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复查评价技术在浅层油藏中的研究与应用
2021-02-25王碧涛侯景涛李积林
周 飞,王碧涛,王 珍,侯景涛,徐 宁,李积林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2.陕西众盟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
老井复查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地质、测井、动态等各项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测井解释模型和评价技术,对过去一些“薄、差”层,以及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被误判为“水层、干层”的储层进行重新评价认识,这些油层由于没有较好的识别方法,难免会有部分油层被误解释为水层或干层。为提高老油田开发效果,笔者对鄂尔多斯盆地靖安地区2 000 余口老井开展了老井复查[1],应用综合地质研究手段评价潜力层,借助现代工艺技术重新试油,有效地提高原漏失层的流体识别能力,完善、修订解释评价标准重新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新成果,对老区挖潜增效和滚动增储具有重要意义。
1 区块概况
研究区为鄂尔多斯盆地靖安地区北部的盘古梁-白于山地区,北部和东部以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矿权线为界,南至G180 井,西至X86 井,研究面积392.6 km2,涉及井位2 097 口。靖安地区目前主要含油层位有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4+5、长2,侏罗系延安组延10、延9,为多层位复合含油富集区。本次研究层位为延长组长2 及以上浅层。
研究区位于伊陕斜坡中部,区域构造背景为西倾平缓单斜,倾角小于1°,平均坡降6~8 m/km,构造格局表现为东高西低,在西倾单斜的背景上发育近东西向排状鼻隆,构造对长2、侏罗系油藏均起主控作用。
2 老井复查原则与复查流程
2.1 复查评价原则
针对靖安地区的开发老井数量较多、井控程度较高,研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录井、取心有显示、电测解释偏低,或者未解释且未试油的层位;
(2)录井、取心显示好,电测解释较好,但试油不理想的层位;
(3)录井、取心显示好,但圈闭不落实,出现高水低油的层位;
(4)储层相变快,不易落实圈闭,但录井显示良好的层位;
(5)录井显示差或者无显示,但电性特征明显的井。
2.2 复查流程
以白于山西、盘古梁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地层及部分长2 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前期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技术调研和分析;通过收集、整理并分析现有的地质研究资料、岩石物理实验资料、常规测井资料以及测试资料(水分析、气测),对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并完善目标区侏罗系及长2 储层参数计算模型;对储层参数模型及流体识别方法进行适应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油层测井评价技术,从而建立测井二次精细解释评价方法。基于以上研究,优选出具有含油潜力的井提交试油建议,结合精细地质研究与试油、试采资料,提出有利含油富集区,为勘探开发提供支撑。
3 老井复查应用情况
3.1 测井曲线标准化
靖安地区开发历程长,井数多,测井系列繁杂,不同阶段使用的测井仪器也不同,因此各井测井曲线数据间必然存在仪器性能和刻度不一致引起的误差[2]。为消除上述因素带来的误差,必须标准化处理测井曲线,以使测井信息在全油田范围具有统一的标准,提高其可比性,以提高测井解释的精度。
目前,测井曲线标准化的方法很多,通常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一类主要包括直方图法、重叠图法和均值校正法,二类主要是趋势面分析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直方图分析法,并辅之以趋势面奇异点调整。以全区频率最大值为基础,首先将延7 泥岩作为标准层进行取值,求出校正量,然后对异常井进行校正。
对研究区共计79 口井延7 泥岩测井值进行统计分析,分别确定了单井合理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密度等数值,对测井曲线进行资料标准化,为下一步建立模型奠定基础(见表1)。
表1 研究区延7 标准层特征值表
表2 研究区孔渗模型整理表
3.2 测井解释模型建立
利用“岩心刻度测井”方法建立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模型(见表2),采用自然伽马法计算泥质含量,采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3]。利用新建立的模型对取心井进行了处理,新建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吻合度较高,建立的模型合理、可靠。
3.3 分区分层图版的建立
根据相同开发单元相同层系电性特征相近原则,利用706 口已开发井投产初期数据分区建立研究区油水层识别标准,通过细分开发单元图版能有效的区分流体类型。
南部地区油层(油水同层):侏罗系Rt≥17 Ω·m,AC≥237 μs/m,油层表现为不同探测深度的电阻率之间正差异或重合,油水同层则呈负差异;长2 层Rt≥7.5 Ω·m,AC≥236 μs/m,油层一般也是负差异。
中部地区油层(油水同层):侏罗系Rt≥10 Ω·m,AC≥248 μs/m;油层表现为不同探测深度的电阻率之间正差异或重合,油水同层则呈负差异。
同时充分利用老井测井和试采资料,在研究区内成熟开发老区分区建立精细流体识别图版,进一步提高了老井流体识别的符合率。
3.4 复查工作量与成果
本次老井复查工作,以靖安地区北部侏罗系延安组延9、延10、延8、长2 等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并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分析现有的地质研究资料、岩石物理实验资料、常规测井资料以及测试资料(水分析、气测),对靖安地区开展测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通过开展储层特征与四性关系分析,储层物性和含油性评价大量基础工作,对研究区内2 097 口井开展精细解释复查[4-6]。采用先定性后定量,在平面上开展地层对比、油水分布分析,对一些原解释为水层、干层和录井油气异常显示层、电测异常层依据新的解释标准重新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717 口潜力井,解释油层107.4 m/66 层,油水同层3 764.0 m/811 层,其中提升解释结论有285.5 m/97 层。
3.4.1 应用老井复查成果,实施长停井复产 针对长停井优选出了最具有含油优势的60 口井(69 层)提交试油建议,目前已措施完成7 口。60 口井按照复产目的分为三大类:(1)评价单井产能30 口,为下步区块建产提供依据;(2)提高老井利用率,改采提高单井产量井16 口;(3)通过含油下限图版建立,二次解释成油水层、油层井14 口,可补孔验证结论井。
3.4.2 结合精细地质研究,优选产建目标区 通过开展精细地质研究,从油源、古地貌特征、砂体展布、微构造特征等系统总结侏罗系及长2 油藏富集规律,明确了研究区成藏主控因素。紧密结合老井复查成果与地质研究成果,紧跟石油勘探、油藏评价新进展,基于古地貌油藏控制因素及平面分布规律,优选产建目标区10 个,其中落实区7 个,潜力区3 个,新圈定含油面积10.15 km2,新增地质储量507.5×104t,部署采油井77口,可建产能5.8×104t,为产建目标优选提供依据。
4 老井复查效果分析
2019 年7 月以来在提交的60 口复产潜力井中已实施7 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1.7 t,已累计增油1 683 t,取得了良好效果(见表3)。
5 结论
(1)勘探初期由于资料所限,录井、测井解释只能依据一般解释理论和相关资料反映的油水特征,结合邻近地区的解释图版进行解释。进入开发阶段后,特别是长期开发的老油田,随着资料的积累与认识的深入,完全有条件利用各种录井、测井、试油、开发资料建立新的解释图版,提高解释符合率。运用这些新的图版对录井、测井资料进行再评价,能够收到较好的复查效果。
表3 潜力井中已措施井效果统计表
(2)老井复查应与精细地质研究密切结合,充分利用下部层位的更新井、加密井等各种新井资料,并开展精细的坐标校正工作。充分利用新井资料,既可使复查所得的认识、观点得到验证,又可使正钻井录井成果得到补充或修正原有的认识。新钻井发现设计外新油层的成果也为老井复查提供了新的线索与思路。
(3)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老区资源探明程度逐步提高,老井潜力层再分析研究的工作和地位日益上升,是开发后期的油田挖潜及增加可采储量,继续保持高产稳产的一种可行的选择,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