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在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素养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中介作用
2021-02-25徐瑞李秋芳郭菲菲张振香梅永霞张路遥
徐瑞,李秋芳,郭菲菲,张振香,梅永霞,张路遥
(郑州大学 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受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影响,护生面临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1]显示,护生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28.8%和54.7%,而对护生的访谈发现,遭遇心理问题时其很少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2]。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指个体遇到心理问题时,对于向专业人员或机构寻求帮助所持的态度[3],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影响求助行为,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素养指帮助个体识别、管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知识和信念,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高意味着个体了解心理疾病的病因并认同专业治疗的有效性,因此专业心理求助的态度更积极[4-6]。专业心理求助污名指社会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7]。研究[8-9]发现,医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呈负相关,且护生中心理障碍者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比例偏低[2],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护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因素与机制。本研究从护生群体出发,探索影响护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因素与机制,以期为促进护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及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6-7月选取郑州市两所高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全日制本科4年制;在校护理专业学生;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正在临床实习的护理学生;近期受重大事件影响的学生。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模型所需样本量应取观察变量数的10~15倍,本研究模型中共纳入12个变量(心理健康素养量表6个维度、专业心理求助污名量表2个维度,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4个维度,共12个变量),取变量数的15倍,考虑20%的无效问卷,计算样本量至少为216名,最终纳入本研究样本为278名。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居住地、心理疾病接触史等;(2)心理健康素养量表,由澳大利亚学者O’Connor和Casey编制[10],国内学者马晓欣[11]翻译并修订,共6个维度35个条目,包括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8个条目、对提高认知水平和自助行为的态度14个条目、有关心理疾病患者进行自我治疗的知识4个条目、有关患病风险与获取专业治疗的相关知识4个条目、有关如何获得心理健康信息的知识4个条目及有关常见治疗方法的知识1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和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35~160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2。(3)专业心理求助污名量表,由国内学者郝志红等[7]在Komiya等[12]编制的心理求助公众污名量表和Vogel[13]编制的心理求助自我污名量表基础上翻译修订而成,共10个条目,包括自我污名和公众污名各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1~5分,总分10~50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认为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时受到的污名化程度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01。(4)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由学者Fischer和Turner编制[14],国内学者郝志红等[3]翻译并修订,共4个维度29个条目,包括对专业人员的信任程度9个条目、对社会与个人的忍受程度5个条目、对自身问题的开放程度7个条目及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8个条目,采取Likert 5级评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1~5分,其中18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29~145分,得分越高表示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越积极。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8。
1.3 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收集数据,将问卷内容录入问卷星,首先对20名护生进行预调查,根据反馈结果修改相关条目表述。正式调查时由两所学校各年级的班级辅导员将问卷二维码下发至班级群,并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及填写方法,设置每个ID账号只能填写一次。根据预调查结果,完成问卷的最快时间约10 min,因此剔除填写时间少于10 min的问卷。共提交305份问卷,有效问卷278份,有效回收率为91.15%。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包括描述性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本研究中检验变量主要通过量表条目测量得出,属于潜变量类型,故采用Amos 23.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278名本科护生中,男58名,女220名;年龄18~22(19.91±1.19)岁;大一82名,大二102名,大三94名;来自城市112名,城镇58名,农村108名。180名学习过心理疾病相关课程,98名没有学习过;132名接触过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146名未接触过;242名表示对心理健康领域感兴趣,36名不感兴趣;10名寻求过专业性心理帮助,268名没有使用过。
2.2 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素养、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得分 护生心理健康素养、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得分分别为(112.61±10.90)、(25.44±6.99)、(98.77±12.53)分。详见表1。
表1 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素养、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均分(分,
2.3 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素养、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对心理健康素养、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心理求助污名与心理健康素养、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呈负相关(r=-0.403、-0.687,均P<0.01),心理健康素养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呈正相关(r=0.629,P<0.01)。见表2。
表2 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素养、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相关性分析(r,n=278)
2.4 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在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素养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以心理健康素养为自变量,专业心理求助污名为中介变量,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为因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模型适配度结果显示,χ2/df=2.595(<3),GFI=0.926、CFI=0.927、IFI=0.928、TLI=0.906(均>0.9),RMSEA=0.076(<0.08),显示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理想,模型较为合理。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置信区间取95%,样本数设置为2000,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素养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均未包括0,且Z值>1.96,说明中介效应模型成立。由表3结果可知,心理健康素养通过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56)×(-0.53)=0.30,总效应值为0.30+0.58=0.88,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0.30/0.88=34.09%。
表3 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在心理健康素养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间的中介效应
3 讨论
3.1 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素养、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及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素养得分为(112.61±10.90)分,得分高于伊朗公众[15],但低于英国医学生[16]。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护生学习过精神病学相关课程,对心理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普通公众要好;另一方面心理健康素养研究在西方国家开始得较早,这些国家实施了较多心理健康素养提升项目,因此其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要高于我国护生。这也提示我国护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当加大对心理卫生课程的投入力度。本研究专业心理求助污名中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条目均分分别为(2.48±0.75)分和(2.61±0.77)分,处于中等水平,与秦忠梅[17]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结果接近,分析原因可能是我国传统观念和文化中对精神疾病的固有偏见较深,对心理求助存在全民刻板印象,使得作为医疗专业人员的护生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公众污名;另一方面,护生将污名内在化容易产生自我贬损的心理[8],因此需要通过干预减少护生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时感知的污名化程度。护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得分为(98.77±12.5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接近陈美芳[2]对天津地区本科护生的调查结果,说明本科护生认为在遭遇心理问题时,去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是有效的,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是较为积极的,精神病学课程包括心理疾病治疗知识是促使护士认可专业心理帮助的基础。
3.2 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素养、专业心理求助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相关性 本研究中护生心理健康素养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呈正相关(0.6 3.3 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在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素养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素养不仅可以直接预测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还可以通过影响专业心理求助污名间接影响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在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素养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09%,说明专业心理求助污名是护生通过心理健康素养改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重要途径。护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越高,说明其对心理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康复过程及应对资源状况就越了解,专业知识的增加可以削弱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促进对专业心理求助这一行为的认知正常化,使得护生在遭遇心理健康问题时能去积极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从而帮助其快速恢复。本研究中护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得分为(25.44±6.99)分,处于中等水平,说明仍然需要进一步降低护生寻求心理帮助时感知的污名化水平。针对护生而言,可以在强化心理卫生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临床实践环节,通过与心理疾病患者的沟通交流达到消除偏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