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2021-02-26郭畅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数据加密技术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

【摘要】    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更快共享、更快传递效果,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便利。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中,信息安全的保障是重要内容,也是确保该项技术安全、稳定应用的基础。本文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数据加密技术    网络安全    计算机应用

引言:

在信息时代的发展环境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生活中不能或缺的技术应用之一,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紧密相连。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安全、不稳定的应用现状,直接威胁着个人、企业甚至社会的安全。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是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加安全的信息保护技术,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护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一、数据加密技术的特征

1.1对称性加密

对称性加密是使用同一个密钥,进行加密、解密设置。在密钥的传输过程中,有效性、安全性得到保障,因此应用比较广泛。这种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根据数据的加密运行速度、加密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DES是其中分组加密算法的应用之一。这种算法的应用,一般有64位数据,其中56位为密码,8位为验证数据[1]。在不断对原文数据进行打乱充足的过程中,通过密钥的植入,形成密文。其中AES的算法应用,是当前最为先进、安全的算法应用。其应用的原理如下图1所示。

1.2非对称性加密算法

使用不同的密钥,开展加密、解密处理。一般设置为两个密钥,即“公钥”、“私钥”两种。在加密处理的过程中,两种密钥的设置标准是不同的,前者可以公开使用,但是后者需要绝对的保密。这种方法的应用,需要两种不同密钥之间的紧密配合使用。以RSA公钥加密算法为例展开分析,RSA算法是较为成熟的公钥加密算法,算法过程中由,由于两种密钥的加密算法并不相同,利用数学不可逆算法,通过已知密钥来推导出另一个算法密钥,公开加密算法密钥进行数据传输。如果只有一组密钥只能完成单方向传递,而想要互相传递信息,则需要最少两组密钥,在用户之间完成数据加密传递,如图2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如果A用户希望收到B用户的信息,那么则需要先将A公钥上传到公网处,B用户获得A公钥加密锁需要发送的信息,然后将这一信息传送到公网上,这样A用户可以用自己的私钥来进行解密,同样B用户也获得了该信息。

二、数据加密技术类型

2.1节点技术

节点技术的应用,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根据不同的节点设置安全节点,通过两个节点之间的工作,确保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其中节点在信息的传递、交换等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加密、解密的特殊设置,形成信息的安全区域,然后将需要传输的信息,通过密文的方式进行展示[2]。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体网络信息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并且在具体的应用中,加密、解密的设置与链路加密技术具有相似性,但是节点技术的应用中,信息不会出现在节点中,因此可以开展二次的加密传输。

2.2链路技术

这种技术被称为再现的加密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链路,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密保护。这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和密钥技术结合使用,针对加密数据传输的节点,信息,在各个链路节点中,实现层层加密的设置,并最终实现网络信息数据安全保障的应用效果。这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随着密钥的变化为发生改变,在不断提高加密设施的过程中,需要连续不断的加密、解密、再加秘、再解密等操作,信息的频率、长度得到掩盖。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信息加密技术应用。

2.3端到端技术

这种技术应用是在数据加密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专业计算方法,将数据转化成密文,然后使用密文的方式,在网络中进行传递的一种新型加密方法。这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将整个数据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并实现解密设置,在接收方没有收到信息之前,信息数据是绝对的安全,即使在密钥的应用配合下,也不能实现解密的效果。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数据被截获、破解的安全问题[3]。另外,这种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即使其中某一个节点受到破坏,整体的加密效果并不受到影响。文件夹中的信息数据是以单独个体的方式存在,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得到了更大的保障。

三、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3.1在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应用

在数据库开展数据的写入、存儲、调取等过程中,只有在正确密钥的配合应用中,才能开展正常的访问请求,这种措施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保护数据信息数据的安全,减少数据被发生更改、泄露的安全问题[4]。

另外,在数据库的安全保护过程中,通过使用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在防火墙等工具的应用中,及时拦截异常的信息,确保数据库的网络环境安全。在数据库的应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要求,进行不同的加密设置,体现出密钥的差异性,更好的保障数据库信息安全。

3.2在计算机软件安全中的应用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中的重要组成,各种工作、任务的分配,都需要在完整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中得以实现。因此计算机软件遭受的恶意攻击危害最多,通过使用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安全,提高软件程序的安全性、可靠性。

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网络监控技术、文件加密技术、内网安全管理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网络的一体化安全保障。比如各种杀毒软件的应用,是数据加密技术在软件安全中应用的具体表现。

3.3在虚拟专用网络中的应用

虚拟网络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表现。在虚拟的网络中,通过路由器的使用,为多个用户提供网络服务。虚拟网络的应用,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虚拟网络的应用中,信息数据的传输安全受到恶意的攻击,存在着更改、丢失等安全问题。为此将数据加密技术应用在虚拟网络的信息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护虚拟网络的信息安全。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虚拟网络结合数据加密技术的综合应用,在公钥密码、私钥密码的应用中,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只有通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对虚拟网络中的信息进行读取,享受信息数据的服务[5]。

3.4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交易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在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中,涉及到更多计算机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一旦这些信息遭到泄露,将直接威胁到计算机用户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将数据加密技术应用在电子商务的交易果冻中,通通过对电商发布信息的多次审核,在私钥信息认证的保护措施应用中,有效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信息安全。比如在当前应用中,密码的设置、密钥的设置、数字签名认证技术的应用等等,都是数据加密技术的具体应用。

四、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保障

加密性的具体效果可以从安全性和数据加密解密时间来展现为了确保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在正式应用之前,需要进行箱用的加密,解密工作效率测试,确保其安全。结合上述的具体应用效果,可以试验加以验证。选择DES加密算法、DH加密算法和混合算法(Blowfish算法和RSA算法相结合,引入MD5进行数字签名)来展开分析。

4.1加密解密测试

从上表可以看出,混合加密算法和DES加密算法相比,操作步骤更多,而且需要非对称加密算法对密钥进行综合管理,因此加密解密时间明显增加。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混合算法的效率逐步超过了DES算法。DH算法和混合算法相比,混合算法的效率超出了DH算法100倍以上,非对称算法设计到计算量较大,因此DH算法对于大数据量文件加密解密并不适用。

4.2安全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的方法较多,本次试验选择暴力破解方法来进行检测,如表2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混合算法对数据的保密效果明显比DES加密算法和DH加密算法效果好。

五、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网络的虚拟化、开放化应用中,也存在着更多的网絡安全隐患。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减少安全隐患。进而促进计算机网络更安全、稳定的应用,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颜丽华,李玉新,邵敏.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4):21-22.

[2]黄蓉.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数据完整性技术探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4):57-58.

[3]马煜. 基于区块链的星间通信网络安全加密控制系统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1,29(03):171-175.

[4]徐尚英,王倩,陈冬林等. 融入区块链即服务的科技服务数据共享机制[J].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06):116-123.

[5]郭建方,曹丽娜,朱方娥. 短距离无线网络通信安全中的数据加密技术[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04):171-173.

基金项目:2020-2021年度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协会科研规划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X证书模块化教学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YZ20120)研究成果之一。

郭畅(1981.03),女,辽宁沈阳,汉族,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

猜你喜欢

数据加密技术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
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实现途径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