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与铋剂四联治疗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1-02-25林晓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5期
关键词:四联三联益生菌

林晓辉

小儿慢性胃炎是多种因素所致的胃黏膜或胃壁炎性病变,也是小儿消化系统主要疾病之一。由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约有50%以上的成人Hp相关疾病患者是儿童时期就已经感染Hp且未根治所致[2]。研究指出,Hp感染好发于发展中国家,其中5岁以下儿童发生Hp感染的概率高达50%,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感染率为15.7%~45.2%[3]。小儿慢性胃炎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其家庭饮食习惯、胆汁反流、服用刺激性药物、微生物感染等有关,其中Hp感染是高危因素[4]。在小儿慢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根除Hp是治疗关键,目前多采用联合用药治疗,传统治疗是给予患儿三联疗法治疗,但是随着Hp耐药性的增强,Hp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慢性胃炎多选择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铋剂四联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报道,但是两种治疗方法对比分析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比较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与铋剂四联治疗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小儿慢性胃炎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组与铋剂四联疗法组,每组39例。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6~13(8.47±1.75)岁;病程1~4(2.15±0.48)年。铋剂四联疗法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6~13(8.48±1.83)岁;病程1~4(2.11±0.54)年。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均经14C呼气试验显示Hp阳性、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已经接受过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铋剂四联治疗者;其他类型的消化系统疾病患儿;存在严重的先天性疾病患儿;存在严重的精神障碍者;存在免疫功能缺陷者。

1.3 治疗方法

1.3.1 铋剂四联疗法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412)0.6~1.0 mg·kg-1·d-1,分2次(最大剂量20 mg/d),早晚餐前服用;阿莫西林胶囊(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注册证号HC20150055)50 mg·kg-1·d-1,分2次(最大剂量1 g/d);克拉霉素片(Abbott S,P,A.生产,注册证号J20050067)15~20 mg·kg-1·d-1,分2次(最大剂量0.5 g/d);枸橼酸铋钾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10900084)6~8 mg·kg-1·d-1,分2次(餐前口服),连续治疗14 d。

1.3.2 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80041]0.2~1.0 mg·kg-1·d-1,分2次(最大剂量10 mg/d)于早晚餐前30 min口服;阿莫西胶囊林50 mg·kg-1·d-1,分2次(最大剂量1 g/d)口服;克拉霉素片15~20 mg·kg-1·d-1,分2次(最大剂量0.5 g/d)早晚餐后4 h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整肠生,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0950019,规格:0.25 g/粒)每次1粒口服,每天3次,应与抗菌药物分服,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比较2组患儿采用不同疗法后Hp根除率,行14C呼气试验计算Hp根除率;(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分为0~4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评估患儿腹痛、食欲不振、腹泻、消化不良评分;(3)治疗总有效率;(4)记录2组腹泻、皮疹、头晕等发生率。

1.5 疗效评估标准[5]显效:14C呼气试验显示Hp阴性,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14C呼气试验显示Hp阴性,临床症状改善;无效:14C呼气试验显示Hp阳性,临床症状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Hp根除率比较 治疗14 d后,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组Hp根除率为94.87%,高于铋剂四联疗法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P=0.023)。见表1。

表1 2组患儿Hp根除率比较 [例(%)]

2.2 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腹痛、食欲不振、腹泻、消化不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腹痛、食欲不振、腹泻、消化不良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组低于铋剂四联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治疗效果比较 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铋剂四联疗法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42)。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比较 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Hp感染与小儿慢性胃炎发生密切相关,治疗以根除Hp为主。儿童感染Hp不仅会引起胃肠道系统病变,还会导致荨麻疹、贫血等多种疾病,对小儿生命健康危害较大。传统治疗是以三联疗法为主,既往的临床研究已证实该疗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但是随着Hp耐药性增强,抗生素滥用,三联疗法已经无法有效根除Hp,尤其是对于小儿慢性胃炎,根治失败率高达40%[6]。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指出,在常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联合铋剂治疗,可有效提升疗效[7]。枸橼酸铋钾进入体内后,能够与胃内蛋白质结合,缓解胃酸及其他物质对胃黏膜炎性反应和(或)糜烂表面的刺激,同时还可有效调节胃蛋白酶活性,发挥胃黏膜保护作用;铋剂还能有效提升Hp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提高Hp根除率。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小儿胃肠道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进行根除Hp治疗,在根除Hp的同时,会导致小儿胃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影响小儿胃肠道系统正常功能,导致腹泻等不良反应,故而疗效欠佳[8]。益生菌辅助治疗以地衣芽孢杆菌为主,地衣芽孢杆菌参与了胃肠道的分解与代谢过程,可有效杀灭Hp,还可有效抑制Hp尿素酶,使得Hp失活,提升抗菌作用,地衣芽孢杆菌还能抑制Hp的生长,益生菌还能有效调节胃肠道体内菌群,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组Hp根除率(94.87%)高于铋剂四联疗法组(76.92%);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铋剂四联疗法组(79.49%);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能够有效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在提升抗生素抗菌作用的同时,可抑制Hp,减轻体内炎性反应,改善胃炎活动度及Hp致病性,同时还可调节正常菌群,改善胃黏膜微环境,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11]。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组腹痛、食欲不振、腹泻、消化不良评分均低于铋剂四联疗法组,2组腹泻、皮疹、头晕等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铋剂四联治疗的安全性均较高。分析原因: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制剂,能够补充人体正常的生理菌群,还能调节胃肠道菌群评分,对于小儿胃肠道生态平衡维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益生菌联合治疗,在根除Hp的同时,大量益生菌直接在胃黏膜表面定植,从而发挥屏障作用,阻断Hp生长繁殖,进而改善机体免疫应激反应,提升消化系统的防御功能[12]。

综上所述,小儿慢性胃炎采用益生菌辅助三联疗法的疗效更佳,Hp根除率高,症状改善明显,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四联三联益生菌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
四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症1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