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2021-02-24□文/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竞赛维度量表

□文/陈 莹 李 萌

(九江学院电商学院 江西·九江)

[提要]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资本。本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关系模型,以九江学院365 名大学生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分为自主能力、专业运用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五个维度,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总体就业能力及各维度有积极影响,并且对团队合作能力影响最大。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改革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巨大成效,也有众多专家学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影响上,这些研究表明,创新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新创业讲座、创业社团等教育活动都能够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

但是,就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来说,并不只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鼓励大学生创业,更主要的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行为能力和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的确立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特有的组合方式。目前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唐欣欣(2014)从创新创业氛围教育、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与活动开展情况和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来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测量。谭力文(2015)将高校创业教育划分为创业竞赛、创业论坛、创业课程、创业演练、创业培训几个维度。张宁(2017)将创业教育分为创业实践基地、课堂教学、创业教育师资和创业计划模拟四个维度。本文根据九江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将创新创业教育分为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模拟实训五种模式,并借鉴李银双(2014)、熊枫(2018)的研究形成创新创业教育量表。

2、大学生就业能力。朱新秤(2009)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各种条件的集合,即个人在成功获得工作,维持工作和更换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个性特征。彭树宏(2014)将就业能力划分为获得就业和维持就业两个维度。获得就业的能力包括自我营销、知识、计划与组织和沟通,维持就业的能力包括责任心、自我管理、科学思维、责任心、自信以及信息获取与利用。高艳、乔志宏(2016)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以分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四个部分。本文借鉴莫国志(2011)、贺峻熙(2019)的就业能力评价量表,将就业能力划分成五个维度,分别是自主能力、专业运用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本文调查的对象为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47 份,回收432 份,经过整理和识别,有效问卷365 份,有效回收率为81.7%。其中男生166 人,占45.5%,女生199 人,占54.5%;本科175 人,占48%,专科190 人,占52%。大一86 人,占 23.6%,大二 76 人,占 20.8%,大三 80 人,占 21.9%,大四 123人,占33.7%。

(三)信效度分析。量表采用Likert5 级量表来测评,用“1=非常弱,2=比较弱,3=一般,4=比较强,5=非常强”进行赋值,使用 SPSS24.0 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1、信度分析。创新创业教育量表包含18 个题项,总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32,各维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 0.8、0.761、0.726、0.9、0.854,均大于0.7。就业能力量表包含20 个题项,总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 0.942,各维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 0.855、0.804、0.861、0.782、0.889,均大于0.7。说明本研究量表的信度良好。

2、效度分析。首先对量表进行KMO 和Bartlett 球形检验。创新创业教育量表KMO 值为0.933,Bartlett 球形检验卡方值为3413.048,p=0.000<0.05;就业能力量表KMO 值为0.947,Bartlett 球状检验的卡方值为4238.168,p=0.000<0.05。说明量表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然后,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特征根大于1 的因子。经过旋转,创新创业教育量表和就业能力量表均可提取5 个因子,5 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0.014%和69.728%,说明题项与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较好,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大学生就业能力各维度的现状如表1所示。从表1 中可知,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各维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水平相对较高,专业创新能力水平最低。另外,从大学生在同一维度上的就业能力状况来看,团队合作能力的差异性最小,专业创新能力的差异性最大。(表1)

(二)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为了考察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模拟实训为自变量,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主能力、专业运用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五个因子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根据修正后的判定系数(Adjusted R2)可以看出,自变量对总体就业能力因子的解释力达到了显著水平(R2=0.507,P=0.000<0.001),从单个因子来看,对团队合作能力解释力最大(R2=0.408,P<0.001),对沟通协调能力解释力最小(R2=0.332,P<0.001),对自主能力、专业运用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的解释力分别为 0.337(P<0.001)、0.381(P<0.001)和0.347(P<0.001)。(表 2)

根据表2 中各模型的回归系数,创新创业教育各模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作如下判断:(1)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对大学生自主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影响最大;(2)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创新创业竞赛对大学生专业运用能力有显著正影响,其中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影响更大;(3)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课程对大学生专业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影响,其中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影响更大;(4)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课程对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显著正影响,其中创新创业课程影响更大;(5)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课程对大学生沟通协调能力有显著正影响,其中创新创业课程影响最大;(6)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课程对总体就业能力有显著正影响,其中创新创业竞赛影响最大。

四、结论及启示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其高低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工作绩效。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模型,考察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由自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运用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构成,但是目前大学生总体就业能力水平一般,其中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水平相对较高,而专业创新能力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反映出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模拟实训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各维度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创业课程是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心,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因此强化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尤为关键和必要。为了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效果,高校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及个体差异,分层分类的设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可以面向全体大一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大二、大三学生主要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这个阶段需要解决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问题,应指导学生如何把创业教育课程中获得的创业意识、技能和精神运用于专业学习中,更好的领悟和吸收专业知识。而大四往往是学生准备创业或就业的时期,因此可以对有创业倾向以及有明确就业方向的学生提供专项创业深化课程。另外,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教学方法,多采用分组研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充分发挥创业讲座的带动作用。高校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做一些创新创业相关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接触当前社会不同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视野,启迪学生创新意识。高校还可以邀请企业家、创业者尤其是创业成功的校友进校开展创新创业与就业讲座,结合自身职业经历及专业视野,分享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经验和就业状况,让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给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努力方向。

(三)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开展,建立完善的竞赛保障和激励措施,使参加创业竞赛与评优评先、就业推荐等和大学生学业、就业等密切相关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提高项目质量。对于优秀的创业竞赛项目成果,可以利用学校孵化器或者与校外企业、投资机构合作,促进项目的市场化转移。

表1 大学生就业能力描述性统计一览表

表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回归分析(非标准化回归系数)一览表

(四)学校对有意向创业的学生,或者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可以协助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创业团队。并入驻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同时给予政策、资金、物质、场地等支持;协助创业团队办理工商、税务等相关手续或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也可以聘请校内外专家、专业教师为创业团队提供管理、营销、技术、法律、财务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五)高校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如企业模拟经营实验室、消费者认知实验室、商务谈判实验室等,同时保证实验课程学时。通过模拟实验操作中的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体验企业的经营过程,感受不同工作岗位的性质,感悟正确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创业实训,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由老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市场等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加深对市场的认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竞赛维度量表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看竞赛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