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的影响
2021-02-24王丽娟
王丽娟
(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1]。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疾病,随病情进展,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需长期服药[2]。由于长时间患病,部分患者难免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严重降低。既往常规护理仅关注疾病本身,忽略了患者在情绪、生活方面的诉求,实施效果不佳,逐渐被认知行为干预替代,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均显著提升[3]。本研究选取病例简要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实践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对象为入院检查后确诊109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关于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4];②患者获得知情权,且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②曾接受过心脏治疗;③合并语言表达或认知功能障碍。所有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5.52±4.17)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52±1.23)年。观察组55例,男26例、女29例;年龄最小者55岁,年龄最大者76岁;年龄均值(65.52±3.86)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42±1.71)年。统计后进行对比,基本一致(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提供用药指导,实施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内容如下:①认知干预。在护理工作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冠心病知识、治疗方法、护理措施、注意事项,增强患者认知,纠正其错误认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以音乐疗法、心理沙盘游戏等形式,帮助其克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予其鼓励,使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②行为干预。a.用药: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重要性,禁止私自更改药量或停服,制作用药提示卡悬挂在病房,便于患者随时查看。b.运动:依据患者的年龄、喜好,为其制订运动方案,鼓励其在业余时间打太极、游泳等,养成科学、健康的运动习惯。c.饮食:叮嘱患者少食多餐,控制高热量、胆固醇、盐分摄入,食物中应富含膳食纤维,少吃油炸、烤制类食物。d.生活:提醒患者注意保暖,增加饮水量,定时排便,排便时切勿过于用力,以免加剧心脏负担。
1.3 观察指标 ①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5]进行评价。SAS标准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标准53分,53~62分为轻微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②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6]评估,内含生理功能(15分)、生理职能(15分)、社会功能(12分)、情感职能(10分)、活力(8分)、躯体疼痛(10分)、一般健康状况(15分)、精神健康(15分)8个维度,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③依从率:以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依从性,内含饮食、用药、运动3个方面内容,共计100分,分为完全依从(90~100分)、部分依从(60~89分)、不依从(60分以下)。依从率即用百分数表示完全依从与部分依从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SAS和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s)表示;依从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基本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分,±s)
2.3 两组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依从率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指由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的一系列症状,表现为心悸气促、胸闷胸痛,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7]。因此应关注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既往常规护理过于单一,缺乏全面性和有效性,逐渐被认知行为干预替代。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从属于心理护理,在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方面效果显著,有助于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及认知障碍,确保其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8]。
部分冠心病患者对自身疾病、身心状况缺乏认知,又因长期用药,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存在抗拒治疗、不遵医嘱用药等情况,导致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大打折扣。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帮助冠心病患者明确病因及自身身体状况,增加其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以此消除患者的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以免其过于担忧,提高临床护理工作配合度及用药依从性,加快病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9]。认知行为干预从认知、行为两个方面,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使患者了解更多疾病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从用药、运动、饮食、生活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具体的护理指导,兼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体质量,提高其免疫力,增强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养成科学、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这对病情改善非常有效[10]。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改善非常有效,提高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便于其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