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场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2021-02-25中国民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民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陈 斌/文
机场是民航运输生产运行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十三五”时期,民航局和国家相关部委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开放合作,着力破解制约机场建设发展的制度性和结构性问题,激发民航工程设计市场活力,积极推进机场建设领域创新实践,我国机场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但我国机场建设管理体系和创新体系尚不完善,“十四五”时期,需要在规划设计管理、工程建设组织、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四型机场发展等领域继续探索创新,全力构建新时代机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为加快实现机场高质量建设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机场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科技创新等建设领域进行了探索创新,例如,民航工程设计市场开放,推行机场工程总承包,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以BIM、模拟仿真、数字化施工管理、物联网、全面感知、能源管控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步应用于机场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理念开始贯穿于机场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大兴国际机场高标准完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建设任务,更是体现出我国现代化水平的大国工匠风范。
然而,我国机场建设领域的改革创新正处于探索和成长阶段,机场设计市场活力、工程组织、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科技创新能力等有待进一步加强激发、引导和支持,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建设有待进一步推动,以此实现提升机场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缓解行业高速发展与机场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构建新时代机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助力民航强国建设。
机场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
“十三五”以来,我国机场在建设领域中坚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大力培育壮大新动能,通过市场开放、管理创新、技术应用、结构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机场建设能力和水平实现较大提升。
(一)开放民航工程设计市场,补充设计力量短板
近年来,我国运输机场数量快速增长,新建、改扩建项目任务繁重,民航工程设计力量不足,导致市场缺乏活力。2017年3月,住建部、民航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开放民航工程设计市场的通知》,简化民航行业工程设计资质,增加了有效供给能力,例如取消4项专业设计资质,仅保留民航行业甲、乙资质;下调原民航行业工程设计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标准;降低乙级设计企业资质升级的项目规模要求;允许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设计企业按相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民航行业工程设计业务等。
经过三年的市场培育,全国现有24家设计企业参与到民航专业工程设计市场(见表1),相较于2016年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民航行业甲级资质企业有2家,民航行业乙级资质企业11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企业8家,航油设计资质企业2家。2019年共92个依法必须招标的民航专业工程设计项目(不含勘察、咨询)完成中标备案金额6.7亿元,较2016年有了大幅提升。民航工程设计市场深化改革,有利于适应现阶段民航建设项目的快速增长,补充设计力量短板。
表1:全国参与民航专业工程设计市场的设计企业
(二)探索工程建设组织新模式,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为解决我国机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协调性不足、前瞻性弱等问题,“十三五”期间,国务院、相关部委和民航局进一步就机场工程建设组织模式进行了创新探索。2017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建筑业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2019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项目决策和建设实施两个阶段,重点培育发展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和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2019年7月,民航局召开“机场全过程工程咨询研讨论证会”,为机场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奠定了基础。2020年4月,民航局发布关于征求《民航专业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进一步促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机场建设领域落地。
目前,我国已有北海机场站坪扩建工程、吐鲁番机场改扩建项目、天津机场打赢“蓝天保卫战”工程试点项目使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杭州萧山机场三期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项目、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项目、阆中民用机场新建项目开展了全过程咨询业务,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民航局在总结提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及运营筹备工作基础上,编制印发《民用机场工程建设与运营筹备总进度综合管控指南》,致力于推动机场建设运营一体化,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机场工程总进度综合管控活动。
(三)推动传统建造向智能建造转变,实现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机场建造方式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信息化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2020年7月,民航局会同住建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智能建造在机场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重点突破关键技术问题,着力推进机场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2019年,民航局组建课题组研究推动装配式建造及BIM技术在机场建设中的应用,并发布《民用运输机场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推动提高民用运输机场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运维等单位的BIM应用能力。
目前,以BIM、数字化施工管理、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步应用于机场建造过程之中,例如,大兴机场东航基地项目、青岛新机场航站楼项目和重庆江北机场T3A航站楼项目均引入BIM施工技术,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项目的飞行区滑行道桥和下穿通道工程成为装配式技术应用试点,鄂州机场正在打造全国首个全程数字化建设机场。
(四)规划“四型机场”建设蓝图,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机场建设以四型机场高质量发展为主线,2017年12月,全国民航工作会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标杆体系,对标全球一流机场,着力打造和运营集内在品质和外在品位于一体的现代化民用机场”的要求。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上强调要建设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核心的四型机场。2019年以来,民航局先后印发《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四型机场建设导则》、《民用机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指南》、《人文机场建设指南》等文件,切实指导四型机场建设,推进全国民航机场高质量发展。
目前,“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理念已贯穿于机场建设项目生命周期,机场安全运行保障有力、生产管理精细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环境生态绿色和谐成为机场建设发展目标。截至2020年11月,全国已有“大兴机场智能旅客安监系统”、“深圳机场智慧机场建设示范项目”、“虹桥机场人文服务示范项目”等63个四型机场项目列为引领示范项目。
机场建设面临的发展形势及问题
(一)面临的发展形势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在交通建设领域,“十四五”时期大众对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需求不断提高,国家对绿色、经济出行的管控更加严格,交通出行正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对机场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根据《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规划建成370个运输机场,但截止2020年底我国共有241个机场,未来5年有129个运输机场需要建设,建设压力和任务巨大。同时机场建设工程专业化强、审批建设周期长、工程建设工序复杂、人才素质要求高,巨大的建设任务对机场规划设计主体、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建造方式都将带来较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单一领域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跨越的开局,需要迫切解决民航基础保障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因此需要深入改革创新,推进四型机场建设,提高机场建设管理效率、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完善运营管理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研判我国机场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和面临的发展形势,机场规划设计市场、工程组织管理、科技创新和专业人才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在工程设计市场开放方面,工程设计市场占有率过度集中,市场活力尚未完全释放。从2019年民航专业工程设计市场份额看,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和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两家设计单位市场占有率共计76.5%,其他20家设计单位市场占有率仅有23.5%,虽然民航专业工程设计市场放开,设计单位数量增加,但市场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民航专业设计甲级资质单位数量较少,综合甲级设计单位尚未充分融入行业市场。
二是在机场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方面,机场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模式刚刚起步,尚在试点和探索阶段。机场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涉及民航、住建等多个监管主体并分别审批备案,民航专业工程实行分段化管理,机场咨询和施工企业的资质单一、能力分散、各自建设力量薄弱,这些均与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模式推行的工程多环节深度融合存在矛盾。另外,我国新建机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通常相互割裂,导致出现机场建设进度慢或者建成后不好用的现象,机场投建营一体化开发模式还未得到有效推广。
三是在机场建设领域科技创新方面,新技术应用尚不成熟,创新动力不足。目前,应用于机场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大多数新技术尚不成熟,多在试点和尝试阶段,尤其是在提升机场安全管理、运行效率等方面新技术还不够成熟,同时新技术应用成本较高,导致机场建设投资加大。
四是在机场建设领域专业人才方面,机场规划设计、工程咨询专业人才数量较少。根据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信息不完全统计,不含综合甲级单位和云南建投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全国具有工程设计民航行业资质单位的注册人员共有207人。通过初步统计,全国从事机场工程咨询工作的人员仅有千余人。在取得民航施工资质的171家企业和取得工程监理航天航空专业资质的33家企业中,大部分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高。
机场建设发展建议与思考
为加快实现我国机场保障能力和发展质量成为国际一流的目标,全力构建我国新时代机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机场建设管理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机场建设质量和水平。
(一)完善机场建设管理体系,提高建设能力
深化改革工程设计市场,释放市场活力。探索民航设计资质由行业单一管理,进一步简化设计企业资质审批条件,特别是精简资质标准,放宽资金、人员、业绩、技术装备等指标要求。鼓励支持民航专业设计单位公平竞争,引导工程设计民航行业甲级、乙级和工程设计综合甲级企业发展,充分融入民航工程设计市场,激发市场活力,为“十四五”及更长时期我国机场建设储备设计力量。
积极推进机场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探索投建营开发模式。探索设立民航施工总承包资质,合理制定准入方式,引导培育民航施工企业成长为合格的工程总承包单位。打造规划设计、采购、施工等全链条综合型服务企业,促进各建设环节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机场工程勘察设计、招标代理、工程监理、造价咨询、项目管理单位通过兼并重组或联合经营方式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鼓励具备投资、建设和机场运营经验的单位探索机场项目投建营一体化开发。
加强民航专业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提升人员专业素质。争取机场规划设计人才发展纳入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给予政策支持,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完善跨领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一批高水平工程咨询管理人才,加强专业设计人才库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为机场工程建设提供支持。
完善机场建设管理规章和标准体系。积极推动《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修订,完善《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关于促进机场新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等规章、标准和政策性文件,加强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指导机场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以及质量安全监控工作。
(二)优化机场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建设水平
加快推动机场工程智能建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智能建造应用,将大幅提升我国机场工程建设质量。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化数字化、智慧化在机场建造领域的应用,加强国际合作,不断实现自主创新,打造高效、可视的自主智能建造系统和智慧管控体系,使智能建造服务更加精准、管理更科学。
深刻贯彻落实四型机场理念,切实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实践。四型机场是未来机场的发展方向,反映了新时代民航机场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要求。机场管理部门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切实编制四型机场发展规划和建设行动方案,将“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理念贯穿于机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