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管控现状分析

2021-02-25伍江乐施式亮周荣义

能源与环保 2021年2期
关键词:运输系统危化品指标体系

伍江乐,鲁 义,施式亮,刘 勇,周荣义

(1.湖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2.湖南永霏特种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湖南 湘潭 411201)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的需求和运量在逐年增加,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危化品运输一直处于特殊的运输行业,需要跨地域进行运输。相较于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而言,从危化品自身的特殊属性、经济、运输量、运输范围、环境等角度综合考虑,道路运输不仅具有交通管制少、经济快捷和可达性强等优点,而且运输效率高。因此,道路运输成为了我国危化品的主要运输方式。

尽管我国危化品道路运输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一系列安全问题在运输过程中也变得越发显著。与普通交通事故相比,由于危化品的特殊性质,往往会引发更严重的二次事故,给事故相关人员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周围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如:2014年3月1日,在山西省泽州县的晋济高速公路隧道内,2辆装有甲醇的列车追尾导致甲醇泄漏燃烧,间接引起危化品运输车辆发生爆炸,该事故造成40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 197万元[1];2017年5月23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张石高速保定段浮图峪五号隧道内发生危化品运输燃爆重大责任事故,造成15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4 200万元;2020年6月13日,一辆运有液化石油气的槽罐车行驶在温岭市大溪镇良山村周围的高速公路上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172人受伤,周边房屋及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以上事故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重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开展风险防范研究、加强管控工作,从而安全高效地进行危化品道路运输。

笔者将从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识别方法、风险特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管控等方面对危化品道路运输过程进行风险分析,提出系统性的风险防控措施,保障安全高效地进行危化品运输,避免事故的发生。

1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识别方法

对危化品道路运输进行风险识别研究是开展有效防控管理的重要前提,目前用于研究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的代表性识别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3]、N-K模型[4]、结构解释模型(ISM)[5]、模糊综合评价法(FCE)[3]等。鉴于以上分析方法,主要从研究对象、主要结论、优缺点等方面对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识别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识别方法Tab.1 Risk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road transportation of hazardous chemicals

以上方法在研究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因素识别方面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但大多数研究仅针对事故原因、事故发生类型及时间段等方面或某单一致因因素分析,并未对危化品道路运输过程中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展开研究[4]。因此,通过N-K模型能从单因素、双因素及多因素等角度度量影响危险品道路运输系统的风险因素耦合情况,并基于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多种风险因素相互耦合,减少潜在的风险隐患,从而保障危险品的运输安全。虽然N-K模型在研究风险因素耦合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计算过程中并未对事故状态的严重程度进行具体的区分,仅仅用“0”、“1”两种变量对事故状态进行描述。为了使风险分析结果更加合理,可使用[0,1]代替目前仅有的“0”、“1”变量。

2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特征

2.1 突发性

由于危化品的运输特点和特殊性质,事故往往在一瞬间发生,然而引起风险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人的突变、物的突变、运输环境的突变。①人的突变主要指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心理、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复杂恶劣的环境和危化品的特殊性质使得驾驶员心理压力增大,遇见突发状况时易产生错误操作,导致危化品在道路运输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突然增大[6]。②物的突变主要指车辆性能以及危化品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运输车辆的设施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导致磨损程度逐渐加剧,易使车辆突然失去控制发生风险事故;在运输过程中,危化品的理化性质极易因周围空气中的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引起危化品挥发、泄漏及燃爆等二次事故的发生。③运输环境发生突变包括道路气象条件、道路湿滑程度、交通特征等方面,当不利因素发展并积聚时,易导致运输状态发生突变,造成事故的发生[6]。

2.2 长期性

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造成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即使事故能及时地被有效制止,但对周边土壤、水源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能在短时期内迅速恢复。例如具有浓酸性质的危化品对周围生态环境会造成长期性的破坏[7]。然而对事故的处理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物力、资金等对生态环境开展长期的整治和修复[8]。除此之外,对事故关联人员心理及身体上造成的伤害同样具有长期性。因此,有必要对受影响人员提供心理上的疏导及经济上的补偿等[8]。

2.3 社会性

危化品道路运输具有社会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①运输相关人员;②可能发生的运输事故[9]。运输相关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资质,做到熟悉危化品的性质、注意事项等,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带来社会影响。可能发生的运输事故不仅会给事故相关人员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同样会使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事故会对生态环境会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给社会环境带来的损失必然会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10]。

3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是防控危化品风险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学者针对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开展了具体研究,其主要研究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灰色评价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等,如:王晨筠等[11]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评价法对危化品道路运输过程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影响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的风险因素,从而构建了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计算,并结合灰色评价法将定性指标定量化。陈晓勇等[12]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从人员、物质、环境、管理4个方面着手,构建了危化品仓储安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王阳等[6]对“人”和“物”的突变特点及影响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突变理论的研究构建了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体系中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划分。

随着智能化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危化品道路运输开展的风险安全评价工作进入了系统化阶段。但目前大多数研究只从人员、危化品、管理、环境等方面来构建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未充分考虑到设施设备、应急救援及智能信息化等其他方面对风险事故带来的影响,并且评价体系中指标的选择和层次划分会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因此,有必要针对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使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能综合客观地进行安全评价,依据危化品道路运输的特点及文献[13],从相关人员、危化品、运输车辆、综合管理、道路与环境、设施设备和应急救援7个方面确定安全风险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表2)。

表2 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Tab.2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roa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hazardous chemicals

4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管控

我国危化品道路运输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具有系统性及特殊性,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相关法规、法律,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尽量做到科学、系统、适应国情。在人员管理方面,驾驶员作为危化品运输的责任主体,其专业资质及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能力直接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4]。因此,企业需要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加强对驾驶员的业务培训,以强化驾驶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驾驶技术水平;而相关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业务修养,做到熟悉所运输的危化品种类、理化性质、装载数量等详细内容,做好危化品的包装识别标识,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

在软件方面,运用物联网和智能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进行全过程、全链条的信息化管理。采用大数据对驾驶员信息、运输车辆、危化品性质等进行统计分析、管理及验证,对运输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15]。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及GPS定位系统对驾驶员行为、行驶状况、路况信息等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并及时提醒纠正[16]。当监测到指标出现异常时,监控系统会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传递至相关监管部门及企业,通过对车辆及驾驶员的动态监测管理,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在硬件方面,消除危化品运输车辆及设施设备等物带来的不安全状态。对于运输车辆,需要根据危化品的性质和种类选择与之对应的专用车辆;对老化的设施设备,定期开展检查、保养、维护及更新等工作,确保其正常使用[17]。

危化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属于动态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对周边的车辆、居民、环境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构建并完善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救援机制,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及影响控制在最低。企业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并定期开展演练,通过制定一系列防范措施和编制事故应急方案,有效应对突发事件[17]。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可利用“5G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交通系统”等高新技术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帮助相关部门对重大安全隐患或突发事故及时进行响应。基于大数据信息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使得应急管理工作能科学高效有序地进行,弥补人为监管力度的不足。除此之外,可通过5G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将无人机作为应急救援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灾后搜索和灾后评估中。

5 结论

(1)关于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识别方法大部分只是从单一致因影响因素上进行风险分析,未考虑运输系统风险因素耦合情况。利用N-K模型,可多角度分析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风险因素耦合情况,基于分析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管控措施,避免风险事故发生。

(2)目前大多数研究仅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对危化品道路运输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信息不完整、不能对运输全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等问题。若对危化品道路运输全过程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则所建立的综合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使得安全评价更具有价值,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3)对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进行风险管控的研究大部分只是停留在通过颁布法律法规,管理工作人员,对危化品、设施设备采取控制措施这一层次。更应以人为本、符合实际,利用“人工智能、5G网络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与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相融合,逐步实现对危化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的智能化管控。

猜你喜欢

运输系统危化品指标体系
2022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2022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美国2022财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新动向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互联网+”赋能危化品仓储物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