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应用微生态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状况的调节作用

2021-02-26刘素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期
关键词:有益菌双歧菌群

刘素娟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广东 佛山 528311)

0 引言

结直肠癌是临床发生于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切除手术[1]。人体肠道是一个大型细菌库,健康人群肠道微生态平衡,但是结直肠癌利用手术治疗时,会受术前肠道准备影响导致肠粘膜缺氧缺血,肠道平衡会受到破坏。同时手术刺激导致分解代谢加剧,大大提升了营养物质的消化,从而会严重损害肠道免疫屏障,再加上使用抗生素药物及术后饮食习惯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术后极易发生肠道微生物环境紊乱,更容易引发炎症反应,不利于患上术后恢复[2]。因此需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术后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微生态制剂对于保护肠道微生物环境正常效果确切,可提升肠道免疫力。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患者术前开始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患者术后肠道菌群状况及炎症指标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明确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抛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女性10例、男性15例,年龄39-62岁,平均(42.75±2.63)岁。观察组女性12例、男性13例,年龄38-64岁,平均(43.11±3.47)岁。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结直肠癌,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术前存在肠根阻患者[3]。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本次研究。患者家属知情,了解并同意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文件。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模式和手术医师均相同,全麻开展手术。

对照组患者术前进行肠道准备:手术前3d,给予0.4g甲硝唑、1g卡那霉素、0.8mg维生素K,一日三次;术前第3d及第2d食用半流质食物,术前1d食用全流质食物,术前一日晚间实施清洁灌肠,麻醉诱导时给予药物预防感染,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产商: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33068 ;规格:头孢哌酮1g:舒巴坦1g/瓶)预防感染,1次/12h,2次/日,手术前给予肠内营养[4]。

观察组治疗过程同对照组,手术前5日开始给予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产商: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S19993065 ;规格:210mg/粒),每次2-4粒,2次/d,术后继续服用,服用方法和剂量同术前[5]。

1.3 指标观察

患者术前和治疗后均采集粪便(0.5g)分析并记录两组肠道菌群情况,主要包括有益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致病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类杆菌)。

术前及治疗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明确炎症指标水平,包括:CRP(血清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利用(±s)、百分率(%)表示,分别行t及χ2值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

治疗前两组肠道菌群(有益菌和致病菌)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观察组肠道菌群有益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致病菌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

两组手术前各项炎症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7d后各项炎症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结直肠癌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其中一种,本病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靠前,同时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相关数据表明男性患者为疾病高发人群,随着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本发病逐步呈现年轻化态势[6]。目前临床多应用手术进行治疗,受肿瘤影响,大部分患者手术前肠道菌群已经存在异常,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受手术和抗生素药物等影响,术后会加剧肠胃功能紊乱,不利于术后康复,容易诱发感染和并发症[7]。结直肠癌手术后,肠道异常主要表现为有益菌数量减少同时需氧菌数量增加,本次研究中的肠道菌群情况也验证了这一说法,菌群变化会导致肠胃功能异常,破坏肠道黏膜屏障作用,大幅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导致菌群移位诱发内毒血症,会加速释放肝巨噬细胞,从而导致过度释放炎症因子,导致机体发生炎症,会增加术后感染几率,因此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延长患者住院治疗时间[8]。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n(%)]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s)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s)

?

肠胃微生态制剂中包括对微生物生长有益的物质,主要包括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活菌,乳酸菌可生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例如游离脂肪酸和有机酸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同时对病原体的复制和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有效预防并控制感染发生和发展。双歧杆菌有利于提升吞噬细胞活性,从而增加身体抗感染抵抗力,药物能够显著提升肠胃道中两种有益菌数量,从而建立正常菌群,实现肠道菌群恢复平衡[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肠道菌群(有益菌和致病菌)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观察组肠道菌群有益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致病菌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表明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一方面能够通过营养竞争、产生抑制毒素代谢物、占位、降低肠道PH值和粘附定制等多种功能,尽快将肠道菌群恢复到平衡状态,从而能够显著降低肠道通透性,强化肠道屏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入有益活菌,能够将厌氧菌在肠粘膜表面定制并形成保护膜,从而可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相比术前给予抗感染药物,效果更为确切[10];两组手术前各项炎症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7d后各项炎症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术前应用肠胃微生态制剂果更加理想。

由上可知,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微生态制剂,对患者术后肠道菌群状况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正常肠道功能,提升患者免疫力,避免发生并发症或是术后感染,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有益菌双歧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从痰、虚、郁角度调节肥胖患者的肠道菌群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肠道有益菌群的重要来源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如何保护肠道有益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