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超声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临床观察
2021-02-26赵元居
赵元居
(广西靖西市人民医院 广西 靖西 533899)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侵蚀性、对称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关节,起病较隐匿,发病率高,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1%,以女性多见,病程漫长,非化脓性滑膜炎、血管翳形成是该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随着疾病发展,可出现进行性的骨质结构、关节软骨破坏,超过半数的患者发病后2 年之内便出现不可逆性骨关节损害,最终致畸,使患者丧失自理能力,早期诊断与治疗是缓解临床症状、阻止或减缓病情进展,减少骨质破坏的关键[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肌肉骨骼超声在RA 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得以广泛应用,其具备无创性、经济性,患者接受度高,本文目的在于分析肌肉骨骼超声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48 例RA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0 例为RA 活动期患者,28 例为RA 静止期患者。本组患者中,男性17 例,女性31 例,患者年龄37 ~78 岁,平均(56.33±5.67)岁,病程2 ~8 年,平均(4.87±1.15)年。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符合RA 相关诊断标准。②RA 静止期标准:静止时无关节疼痛,无疲劳感;关节及周围组织晨僵持续时间低于15 min;关节无肿胀发生;男性血沉<25 mm/h,女性血沉<30 mm/h;RA 活动期标准:手指、掌、腕及近端指间关节区域明显肿胀,肿胀部位超过5 处;关节及周围组织晨间持续时间超过1 h;软组织肿胀或积液部位超过3 个;关节压痛数目超过5 个;男性血沉>25 mm/h,女性血沉>30 mm/h。③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风湿疾病者。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查,仪器为日立彩超HI VISON Preirus(二郎神),指导患者取坐位,采用超声仪检查受损关节,指导患者放松肢体,扫描关节包括肘关节、肩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及手指关节,扫描位置包括关节的内外侧、前后侧、伸位、屈曲位,重点观察关节腔积液、肌腱、软骨、滑膜、骨面情况,记录彩色血流信号分级。
1.3 观察指标
记录疾病不同活动期患者关节滑膜增生情况以及关节腔积液情况;
记录两组彩色血流信号分级情况:以半定量分级方式为标准进行分级。0 级:无血流信号;Ⅰ级:血流信号呈少数星点状分布;Ⅱ级:血流呈多点状、短线状分布,血流面积少于滑膜面积的1/2;Ⅲ级:血流呈河网状、树枝状分布,血流信号丰富,面积超过1/2 滑膜面积[2]。
统计两组患者骨侵蚀、肌腱炎/腱鞘炎等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A 不同活动时期患者滑膜彩色血流信号分级情况
RA 静止期患者血流信号分级更低,0 级率显著高于RA 活动期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RA 不同活动时期患者滑膜彩色血流信号分级情况[n(%)]
2.2 RA 不同活动时期患者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厚度对比
RA 静止期患者关节腔积液高度、关节滑膜增生厚度明显低于RA 活动期患者,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活动时期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厚度对比(±s,mm)
表2 不同活动时期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厚度对比(±s,mm)
组别 例数 关节腔积液高度 滑膜增生厚度RA 活动期 20 2.72±0.58 3.77±0.76 RA 静止期 28 2.10±0.51 2.61±0.24 t 3.922 7.592 P 0.000 0.000
2.3 并发症发生率
RA 静止期患者骨侵蚀、肌腱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RA活动期,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R A 发病原因尚未阐明,其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缓慢,R A 病理特征为滑膜过度增生、渗出、血管过度形成,进而破坏关节和肌腱,患病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表现为进行性的功能破坏,若未及时诊断治疗,受损关节可发生功能障碍,严重时导致残疾,致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3]。
对R A 活动性进行评价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类风湿关节炎活动评分(DAS28)通常被用于判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但由于R A 静止期、活动期变化不定,单纯采取该评分较难判断R A 处于活动期还是静止期,因此探寻一种更加直观的R A 活动性判断方式成为临床重点关注问题[4]。当前,R A 诊断多依靠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但实验室检查指标特异性不高,而影像学检查更加直观,目前,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超声、X 线、MRI、核素显像等,相关研究报道了几种检查方法各自的优势和劣势,X 线分辨率较低,无法有效显示滑膜、软骨等组织结构,漏诊率较高;MRI 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患者接受度较低,不易推广;而肌肉骨骼超声操作简单、无创、重复性好、价格低廉,且分辨率高,在对R A 诊断过程中,对关节软组织炎症、骨侵蚀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核素显像、X 线可清晰显示关节滑膜的改变[5];在可操作性因素,耗时、经济等综合因素的比较下,肌肉超声性价比较MRI 更高。由于早期RA 患者并无典型性的临床表现,通常仅伴有关节不适、疼痛等症状,还未出现关节红肿等症状,此时依靠临床症状及病史诊断缺乏特异性,因R A 患者最早以腱鞘炎、滑膜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若能在此使其检测到腱鞘炎、滑膜炎等异常现象,可作为R A 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有研究表示,肌肉超声可以检出仅有3 个月病史的异常滑膜改变,如果此时期仅仅依靠阳性体征进行诊断的话,将大大降低R A 诊出率,使得多数患者错失早期治疗时机,对其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当前,R A 的早期诊断已经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有研究表明在超声诊断的早期R A 患者中,超90%的患者关节均出现积液、异常滑膜增生等软组织病变,可见肌肉超声在早期R A 患者诊断中确有较高敏感性,运用超声对肌腱病变进行检查,还能有效鉴别RA 与肌腱损伤的区别。
RA 在超声下主要变现为①关节腔积液:RA 早期病变中即可出现关节囊肿胀和少量的积液;②滑膜肥厚/ 增生:可见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回声异常,同时可伴有彩色血流信号;③肌腱炎/ 腱鞘炎:可见腱鞘内周围低回声或无回声结构的增厚,肌腱增粗等改变;④骨侵蚀:表现为两个垂直平面上的骨皮质表明粗糙、骨皮质不连续、中断、软骨回声消失等。本次研究根据此类超声表现对RA 活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RA活动期患者关节腔积液高度、关节滑膜增生厚度明显高于静止期,表明在R A 活动期内,关节滑膜水肿、充血更加严重,腔内积液更多;此外,活动期患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表明在活动期内,滑膜血管分布更加广泛,反映出滑膜炎程度更加严重;活动期患者骨侵蚀、腱鞘炎发生率更高,反映出异常的滑膜增生使相应骨皮质出现骨侵蚀。
综上所述,肌肉骨骼超声能有效评估R A 病情活动性,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且其具有经济性好、可重复性、省时、无创、无放射性、患者接受度较高的优势,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