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检查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2021-02-26苏洪涛姜长滨赵新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坏疽胆囊炎胆囊

苏洪涛,姜长滨,赵新宇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急性胆囊炎作为肝胆外科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90%急性胆囊炎患者均伴有合并胆囊结石病症,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胆囊管被结石阻塞后,导致胆囊内的胆汁因长期滞留而引发细菌感染。根据相关医学研究资料显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其病理变化主要分为三种情况: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以及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为此,本文将对彩超检查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 年—2020 年1 月接诊的100 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00 名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58 例,女性42 例,年龄24 ~69 岁,平均年龄(49.38±5.24)岁;研究组男性69 例,女性31 例,年龄24 ~69 岁,平均年龄(49.21±5.68)岁,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同时伴有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其中病理诊断结果为38 例胆结石合并胆囊炎、33 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9 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彩超检查前均禁食禁水8 h 以上。倘若在彩超诊断检查过程中,胆囊诊断显示结果较差,需在次日空腹进行二次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采用仰卧位、侧卧位等检查方式,对患者胆囊壁与胆囊区域进行横切面、纵切面、斜切面等扫描,测定患者检查区域胆囊大小以及胆囊壁厚度,并对其胆囊内光斑位置、数目、大小、回声以及团块移动情况等进行记录,查看胆囊结石以及周围情况。待彩超诊断完成后,彩超诊断医师需将患者彩超图像予以保存,并出具彩超诊断报告[2]。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彩超诊断结果

对照组胆汁透声、胆囊壁、胆囊形态以及超声Murphy 等彩超诊断情况显著优于研究组见表1。

表1 两组彩超诊断结果对比分析表[n(%)]

续表1

2.2 对比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与彩超诊断结果

在100 例研究组对象中38 例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经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2.10%,33 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经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6.97%,29 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经彩超诊断确诊率为93.10%,见表2。

表2 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与彩超诊断结果对比[n(%)]

3 讨论

3.1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理特点

患者之所以会出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问题,胆囊管被结石阻塞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会导致患者的胆汁长期滞留于胆囊之内,患者的胆囊受到细菌感染。患者在发生此类疾病之后,发热恶心、上腹部疼痛、呕吐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在发病之后会感到腹部绞痛,且腹部绞痛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为了有效减轻疼痛,会采取右侧静卧的休息方式。但患者发病之后,多数表现为轻度的呕吐以及恶心,伴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若患者同时出现了胆囊积脓、胆囊穿孔或是胆囊坏疽方面的问题,部分患者则会出现高热以及寒战的问题。还有一些患者的皮肤会呈现出轻度发黄的状态。

3.2 病理病变以及彩超显像

胆囊炎合并结石患者发病后,病理呈现胆囊壁轻微增厚,胆囊呈充血肿大状。在彩超诊断过程中,同样显示出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情况。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发病后,病理呈现胆囊壁显著增厚,胆囊壁内压上升,并伴有大量脓性物渗出。在彩超诊断过程中,胆囊壁增厚,多数厚度>5 mm,呈“双边影”改变,胆囊壁内膜组织出现水肿、充血、带有炎症的细胞出现浸润等情况,彩超医师在扫描过程中,胆囊内壁出现连续性或间断性弱回声带,并且胆囊腔内伴有絮状回声而胆囊因外形增大后显得过于饱满,通过记录观察胆囊宽径与长径的增大变化,表示患者胆囊内部存在较多的发炎脓液[3]。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发病后,病理呈现胆囊内压显著增高,胆囊的血供因血管受压而出现供血障碍,导致患者胆囊出现坏死或穿孔等病症情况。在彩超诊断过程中,患者胆囊壁呈现不规则形状,病灶局部区域伴有连续性中断,且胆囊及腹腔周围出现无回声区,则表示患者胆囊出现穿孔症状[4]。

3.3 彩超检查诊断效果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其发病症状主要是因为患者胆囊炎因结石导致胆囊结石导致梗阻后,因胆汁浓缩后浓度过高,致使胆汁酸盐对胆囊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发胆囊区域发生炎性病变。还有的患者是因细菌通过胆道逆行进入到胆囊中,从而引发细菌性病变,其中较为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菌以及绿脓杆菌等。在超声检查过程中,由于胆囊位于肝下部胆囊窝部位,彩超医师通过彩超纵切面扫描,胆囊呈现梨形状,其外部轮廓较为清晰,囊壁亮线较为光滑自然,胆囊腔在超声扫描过程中呈现液性暗区。然而患者胆囊部位发生病变后,不同病症所呈现的超声影像学资料也各有不同。彩超作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方法之一,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病灶位置、大小、厚度等[5]。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胆汁透声、胆囊壁、胆囊形态以及超声Murphy 显著优于研究组;在100 例研究组对象中38 例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经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2.10%,33 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经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6.97%,29 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经彩超诊断确诊率为93.10%。

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来说,由于患者发病较急,发展快,在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早期治疗十分有必要,但是,由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自身并不具有特异性,患者的很多临床表现在其他类型的疾病中也有几率发生,因此,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就显得十分有必要。通过彩超检查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不仅诊断的准确率相对较高,同时诊断过程中患者不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亦不会增加患者身体的损伤,因此,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的诊断方法。

4 体会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与饮食习惯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使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而引发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以往在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时,大多会采用十二指肠引流技术或者是X 线胆管造影技术等,然而这两种技术在实际操作诊断过程中,许多患者既要忍受自身病灶疼痛,又要忍受检查操作的痛苦,致使患者在检查诊断过程中依从性较差。除此之外,X 线胆管造影技术作为放射性检查技术,对患者自身机体造成极大伤害,不易对孕妇、体质虚弱等较为特殊的患者群体进行诊断检查。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声影像学技术在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症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属于无痛诊断检查技术,增加患者诊断检查依从性,操作灵活简单,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治疗时间。其主要原因是彩超诊断扫描范围较大,可以从纵切面、横切面、斜切面进行多角度检查,这样既可以精准发现胆囊炎病变发展情况,又可以对胆囊周围情况有无堵塞情况以及血液畅通情况等进行观察。值得注意的是,彩超在检查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时,虽然临床诊断价值较为准确,但仍受多种因素影响严重影响诊断效果,尤其对身材过于肥胖或者腹压较高的患者无法在彩超诊断中清晰判断,为彩超诊断带来极大难度。

综上所述,彩超检查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面,清晰显示患者胆囊病症进展情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坏疽胆囊炎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诊断价值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