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2021-02-24张晓博孙斌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期
关键词:血常规过敏白细胞

张晓博 孙斌斌

(1 丹东市中心血站,辽宁 丹东 118000;2 辽健集团抚矿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1)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国医疗技术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其医疗技术手段领先于世界各国,其中临床外科手术中的输血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2]。近年来,由于输血技术不断创新与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且受到了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一致肯定[3-4]。以往的常规输血技术其效果较为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会使得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出现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舒适度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5]。本文针对为输血患者运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患者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接受输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5.52±11.12)岁;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45.13±10.12)岁。纳入标准:均属于进行输血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精神认知障碍者,患有严重血液疾病者以及严重皮肤疾病者,拒绝配合治疗者。本次研究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输血之前,应当充分掌握患者的血型以及抗体的筛查结果并对交叉配型是否不可溶等问题进行核查。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血技术进行输血操作[6-7],具体如下:检查血液质量,核对受血者信息,严格按照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建立静脉通路,再次核对受血者信息,确认接血袋通畅、消毒,输血时调节滴数,一般<20滴/分,生理盐水冲管。观察组患者实施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进行输血,在进行输血之前,应当将血液中的白细胞运用细胞筛除的方式进行清除,在患者的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当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过敏、发热等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准确的处理,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输血的过程中为其准备所需的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当患者出现不良的紧急情况时应当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抢救和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输血过程中发热、过敏、血红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对于输血技术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输血技术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标准,满分为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8]。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其中包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变化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含量[9]。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等计量资料采用(±s)来表示,并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输血技术总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中发热的患者为1例,占比为2.00%,过敏的患者为2例,占比为4.00%,血红蛋白尿为0例,占比为0.00%,总发生率为3例,占比为6.00%;对照组中发热的患者为5例,占比10.00%,过敏为4例,占比8.00%,血红蛋白尿为5例,占比为10.00%,总发生率为14例,占比为28.00%。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5,P=0.003)。

2.2 两组患者的输血技术总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12例,占比为24.00%,满意为15例,占比为30.00%,不满意为23例,占比为46.00%,总满意度为27例,占比为54.00%;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38例,占比为76.00%,满意为10例,占比为20.00%,不满意为2例,占比为4.00%,总满意度为48例,占比为96.00%。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输液技术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对比(±s)

3 讨论

在我国目前的临床治疗中,为患者进行输血操作时,常出现发热、过敏、血红尿蛋白等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10-11],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血压下降或者溶血的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输血患者血液中含有异体白细胞,当此类白细胞在输血的过程中进入人体的各项功能运作后,会使得人体出现各种类型的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从而将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破坏,使患者出现过敏,同时引发其出现发热等不良症状[12-15]。在过敏程度中轻微的过敏对体检健康者的影响较小,但对于输血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导致其发生大出血,使患者的机体储备能力减弱,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16-28]。在为输血患者进行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输血技术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于减少输血患者不良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保障了输血患者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为输血的患者实施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效果较常规输血技术更佳,使得患者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降低,并且患者对于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总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常规过敏白细胞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白细胞
血常规解读
过敏8问
远离季节性过敏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人为什么会过敏?
花粉过敏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