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
2021-02-25
编者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开始采集野生的葛、麻、蚕茧等,并利用獵获的鸟羽毛和兽皮毛,经过搓、绩、编、织做成粗陋的衣服,以取代蔽体的草叶和兽皮。原始社会后期,随着农牧业的发展,我们的祖先逐步学会了种麻索缕、养羊取毛和育蚕抽丝等人工生产纺织原料的方法,并且利用了较多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纺织工具就是纺车,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纺车的变迁。
纺车在我国起源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纺织是一种服务于人类穿着的手工行业,纺纱织布的目的是制作衣服,达到遮丑饰美、御寒避风、防虫护体的目的。西周时期,具有简单性能的传统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一、纺车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纺织技术十分发达,精美的丝绸著称于世。这除了我国手工业劳动者的技术高明外,纺织工具的发明和不断革新也起了很大作用。
要对麻、丝、毛、棉等纤维原料进行加工,必须先纺成纱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用“纺砖”进行纺纱,在我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里,都曾经发现过大量的纺砖。纺砖是由陶质或石质制作的圆块,直径5厘米左右,厚1厘米,叫“砖盘”;砖盘中间有一个孔,可插一根杆,这根杆叫“砖杆”。纺纱时,先把要纺的麻或其他纤维捻一段缠在砖杆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砖盘,向左或向右旋转,并不断添加纤维,就可促使纤维牵伸和加捻。待纺到一定长度,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砖杆上。然后重复再纺,直到纺砖上绕满纱为止。
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手摇单锭纺车出现了,并很快代替了纺砖,成为纺织手工生产的重要工具。
汉代纺车的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纺纱效率已经比纺砖提高了大约20倍。这种纺车使用绳轮传动,除了可以纺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充当纬纱用的纤子。用纺砖的时候,需要另外为工具摇纤,现在有了纺车,就能兼做这项工作了,较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纺绩麻、丝、棉等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我国劳动人民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创造了脚踏纺车和水力纺车,这又进一步把我国的纺纱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纺车在棉纺织中应用最广,时间也比较长。在植棉和棉纺织中,我国少数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云南和海南岛的少数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一套棉花的纺织加工技术。就纺车来看,既使用大竹轮的纺车,一般直径在61厘米,也采用小直径的竹轮纺车,直径30~40厘米,以适应棉纤维比丝麻短的纺纱需要。
北宋后出现大纺车,它不同于以往纺车的地方是:纺纱的锭子更多,达到32枚,这样它的生产力就显著增强。一般的单锭纺车纺棉,一天一夜只能纺150~250克,三锭也不过350~400克。纺麻,用5个锭子一天一夜也不超过1公斤。大纺车用于纺麻,一天一夜可以纺50公斤。大纺车的传动已经采用和现在的龙带式传动相仿的集体传动了。
现代的机器纺纱,除了最新的气流纺外,机器结构形式还是离不开锭子和它的传动。只是由于机械的动力大,锭子数目更多,速度更快罢了。将古代纺车和现代纺纱机相比,现代传动锭子的滚筒就是纺车竹轮的替代,最新式的龙带传动,和大纺车的皮弦带动更是同一个方式。
二、纺车改革先驱——黄道婆
南宋末年,棉纺织业在我国大陆地区发展缓慢,棉纺织技术较落后,生产效率低,生产的棉布质量也较为粗糙,因此,棉布当时没能成为人们主要的日常用品。而琼州(今海南省)在北宋中期已开始大面积植棉,南宋时琼州、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的棉花种植和纺织业已经较发达。生产出的棉织物品种多样,织工细腻,花色明丽,被作为贡品送到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
黄道婆出生于南宋末年间,又名黄婆或黄母,上海松江乌泥泾镇(今徐汇区华泾镇)人。她出身贫寒,年幼时正是宋元更替、兵荒马乱之际,因生活所迫流落到海南岛南端的崖州,即现在的海南省崖县。到崖州后,黄道婆与黎族姐妹一起生活、劳作,并向她们学习纺织技术。由于黄道婆虚心好学、吃苦耐劳,很快她便熟练地掌握了多种棉纺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织布技术。
元朝元贞年间,年迈的黄道婆重返故土后。她把在黎族学到的纺织技术与当地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积极改良棉纺织工具。在其故乡乌泥泾镇,她无私地向乡亲们传授纺织技术,推广“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黄道婆对纺织技术的革新和纺织工具的改良,推动当地棉纺织业进入一个发展的“新纪元”。同时,这些技术逐渐被推广到江南的农村及北方地区。
(本刊编辑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