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痛中心模式下64 层螺旋CT 对急性胸痛中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

2021-02-26汪倩倩陈伟棠陈茵茵刘朝晖曾振谋甄惠文李翠媚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广东台山52920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胸痛夹层主动脉

汪倩倩,莫 凡,陈伟棠,陈茵茵,刘朝晖,曾振谋,甄惠文,李翠媚(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广东 台山 529200)

急性胸痛常与胸部疾病有关,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发展快速的特点[1,2]。单纯依靠急性胸痛临床症状、经验很难明确病因。主动脉夹层的形成与主动脉内膜撕裂、中层退行性变有关[3],患者主动脉血液经撕裂内膜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在血流冲击下将中膜分离,具有极高的致死风险[4,5]。64 层螺旋C T 是影像科重要诊断工具,能较好的显示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情况,以明确诊断[6]。胸痛中心是医院报急诊科一个特殊部门,主要收治胸部疼痛患者。由此,本探究选取我院胸痛中心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使用64 层螺旋CT 诊断,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胸痛中心收治的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急性胸痛中主动脉夹层患者65 例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其中男性50 例,女性15 例,年龄33 ~87 岁,平均年龄(65.86±12.98)岁,心率50 ~126 次/分,平均(77.62±14.97)次/分。另选取胸痛中成立前2017 年1 月—2018 年9 月收治的65 例性急性胸痛中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44 例,女性21 例,年龄33 ~88 岁,平均年龄(63.95±11.92)岁,心率50 ~110 次/分,平均(75.18±14.90)次/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胸痛中心成立前的64 层螺旋CT 检查模式,患者入院后常规体检,接受影像学检查。64 层螺旋CT 血管成像(CTA)检查前患者摘除上肢所有金属物品,选取仰卧位,头先进,胸前心电门控,扫描范围上至胸廓入口,下至耻骨联合。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20 ~240 mA,准直宽度0.6,螺距1.4,重建层厚0.75 mm,对比剂注射速率4.0 ~5.0 ml/s,对比剂总量60 ~80 ml,触发值100 Hu。观察组患者接受胸痛中心模式下64 层螺旋CT 检查:⑴建立小组。成立胸痛中心CT检查小组,由急诊科6 名医生、心内科3 名医生、心外科4 名医生、影像科4 名医生组成。所有成员轮流值班,坚持24h 值班制。做到胸痛患者任何时间来院都能接受到正确的诊断与治疗。(2)具体流程:患者入胸痛中心进入绿色通道,常规体检后接受64 层螺旋CTA 检查,步骤同对照组。(3)所得图像立即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影像科诊断医生结合轴位原始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尽快做出诊断。仪器及对比剂信息:Siemens Definition AS 64 层CT 扫描机、Siemens syngo VE40A 后处理工作站、扬子江欧苏 碘海醇注射液A 对比剂、双筒高压注射器(Nemoto)。

1.3 评价指标

(1)图像质量:参考孙仲春等文献评价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图像质量。该标准共有3 个等级,分为优、良、差。优:主动脉轮廓清晰,没有伪影。良:主动脉轮廓较清晰,伪影较少。差:主动脉轮廓清晰度差,有伪影,影响诊断。(2)诊疗时间:统计两组患者的诊疗时间,诊疗时间为患者在我院首次医疗接触至CT 检查明确诊断的时间差,由分钟(min)计数。(3)预后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出院时预后情况,包括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胃肠道缺血、肾功能损害、死亡情况。(4)CT 满意度:出院前1 d 患者或其家属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用我科室自制的CT 满意度评价表自主评价管理满意度情况,内容包括CT 诊疗速度、CT 片讲解,0 ~100 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等级比较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等级比较[(%)]

2.2 两组患者诊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诊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诊疗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患者诊疗时间比较(±s,min)

组别 n 诊疗时间观察组 65 36.09±5.70对照组 65 113.25±23.85 t 25.369 P<0.001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胃肠道缺血、肾功能损害、死亡发生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续表3

2.4 两组患者CT 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CT 诊疗速度、CT 片讲解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CT 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CT 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CT 诊疗速度 CT 片讲解观察组 65 91.71±6.02 90.49±6.10对照组 65 80.65±6.41 81.22±6.90 t-10.140 -8.115 P<0.001 <0.001

3 讨论

急性胸痛症状可见于多种急性致命性疾病,急性主动脉夹层是其中较常见类型,因此及早诊断对患者生命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虽然是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联合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是临床首选明确诊断的检查方法[7],国内外研究证明,64层螺旋CT 平扫及血管成像均具有明显优势[8]。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能缩短急性胸痛的诊疗时间,在初步筛选患者时候就已经了解患者诊疗意向,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有利于医生尽快制定救治措施。胸痛中心能将院外及院内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进行整合,建立胸痛中心救治网络,使得相关材料及数据能及时传送至控制室,便于临床早做决策,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时间。临床医生会根据胸痛中心数据材料制定不同的救治方案,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完成准备工作,以减少患者急诊等待时间。

综上所述,胸痛中心模式下64 层螺旋CT 对急性胸痛中主动脉夹层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保证CT 图像质量基础上减少诊疗时间及不良预后,有利于提高CT管理满意度,建议使用。

猜你喜欢

胸痛夹层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有些胸痛会猝死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观察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