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甲状腺疾病临床治疗中行精细化被膜解剖术对临床指标与预后恢复的干预效果

2021-02-26梁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精细化神经

梁斌

(阳江市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疝外科,广东 阳江 529500)

0 引言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瘤等,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1]。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由于甲状旁腺与甲状腺在解剖上关系密切,位置和数目不恒定,体积较小,颜色与脂肪、淋巴结等组织难以辨认等原因导致手术过程中极易损伤甲状旁腺,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障碍[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细化被膜解剖术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可有效避免术中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3]。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探讨了在甲状腺疾病临床治疗中行精细化被膜解剖术对临床指标与预后恢复的干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33~69岁,平均(51.24±10.74)岁,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甲状腺癌8例,甲状腺腺瘤10例)和研究组(50例,男性17例,女性33例,年龄32~69岁,平均(51.58±10.34)岁,结节性甲状腺肿33例,甲状腺癌7例,甲状腺腺瘤10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疾病者;②符合手术指征者;③术前甲状旁激素正常者;④无其他系统严重脏器疾病者;⑤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者。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甲状腺手术史者;②已出现周围组织浸润的甲状腺癌者;③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者;④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相互对比研究。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单,于患者胸骨上缘2~3cm处做一长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切开甲状腺被膜,暴露甲状腺,分离甲状腺与颈前肌群,分离结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术+淋巴结清扫术,常规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手术切口,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包扎。研究组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术治疗,分别行峡部处理、上下极处理和背侧处理,峡部处理:分离峡部下缘,使气管前壁暴露,处理上下极,离断紧贴真被膜,对腺体细小血管行逐一分离;上极处理:充分暴露甲状腺上极,将其轻微向下牵引,分离甲状腺上动脉内侧分支并进行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外侧支、前支,松解上极,将其向下分离,沿真被膜处理上极,暴露甲状旁腺上部,保留甲状腺上动脉后支,行上极处理时应紧贴上极真被膜进入环甲间隙,尽可能远离环甲肌,以免对患者喉上神经造成损伤;下极处理,对下极进行剥离,将疏松组织推出,于气管前将峡部游离切断,对断面进行结扎,向外侧游离,切除一侧腺叶、部分峡部和锥体叶,保留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增加甲状腺活动度,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管,甲状腺癌患者彻底清扫下极旁腺;背侧处理:将背侧上部的Zuckerkandl结节向中线牵拉,牵拉至对侧,将甲状腺中静脉主干切断,操作时紧贴甲状腺真被膜,依次切断腺体表面穿入实质的血管三级分支,推至背侧后由后缘向背侧进行分离,保留甲状旁腺、血管蒂和喉返神经,将Berry韧带切断至峡部,切除腺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者进行清扫,过程中保护喉返神经,同法切除对侧腺叶,常规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手术切口,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包扎。两组术后均予以补液、抗感染、镇痛等治疗。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s)

?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等临床指标和预后恢复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后恢复情况通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判断,并发症主要包括声音嘶哑、术后出血和甲状旁腺损伤等,甲状旁腺损伤判定标准:患者出现口周、指尖麻木刺痛感,手足抽搐、面部肌肉痉挛等临床症状,血钙浓度<1.8mmol/L,甲状旁腺素<12ng/L。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率(%)和(±s)表示,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8.00%,前者低于后者(P<0.05)。详细结果见表2。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主要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症和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等,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对甲状腺疾病患者采取早期积极的治疗十分重要[4]。甲状腺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部分甲状腺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虽具有一定疗效,但术中易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预后,因此,减少或避免术中损伤十分重要[5]。

精细化被膜解剖术在操作过程中尽量远离腺体,紧贴甲状腺真被膜,切断结扎小血管分支,将结扎血管、疏松结缔组织、假被膜等推离甲状腺,术中仔细辨认、暴露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在直视下行手术操作,有效避免误切、损伤神经和血供,增加甲状腺活动度,术中紧贴腺体对分支血管进行结扎,行原位保护,避免对腺体和血供的损伤。精细化被膜解剖术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暴露清晰,将操作精细化,紧贴甲状腺真被膜处理上极,远离环甲肌,有效避免了损伤喉返神经,通过原位保护有效保留了甲状旁腺的血供[6]。

本研究选取了1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8.00%,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精细化被膜解剖术对甲状腺疾病患者是切实有效的,且相比传统甲状腺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避免对甲状旁腺、甲状旁腺血供及喉返神经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精细化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