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2-26邱洁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期
关键词:肢体神经功能脑梗死

邱洁燕

(清远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清远 511500)

0 引言

脑梗死是临床上发生率非常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临床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尤其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给人们的健康安全带来了非常严重地威胁。近些年来,在临床医学事业,在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药物和技术的发展之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但是仍有50-70%的存活者存在有语言障碍、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表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给予患者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康复护理策略意义重大[1]。本次研究主要以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 本 院2018年01月 至2018年12月 诊 治 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58例和实验组58例。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平均(68.18±6.39)岁;实验组男29例,女29例,平均(68.06±6.13)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提出来的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且为初次发病患者;经头颅CT检查或者是MRI检查证实与脑梗死影像学表现相符合,且在单侧大脑半球出现病灶患者;有一侧或者是双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标准:同时存在有脑出血、尿毒症脑病机颅内占位、肝性脑病、颅内感染症状患者;肢体残疾患者;存在有精神障碍史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严格按照医院标准为其展开常规专科护理措施。

1.2.2 实验组

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待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展开早期护理干预:①体位护理:入院患者通常情况下肌张力不足,患者的随意运动消失,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或者是健侧卧位,定时对两种体位进行交替调整,以每隔2个小时1次为适宜,对患者患侧进行适当按摩,对其刺激进行强化[3]。②关节活动训练: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内收、内旋、屈伸、外旋、内收等关节活动训练,关节活动训练需遵循由大关节到小关节,由易到难,由被动到主动的原则,循序渐进地为患者展开护理干预[4]。③坐位训练:随着患者实际病情的好转,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在床边坐下,将膝关节缓慢伸直和屈曲,并逐渐对患者的躯干左、右、前、后的旋转运动进行训练,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患者平衡训练的关注程度。④站位训练:待患者病情恢复程度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展开站位训练,对患者的肌力训练进行强化,以提升患者的患侧患肢运动功能,遵循循序渐进这一原则,指导患者不依靠外部力量逐渐进行独立站立;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展开站立平衡训练,可令患者扶住床尾,进行左、右、前、后摆动,展开下肢抬高交替训练,在患者能够保持平衡情况下,可对患者进行横向移动训练[5]。⑤步行训练:待患者各项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令患者展开步行训练,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家属扶住患者的腰部,指导患者将上肢放置在患者家属的肩部,从缓慢性原地踏步开始,逐渐转换成为在患者家属的辅助下进行缓慢步行,待到条件许可情况下,可令患者进行独立行走。⑥心理康复干预:护理人员需多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对患者存在的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进行疏导,护理人员需充分调动起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展开各项训练工作,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温暖和来自社会的支持[6]。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肢体功能采取Fugl Meyer量表,Fugl Meyer评分与患者肢体功能呈现出正相关。评估两组生活质量采取Barthel量表,Barthel指数与生活质量呈现出正相关。评估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完全恢复表示患者能够生活自理,可以进行独立生活,患者的病前劳动能力部分恢复或者是完全恢复;基本恢复表示患者能够部分生活自理,可以基本独立生活;部分恢复表示患者能够小部分生活自理且需要由专人进行看护;未恢复表示患者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于他人,神经功能恢复满意度=(完全恢复例数+基本恢复例数)/总例数×%[7]。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治疗前两组的肢体功能(Fugl Meye)评分基本一致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14d后和治疗21d后实验组的Fugl Mey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s)]

表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s)]

?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n(±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n(±s)]

?

表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基本一致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14d后和治疗21d后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满意度相比,实验组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进行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影响下,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且越发的趋向于年轻化,该病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随着病情进展会进一步出现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等表现,有着非常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8]。

为了促使急性脑梗死患者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病情,不仅仅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为患者展开早期护理干预同样有着重要意义[9]。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侧大脑半球功能的代偿与重组起到促进作用,能够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1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的肢体功能(Fugl Meye)评分基本一致(P>0.05),治疗14d后和治疗21d后实验组的Fugl Mey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基本一致(P>0.05),治疗14d后和治疗21d后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满意度相比,实验组明显偏高(P<0.05)。说明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利于优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肢体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