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与MR 检查对腹膜后原发肿瘤诊断的价值
2021-02-26邓旭嵘
邓旭嵘
(东莞市黄江医院放射科 广东 东莞 523750)
腹膜后原发肿瘤则是腹膜后侧潜在腔隙肿瘤,因为症状产生的较晚,通常检查出时肿瘤体积较大,并且大部分肿瘤为恶性肿瘤[1]。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而是否彻底切除病灶可直接影响患者后续恢复。对于影像学医生而言,因为腹膜后原发肿瘤类型较多,且患病率较低,属于诊断难点。随着MR 和CT 技术的完善发展,且近年来患病人数的增加,临床对于此病加深了认识。此次研究分析CT 与MR 检查对腹膜后原发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50 例腹膜后原发肿瘤患者。其中,男性39 例,女性11 例,年龄30 ~66 岁,平均年龄(49.2±3.8)岁。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此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CT 方法选择16 排螺旋CT 机,指导患者在检查前12 h 不应食用容易产气的食物,在检查前6 h 需要禁食。检查过程中患者确保膀胱充盈,选择平卧位。参数设置为螺距0.875,层厚以及层距设置为5 mm。加强扫描过程中选择非离子型对比剂,所用剂量1.3 ml/mg,注射位置为周前静脉,每秒控制速度为3 ml,动脉阶段选择CT示踪软件,腹主动脉阈值在150 Hu 后进行自动扫描,动脉扫描完成后延后30 s 实施静脉期扫描。
MR 方法检查时患者选择平卧位,双手上举实施扫描,随后对患者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0.2 ml/kg 实施动态加强扫描,其中包含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横断位。
1.3 图像分析[2]
在工作站中传送影像学资料和数据,并有自身诊断医生对患者的CT 和MR 图像予以分析,对患者肿瘤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周围组织和血管关系进行评估。将其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情况
50 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20 例为良性病变,比例为40%,30 例患者为恶性病变,比例为60%。患者通过MR 诊断后其诊断正确率以及敏感性分别为98%和90%,通过CT 诊断后其诊断正确率以及敏感性分别为90%和82.76%,对比其数据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数据并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情况
2.2 腹膜后原发肿瘤影像学特征
50 例患者中11 例患者为脂肪肉瘤,11 例患者为神经鞘瘤,7 例患者为副神经节瘤,11 例患者为平滑肌肉瘤,6 例患者为嗜铬细胞瘤,4 例患者为其他。其影像学特征如下:①脂肪肉瘤。其特征表现为见缝就钻,具有较大的肿块,无规则形态,且无规则边界,病变中呈现脂肪密度不均以及信号影,加强扫描后不均匀显著强化。②平滑肌肉瘤。类似圆形,肿瘤边缘呈现叶状,并不清楚,主要为浸润生长,MR 和CT 检查后表现为类似肌肉密度或者信号软组织,内部囊变以及坏死并无规则性,且并未出现钙化,对周围血管进行侵犯,肿瘤实质经过加强扫描强化持续。③神经鞘瘤。脊柱旁出现组织肿块,具有清楚的边界,可呈现椎间孔扩大,表现为哑铃状变化,加强扫描强化表现为渐近性。④嗜铬细胞瘤。脊柱旁出现软组织肿块影,表现为圆形,密度不均,具有清楚边界,腹主动脉和病灶长轴具有一致走向,加强扫描部分呈现持续强化,具有丰富血供,MR 和肝脏信号类似,T2WI 信号和脂肪相比显著加强。
3 讨论
腹膜后原发肿瘤在腹膜后间隙生长,然而此间隙器官外肿瘤并不多见,其中包含良性以及恶性。由于具有特殊的解剖位置,患病早期并无显著表现,发病具有隐匿性,因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即使MR 和CT 在检查时可以提供肿瘤部分特征表现,然而对于诊断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其中包含正确定位肿块以及病理类型特征[3]。腹膜后肿瘤因为位置较深,通常情况下患病早期并无现在的症状表现。而当患者感觉腹部胀满或者摸到腹部包块时,肿物往往已经发展较大。因为腹膜后肿瘤本身也缺少特异的临床表现,因此很少能够早期发现。而到了后期,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不典型。例如压迫肠管引发的消化道梗阻,引发患者的腹胀及恶心、呕吐,以及肿瘤坏死、出血导致患者的发热,患者无法进食导致的消瘦或恶液质等情况,与其他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并无本质区别。仅部分患者有功能的肿瘤因为分泌一些激素,会对血压或者血糖等产生影响。
诊断基础则是对肿瘤是否在腹膜后间隙内进行确定,后腹膜解剖结构正常移位对其具有一定的帮助性。后腹膜肿瘤定位后,则是对起源器官确定,如果无显著征象表示器官起源则倾向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4]。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成分以及生长方式,以此将诊断范围缩小。腹膜后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尽管超声是最简便最经济的检查手段之一,但是由于腹膜后肿瘤位置较深,前方的气体通常会对超声造成干扰,因此对于腹膜后肿瘤的影像学检查,首选是增强的CT 或MRI。因为腹膜后肿瘤病理类型多样,肿瘤质地差别较大,甚至同一肿瘤也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异质性,因此CT或MRI 的表现并不一致。腹膜后肿瘤缺乏特异性的定性影像学征象,定性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以下征象常提示为恶性病变:①发现肿瘤邻近组织与血管受侵和远处器官和淋巴结转移。②肿瘤边缘不规则,与周边器官分界不清,周围器官与肿瘤接触面出现异常密度,提示邻近器官受累,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临床研究后认为,联合CT 和MR 对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方式,对于治疗可起到有利作用。此次研究数据显示,CT 和MR 检查特异性均为100%,MR 诊断后其诊断正确率以及敏感性分别为98%和90%,CT 诊断后其诊断正确率以及敏感性分别为90%和82.76%,说明两种方式对于腹膜后原发肿瘤均存在较高的诊断正确率,然而为了将误诊以及漏诊发生率降低,可联合此两种方式对其实施诊断。腹膜后原发肿瘤在进行良性以及恶性鉴别过程中,肿瘤形态、肿瘤边界和、包膜完整性、邻近血管以及结构对其均存在参考意义[5]。对于良性肿瘤而言,其体积较小,具有规则的形态,边界具有一定的光滑性,周围脂肪存在间隙,密度以及信号较为均匀,而临床诊断良性以及恶性肿瘤时包膜完整和边界具有一定的价值[6-7]。对于恶性肿瘤而言,其具有较大的体积,并无清楚的边界,可对邻近组织进行侵犯,无脂肪间隙。嗜铬细胞瘤和神经纤维瘤以及神经鞘瘤具有相似的影现象表现,因此提升了鉴别的困难程度,需和临床进行结合诊断,神经鞘瘤呈现哑铃表现,少数嗜铬细胞瘤会将儿茶酚胺物质进行分泌,从而出现高血压。腹膜后脂肪肉瘤需要鉴别疾病为腹膜后畸胎瘤、肾上腺骨髓脂肪瘤以及平滑肌肉瘤,肾上腺骨髓脂肪瘤在肾上腺位置,无较大的体积,容易出现钙化灶;腹膜后畸胎瘤中具有骨组织、软组织以及毛发等,平滑肌肉瘤具有较高的密度,并无脂肪。加强扫描和CT 与多平面重建进行结合,而后对窗宽窗位调整予以观察后可将病灶位置、形态以及密度正确呈现,同时可呈现腹膜后淋巴结、肿瘤供血血管以及和周围组织联系[8]。可正确诊断肿瘤位置,为患者日后治疗提供依据。MR 对于病变坏死、脂肪成分和出血等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将冠状面以及横断面图像进行提供,将肿瘤和周围组织关系直观呈现。
综上所述,和其他影像学技术相比较而言,CT 和MR能够将腹膜后原发肿瘤位置、形态和质地等进行充分呈现,MR 其组织分辨率较高,可对患者实施组织学诊断,CT 空间分辨率较高,有助于呈现肿瘤和周围结构关系,并且具有较广的覆盖范围,联合此两种检查方法可将诊断正确率提升,对手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和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