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与多代谢异常检出现况的相关性研究
2021-02-26代稳孙振威郑喜灿
代稳,孙振威,郑喜灿
(河南郑州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颈动脉斑块可引起血管狭窄和堵塞,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多代谢异常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主要指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尿酸增高等多项代谢异常疾病的个体聚集现象,可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加[1]。有研究指出,糖尿病、高尿酸水平、高血压、超重等因素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对颈动脉斑块存在影响,但是少见讨论体检人群中颈动脉斑块与多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研究。本研究以某院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人群多代谢异常的检出率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分析,探讨该人群多代谢异常的干预策略与措施,为有效降低多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某院体检中心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健康体检官兵为研究对象,共收集2809例健康体检资料,其中男2506例,女303例,年龄段在21-99岁之间,根据年龄段不同分为21~、45~、60~和75~99,共四组,具体情况见表1。采用颈动脉超声测定斑块606例,排除有精神病史、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分别以超重/肥胖、高血糖、血压偏高/高血压和高血脂分组,按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分为正常/偏瘦组(N-BMI,BMI≤24)和超重组(HBMI,BMI≥24)。
1.2 方法
身高、体重测量:采用XH ZTG120A机械式医用人体身高体重测量秤测量,计算BMI,BMI=体重(kg)/身高(m2)。血压测量:采用鱼跃台式水银血压计,静息状态下研究对象取坐位,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体检血液学指标包括:采用日立7600生化仪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 胆 固 醇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等。颈动脉超声监测采用Philips公司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取5-15MHz,被见者平卧,头后仰,沿颈动脉走向纵向扫查。
1.3 判定标准
1.3.1 各项指标
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评价的金标准是组织学的分类[2]。高尿酸血症的检查是通过血清尿酸的测定来判断的,以尿酸酶法应用的最广。高血压[3]:≥140/90mm Hg或正在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其中单次测量血压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UA水平:男>420umol/L,女>357umol/L;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为正常高值或高血压前期;BMI[4]:男女BMI≥28 kg/m2为肥胖。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5]规定,将血脂异常定义为:TC>5.18mmol/L或TG>1.7mmol/L或LDL-L>3.37mmol/L或HDL-C(男 性<1.04mmol/L,女 性<1.2mmol/L)。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6]与2003年ADA标准[7]FPG受损为5.6mmol/L≤FPG<7.0mmol/L。本研究多代谢异常的定义是指:高血压或正常高值、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尿酸5项指标之中有≥1项指标在个体聚集的现象。
1.3.2 颈动脉斑块检查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规范[8],由主治医师以上超声医生负责。超声探头取5-15MHz高频探头,对肥胖、颈部粗短者使用3-5MHz探头扫查,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1.5mm,大于周围正常IMT值至少0.5mm,或大于周围正常IMT值50%以上的局部结构变化定义为斑块。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及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
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比较[n(%)]
2.2 不同健康体检指标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
见表2。
表2 不同健康体检指标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n(%)]
2.3 颈动脉斑块与多代谢异常情况分析
见表3。
2.4 多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见
见表4。
表3 体检人群中常规体检指标异常聚集性分析[n(%)]
表4 多指标代谢异常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在健康体检中检测颈动脉斑块已经广泛开展,通过对颈动脉的规范检查,尽早发现颈动脉斑块,并积极临床干预,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美国心脏病协会于2010年已建议正常人群做颈动脉超声检查以筛查心脑血管疾病。
本研究中,体检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21.68%,低于某军队医院老干部的体检结果[9]。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差异可能与人群构成、健康意识和地域差异有关。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在男性(22.11%)略高于女性(18.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李斌儒等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颈动脉斑块检出与性别无关。本研究中青年人群居多,本研究提示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分析原因可能为随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从而影响了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有研究高血压肾病与年龄、高尿酸血症及 BMI 异常有关[10]。
本研究将性别、年龄两个常见人口学指标控制后,经回归分析发现颈动脉斑块与多指标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颈动脉斑块人群发生多代谢指标异常的危险性与正常人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吴国斌的研究结果提示颈动脉斑块与多代谢异常中血压、血糖及肥胖等指标间关系密切。而血脂代谢异常是颈动脉斑块的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血脂异常可以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产生直接影响,触发动脉斑块形成的反应机制,血压升高可引起动脉扩张及血管的顺应性降低,血管壁张力及切变力改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厚,从而导致动脉斑块形成。肥胖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共存,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分泌和调节,使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增加了颈动脉斑块发生的风险[11,12]。
综上所述,寻找颈动脉硬化进展的危险因素,及早干预颈动脉硬化的进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各年龄段一般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颈动脉斑块监测,可能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有效措施。在一般人群体检中,探讨一套关于如何科学有效防控多代谢异常的颈动脉斑块形成,是下一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值得探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