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2-26吕宏广
吕宏广
(河北献县中医医院,河北 沧州)
0 引言
腹部肿瘤作为放射科中常见的一种多发性恶性肿瘤,其中包括有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等,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此类疾病若不及早给予患者进行诊治,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全面、快速、准确地对患者腹部肿瘤进行诊断,同时有效诊断出肿瘤与其周围组织关系,对于临床治疗及手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作为一种创伤性低、诊断方式简单的血管检测,其能以大密度投影以及容积再现等方式将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关系更加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3]。本次研究就采用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应用于股部肿瘤的诊断中,探讨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于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所接收治疗的60 例腹部肿瘤患者资料,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所采用的诊断方式将60 例腹部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0 例)与观察组(30 例);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检验得知有23 例肝癌,10 例胰腺癌,3 例淋巴瘤,7 例肠癌,15 例肾癌,2 例间质瘤。所有患者男性36 例,女性24 例,年龄30~75 岁,平均(58.64±14.67)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为经腹部CT 平扫等检查发现腹部肿块患者;(2)所有患者均采取术后以及病理活检等方式明确诊断;(3)所有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存有嗜酒的患者;(2)认知功能低下者;(3)有手术禁忌证;(4)其他肿瘤患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平扫进行诊断,以横断面将扫描图像进行重建,厚度为3~5 mm,层距为3~5 mm,随后将矢状面、曲面以及冠状面等进行重建。
观察组则采用德国SIEMENS 公司SOMATOM Defmition双源CT 扫描仪进行血液成像诊断,患者在扫描前15 min 需口服500 mL 清水充盈胃肠道,保持仰卧位,CT 扫描仪参数设为:平扫电流200 mA、电压120 kV、螺距1.8:1、增强扫描电流400 mA、转速0.5 s、层厚10 mm;首先平扫患者上腹部,随后将100 mL 非离子型碘海醇对比剂肘静脉注入,再扫描患者门静脉期足头方向、动脉期头足方向、静脉头足方向。在增强扫描结束后,重建拆分门静脉期10 mm 层厚的扫描图像,将MIP 最大密度以及MPR 多平面重建投影,同时结合横断面情况,评价肿瘤与其周围组织情况。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腹部肿瘤定位以及侵袭范围的准确率。
1.5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患者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
观察组诊断方式对患者腹部肿瘤定位准确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诊断方式准确率80.00%(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对患者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比较(n, %)
2.2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患者腹部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
观察组诊断方式对患者腹部肿瘤侵袭范围的诊断准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式对患者腹部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比较(n, %)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治疗腹部肿瘤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进行治疗,而由于腹部器官组织较为复杂,腹膜后腔与腹腔之间存有极其复杂的解剖关系,对患者的治疗往往造成很大的影响[4]。在术前,通过CT 扫描对患者腹部肿瘤情况进行诊断,助于确定肿瘤来源和清晰范围,为手术治疗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CT 扫描诊断作为临床检查的常用方式,其对于腹部肿瘤的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5]。而由于常规CT 扫描的速度有着一定的限制,其不能对患者腹部肿瘤周围组织进行有效检查,但随着多层螺旋CT 逐渐应用于临床中,其不仅能有效检测出患者肿瘤的原发灶部位,同时还有着极高的肿瘤诊断鉴别价值[6]。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通过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平面重建技术,有效地将扫描范围中的轴位图像通过叠加的方式,与特定组织的矢状位、冠状位以及曲面切面等图像进行重组后,清晰地将肿瘤与其周围组织关系呈现出[7]。再通过将容积数据射线中的高密度进行编码,以投射成像的方式反映出X 线衰减值,从而显示出微小密度的变化,更加利于观察细小血管[8]。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应用于腹部肿瘤的诊断中,诊断效果极佳,利于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