东青”、“乌凤”、“丹凤”、“饿虎”、“金眼狻猊”、“赖象”相关于拓跋珪、元宝炬、元善见、宇文觉、李存勖、刘知远;“驴、骡、犊、特、獾、狐、狢、獐、羊、虎、麋、鹿”,相关于元朝的世祖、裕宗、顺宗、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顺帝;“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相关于夏、商、周三朝,“清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相关于秦、汉、晋三朝,“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相关于隋、唐、宋三朝,“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相关于元、明两朝以及朱棣;“五台山”、“峨眉山”、“须弥山”、“昆仑山”分别位于北南东西四个方位,暗含着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

在第六十二回中,“未央宫”、“建章宫”、“麒麟殿”影射汉朝和汉族;“南月陀国,北高昌国,东西梁国,西本钵国”既相关于南朝中的宋、齐、梁、陈四朝,又意味着农耕民族面临游牧民族的挑战,世界东方面临世界西方的挑战;“素果、素菜、素茶、素饭”,相关于元太祖、元太宗、元定宗、元宪宗;“龙蟠形势,虎踞金城”影射明朝的南京,“万圣公主”相关于蓝玉所私的北元主之妃,“奔波儿灞”、“鲇鱼怪”影射北元太尉蛮子,“灞波儿奔”、“黑鱼精”影射北元太师哈剌章;“三载之外,七月初一,有个万圣龙王,率领许多亲戚,住居在本国东南,离此处路有百十”,既相关于从崖山之战到捕鱼儿海之战的时间跨度,又相关于明朝建文四年秋七月壬午朔朱棣诏曰“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

在第六十三回中,“屈害僧人三代命”相关于汉朝、汉族、东方的三重灾难;“鲭鲌鲤鳜之鱼精”影射鲜卑人拓跋珪、元宝炬、元善见、宇文觉,“龟鳖鼋鼍之介怪”影射沙陀人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齐天大圣与七兄弟一拥上前,枪刀乱扎,把个龙孙剁成几段肉饼”,象征着明朝正式推翻元朝以及朱元璋七次成功征讨北方元朝残余势力;“九头虫”相关于蓝玉以及朱棣的四子五女,“九叶灵芝草”相关于九州;“将舍利子安在第十三层塔顶宝瓶中间,把龙婆锁在塔心柱上”,相关于洪武二十一年秋七月戊寅明廷安置地保奴于琉球。

在第六十四回中,“木王”影射宋朝,“禽王”影射大理和唐朝,“帝王”影射吐蕃和隋朝,“圣王”影射金朝和晋朝,“武王”影射西夏以及从姒夏到汉朝的历史,“法王”影射西方;“蕃盛之时”,意味着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威胁严重;“四十年前出母胎”,相关于从朱元璋出生到明王朝建立的时间跨度;“落日荒烟锁废丘”,“鸟弄余音似诉愁”,意味着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在一定阶段内会走上充满荆棘的道路;“忘本参禅,妄求佛果”,意味着东方向西方取经是危险和灾难。

在第六十五回中,“五方揭谛”相关于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六丁六甲”相关于刘邦、朱元璋,“一十八位护教伽蓝”相关于两宋十八帝;“唵?静法界,乾元亨利贞”相关于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明十朝;“一岭桃花红锦涴”相关于红巾起义,“半溪烟水碧罗明”相关于施耐庵、罗贯中;“二十八宿”之具体称谓,相关于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到明朝洪武二十六年的全部农历年之具体称谓;“黄眉老佛”,相关于王莽、忽必烈、朱棣以及世界西方。

在第六十六回中,“盱眙山蠙城,即今泗州是也”相关于朱元璋出生地,“净乐国王”相关于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善胜皇后”相关于朱元璋的母亲陈氏,“上帝祖师”相关于朱元璋,“开皇元年甲辰之岁”相关于元朝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称吴王,“一十四个月”、“三月初一日”相关于朱元璋大规模营建南京城墙的二十七年和南京京城的十三门;“披发跣足”相关于傅友德、蓝玉,“腾蛇神龟”相关于马云、叶旺,“五雷神将”相关于郭英、商焉,“巨虬狮子”相关于胡海、王弼,“猛兽毒龙”相关于冯胜、赵庸;“小张太子”相关于懿文太子、孝康皇帝朱标,“降伏水母娘娘”相关于朱标巡抚陕西,“瑞岩观、东岳宫、五显祠、龟山寺”相关于朱标的四个儿子,“玻璃泉、五塔峪、八仙台、杏花园”相关于朱标的四个女儿;“水猿大圣”,影射元顺帝;“东来佛祖”意味着施耐庵,“治世之尊”意味着施子安,“慧眼高明”意味着施惠即施君美,前述这些称谓都指向同一个人,而“后天袋儿”、“敲磬槌儿”、“金铙”和“‘禁字”能够对应西方如来的锦襕袈裟、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儿。

在第六十七回中,“益寿”意味着帝王的兽性,“多阴”意味着多阴险、多阴性,“无鸟巢”意味着太监无睾丸,“无虫”意味着太监无阴茎,“霜叶可玩”意味着帝王爽夜淫乐,“嘉实”意味着帝王子女,“枝叶肥大”意味着皇室家族庞大;“面筋、豆腐、芋苗、萝白、辣芥、蔓菁、香稻米饭、醋烧葵汤”分别影射拓跋珪、元宝炬、元善见、高洋、宇文觉、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此八人亦相关于“变山,变树,变石块,变土墩,变赖象、科猪、水牛、骆驼”;“六月间”,相关于朱棣称帝的时间;“红鳞大蟒”相关于王莽、忽必烈、朱棣以及世界西方,“落汤鸡”、“烂西瓜”分别相关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斗争、世界西方和世界东方的斗争;“若是没有借宿处,我三人都有些本事,叫八戒砍草,沙和尚扳松,老孙会做木匠,就在这路上搭个蓬庵,好道也住得年把”,相关于施耐庵、罗贯中。

在第六十八回中,“油、盐、酱、醋、姜、椒、茶叶”分别影射拓跋珪、元宝炬、元善见、宇文觉、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郑家杂货店”,相关于蒙元和奇渥温氏;“酒店、米铺、磨坊”影射元太祖、元睿宗、元太宗,“绫罗杂货”影射元定宗,“茶房、面店”影射元宪宗、元世祖,“大燒饼、大馍馍”影射元裕宗、元顺宗,“好汤饭、好椒料、好蔬菜”影射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糖糕、蒸酥、点心、卷子、油食、蜜食”影射元英宗、元泰定帝、元明宗、元文宗、元宁宗、元顺帝,这十七帝中的后十二帝还相关于“一盘白米、一盘白面、两把青菜、四块豆腐、两个面筋、一盘干笋、一盘木耳”;“北往东来,中华外国”意味着朱紫国是朱明王朝,而“高祖晏驾,当今世民”影射朱元璋已去世、朱允炆正在位;“心有秘方能治国,内藏妙诀注长生”意味着罗贯中胸怀锦绣、有志报国,相通于“华阳洞天主人校”。

在第六十九回中,“八百八味药,每味三斤,共计二千四百二十四斤”相关于夏朝、汉朝、宋朝;“寸、关、尺”分别相关于莽新、蒙元、西方,“大黄”相关于王莽,“巴豆”相关于元朝,“锅脐灰”相关于朱棣,“金汁子”相关于西方,“乌金丹”、“无根水”相关于灾难;“药碾、药磨、药罗、药乳并乳钵、乳槌”分别影射拓跋珪、元宝炬、元善见、宇文觉、李存勖、刘知远,“猪羊鸡鹅鱼鸭般般肉”相关于拓跋珪、元善见、元宝炬、宇文觉、李存勖、刘知远、石敬瑭,“蔬肴笋芽木耳并蘑菇”相关于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高洋、朱温、郭威;“赛太岁”相关于朱棣,“麒麟山獬豸洞”相关于朱文奎、朱文圭;“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相关于中国王朝的历史周期律。

在第七十回中,“虎将、熊师、豹头、彪帅、獭象、苍狼、乖獐、狡兔、长蛇、大蟒、猩猩”分别相关于宇文觉、元善见、元宝炬、拓跋珪、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李元昊、完颜阿骨打、弃宗弄赞、段思平;“放火、放烟、放沙”分别影射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此三人亦相关于“黄旗、铜锣、牙牌”;“有来有去”、“有去无来”既相关于建文元年夏四月朱允炆遣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还北平,又相关于明朝的长远命运;“金圣皇后”相关于朱允炆的马皇后,“接喏”相关于明朝历史上的所谓“建庶人”;“特展雄才,治国祛邪”相关于湖海散人即罗贯中。

在第七十一回中,“张紫阳”相关于诸葛亮,“张伯端”相关于刘伯温;“旧棕衣”相关于赵宋,“新霞裳”相关于朱明;“虱子、虼蚤、臭虫”,分别影射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外受傅训”既相关于莽新、蒙元,又相关于朱棣,还相关于世界西方,所有这些亦贯通于“金毛犼”;“他……来到落凤坡前,……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这里提到的文字和省略的文字涉及诸葛亮与庞统的分歧、朱明皇室内部的冲突、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

在第七十二回中,“香冷泉、伴山泉、温泉、东合泉、潢山泉、孝安泉、广汾泉、汤泉”相关于夏桀王、商纣王、周幽王、秦二世、汉献帝、晋恭帝、隋炀帝、唐玄宗,“濯垢泉”相关于宋高宗;“五丈余”、“十丈多”、“四尺”相关于从宋太祖建立北宋到宋太宗消灭北汉的时间跨度,“一似滚珠泛玉”、“四面有六七个孔窍”相关于从宋太宗消灭北汉到北宋末帝钦宗(宋太宗亡后北宋还有七位皇帝)即位的时间跨度,“流去二三里之遥”相关于金人立张邦昌为帝的靖康二年三月,“三间亭子”相关于宋高宗当皇帝、宋高宗做上皇、宋高宗亡后宋孝宗执政这样三个阶段,“一张”相关于宋光宗,“八只脚的板凳”相关于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的统治时间,“两山头”相关于宋恭帝在位时间,“两个描金彩漆的衣架”相关于宋端宗在位时间,“一翅”相关于宋末帝在位时间;“四佳人都在那里刺凤描鸾做针线”相关于宋太祖、宋恭帝、宋端宗、宋末帝,“三个女子在那里踢气球”相关于宋太宗、宋徽宗、宋钦宗,“七样虫”相关于元朝的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七样鹰”相关于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长的也只有二尺五六寸,不满三尺”,既相关于元朝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不在皇位的时间,又相关于赵宋存在的时间;“重的也只有八九斤,不满十斤”,既相关于元朝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在位的时间,又相关于元朝存在的时间。

在第七十三回中,“多目怪”相关于王莽,“鲮鲤鳞”、“穿山甲”相关于绿林、赤眉起义;“我丈夫因与黄花观观主买竹竿争讲,被他将毒药茶药死”,既相关于宋朝和蒙古联合灭金朝,又相关于元朝灭宋朝;“七尺长短的大蜈蚣精”,相关于宋、元、明三朝;“百眼魔君”相关于元朝,“一个绣花针”、“三粒红丸子”相关于朱元璋;“千花洞”相关于汉族,“紫云山”相关于朱明,“毗蓝婆”交织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

在第七十四回中,“他手下小妖,南岭上有五千,北岭上有五千,东路口有一万,西路口有一万,巡哨的有四五千,把门的也有一万,烧火的无数,打柴的也无数,共计算有四万七八千”,既相关于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十朝,又相关于夏朝存在时间和宋朝存在时间;“要大能撑天堂,要小就如菜子”相关于刘备,“卧蚕眉、丹凤眼、美人声”相关于关羽,“抟风运海、振北图南”相关于张飞;“老猪就滚上二三年,也变不得这等俊俏”,相继涉及元世祖、宋太祖;“一班有四十名,十班共四百名”相关于蒙元皇帝数量;“小钻风”相关于蒙古,“威镇诸魔”相关于元太祖,“狮驼岭”、“狮驼洞”、“狮驼国”分别相关于元太祖、元世祖、元顺帝,“一万个七八岁”相关于元朝的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

在第七十五回中,“二尺四寸”相关于汉朝二十四帝,“阴阳二气之宝”相关于元顺帝在元朝灭亡前后的两种状态,“三十六人”相关于元顺帝在位时间,“七宝八卦、二十四气”相关于明朝南京京城十三门以及汉朝、汉族、东方的三重灾难;“剥皮”、“剐骨”、“抽筋”,分别相关于刘备、关羽、张飞;“金钢钻”、“竹片”、“绵绳”分别相关于赵?、赵昰、赵昺,此三人亦关联于“折迭锅儿”;“兽中王青毛狮子怪”相关于元太祖,“藏齿修身多年的黄牙老象”相关于元世祖,“云程九万的大鹏雕”相关于元顺帝以及王莽乃至西方,“肝”、“肠肚肺”分别相关于伯颜、张弘范;“四十条蛇”相关于从朱元璋出生到明王朝建立的四十年,“八十段”相关于从洪武元年到建文四年的历史,“三条火龙”相关于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

在第七十六回中,“精米、细面、竹笋、茶芽、香蕈、蘑菇、豆腐、面筋”分别相关于曹丕、刘备、孙权、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朱温,“二十里或三十里”相关于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搭下窝铺”相关于郭威,“安排茶饭”相关于柴荣,“管待唐僧”相关于柴宗训;“金银、珠翠、玛瑙、珊瑚、琉璃、琥珀、玳瑁”,分别相关于元善见、宇文觉、拓跋珪、元宝炬、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选十六,抬一顶香藤轿子”相关于宋朝第十六帝赵?;“选三十,与他物件”相关于朱元璋统治的三十年,“四钱五六分重”相关于洪武年间和建文年间;“这妖精有弟兄三个,这般义气”相关于世界西方,而“我弟兄也是三个,就没些义气”相关于世界东方。

在第七十七回中,“五个打水,七个刷锅,十个烧火,二十个抬出铁笼来”相关于元顺帝在位期间的四个年号,它们分别是“至顺”、“元统”、“至元”、“至正”;“墙头”,意味着长城;“七滚了”、“走了”,分别相关于朱元璋八次讨伐北方元朝残余势力中的七次成功、一次失败;“鹊巢贯顶之头”,相关于罗贯中;“如来坐在那极乐之境,没得事干”,暗示西方不善。

在第七十八回中,“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既相关于从刘协、诸葛亮去世到宋朝和蒙古联合灭金朝的历史跨度,又相关于赵?、赵昰、赵昺,还相关于朱允炆在位时间;孙悟空所说“师作徒、徒作师”相关于宋朝曾自称侄于金朝,唐僧所说“做徒子、徒孙”相关于宋人曾有意自称侄、侄孙于元人,“一老人打扮做道人模样”相关于铁木真,“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岁”相关于忽必烈;“连看八九家”,“大者不满七岁”,“小者只有五岁”,既分别相关于赵昰、赵昺、赵?,又在总体上相关于朱允炆,此四人还关联于“莫管他,莫问他,也莫理他、说他”;“除了邪,治了国”相关于明朝时期的中国需要“大手术”,“西方之路黑漫漫有甚好处”意味着西方不善,“鹅笼”意味着游牧民族挑战农耕民族、世界西方侵袭世界东方;“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相关于施耐庵、罗贯中。

在第七十九回中,“七十里”相关于从铁木真即帝位到元军队进临安的时间跨度,“柳林坡”相关于宋元崖山海战,“清华庄”相关于东西尖锐斗争;“九条叉枝总在一颗根上”相关于忽必烈的九个儿子,其中第一个是真金;“五彩盈门,……进退诸般皆盛设”,这里提到的文字和省略的文字相关于从夏朝到明朝的三十五个重要政权;“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分别影射王莽、拓跋珪、元宝炬、元善见、高洋、宇文觉、武曌、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耶律阿保机、李元昊、完颜阿骨打、弃宗弄赞、段思平、忽必烈、朱棣;“迎霜草、秋青草、蓼节草、山蕊草、蒌蒿柴、龙骨柴、芦荻柴”,分别影射拓跋珪、元善见、元宝炬、宇文觉、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

在第八十回中,“耳垂肩,手过膝”相关于刘备,“眉清目秀”相关于诸葛亮,“额阔顶平”相關于宋江;“观灯十五离东土”意味着赵?在投降元朝以后默念自己以前的宋朝十五帝,“行尽巫山峰十二”相关于元朝十二帝;“贫婆国”相关于临安,“二百余里”相关于文天祥举进士的时间、知临安府的时间,“五天五夜”相关于文天祥被元人监押的时间,“大大王”、“二大王”、“第三第四个”相关于元太祖、元太宗、元定宗、元宪宗,“七八十家”相关于从元世祖到元顺帝的历史跨度;“上边被雨淋白”相关于游牧民族,“下边是土气上的铜青”相关于农耕民族;“镇海禅林寺”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南北成行侵碧汉”意味着蒙元进攻华汉,“东西密摆彻云霄”意味着拂林挑战中夏。

在第八十一回中,“双股剑”相关于刘备;“陷空山”相关于刘协、诸葛亮,“无底洞”相关于赵昀,“千里之遥”相关于从刘协、诸葛亮去世到宋朝和蒙古联合灭金朝的时间跨度;“你们住了三日,我寺里不见了六个和尚”,相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意味着取经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在第八十二回中,“一座玲珑剔透细妆花、堆五采、三檐四簇的牌楼”相关于中华,涉及从三皇五帝到朱允炆的历史,或者说涉及从夏朝到明朝的三十五个重要政权;“盈门下绣缠彩结,满庭中香喷金猊”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黑油”相关于轩辕,“垒钿桌”相关于朱元璋,“朱漆”相关于蚩尤,“篾丝盘”相关于忽必烈,“林檎、橄榄、莲肉、葡萄、榧、柰、榛、松、荔枝、龙眼、山栗、风菱、枣儿、柿子、胡桃、银杏、金桔、香橙”分别相关于夏启、商汤、姬发、嬴政、刘邦、王莽、曹丕、刘备、孙权、司马炎、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杨坚、李渊、武曌、朱温,“果子随山有”相关于郭威,“蔬菜更时新”相关于耶律阿保机,“豆腐、面筋、木耳、鲜笋、蘑菇、香蕈、山药、黄精”分别相关于拓跋珪、元宝炬、元善见、高洋、宇文觉、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石花菜、黄花菜”分别相关于赵匡胤、赵光义,“青油煎炒”相关于赵恒,“扁豆角、江豆角”分别相关于赵祯、赵曙,“熟酱调成”相关于赵顼,“王瓜、瓠子、白果、蔓菁”分别相关于赵煦、赵佶、赵桓、赵构,“镟皮茄子鹌鹑做”关联于赵昚、赵惇、赵扩,“剔种冬瓜方旦名”关联于赵昀、赵禥、赵?,“烂煨芋头糖拌着”相关于赵昰,“白煮萝卜醋浇烹”相关于赵昺,“椒姜辛辣般般美”相关于李元昊、完颜阿骨打,“咸淡调和色色平”相关于弃宗弄赞、段思平;“萦回曲径”相关于夏禹,“纷纷尽点苍苔”相关于商汤,“窈窕绮窗”相关于姬昌,“处处暗笼绣箔”相关于嬴政,“微风初动”相关于曹魏,“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相关于蜀汉、孙吴,“细雨才收”相关于新朝,“娇滴滴露出冰肌玉质”相关于绿林、赤眉起义,“日灼鲜杏”相关于刘秀,“红如仙子晒霓裳”相关于王莽,“月映芭蕉”相关于刘邦,“青似太真摇羽扇”相关于项羽,“粉墙四面”相关于司马炎,“万株杨柳啭黄鹂”相关于司马邺,“闲馆周围”相关于司马睿,“满院海棠飞粉蝶”相关于司马德文,“更看那凝香阁、青蛾阁、解酲阁、相思阁层层卷映”相关于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朱帘上钩控虾须”相关于陈叔宝归降隋朝,“又见那养酸亭、披素亭、画眉亭、四雨亭个个峥嵘”相关于拓跋珪、元宝炬、元善见、宇文觉,“华扁上字书鸟篆”相关于高洋鲜卑化,“看那浴鹤池、洗觞池、怡月池、濯缨池”相关于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和李旦,“青萍绿藻耀金鳞”相关于武曌,“又有墨花轩、异箱轩、适趣轩、慕云轩”相关于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玉斗琼卮浮绿蚁”相关于李诵,“池亭上下有太湖石、紫英石、鹦落石、锦川石”相关于李纯、李恒、李湛、李昂,“青青栽着虎须蒲”相关于李炎,“轩阁东西有木假山、翠屏山、啸风山、玉芝山”相关于李忱、李漼、李儇、李晔,“处处丛生凤尾竹”相关于李柷,“荼?架、蔷薇架”相关于朱温、李存勖,“近着秋千架”相关于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浑如锦帐罗帏”相关于刘知远、郭威,“松柏亭、辛夷亭”相关于赵宋、西夏,“对着木香亭”相关于金朝,“却似碧城绣幙”相关于吐蕃、大理,“芍药栏、牡丹丛”相关于窝阔台、术赤,“朱朱紫紫斗秾华”相关于农耕民族,“夜合台、茉藜槛”相关于察合台、旭烈兀,“岁岁年年生妩媚”相关于拂林,“涓涓滴露紫含笑”相关于海西,“艳艳烧空红拂桑”相关于东洋,“阆苑蓬莱”相关于朱元璋、朱允炆,“姚黄魏紫”相关于朱棣,“玉琼花”相关于中华;“杨木”相关于赵昰,“檀木”相关于赵昺,此二人亦关联于“二滴水”;“一顶一尺二三寸高的篾丝?髻”相关于蒙元皇帝数量,特别是相关于忽必烈。

在第八十三回中,“君吒”、“木叉”、“哪吒”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贞英”象征着中华,“金鼻白毛老鼠精”相关于王莽、曹丕、司马炎,“半截观音”相关于忽必烈,“地涌夫人”相关于朱棣;“不入虎穴,安得虎子”,相关于王莽;“在那东南黑角落上,望下去另有个小洞,洞里一重小小门,一间矮矮屋,盆栽了几种花,檐傍着数竿竹,黑气氲氲,暗香馥馥”,相关于宋元崖山海战、朱允炆和朱棣的斗争;“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意味着东方和西方的关系逆转;“见鞍思俊马”相关于施耐庵,“滴泪想亲人”相关于罗贯中,而“任他设尽千般计,难脱天罗地网中”意味着罗贯中志存高远、才华卓越。

在第八十四回中,“走上一个妇人来,约有五十七八岁的模样”相关于宋度宗的杨淑妃;“那柜有四尺宽,七尺长,三尺高下,里面可睡六七个人”,相关于朱元璋大规模营建南京城墙的二十七年以及明朝南京京城的十三门;“庚申斋”,相关于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上面无绳扯,下头没棍撑,一般同父母,他便骨头轻”,影射罗贯中;“十字街灯光灿烂,……一轮明月上东方”,这里提到的文字和省略的文字依次影射明、宋、唐、隋、晋、汉、秦、周、商、夏十朝。

在第八十五回中,“分瓣梅花计”相关于中华经历的曲折和面临的挑战;“老母今年八十三岁”,影射宋高宗的吴皇后、宋度宗的杨淑妃;“林内松千干,峦头竹几竿”,相关于汉族政权在宋元交替之际出现的危难和明朝政权在朱棣统治时期遇到的问题;“‘法国之名甚好,但只‘灭字不通,自经我过,可改号‘钦法国”,意味着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关系逆转;“流泪眼觀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既意味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逆转,又意味着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关系逆转,还意味着前述两种逆转存在关联。

在第八十六回中,“隐雾山折岳连环洞”相关于宋高宗的吴皇后、宋度宗的杨淑妃;“今日哭一日,明日再哭一日,后日复了三”,相关于赵宋历史;“艾叶花皮豹子精”,相关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斗争;“嫩焯黄花菜,……樵子虔心为谢酬”,这里提到的文字和省略的文字,影射从夏朝到明朝的三十五个重要政权,以及即将诞生的游牧民族政权或快要崛起的世界西方;“多多拜上令堂老安人”,“母子平安,百年长寿”,相关于施耐庵、罗贯中。

在第八十七回中,“凤仙郡郡侯上官”相通于奉献、上棺;“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相关于莽新、蒙元、西方;“三尺零四十二点”既相关于元朝以前华夏族和汉族的主要政权,又可以视为九州,还能够解释成从夏朝到明朝的三十五个重要政权,以及即将诞生的游牧民族政权或快要崛起的世界西方;“甘霖普济寺”,相关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若施寸雨济黎民,愿奉千金酬厚德”,相关于施耐庵、罗贯中。

在第八十八回中,“大的个拿一条齐眉棍,第二个轮一把九齿钯,第三个使一根乌油黑棒子”分别相关于魏、蜀、吴三国;“豹头山”、“虎口洞”相关于蒙元,“七十里”相关于从元太祖即位至元军进临安的时间跨度;“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前七后八”相关于“三十三”,“三十三”象征着中国的命运;关联于“郡”、“县”、“州”、“都”的“玉华”暗含着中国历史,而“天竺虽高还戒性,玉华王子总归中”意味着遭遇西方侵袭的中国终究能够复兴;“猪魈”、“猴精”、“灶君”,相关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

在第八十九回中,“孤在此城,今已五代”既相关于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又相关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九曲盘桓洞”相关于蚩尤,“竹节山”相关于朱棣;“一起一伏远来龙,九曲九湾潜地脉”,意味着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九朝的兴亡;“一个美人儿”,影射宋度宗的杨淑妃;“石崖”,影射崖山。

在第九十回中,“九头狮子”影射蚩尤,“狻猊狮、抟象狮”分别影射耶律阿保机、拓跋珪,“白泽狮、伏狸狮”分别影射元善见、元宝炬,“猱狮、雪狮”分别影射高洋、宇文觉,“青脸儿怪”影射李存勖,“刁钻古怪儿、古怪刁钻儿”分别影射石敬瑭、刘知远,“黄狮精”影射忽必烈;“棍锤枪斧三楞简,蒺藜骨朵四明铲”,分别相关于辽朝、东魏、北魏、西魏、北周、北齐、元朝;“上通三圣,下彻九泉”,相关于朱元璋大规模营建南京城墙的二十七年;“授受心明遗万古,玉华永乐太平时”,意味着朱明帝国不能“遗万古”,永乐年间并非“太平时”;“轮回琼液”,相关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逆转、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关系逆转。

在第九十一回中,“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既分别相关于汉朝、宋朝、唐朝,又分别相关于金朝的宣宗、哀宗、末帝;“山牛精、水牛精、黄牛精”既分别相关于汉朝、宋朝、唐朝,又分别相关于元朝的文宗、宁宗、顺帝;“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试灯,后日十五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谢灯”,意味着明朝将遭遇严重挑战,有如北宋面对金朝、南宋面对元朝;“三盏灯,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该银四万八千两”,既相关于华夏族政权,又意味着汉朝、汉族、东方的三重灾难;“东几厦西几亭客来留宿,南几堂北几塔僧静安禅”,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斗争、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以及这两种斗争的关联。

在第九十二回中,“井木犴、角木蛟”影射孟珙、江海,“斗木獬、奎木狼”影射徐达、常遇春;“珊瑚、玛瑙、珍珠、……宝贝、美玉、良金”,这里提到的文字和省略的文字,象征拓跋珪、元善见、元宝炬、高洋、宇文觉、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天竺国东界金平府旻天县”,暗含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斗争、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斗争以及这两种斗争的关联;“将此四只犀角拿上界去进贡玉帝”,“留一只在府堂镇库”,“带一只去献灵山佛祖”,这些情况既意味着中国内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逆转,又意味着世界西方占有世界东方的利益;“贤徒追袭施威武,但愿英雄展大权”既意味着汉族政权在中断以后的恢复、世界东方在衰落以后的复兴,又相关于施耐庵(也就是施君美)、罗贯中。

在第九十三回中,“一百零五岁”既相关于赵昰,又相关于从夏朝到明朝的三十五个重要政权以及汉朝、汉族、东方的三重灾难;“四十五年”既相关于朱元璋,又相关于八十一难;“百脚山”相关于元朝,“鸡鸣关”相关于明朝;“舍卫国给孤笃园寺”,影射宋元斗争和东西矛盾;“自太祖、太宗传到今已五百余年,现在位的爷爷爱山水花卉,号做怡宗皇帝,改元靖宴,今已二十八年了”,既相关于从王莽中断汉朝到明朝永乐六年以至更晚一些时候的历史,又相关于世界西方逐步挑战世界东方的状况。

在第九十四回中,“鳷鹊宫”影射赵宋宫阙;“戊申之日”,相关于洪武元年;“壬子辰良”,相关于洪武五年;“春夏秋冬四景”,“翰林名士之诗”,相关于中国的王朝历史周期律;“在永镇华夷阁里安排二席我与驸马同坐,留春亭上安排三席请三位别坐”,交织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世界东方和世界西方的矛盾。

在第九十五回中,“六十里路”相關于从朱元璋出生到捕鱼儿海之战的时间跨度;“素娥”影射徐达,他于1353年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很快显露军事才华,曾为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突出贡献,然而1372年在讨伐北方元朝残余势力的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毛颖山”,象征着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以及其妻毛氏;“仙根是段羊脂玉,磨琢成形不计年”,影射大理段氏政权;“宝华山”,意味着保卫中华。

在第九十六回中,“铜台府地灵县”相关于施耐庵;“九千九百九十六员”相关于宋元两朝的历史,“四十岁”相关于从朱元璋出生到明朝建立的时间跨度,“二十四年”相关于从明朝建立到朱标去世的时间跨度;“贱名寇洪,字大宽”,相关于元朝消灭宋朝,明朝推翻元朝,朱棣取代朱允炆;“华光菩萨”,影射明朝秦王朱樉;“寇梁、寇栋”意味着游牧民族威胁农耕民族,世界西方挑战世界东方。

在第九十七回中,“姜公乾一”、“姜坤三”分别影射赵弘殷、赵光义;“做豆腐的”、“张旺”,分别相关于赵宋初期的大臣赵普、孝章皇后的父亲宋偓;“浪荡游神”,相关于懿文太子朱标;“阳寿一纪”,相关于瓯宁王朱允;“陈少保”,相关于明朝初期的官员陈迪。

在第九十八回中,“凌云渡”、“独木桥”相关于蜀汉、赵宋象征的农耕民族面临严峻挑战;“方开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意味着夏桀那样的残忍;“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相关于三皇五帝、从夏朝到明朝的三十五个重要政权、即将诞生的游牧民族政权或快要崛起的世界西方,以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关系、世界西方和世界东方的关系;“五千零四十八”,意味着中国及其经历的艰难;“大光明经”相关于刘汉、刘宋、赵宋、朱明,“金光明品经”相关于王莽中断汉朝、金朝灭亡北宋、西方挑战明朝。

在第九十九回中,“十万八千里”、“九九归真”相关于中国经历种种艰难险阻;“颓山烈石松篁倒”相关于隋、唐、宋三朝,“惊蛰伤人威势豪”相关于夏、商、周三朝,“流天照野金蛇走”相关于秦、汉、晋三朝;“幸喜还元遇老鼋”,意味着明朝会遭遇元朝式的威胁;“佛本行经”直接影射北朝中的东魏,间接意味着西方侵袭东方;“宝常经”直接影射五代中的后唐,间接意味着中国王朝历史周期率问题。

在第一百回中,“三斗三升”相关于三十三,三十三是十一与三相乘的结果,十一关联于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十一朝,三关联于汉朝、汉族、东方的三重灾难,“贞观一十三年”、“贞观二十七年”分别相关于明朝南京京城的十三门、朱元璋大规模营建南京城墙的二十七年;“门悬彩绣,……脆李杨梅”,“还有些蒸酥蜜食兼嘉馔,更有那美酒香茶与异奇”,这里提到的文字和省略的文字,相关于从夏朝到明朝的三十五个重要政权;“十六年”相关于朱标去世时朱允炆的年龄,“望经楼”相关于明朝建文年间,“西安”意味着西方安定而东方不安定;“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其中的前五国、第六国、后二国分别贯通于蒙古第一次西征、第二次西征、第三次西征,而宝象国、乌鸡国又相关于窝阔台,车迟国、朱紫国又相关于术赤,西梁女国、祭赛国又相关于察合台,狮驼国、比丘国又相关于旭烈兀;“一切世界诸佛”贯通于九州,列出的具体成员有六十三个,其中的“旃檀功德佛”、“斗战胜佛”分别居于第四十七位、第四十八位且相关于夏朝,“旃檀功德佛”意味着东方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受到西方挑战,“斗战胜佛”暗含着战抖、束缚、斩杀。

以上对隐语的解释,有些在小说中具有普遍意义,有些需结合特定环境来看待。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小说作者罗贯中精心设计的结果。

笔者坚信,罗贯中是《西游记》作者的观点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其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至于将《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笼统地归结为罗贯中,则有不准确之处。明朝人王道生在《施耐庵墓志》中确认,施耐庵著作包括《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内。在这部小说的二十四卷中,前十六卷内容基本属于东汉时期,后八卷内容完全属于三国时期;其实,前十六卷由罗贯中撰写,后八卷由施耐庵撰写。而《水浒传》,则被明朝人高儒在《百川书志》中归结为“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13]。罗贯中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部巨著的形成都做出重大贡献,而《西游记》是罗贯中一生中的集大成之作。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与《西游记》有密切关联,可谓打断骨头连着筋脉、割断筋脉通着精神:前两部小说的大量语言,雷同于后一部小说;前两部小说的内容之魂,内在地包含于后一部小说之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内容之魂,在于记录汉族哀挽之歌,包括复杂的东汉哀挽之歌、无奈的蜀汉哀挽之歌、真切的宋朝哀挽之歌;《水浒传》内容之魂,在于高奏汉族凯旋之歌,包括虚补的汉朝凯旋之歌、杜撰的宋朝凯旋之歌、实际的明朝凯旋之歌;《西游记》内容之魂,在于谱写世界逆转之歌,包括连续的汉族与游牧民族关系逆转之歌、乍现的中国与日本关系逆转之歌、潜在的东方与西方关系逆转之歌。所谓“秣陵陈元之撰”的《刊〈西游记〉序》指出,《西游》一书旧有之叙“以为孙,狲也,以为心之神;马,马也,以为意之驰;八戒,其所戒八也,以为肝气之木;沙,流沙,以为肾气之水;三藏,藏神、藏声、藏气之三藏,以为郛郭之主;魔,魔,以为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颠倒幻想之障”。这六个分句的含义分别是:第一个分句相关于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九朝,第二个分句相关于元朝的世祖、裕宗、显宗、顺宗、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顺帝十三人,第三个分句相关于朱元璋建立明朝,第四个分句相关于明朝有重蹈宋朝覆辙和面临西方挑战的危险,第五个分句相关于东方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被侵袭,第六个分句相关于从夏朝到明朝的三十五个重要政权。所有这些情况,与《西游记》内容之魂是相互贯通的。

《西游记》是杰出的神魔小说、厚重的历史小说、深邃的现实小说、高远的预言小说、辩证的悲喜小说、隐晦的传记小说。之所以将《西游记》称为杰出的神魔小说,是因为它基于极端浪漫的想象、超常娴熟的笔法,描绘多重角度的时空、反复跌宕的事情,呈现前所未有的超社会甚至超自然之斑斓画卷;之所以将《西游记》称为厚重的历史小说,是因为它基于神秘的数字、复合的载体,描绘非常漫长的过去、特别丰富的典故,呈现荫蔽而真实、生动而可信的景象;之所以将《西游记》称为深邃的现实小说,是因为它基于神秘的数字、复合的载体,直面明初客观情况,反映明初发展状态,展现那时比较优势,更暴露那时根本局限,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明初社会的珍贵教材和有力参考;之所以将《西游记》称为高远的预言小说,是因为它基于久远历史的经验和明初现实的状况,以特定形式表现了中国的发展前景,展示了世界的变化趋势;之所以将《西游记》称为辩证的悲喜小说,是因为它悲中有喜、喜中有悲,悲转为喜、喜转为悲,悲喜并举、难分伯仲,而悲喜主要交融于汉族政权的中断和再现、世界东方的衰落和复兴;之所以将《西游记》称为隐晦的传记小说,是因为它迂回地反映关键人物的历程,曲折地渗透关键人物的感悟。在《西游记》中,神魔直接相关于小说的主要表现形式,历史直接相关于小说的可靠材料铺垫,现实直接相关于小说的根本时代依托,预言直接相关于小说的广阔未来指向,悲喜直接相关于小说的情感色彩基调,传记直接相关于小说的真正撰写人员。作为《西游记》的真正撰写人员,罗贯中促使该小说不但具有典型的怪异性,而且蕴含极大的科学性,甚至渗透强烈的哲理性。在这部作品中,许多基本要素呈现交叉式和交融态。拿时间来说,不少文字清楚地指明唐代,可往往有汉代的痕迹,又有宋代的痕迹,甚至有明代的痕迹。拿空间来说,有时明明在写东胜神洲,然而有南赡部洲的影子;有时明明在写西牛贺洲,但是也有南赡部洲的影子,甚至还相关于北俱芦洲。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同时间和空间的交叉式和交融态相联系,故事情节也基本是交叉式和交融态,从而使汉朝政权的命运、汉族政权的命运、世界东方的命运相互结合。在综合性的故事发展进程中,主要角色和基本结构都极有特点:主要角色不是单一、干瘪、呆板的,而是多面、饱满、鲜活的,塑造得独特而巧妙;基本结构不是单线、平行以及不可逆的,而是面状、立体甚至可逆的,构建得复杂而有序。这些状况,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小说内容之魂的。完全可以说,《西游记》六位一体、天衣无缝,成为中国和世界的宏大创举,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在这里,可以将《西游记》与《红楼梦》做些比较。鲁迅指出:“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14]。其实,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恰恰是从《西游记》开始的。《西游记》的产生早于《红楼梦》,《西游记》的成就大于《红楼梦》,《西游记》的地位高于《红楼梦》,《西游记》为《红楼梦》提供了示范、开辟了道路。今人往往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实际上,在《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中,前八十回作者是冒辟疆,后四十回作者是曹雪芹;这个“曹雪芹”,既不是曹寅的儿子,又不是曹寅的孙子,而是曹寅本人。至于脂砚斋,则是冒辟疆本人,与曹寅无关。八十回本已经是全本,不存在没有写完的问题;八十回以后的四十回,属于画蛇添足。《红楼梦》内容之魂,在于默唱世界悲幻之歌,包括表面的家庭悲幻之歌、深层的中国悲幻之歌、弥漫的人性悲幻之歌,其核心是明朝悲幻之歌。在《西游记》中,作者不但预告明朝将重蹈宋朝覆辙,汉族政权会再次中断于游牧民族,而且预见汉族政权将再次得以恢复,中国将获得新生;作者不但指出世界西方会侵袭世界东方,这是人类的一场灾难,而且指明世界东方会得到复兴,人类会出现全新的面貌。《西游记》已经基本涉及《红楼梦》所反映的问题,并且在一些重要方面远远超過《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彻底的悲剧小说:它既谈到“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又提及“乐极悲生,人非物换”,还宣扬“到头一梦,万境归空”[15]。这种终极意义上的虚无主义,有别于《西游记》预测的世界大势,大异于《西游记》蕴含的悲喜并举。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长期以来,将《西游记》的作者和《红楼梦》的作者分别归结为吴承恩、曹雪芹的错误做法,导致这两部小说的成书时间和主题思想之探讨出现种种混乱,一百年来的《西游记》研究和《红楼梦》研究需要深刻反思。只有正视和解决问题,学术才能发展和进步。在今后的《西游记》研究和《红楼梦》研究中,需要采用新的学术方法、拓展新的学术视角、构建新的学术体系、开辟新的学术阶段、进入新的学术境界,所有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现在,有必要顺便说一下《金瓶梅》。有观点认为:“《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16]其实,这种表述并不严密。《金瓶梅》渊源和脱胎于《水浒传》,前者有大量描写雷同于后者。此外,《金瓶梅》还有很多语言雷同于其他作品。基于这些情况,就不能笼统地将《金瓶梅》与“独立创作”联系起来了。虽然如此,但是《金瓶梅》仍然值得重视。在各种版本的《金瓶梅》中,《金瓶梅词话》是祖本。关于这部书的作者,学界提供了不少人选。笔者以为,《金瓶梅词话》的作者只能是王世贞②。有趣的是,《金瓶梅词话》中有一僧法名“普静”,而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里罗贯中负责的范围内有一僧法名“普净”;普静曾幻化孝哥儿,而普净曾点化关羽魂。《金瓶梅词话》实际上反映了明朝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黑暗和腐败,然而该书第一百回提及“大金人马抢了东京汴梁,太上皇帝与靖康皇帝都被虏上北地去了”[17];徽钦二帝的这种情况,在直接指向北宋末年的《水浒传》中没有提到。如果说《西游记》展现了明朝重蹈宋朝覆辙的前景,那么,《金瓶梅词话》与《西游记》就有异曲同工之处,起码在客观上如此。

笔者以为,极有必要在国家层面组建“四大经典研究基地”。所谓“四大经典”,既可以解释为“四大名著”,又可以解释为“四大奇书”,实际上涉及《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红楼梦》这五部小说,其中以《西游记》为巅峰。这些小说的研究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应该以《西游记》为中心。

所谓“秣陵陈元之撰”的《刊〈西游记〉序》指出:“唐光禄既购是书,奇之,益俾好事者为之订校,秩其卷目梓之,凡二十卷,数十万言有余,而充叙于余。余维太史、漆园之意,道之所存,不欲尽废,况中虑者哉?故聊为缀其轶叙叙之,不欲其志之尽湮,而使后之人有览,得其意忘其言也。……属梓成,遂书冠之。时壬辰夏端四日也。”无论“秣陵陈元之”,还是“唐光禄”,都与罗贯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际上相关于罗贯中的去世。罗贯中去世的年份,应该是所谓“壬辰”之年,相当于公元1412年。刘华亭指出,《水浒传》第六十九回至第八十一回所写故事多与会通河有关,而宋礼等疏浚会通河是在“1411年”[18]。这个情况,与笔者关于罗贯中去世于1412年的判断能够相互统一起来。至于罗贯中出生,那是在1328年,這一点已在前文中提及。也就是说,罗贯中生于1328年,卒于1412年,享年八十五岁。罗贯中通过《西游记》,做出十大贡献:既前所未有地设计出文学艺术中极其超常的复合型结构,又史无先例地创造出文学艺术中特别非凡的复合型内容;既深刻反思具有悠久历史的汉族政权出现过第一次中断,又正确预言得以恢复不久的汉族政权会遭受第二次中断;既彻底否定游牧民族的大肆扩张和野蛮杀戮,又充分肯定游牧民族的正面影响和进步作用;既理所当然地将中华和中国联系于汉族,又与时俱进地把中华和中国联系于少数民族;既如实描写蒙日战争之中东洋相对胜利于东土,又敏锐觉察若干年代以后东洋完全胜出于东土;既迂回反映蒙古对西方的三次征讨,又清醒估计欧洲对亚洲的逐步超越;既勇敢直视特定阶段内汉族乃至东方的衰败和落后,又坚决相信一定时期内汉族乃至东方的恢复和振兴;既切实提出历史周期律问题,又努力探索治国有效性路径;既泰然对待人性中的恶,又积极推广人性中的善;既冷静思考诸多错综复杂的斗争,又客观揭示世界必然趋向的大同。完全可以说,罗贯中乃是文化奇才、思想巨星、道德典范、爱国志士、战略大家、哲学达人。然而,他居然在正史之中没有留下名字,这是极为遗憾和可悲的。罗贯中的崇高地位,理应全面系统、准确到位、浓墨重彩地载入史书。撰写书名为《罗贯中》的长篇小说或者其他以罗贯中为中心人物的长篇小说,可以成为鸿篇巨制;在这样的作品中,可以通过罗贯中这个艺术形象探讨中国的事情、世界的发展乃至宇宙的问题,在篇幅和容量、难度和创新、作用和影响上超越过去的经典;不但超越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而且超越外国的《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经典。之所以如此讲,是因为罗贯中属于至伟之人,而今日之国人则已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当初的罗贯中未能走到中国舞台中央,现在的中国则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以罗贯中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永恒魅力的作品。这部作品的最终完成,又将为其他艺术形式提供深厚的源泉和丰富的素材。

笔者写一首《沁园春·罗贯中》,作为本文的结尾:

发轫轩辕,鸿祚绵延,落魄景祥③。悯夏嫡罗本,蒙豪使役;根生北土,客旅南疆。演绎三国,纂修水浒,梦绕魂牵复汉邦。红巾起,扫元廷黑幕,初现明光。

朱权专胜秦皇,引志士欢欣转虑伤。叹逸狂④雄略,绝缘銮殿;丽泉⑤妙笔,独善柴房。血沥西游,泪崩东滞,后世格局已预量。谁做主,建洞天福地,再耀华阳⑥?

注释:

①这里以及后文引用的《西游记》话语,均出自世德堂本。

②明代的欣欣子在《金瓶梅词话》之序中指出,该书由“兰陵笑笑生作”,而“笑笑生”是“吾友”。可见,在所谓“兰陵笑笑生”中,“笑笑生”是作者的名号,“兰陵”是相关于作者的地名;“笑笑生”与“欣欣子”不但存在朋友情谊,而且名号对仗工整。“兰陵笑笑生”与“欣欣子”的组合,同王世贞有着密切关系。所谓“王世贞”,“王”是姓,“世贞”是名;其字是“元美”,有号曰“凤洲”。王世贞是苏州府太仓州人,苏州府与常州府都属于南直隶,而常州府辖区范围内在历史上出现过“兰陵”;王世贞有在山东任职的经历,而山东辖区范围内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兰陵”。这些情况说明,王世贞在渊源和发展上都曾与“兰陵”很近。作为王世贞之号的“凤洲”,也能够相通于“兰陵”:“凤”是完美的神鸟,而“兰”是芬芳的植物;“洲”是水中的陆地,而“陵”是很大的土山。“陵”还可以解释为皇家坟墓,自然关联于“王”,而“王”正是王世贞之姓。王世贞之字“元美”的“元”与“世贞”的“世”联系起来,出现“元世”;“笑笑生”的“生”与“欣欣子”的“子”联系起来,出现“生子”。“元世”与“生子”能够对应:“元”可以解释为本原、开始,“生”可以解释为诞生、发生,二者是相通的;“世”可以解释为一代传一代,“子”可以解释为儿女,二者是相通的。既然“元美”的“元”与“笑笑生”的“生”相通,“元美”的“美”与“笑笑生”的“笑笑”就应该相通;既然“世贞”的“世”与“欣欣子”的“子”相通,“世贞”的“贞”与“欣欣子”的“欣欣”就应该相通:“美”与“笑笑”的关系,“贞”与“欣欣”的关系,都可以理解为内核与表象的关系,或者前提与结果的关系。至此,兰陵笑笑生、欣欣子与王世贞实现了严丝合缝的对接。这个纵横交错的系统,无可辩驳地说明:王世贞撰写《金瓶梅词话》,其他人不足为论。前述情况,不但对人们研究《西游记》的作者和主题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而且对人们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和主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③所谓“景祥”,指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占领以后赵昰的年号“景炎”、赵昺的年号“祥兴”。

④所谓“逸狂”,是罗贯中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用过的化名。

⑤所谓“丽泉”,是罗贯中在《隋唐两朝史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用过的化名。

⑥所谓“做主”、“洞天”、“华阳”,体现了作为罗贯中化名的“华阳洞天主人”。

参考文献:

[1]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G].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235.

[2][3]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226,226.

[4][11]施耐庵,罗贯中.容与堂本水浒传[M].凌赓,恒鹤,刁宁,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45,245.

[5][6][7][8][9][10]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1,4558,4564,4564,4564,4571.

[1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5.

[13]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118.

[14]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923.

[15]刘世德,陈庆浩,石昌渝.古本小说丛刊(第40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1:2205.

[1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4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3.

[17]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004.

[18]刘华亭.《水浒传》的成书年份和罗贯中的生卒之年[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5):21-24.

猜你喜欢

隐语西游记
康有为“复辟密札”中隐语之探考
读史长智商:我的“隐语”你懂吗
淳于髡:我的“隐语”你懂吗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隐语识歹人
论中古谐谑小说中的隐语艺术
当代犯罪隐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