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阴道残端悬吊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2021-02-25史文丽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423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盆底韧带阴道

史文丽 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 423000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理念不断渗透,腹腔镜技术应运而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脱垂、子宫异常出血等子宫病变多主张以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且获得广大医患认可。但在完全切除子宫时需将盆底骶韧带、圆韧带与主韧带离断,从而容易导致盆底功能受损,术后可能出现阴道缩短、阴道残端脱垂、尿失禁等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如何选择一种高效安全的辅助手术干预已成为广大医师的研究课题之一。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进行阴道残端悬吊术,经随访发现可有效预防上述并发症。鉴于此,在本文中,探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阴道残端悬吊术对非子宫脱垂全子宫切除的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于2017年5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150例符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指征且非子宫脱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7.05±3.11)岁;产次2~4次,平均产次(3.05±0.88)次;合并症类型:糖尿病18例、高血压26例、脑梗死24例、冠心病16例。研究组80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7.12±3.39)岁;产次2~5次,平均产次(3.18±1.01)次;合并症类型:糖尿病21例、高血压31例、脑梗死28例、冠心病18例。两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对比分析。纳入标准:(1)符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指征且非子宫脱垂;(2)无性生活要求;(3)术前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显示无恶性病变;(4)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自愿配合,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疾病者;(2)合并内分泌紊乱;(3)术前接受电刺激或盆底肌肉锻炼治疗;(4)生殖系统畸形。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帮助患者取头低臀高膀胱截石位。在脐部上缘做一个横切口1cm,放置Trocar后建立人工气腹,再放置腹腔镜。在腹腔镜引导下,在左侧髂前上棘内侧上方做一个小切口0.5cm,放置Trocar,同时在上腹部切口两线中间部位做一个小切口0.5cm,放置Trocar,对腹盆腔情况进行探查。使用超声刀将输卵管、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分别切断,膀胱腹膜折返、阔韧带前叶打开,对侧使用同样处理方法,随后进行膀胱宫颈间隙分离,将膀胱下推到阴道穹窿部,分离左右侧子宫动静脉,阴道前穹窿切开,单机电钩从骶骨韧带上方将子宫环形切除,缝合阴道残端。研究组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阴道残端悬吊术,本组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步骤方法与对照组患者一致。阴道残端悬吊术:严密缝合阴道残端两侧及两侧圆韧带,阴道残端悬吊,重建盆底。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33.90±1.42)个月。评价及对比两组(1)手术指标,记录总手术时长、出血量、住院时间;(2)手术前后及随访阴道长度;(3)术后阴道残端脱垂发生情况、尿失禁发生情况;(4)性生活满意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总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比较

2.2 两组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前后及随访阴道长度对比 两组子宫切除前、后的阴道长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经定期随访,研究组的阴道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前后及随访阴道长度对比

2.3 两组患者阴道残端脱垂率、性生活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的阴道残端脱垂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性生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阴道残端脱垂率、性生活满意率对比[n(%)]

2.4 两组患者定期随访尿失禁率对比 术后6个月,两组的尿失禁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术后1~3年的尿失禁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定期随访尿失禁率对比[n(%)]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手术器械不断改进、微创理念更新,腹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治疗中[2]。与传统开腹术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俨然是临床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标准术式。以往全子宫切除术会使宫颈环复合体被破坏,损伤了盆丛神经、部分输尿管外神经纤维,从而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譬如阴道功能丧失等[3]。术中阴道支持结构被破坏,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其中以阴道残端脱垂、尿失禁最为常见。因此,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应侧重注意重建与恢复盆腔组织解剖结构。为避免出现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预防阴道残端脱垂、尿失禁等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我院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阴道残端悬吊术。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研究力度,逐渐深入引出盆底支持结构整体吊床理论[4-5]。该理论是将盆底支持结构以纵向形式分为3个层次水平,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骶韧带、主韧带损伤处于1层次水平[6]。因此,现临床上普遍认为修复盆底1层次水平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7]。国内外有研究表明在腹腔镜引导下使用聚丙烯将患者阴道壁固定后悬吊于双侧骶棘韧带,虽可有效避免阴道穹窿脱垂,但容易出现侵蚀,再次手术容易损伤坐骨神经,且补片费用较高[8]。本文中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同时根据重建与恢复盆底组织解剖结构的原则实施阴道残端悬吊术,通过悬吊缝合阴道残端侧角、骶韧带、主韧带、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修复盆底,重建盆底1层次水平。阴道残端悬吊术不会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较快,患者耐受性良好[9-10]。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阴道残端悬吊术的治疗优势如下:(1)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优越性高、安全性高等特征;(2)创伤小,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肯定;(3)保留阴道生理功能,术后不会对性生活纵形长度产生影响,性能力理想。

本文结果表明,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33.90±1.42)个月。两组总手术时长、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提示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阴道残端悬吊术不会明显增加手术操作时长,住院时间短,近期疗效理想[11-12]。两组子宫切除前、后的阴道长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经定期随访,研究组的阴道长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阴道残端脱垂率、尿失禁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性生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阴道残端悬吊术可促使骶韧带、主韧带、阴道环恢复,保持阴道长度,提高性生活质量。本次为对照分析,随访时间较短,选取样本量相对较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阴道残端悬吊术对治疗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远期疗效、并发症及性生活治疗难以充分肯定。因此,未来还需大样本,长期随访观察,才能进一步证实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阴道残端悬吊术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对非子宫脱垂全子宫切除的患者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后阴道残端悬吊术,可有效修复盆底,减少阴道残端脱垂、尿失禁等并发症,增加性生活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性良好、疗效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盆底韧带阴道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治阴道霉菌
阴道松弛的五大常见危害
多走沙地可锻炼下肢韧带
阴道松弛的克敌:阴道紧缩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