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标杆:绩考下的特色优势再建
2021-02-24刘文生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始终不忘中医药特色优势,通过考核和激励措施,促进中医中药发展,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大潮下,中医院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以绩效考核为契机,采取一系列有利于中医中药发展的考核和激励措施,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立,已成为新时期中医院发展的不二选择。
2020年12月26日下午的“中医领新的路标与杠杆”分论坛上,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朱国琪、杭州市中医院总会计师庞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计划财务处处长潘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刘淑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疗管理部主任郭家娟等中医院管理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绩效“国考”背景下,中医院的发展路径与方法。论坛由原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孙涛主持。
朱国琪: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和运营分析能够激发员工成就感、上进心、竞争力、积极性、创造性,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朱国琪认为,公立医院做好绩效考核运营分析的谋略异常关键,具体而言,就是让绩效考核思想深入每个医务人员心中,让其认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进行绩效考核数据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让绩效考核评价运营分析系统成为绩效分配的中介;形成有效的绩效管理数据运营分析机制;对考核过程加强督导。
朱国琪 副院长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当前,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已建立了完善的考核体系。每年初,医院都会围绕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服务数量,与科室签订综合目标责任书。日常考核中,医院分配任务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聘用条件,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同时,主动发现日常管理上的盲点、弱点并及时自纠的格局。目前,主动管理、精细管理日渐成为医疗质量过程控制的常态工作。
目前,医院已建立院、科两级绩效考评的组织。医院绩效考评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考核全院各科室以及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由护理部负责组织考评;科室、部门层面由科主任、护士长考评包含本科室副主任在内的科室人员。
临床、医技科室考核方面,医院规划科室目标,关键指标对应不同科室进行差异化管理,并注重发挥绩效考核“杠杆”作用,激励约束医疗行为。对机关后勤科室则建立全方位、多角度考核方式,综合考核结果与科室岗位级别挂钩。本着向服务于临床一线的职能部门倾斜的原则,将工作成效显著、在风险防控或迎接大型检查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定为A档;因漏检或指导和服务不到位,表现较差的科室定为C档,其余为B档,考核周期为季度。
考核体系建立后,医院不断提升实施措施,根据科室特性及近几年数据跟踪,科学、合理地制定个性化考核标准,在保底分值基础上设奖励分值。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挖掘科室潜能,树标杆科室,扩大区域 影响。
面对医改新政,医院制定了应对策略。以调整收入结构为例,监察审计从源头上控制药品耗材的采购成本,临床药师从制度上约束药品及高值耗材的使用成本,绩效考核从机制上鼓励医生增加医务性收入,职能科室从管理上增加医院业务收支结余。
朱国琪还用大量数据分享了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
庞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庞雁 总会计师杭州市中医院
杭州市中医院是一家中医特色鲜明、专科优势突出、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级甲等中医院,现开放床位1580张。庞雁介绍,近年来,该院以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坚持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广泛运用中药饮片、中药协定方和中医适宜技术,在两院区成立中医综合诊疗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综合诊疗的优势。
杭州市中医院建立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背后,是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中药发展的考核和激励措施,如中药饮片不占药品比例,加大饮片和适宜技术使用的激励措施。庞雁分享,医院加大中医指标考核,将中医治疗率、中医单病种、非药物中医治疗、中药饮片、院内制剂的使用作为一项中药内容进行考核。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目前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达101种,临床路径管理率达 到63.7%。
对于临床疗效可靠的协定方,医院鼓励申报院内制剂,对于申报成功的科室与个人按照院内有关规定进行奖励。医院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推广穴位敷贴、推拿、中药保留灌肠、火罐、刮痧、中药熏洗、耳穴埋豆等项目。
鼓励的同时,合理用药管控从未缺席。医院开展临床药师查房,以贴数与床日数作为考察指标,并对每位患者辨证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考核;临床药师参与中药药物治疗,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药事管理组织定期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实行全处方点评制度,并由质管科后台跟踪管理。
目前,医院西药药占比已从2014年的41.3%降至2019年的27.8%。2019年门诊、住院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达到82.2%。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中医院还积极打造国际化医疗,作为G20峰会唯一定点保障中医院,院本部成功救治多名参会的国内外高级官员。近年来,还先后承担了金砖五国会议、世界游泳锦标赛、全国学运会等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
潘莉:“四个全科化”助力全面突破
潘莉 处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计划财务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度绩效“国考”,在533家中医类医院中排名全国第8位,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潘莉介绍了新时期医院推进全面发展的战略和举措。
2020年,医院在全国创新性地提出中医经典、中医外治、中医康复、中医治未病“四个全科化”,着力推进“中医特色突出,现代技术卓越,综合实力雄厚,服务品质优良”一流中医院建设,为实现医院发展全面突破提供强有力支撑。
中医经典全科化是指坚持“读经典”与“做临床”并重,强化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活动,切实提高临床诊疗效果,积极营造“信经典、用经典、爱经典”的学术氛围。
中医外治全科化是指充分发挥中医外治技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立足山东,放眼全国,发掘遴选一批中医适宜技术,加快建设适宜技术推广平台。
中医康复全科化即推广临床康复一体化创新发展。围绕常见病、重点病,探索形成一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易于推广的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估标准和技术服务流程。
中医治未病全科化则为促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围绕重点人群和慢性患者探索形成一批治未病干预方案,融合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健康查体等形式延伸医疗服务链,开展治未病技术疗效的循证研究。
2020年4月,医院印发了《“四个全科化”工作实施方案》,从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措施、组织实施、保障措施五个方面,全面阐释了“四个全科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和运行机制。
通过四级负责、层层担当,紧密部署、层层推进,学习培训、扎实落实,目前55个科室建立了科室“四个全科化”组织架构、提交了“四个全科化”实施方案。
潘莉还介绍了“国考”背景下的医院绩效新模式,医院结合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优化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突出中医药特色,激励与考核并重,并持续改进。
医院还将“四个全科化”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紧密结合,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单元考核指标体系,从总量和增幅两个维度评价科室工作开展情况,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每季度在全院医疗质量大会上进行专题反馈,考核结果张贴在科室荣誉墙。
刘淑娟:“6S”管理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四大维度之一,满意度已成为医院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其中患者满意度更是成为医院社会效益的重要体现。
刘淑娟介绍,2012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式开展满意度调查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摸索,于2017-2019年,共三次修订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然而,患者满意度涉及的因素纷繁复杂,不同患者的个性化医疗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医院已有的满意度调查工作仍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为此,2020年8月,医院决定对满意度调查工作开始第三次变革。
医院反复梳理发现,之前的满意度调查因为由科室内部人员进行,满意度虚高,不曾反映出医院真正存在的问题,投诉例数并未减少,个别患者提出的问题也未得到重视。如何获取患者真实可信的就医体验信息,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如何减少数据收集与预期的偏差?成为此次改革的重难点。
在此背景下,医院基于6S管理理念,结合PDCA循环,一把手总揽全局,创建了集现场调查、护士自查、网络调查为一体的调查模式,同时辅以绩效考核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患者满意度调查体系。
“回顾此次改革,我们在理论、工具、方法三大方面均有所创新。”刘淑娟说,理论方面,医院于2019年开始6S管理活动,在2020年6S达标活动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指导构建了满意度提升的研究框架。计算方法上也进行了创新,按人次及条目算分,可以看到不同选项的分布状况,针对部分患者的需求进行满足。
刘淑娟 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
调查方法上也采用“背对背”“多样”“分层”的初创新测评方法,背对背指的是完全匿名,由主任、科护士长亲自带队进行问卷发放,让患者填写真实感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院对工具也进行了创新,以问卷发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依据,再次对调查问卷进行梳理,将内容调整为七大模块,32个问题条目。
医院以6S管理年为契机,修订各项制度。同时,医院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温馨指引条、功能约束手套、季节养生茶、手绘宣教图谱、热疗防烫伤垫、宣教视频等全方位、多层次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培养临床护理人员的辨证施护能力,提出了“五辨五护”能力的培养模式,采用案例导入和标准病人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护理技术比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还建立16个特色专科小组,培养专家型人才,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利用新的满意度方法,医院开展了三次调查,患者满意度从95.11%上升到97.73%,满意度为100%的科室数从2个增加到12个,满意度不足95%的科室数下降至6个,投诉例数从189例下降至135例,初步说明本次改革方向正确。
郭家娟:“国考”A+背后的思考
郭家娟 主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疗管理部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全国533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全国第12位,东北地区第1名,考核等级A+,进入国家第一方阵。郭家娟认为,成绩背后是医院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等一系列战略的持续发力。
近年来,医院开展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临床科学研究,形成了以中医慢病管理、中医康复、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救治为特色的发展方向,打造优势学科专科群。以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为根基,建立了脑病中心“内科、外科、康复、心理、急救一体化的医疗运营模式”,建立了心病中心“内科、康复、介入、急救一体化平台”,“以伏邪理论指导心血管疾病治疗和康复的一站式广预新平台”。
医院坚持中医为主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提升中医诊疗服务功能。如肺病科首创中医运动康复疗法,建立了”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将“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经验”和“肺康复治疗理念”融入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在国内较早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寒湿疫”理论,指导应用于武汉雷神山医院、吉林市传染病院、舒兰市的疫情救治工作。
医院在重点专科、区域诊疗中心基础上,遴选出了脑出血、重症肌无力、小儿哮喘、糖尿病肾病等8个亚专科作为重点培养病种,打造125个优势重点病种研究团队,开设135个“专病门诊”。
近年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不断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取得显着成效。如建立经典病房,运用中医主导的方法和技术,开展各种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病的诊治工作,形成切实有效的中医诊疗方案;建立名老中医查房制度,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同时为青年医师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供了有效途径。
人才教育培养方面,医院加强名老中医学术传承,通过实施岐黄人才攀登计划、四青计划,培养全国优才、长白山学者、吉林省高级专家、拔尖创新人才等一批中青年学科后备骨干。还改革职称评聘机制,建立多维度考评体系。
医院重视中医创新,提升中医临床科研能力。坚持“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科研思路,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自身规律的临床科研模式,并围绕学科优势病种研究,搭建了系列科研创新平台,为学科优势病种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郭家娟透露,下一步医院将内调结构,将专业技术岗位核定最大化;外调布局,围绕医疗服务主体,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同时,集成资源,以东北亚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启动代谢病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任务,打造代谢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