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有科学依据吗
2021-02-26
心理学跟我们的新年愿望有什么关系?其实,运用专念去生活,你的新年愿望会更容易实现,生活会变得更精彩。另外,生活中,我们要少说“不可能”,多问“为什么不”。打破了所谓的经验,就能创造新的规则。
步入2021年,很多人都在写新年愿望。比如,减肥20斤、更年轻、更美……那么,愿望可能实现吗?现在,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是不是 “相信可能”,真的会增加实现的概率?
一项震惊世界的心理学实验
著名心理学家埃伦·兰格的团队做过一项震惊心理学界的实验:1979年,美国波士顿郊区的一个度假村被改造成“时空胶囊”,这里的一切都参照1959年前的样子布置。16名75至80歲的老人参加了这项实验。实验前一周,他们进行了身体、智力等方面的测试,并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控制组中。
实验开始那天,老人们和家人一起坐上了大巴前往度假村。但是,两组老人接受的待遇完全不同:实验组老人们所在的巴士,播放的是1959年的广播节目,他们被告知“时光倒流到了20年前”。老人们要“假装”自己是20年前身强力壮的样子,生活上的各个方面要试图自己打理;控制组的老人们在车上听到的则是当下的广播节目,他们被要求努力回忆20年前的生活,但是用的是过去时态,他们的当下还是1979年。
度假村的公共大厅里,摆放了很多老物件。收音机放着20世纪50年代的歌曲,复古的黑白电视播放着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剧。总之,一切好像回到了20年前。
一个星期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老人们的听力、握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也降低了、平均体重增加了3磅(大约2.72斤);步态、体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从实验的第二天开始,老人们开始主动摆放和清理碗碟,不再依赖服务人员。
以上这些变化,两个组的老人基本一样。但有一些指标,两个组出现了显著差异:实验组老人的关节更加灵活,手脚也更加敏捷;体重、肩宽等指标的增加幅度更高;智力测试的得分也更高。他们中甚至有些人打起了橄榄球,家人见到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实验背后的“可能心理学”
为什么这些老年人能够在一个星期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因为,实验运用了专念(也叫专注力,简单来说就是让思维打破常规,寻找新的可能)的环境,原本以为已经老了、做不到的事情,当你把自己当成20年前的样子时,竟然做到了。
“人老了还能变年轻吗?”兰格用实验告诉人们,体力和容颜逆生长都是可能的。因为,心理的改变能带来生理上的改变。或许,你的新年愿望写上“回到18岁”也不是不可能。
“时光倒流”的实验自从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不少争议,为了验证兰格的实验,英国广播公司最近重新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们邀请了6名英国明星重返1970年的当红时期。除了环境的设计回到那个时期,英国广播公司还让他们重温了一些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重返大剧院进行演出等。
仅仅两天,他们的记忆力、体力、精力、智力都有了明显进步。惊人的结果让兰格的研究再一次进入人们视野。兰格说:“大部分研究结果都是一个普遍规律,而我想寻找每个人身上的可能性。”因此,她把自己的研究称为“可能心理学”。
运用专念,活出新生活
专念的反义词是潜念,意思是把思维固定在一些死规则上,不假思索。生活中的潜念其实很常见,比如,有人认为女人生了孩子就不该太爱美:“都当妈妈了,还那么爱美干什么?”
家里的长辈们一听说出去旅行,就会拒绝:“都一把年纪了,还能去哪儿玩?”
类似的潜念还有很多:30岁就该生孩子、40岁就人老珠黄了、70岁就走不动了;没有房子就想结婚,做梦;一把年纪了还考研,疯了……而事实上,这些真的不能改变吗?兰格提倡的专念告诉我们,要打破所谓的经验,去创造新的规则。妈妈也可以每天美美的,老爷爷也可以背起背包环球旅行。因为,在这个世界,总有人一直在创造新的可能。
那么,心理学跟我们的新年愿望有什么关系?其实,运用专念去生活,你的新年愿望会更容易实现,生活会变得更精彩。另外,生活中,我们要少说“不可能”,多问“为什么不”。
(《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