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研究
2021-02-26刘丹
刘丹
【摘要】 伴随科技的发展,信息技能在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互联网在教育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授课的内容也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科技化和现代化。互联网技能的使用,让美术课堂脱离了之前传统的授课方式,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聯网环境 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模式思考
引言:
美术在小学是一门副科,美术科目的授课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美的定义,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但是由于之前课堂方式的局限,所以导致美术课堂授课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但随着互联网技能的出现,改变了美术课堂的现状,使美术课堂活跃起来变得生动,老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找到更多的美术知识、图画,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可以更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1.1情景教学方式
小学的美术课本因为编写的需要,内容是比较局限的,不是特别丰富多彩,但是互联网技能可以经过动态的图画、动画、音频等方式把课本中较抽象的画面变得活灵活现、生动这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的时候,老师要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用教去带动学生学,让学生用一个较开心的学习心态,加入到学习当中,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知识,互联网技能可以把现有的课本内容进行丰富,为学生展示出更宽广的视野,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想象能力。
老师要充分的运用到互联网的优势,运用它的视频、动画等方式,为美术课堂的授课建立授课情景,从而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加以引领,从而激起学生的潜力。
1.2动态教学方式
互联网技术的来临,不但可以为美术课堂给予大量的资源,还可以丰富美术课堂的授课方式,在之前小学美术授课的时候,大多是把教材当成核心,老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式是比较单一的,得出的授课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
在美术课本中有很多比较难理解的美术知识的出现,比如说有很多专业名词、构图的理念、色彩的知识等等,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老师的授课方式又比较单一,这就会造成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学生会不理解,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也有很多困难出现。但是伴随互联网的来临,就为美术课堂增添了许多活力,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
1.3互动合作学习模式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老师可以在网络上和学生进行交流,鼓舞学生进行美术的创作。互联网的到来,推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授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把美术元素加入到图形和文本当中,让学生有一个较强的美术时空概念,这对学生美术的修养提高有较大的帮助,互联网可以让学生摆脱之前授课方式的弊端,使小学美术教学有较好的发展。
二、互联网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2.1有利于老师进行教学设计
在之前的授课中,老师需要备取大量的时间精力,用来编写教案制作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实际授课的时候还不一定可以用得上,这样不但浪费了老师的时间和授课资源,授课的进度也会受到影响。
互联网技能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可以使用互联网技能进行教学设计,把授课的内容经过U盘、储存等方法带入到课堂中。这样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就有很大的便利,而且还可以运用动画、音乐、视频等方式将美术授课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把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增强。
比如说在学习《我们都爱木偶戏》这一节课的时候,因为我们都知道木偶这项艺术是我国的民间文化特色,如果要去制定木偶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的,所以老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把木偶有关的图画和文化知识进行展示,来给学生播放木偶有关的动画,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木偶艺术和木偶制作的原理,最后老师可以用卡纸,竹条等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较简易的木偶,还要组织学生用自己做的木偶去进行解释和演示,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到木偶艺术的内容,他们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激起学习的热情。
2.2有利于开拓学生的交流平台和空间
在之前的课堂授课中,因为小学美术是一个副科,所以学校给美术课堂安排的课时并不是特别多,可能一周只有一节课,但是美术知识是非常多的,老师就会不能很好的把美术知识讲完,在课堂上老师只顾着快速的给学生讲授知识,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互动,不了解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课堂上教授的美术知识。
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课堂的授课方式也变得丰富多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平台和空间也更加的多元化,这对建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团结的氛围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用处,运用线上的学习,老师、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目标。
比如说在学习《寓言成语故事多》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国也有很多寓言故事的存在,这时老师就可以运用互联网去寻找一些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或者是视频给学生播放出来,然后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些资料的展示去进行绘画,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资料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和空间创造能力,然后进行绘画。
在绘画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的给予他们一些意见。学生在绘画之前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绘画意图,然后要怎样进行绘画,绘画完之后要怎样进行涂色,然后让学生结合线上的内容进行验证,最后画出自己较满意的作品。
因为绘画时间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是完成不了的,所以在课下还可以运用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问题,然后老师或者是其他同学去进行解答。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印象,这样的授课方式就会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就会提高课堂教育。
2.3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互联网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授课资源,还可以借用互联网技能实现资源的共享。比如说在学习美术欣赏课授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把一些美术的知识进行拓展,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比如在學习《描龙画凤》这节课时,课本中只是展示了几幅相关的画作,美术的知识和形式也比较有限,学生不能有一个很好的认识。老师就可以运用互联网找到关于龙和凤的一些画作来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作品进行具体的赏析。老师可以找到作者的相关资料和生平事迹,创作的风格还可以结合其他的作品进行一个总体的欣赏,让学生对作者的创作风格有一个全面认知。另外在欣赏中国画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西方画,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画和西方画的一些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从而进行讨论,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较为抽象的科目,互联网技能在美术课堂上的运用可以把静态的授课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可以让学生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定,更直观的感受到美术作品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艺术气息,可以激起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欲望。在实际授课的时候经过比对,可以发现运用互联网技能进行授课,由于可以展现出更多丰富的知识内容比着之前的授课来说是更有效的,可以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
比如说,在学习画直线章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找一些相关的画作,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去进行画作的创作,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也可以更好的把美术知识掌握住。
2.5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互联网技能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美术的授课环境,促进老师改变授课方法。运用互联网技能的课堂,因为授课内容是更丰富多彩的,展示给学生的学习资料也比较多样化,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让他们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美术的知识,从而提高了综合的思维能力,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互联网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3.1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有了互联网技术的加入,老师就可以找到各个国家的名画名作,找到每幅画作的历史和作者在创作画作时的目的,在观看画作的时候还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历史意义,尽管学生是处于课堂这个比较局限的地方,但是却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老师让学生欣赏建筑作品的时候,通过互联网既能把建筑的作品变得更加立体、形象。
小学阶层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等问题,所以他们不能理解美术的深层含义,在进行建筑欣赏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互联网让学生了解建筑物的内在摆置,把每一种元素都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在观赏的时候就可以增长审美方面的见解。
3.2丰富美术信息
如果想要更好的创作一幅作品,就应该了解到生活中不同的方面,在美术授课中运用互联网技能可以实现美术欣赏的目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利用的信息,学生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从不同的方面出发进行赏析和创作,在之前的美术课堂上,老师经常做的就是让学生看一些纸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之后进行创作,同时老师会给学生讲授作画的过程。但是这种授课方法的成果不是特别理想。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加入到美术课堂之后,老师可以运用网络向学生展示更多的美术信息,让学生冲破其他的限制有更多素材的累积。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题目,坐上火车去画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只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想象,而是经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了祖国的美丽风景,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看到祖国有哪些美好的风景,然后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把国家的地理和美术充分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好的创作作品。
四、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和小数美术结合给美术课堂带来了很多的活力,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促使传统授课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改变,为新时期的小学美术课堂拓宽了教学局面,让美术可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老师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授课,从而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参 考 文 献
[1]陈冠郁.互联网时代小学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174-175.
[2]张玲芳.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实施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5):17-18.
[3]张劲风.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中段美术写生课堂教学初探.新课程(小学),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