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2021-02-25许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5期
关键词:阿奇霉素支气管

许方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常年可发,冬季尤多见。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如果不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易导致重症肺炎[1]。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和支原体感染有关,起病快、进展快、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直接危及儿童生命安全。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致病微生物,常引起呼吸道感染和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是抗肺炎支原体的常用药物,阿奇霉素是现阶段治疗本病的重要药物。与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具有更高的通透性,可以起到广谱抗菌作用[1-2]。阿奇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15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亚基结合,干扰其蛋白质合成[2-3]。阿奇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沙眼衣原体等多种病原菌有效,口服后生物利用度高达37%,有助于患者症状改善,但效果不明显,长期用药会造成诸多不良反应,影响预后。同时,鉴于儿童的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弱,阿奇霉素单独使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4-5]。临床研究表明,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仙桃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确诊患儿共100例,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呼吸道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与精神疾病已经对本研究相关药物存在用药禁忌和难以配合研究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8(5.49±0.56)岁;病程2~15(12.21±2.12)d。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1~8(5.21±0.66)岁;病程2~18(12.24±2.12)d。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患儿家长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阿奇霉素治疗,盐酸阿奇霉素注射液(江苏恒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138)10 mg/kg混合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3 d后改为阿奇霉素片(国药集团汕头金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656) 10 mg/kg口服,每天1次,连续治疗4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长春海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74064)治疗,根据患儿年龄调整剂量:≤2岁儿童每次7.5 mg,每天2次;>2岁儿童每次7.5 mg,每天3次,混合5%葡萄糖溶液50~100 ml缓慢静脉滴注,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消失(咳嗽消失、体温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峰值流速(PEF)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指标、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6](1)显效:治疗后患儿不再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完全消失,胸部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后发热、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啰音减轻,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部阴影面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3)无效:治疗后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症状未见缓解,胸部X线片显示肺内阴影面积未见缩小甚至进一步扩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14)。见表1。2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表1 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消失、体温正常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FEV1、FVC、PEF、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FEV1、FVC、PEF、PaO2均较治疗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4 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TNF-α、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TNF-α、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2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3 讨 论

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肺部啰音等症状,临床上必须及时诊断和治疗,否则病情发展过快。病情加重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脑组织损伤,严重威胁儿童健康,降低患儿生活质量[7-8]。小儿支原体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具有病程长、起病快的特点,治疗难度大。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肺炎占婴幼儿肺炎的10%~20%,且该疾病感染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发病后会导致患儿肺泡壁和气道充血性水肿,一旦渗出,会阻塞呼吸道,病情严重还会导致肺泡萎缩或充盈、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出现心力衰竭等症状,危及儿童生命安全[9-10]。故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促进病情迅速好转,避免疾病发展。

阿奇霉素是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菌药,是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重要衍生物;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对酸的稳定性高,组织渗透性高,通过细胞壁吸收后可到达感染部位。它极大增加了炎性病灶的药物浓度,特别是肺部和支气管的药物浓度[11-12]。抗菌机制分析表明,当其与敏感细菌分布的50S核糖体亚基结合时,能有效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它对嗜肺军团菌和绿色链球菌敏感性高,半衰期长,组织通透性好,对肺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肺炎患儿基础条件较差,单次使用抗生素效果相对有限,易诱发肝功能异常、腹泻等并发症[13-15]。

盐酸氨溴索对改善小儿呼吸道黏液、降低黏液浓度有明显效果。同时,盐酸氨溴索还能促进肺泡上皮细胞快速分泌表面活性物质,从而有效扩大纤毛活动范围,加快纤毛活动速度,强化儿童排痰反应,确保气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堵塞气道等问题,可有效降低疾病对儿童的威胁,能减少呼吸道黏液分泌,有效分解分泌物,促进分布于肺泡上皮细胞内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可防止颗粒物吸入渗透、促进痰液排泄的屏障重建,使纤毛活动空间明显拓展,可维持肺泡和气道通畅的有效性,使症状得到明显缓解[16-17]。上述2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起到协同作用,促进治疗进程,并可防止组织损伤,确保儿童临床安全[18-2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咳嗽消失、体温正常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2组FEV1、FVC、PEF、PaO2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TNF-α、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并控制肺部炎性反应病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阿奇霉素支气管
一半大王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