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年人才在穗发展成果与展望
2021-02-25
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推进,留学已成为中国学子继续高等教育的一种常见选择,而与之相应的是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完成学业、实习或短期工作后选择回国发展。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8.03万人。从1978年至2019年底,已有423万余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各级各地积极出台政策举措,为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谋篇布局,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广州,一直以来都是国际人才汇聚之地。曾经,她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如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她更加吸引了国际青年人才的目光,成为他们回国发展的优选之城。
为更好了解国际青年人才在穗发展情况,广州留学人员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开展调研,发布《国际青年人才在穗发展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呈现广州国际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现状、问题与未来展望。
分析报告将相关人才定义如下:
国际人才:泛指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人才。
国际青年人才:40岁以下拥有海外博士研究生学历;40岁以下拥有海外硕士研究生学历且有5年工作经验的青年人才。
广州国际青年人才发展现状
人才趋势整体呈年轻化、高学历化。
随着近几年广州国际青年人才数量的不断增长,年轻化成为其中重要趋势,在此次调研中,31岁-35岁人群占比最高,为39.88%;其次为26岁-30岁人群,占比38.96%;36岁-40岁人群排名第三,占比19.02%;占比最低为25岁及以下人群,不足3%。本次调研样本采集对象主要集中于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项目(以下简称“菁英计划”)、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等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因此博士研究生学历占比远高于其他学历,为64.59%,这也与近几年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使攻读博士学位的国际青年人才逐年增长有关。在调研对象所读专业中,排名前三为理学、工学、医学,占比分别为30.08%、21.01%和15.97%。由此可见,理工类学生依然是广州国际青年人才的主力军,合计占比超过五成。
广州国际青年人才在专业分布上基本符合广州重点经济领域发展需要。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NEM(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理工类等强调专业技术和前沿科技的学科领域更符合广州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广州作为全国医学领域学术、临床均在前沿的一线城市,拥有众多三甲医院,在对医学国际青年人才的培养上,投入更加充足,因此医学专业人才占比也相对较高。
除此之外,国际青年人才专业还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见图1)
人才就业集中在服务业,且主要从事知识密集型岗位。
分析报告显示,在就业行业分布方面,服务业为广州国际青年人才就业最为集中的行业。其中,金融业(28.00%)独占鳌头,领先于其他行业;其次是教育(10.2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00%)排在第三位。
在与现代经济体系匹配度上,国际青年人才也有突出表现。根据针对“菁英计划”的调研显示,项目实施至今,已持续为广州输送了覆盖IAB和NEM重点领域的上百名优秀青年人才。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占比11.85%;生物医药领域占比38.52%;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占比32.22%;经管社科领域占比17.41%。“菁英计划”人才就业首选为高等教育单位。其中,大学及科研院所占比高达90%以上,这与公派留学人员派出单位大部分集中在大学、研究所、医学院有关。
在职位层级方面,国际青年人才在各层级处于管理岗位占比近四成,为35.00%。从性别分布来看,基层员工以女性居多(68.80%),管理岗的男性多于女性,且层级越高,男性管理者越多。根据近5年创新领军人才数据显示,具有博士学位的国际青年人才在管理岗位中担任职务最多的是技术总监(28.74%),其次是部门经理(21.86%),然后是科研人员(10.93%)。国际青年人才因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专业素养和能力方面更加突出,学术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更高,因此担任的职位多与研发、技术等知识密集型岗位相关。(见图2)
人才在穗工作满意度普遍较高。
分析报告显示,在所学专业与工作匹配度方面,48.30%的广州国际青年人才认为“匹配度一般”,认为“非常匹配”的占比为26.90%,认为“不怎么匹配”和“完全不匹配”的共占24.70%。通过对不同薪酬水平的调研对象进行工作匹配度分析可以发现,薪酬越高者其工作匹配度也相对较高。在工作满意度方面,超过一半以上(53.20%)人才对现工作持满意态度(非常满意或满意),仅有12.30%的人表示不满意。此外,还有超过1/3的人对现有工作持中立态度,尚处于观望或适应状态。通过对广州国际青年人才的工作满意度分析可以发现,就职于事业单位、海归创办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国际青年人才对工作满意度最高,总体持满意态度的分别占比56.60%、50.00%、46.29%和44.29%。
图1 国际青年人才专业比例
图2 国际青年人才管理岗位分布
分析报告指出,相较于其他国际青年人才,高水平国际青年人才薪酬水平更高、工作环境更好,工作单位多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在企业就职者来说所承受压力较小,这也是其工作满意度更高的原因之一。根据对“菁英计划”的调研显示,大部分“菁英计划”人才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较高,尤其对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及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最高。(见图3)
创业人才选择城市关键性因素与城市发展软实力、政策举措相关。
通过分析报告可以发现,“在该城市有较好的人脉关系”(38.40%)、“产业基础好”(34.20%)、“创业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28.80%)、“经济发展快”(21.90%)是国际青年人才选择在穗创业的最重要原因(见图4),这也与广州推出的特色金融服务有关。一是推出“广聚英才贷”融资服务项目,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单户最高3000万元、所在企业最高5000万元额度的公司类信贷服务。截至2020年6月28日,“广聚英才贷”已成功为5家企业投放近3000万元贷款;二是设立广州市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最高30万元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合伙经营或创办企业的可按每人最高30万元、贷款总额最高300万元实行“捆绑性”贷款;三是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合作共建广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与全景网合作共建广州新三板企业路演中心,搭建连接股权投资机构与创新创业企业、项目的桥梁。截至分析报告发布时,已举办80多场路演,服务400多家后备企业,落地融资超20亿元;四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市场,搭建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平台,支持区级政府投资基金规范运作,指导私募基金协会发展。截至分析报告发布时,广州市各类股权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6200家,管理资金规模9000亿元。
此外,广州国际青年人才创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金融业、教育、批发和零售占比并列第三。
人才为广州带来创新创业新动能。
在穗创业的国际青年人才中,有很多优秀的“明星创业人”,这批海归企业家创立了如广州市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奇码科技有限公司等涵盖环保、医疗、电商等行业的优秀企业。国际青年人才以其广阔的国际视角和具有前瞻性的视野为创业带来科学技术和管理形式上的创新,同时为广州初创企业提供了更多学习典范。
除此之外,国际青年人才在学术方面表现卓越。大部分具有博士学历的青年人才经过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后,在其专业领域中都有较快成长,能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科学基金奖励,也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成果,提升了我国科技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其中,回穗发展的“菁英计划”人才在学术方面具有较高代表性。截至分析报告发布时,“菁英计划”人才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或荣誉奖项76项,其中36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8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面上项目,2人入选“香江学者计划”,8人入选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3人入选“百人计划”;获得省级人才计划资助或荣誉称号42项,其中13人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人获得“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得“青年珠江学者”,1人获得广东科学技术进步奖,1人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市级资助项目24个,其中1人入选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3人入选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图3 “菁英计划”人才工作与专业匹配度
图4 国际青年人才选择在穗创业的原因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广州国际青年人才也有突出表现。在留学期间或在穗工作期间,累计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82篇,在国际会议作报告次数达122人次。这些青年学子不仅产生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更是把广州的创新名片推向世界。
在专利创新方面,国际青年人才成果依旧抢眼。目前已知由国际青年人才申请的各类发明专利共计73项,其中包括国家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PCT专利3项,申请在其他国家的专利8项。专利涵盖范围广泛,包括植物营养与肥料、生物医药、半导体、有机化学、教育、电控系统等领域。
广州国际青年人才引育主要问题与原因
政策针对性不足,激励措施有待提高。
目前,广州市专门针对留学人员的政策仅有两项,分别为《广州市鼓励留学人员来穗工作规定》(即“76号令”)和《关于实施鼓励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红棉计划”的意见》,且现有政策的针对性和激励性不足。一方面,相比其他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对国际青年人才的扶持政策不多,尤其是对初入职场或处在创业起步阶段的国际青年人才,目前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中,并没有针对该群体的条目。另一方面,在现有政策中,对有海外工作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及处于创业初期的高层次人才奖励较少,财政补贴相比其他大城市不具有优势,对非广州市户籍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较低。根据联合国数据,2014年国际人才占常住人口比重的全球平均水平为3.30%,发达国家则高达10%左右。2019年,广州市外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仅为0.55%,由此可以看出,广州在国际人才吸引方面相对较弱,中高端国际人才不足,影响着广州的国际化发展。
政策惠及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发展壁垒尚未完全清除。
在目前广州市级及各区级人才政策中,存在着重复申请、奖励集中的问题。一方面,一定比例的高层次人才重复获得了不同人才计划中的支持奖励,而优惠政策无法覆盖到普通留学人员。在国际青年人才政策方面,存在高端门槛过高、低端意义不大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普通(基础层)留学人员政策方面,应届毕业的留学生在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入户等方面的障碍尚存,难以享受到与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同等的政策待遇,如因国内外专业名称不对应而无法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在入户方面需通过“在职人才”通道申请等。随着新一线城市的崛起,各地争相出台政策吸引应届毕业生,广州当前的人才政策对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因此,扩大人才引育政策的覆盖面,消除阻碍人才发展的壁垒迫在眉睫。
政策执行力度有待提高,创业激励和支持相对不足。
在政策执行上,存在人才服务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由于目前实行的针对留学人员的激励政策存在部分条款未出台配套实施办法的情况(如留学人员子女入园入托由当地教育部门和有关部门协助安排问题、持中国护照且未在穗定居入户的留学人员在购买住房方面享受本市居民待遇问题、人才公寓问题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策的实施效果,降低了来穗留学人员的热情。在政策执行方面,市政府各部门出现职能交叉、重叠的情况,针对不同特点的留学人员有不同政策文件,导致申请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政策解读上,增加人力成本。
在创业扶持上,存在创业激励和投融资服务相对不足的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国际青年人才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依托财政资金设立的“留学人员创业专项扶持资金”规模较小,覆盖率较低,补贴力度也相对不足。例如,广州市“红棉计划”对海外人才创业的资助金额最高达200万,但项目数量较少(原定每年不多于30项),申报、评审和拨款流程较为复杂,到款周期长,不利于解决初创企业的燃眉之急。调研数据显示,海归企业获得风投和银行的融资合计占比不足50%,金融机构资产评估较难,导致融资渠道受限,不利于创业企业发展。
产学研人才分配相对不均,政策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分析报告显示,虽然国际青年人才所学专业主要集中于理工类、医学、经济类等,与广州大力发展IAB和NEM的产业规划适配,但国际青年人才主要集中于从事教学和科研类工作的高等教育单位,就业所在单位性质过于单一,在“产学研”的发展体系中更侧重于“学”与“研”,人才分配相对不均,容易导致科研项目多、资金需求大、研发周期长、项目落地难、商业变现难等问题。
根据调研可知,国际青年人才对就业创业政策的了解渠道也较单一。78.78%的国际青年人才对广州就业创业政策完全不了解,且了解政策的渠道通常为学校通知及社交圈子内传播,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官网通知获得政策信息的人群不到40%。根据国际青年人才的反馈,政策碎片化、手续繁多、宣传力度小等是该项问题的主要原因。
广州国际青年人才引育对策与建议
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探索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搭建联合培养的管理协调机制。主要涉及招生、培养、导师遴选、学位授予、质量控制及反馈评估等联合培养操作关键环节的沟通协调机制建设。可以考虑设置专门委员会制度,如招生委员会、培养委员会、学位授予委员会等,其中培养委员会职责主要包含培养方案、科研实践训练规划、导师遴选机制设定等核心内容。
二是建立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在联合培养的双方中,应该从招生的学科专业、从事的研究项目和课题、双方导师的实际研究能力与水平,建立相应的导师遴选办法,选出学术涵养深厚、创新意识突出、能力超群、道德高尚的学术骨干,在双方认可下成为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招生及培养的责任主体。
三是与海外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搭建科研实训基地和平台,创建联合实验室,既实现共建实验室设施及资源由双方共享,又可为学校带来资金,改善学校研究设施。同时科研机构通过吸收参与实验室科研的大学教师及研究生力量,很好地弥补因分学科建立实验室而造成的学科单一性问题。
四是建设联合培养质量评估机制。在对现有培养结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质量过程控制及质量反馈机制,以保障高水平的联合培养质量。培养过程的检查和评估可由联合培养双方建立的培养委员会组织实施,主要是检查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各培养环节的执行情况,如专业课程综合考试、开题报告审查、中期论文督查、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控制及完成效果。
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
一是增强现有政策落实情况,推出更多专人专策。加强对现行“76号令”及“红棉计划”引才政策的落实,针对部分优惠条款至今未能出台配套措施的情况予以修正,并为不同层次国际人才提供相应支持措施,形成普通(基础性)人才、发展中的中层人才至高层次人才全覆盖的政策链条。
二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引进政策衔接。一方面,在遵循各城市人才发展特色的基础上,研究大湾区范围内国际青年人才协同发展政策,破除行政壁垒和制度性障碍;另一方面,积极探讨大湾区人才合作开发政策,形成统一的国际人才引进与培养、评价激励等政策,为国际人才市场建设提供统一标准。
三是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发挥“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平台功能,吸引国际青年人才来穗就业创业;充分利用海外人才寻访资金,鼓励对留学人员有需求单位主动“走出去”延揽人才,并做好后续跟踪;实施国际人才分类管理,为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来穗工作提供便利措施。
四是实施更具活力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增加重点产业海外紧缺人才计划,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编制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建立国际人才引进应急响应机制,对重大企业重大项目予以相应支持;实施市场化的国际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积极拓展境外市场化引才渠道,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在国际人才发现、举荐、引进等方面的积极性;运用更加灵活的海外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探索在专业性较强的机构设置高端特聘职位,实施聘期管理和协议工资,通过灵活方式吸引集聚岗位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专业人才。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补贴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对世界一流产业人才团队引育力度。持续加大产业领军人才“1+4”政策实施力度,重点支持在广州IAB和NEM等重点产业领域内能开拓战略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团队。对成长性好或业绩突出的团队予以滚动支持或追加资助,加快落实“广聚英才计划”“海归羊城”中关于整合产业、科技、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按“一人一策”“一企一策”方式量身创设发展条件,为国际人才提供“一对一”的VIP特色服务,形成引进海外人才-引领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发展链式效应,以及具有广州特色的海外人才服务管理体系,促使人才团队引领产业发展。
二是加大对国际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力度,提高青年人才专项资金额度并加快拨付进度。提升“红棉计划”号召力和影响力,增加项目数量,提高补助金额,扩展补助名录,建议优化政策性担保支持政策和延长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税收优惠年限,加强创业指导,将优惠与服务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健全多样化激励机制。在薪酬激励方面,政府应鼓励企业建立灵活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促使薪酬体系与国际接轨,保证人才的劳动贡献与报酬相匹配,最大限度激发国际青年人才活力;在事业激励方面,将国际青年人才安排在最能发挥实力的关键岗位上,协调工作方式,通过设计人才评价机制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个人与组织的匹配度;在文化激励方面,要引导企业为国际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文化氛围,使其适应企业文化,充分发挥特长,让人才真正感觉企业尊重知识、渴望人才的价值理念。
提高人才服务保障,促进各类人才集聚。
一是提升待遇、加强精准服务,提升技能人才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规范落实技能人才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按照广州“1+4”人才、“广聚英才计划”等人才政策,在技能人才入户、子女入学入托、租赁公租房等方面给予倾斜。深化高技能人才绿卡制度,做好技能人才公共住房租赁,不断提升技能人才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
二是鼓励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年人才来穗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年人才在广州实习就业、创新创业、发展平台、生活保障等四个方面给予扶持,打造国际专业服务业产业园、广州专业协会联盟等人才合作特色载体,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精准引才,探索开展海外专业技术人才特聘高端职位试点,按需设置特聘岗位,吸引集聚岗位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三是创新广州市留学人员工作协调机制,优化完善国际青年人才来穗就业创业服务政策。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座谈会,听取国际青年人才对广州市政府部门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健全市、区留学人员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强各部门、各机构的协同合作与资源整合,减少部门之间、各区之间的政策阻隔,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优化国际青年人才来穗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国际青年人才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四是开展国际人才管理制度创新。注重突破制约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争取率先开展技术移民试点,针对外籍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外籍华人、海外留学人员、非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等不同人才群体,打造自由便利的国际化人才环境。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广州留学人员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运作机制,探索设立国际青年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整合国际青年人才管理服务职能,实行三窗合一、一站式为人才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