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元交互决定论视阈下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优化路径

2021-02-24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师生环境课堂教学

丁 学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重要场域,而课堂互动是师生间进行知识、情感与思维“对话”的过程,亦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教学方式。在课堂互动中,教师主导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是一个师生间的双向交往过程。教师并不是机械式地将知识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而是要充分调动课堂内各种积极因素,注重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并以多维教学目标为导向,与学生积极开展认知、情感与智慧的对话与交流,以此实现知情融合、知行合一。由此可知,课堂互动是师生基于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课堂互动缺乏正确理解,因而滋生出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从互动意识、互动行为、互动环境三元角度追溯当下课堂互动存在的现实困境,并由此对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优化路径进行系统阐述。

一、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三元分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既不是简单地由个体动机、需要与认知水平等决定,也不是单靠环境的刺激,而是由这两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生成的,由此提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1]70。简而言之,即个体行为受行为、环境及个体的动态交互影响。他认为,行为、环境、个体这三者是动态交互作用的关系,且各个因素的变化一方面既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又会对其他两个因素产生影响与作用。因此,个体的行为表现是三元交互系统中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的产物[2]59。个体因素主要是涵括人的期待、思维、认知等内部诸要素;行为可以划分成潜在行为与实际行为两种类别[3]50;环境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所依存的场所与条件。它们的相互作用力会随着个体、氛围与互动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并基于此产生出不同的表征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其相互联系去积极预测人的行为趋势,或是在相互作用中进行信息加工、保持、编码等行为活动进而促使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4]56。该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5]345

在该理论模型中,存在三种不同模式:第一种是P⇔B 模式,即主体因素与行为间形成的双向交互作用关系,它表明人的信念、期待、思维等内部认知因素会对活动行为产生影响,反过来,行为的结果又会对人的认知、情感及思维等各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二种是E⇔P 模式,即环境因素与主体因素之间双向影响和决定的关系,它指出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受环境的刺激与影响,而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改变环境与条件。第三种是B⇔E 模式,即行为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明确指出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主体就会采取与之相应的行为活动,并且通过自己的行为活动反过来影响与改造环境[6]39-45。

高校师生课堂互动是师生双方积极建构知识、形塑行为的关键过程,主要涵盖个体互动意识、互动行为及课堂互动环境等因素,课堂互动的良性运行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发生的。

三元交互决定论下的师生课堂互动是互动意识、互动行为、互动环境这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下产生的结果(如下图2 所示)。本文以这三个方面为突破口,深入探究当前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师生课堂互动的对策与路径,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图2 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图

1.个体因素分析:师生互动意识

师生互动意识是指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观互动倾向,主要涵盖师生双方对自身角色的感知和主动建构自身角色的意识。师生双方对互动角色的感知是指师生双方能清晰明确地把握自身角色,对自身角色有全新的认识与思考。而主动建构自身角色的意识则是指师生双方在角色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建构自身角色,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各自角色的作用与功能,改变传统以“讲”和“学”为中心的固有观念。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时期,教师主要扮演着引导者、教育者、研究者、合作者等多重身份,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起着学习者、探究者、实践者等不同角色。由于教育存在着某种特别的盲目性,导致过去的教育教学一直是以赫尔巴特的知识中心和教师中心为主,弱化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基本要素”中被忽略[7]64,课堂教学并未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生的实践者、探究者角色。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渗透到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与过程之中,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应当被平等对待,并且都应有公平的课堂展示机会,不能因为课堂座位布局结构就忽视后排或角落中的学生,也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就差别对待,更不能因为教师的个人偏好就随意决定学生的课堂展示机会[8]12。新课改背景下,提倡民主、开放、科学、创新的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简言之,就是摒弃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模式,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和创造知识,做到从“被动-传授模式”向“主动-学习模式”的积极转变[9]13-15。此外,高校师生对角色的认知也会受课堂活动氛围的影响,在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师生能形成对自身角色的理性认识,从而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

2.行为因素分析:师生互动行为

互动行为是指教师与学生以教学目标为航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行动与方式[10]16。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师生课堂互动行为进行了研究。如曹一鸣、贺晨等学者以课堂教学录像资料为基础,指出课堂互动中教师与学生行为主要表现为言语交往行为,如教师讲解、引导、提问、评价与学生回答、讨论等[11]38-41。黄娟娟则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师生互动行为包括讲解、提问等言语行为及肢体动作、表情等非言语行为[1236]。由此可知,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是一种复合式复杂行为,既包括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认知互动行为,又包括以实践操作为内容的实践互动行为,是内隐性行为与外显性行为的有机统一。认知互动行为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积极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可以表现为内隐的思维活动与外显的语言输出,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知、情、意、行的融合发展,并赋予知识个性化与独特性意义。实践互动行为是与肢体动作相关的行为表现,包括肢体互动行为与操作互动行为。其中,肢体互动行为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眼神、手势等传递彼此信息的行为方式,而操作互动行为则是指通过PPT 制作与汇报、小组合作讨论等具体实践操作来进行交流与探讨。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应是主体间的双向交往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关系,但在目前的一些高校课堂中,却演变为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度控制模式,即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并在教学过程中拥有绝对权威性,灌输知识而不是注重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养成,“教师提问,学生应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互动形式[13]9。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及思想、情感等的交流。

3.环境因素分析:师生互动环境

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体内部诸要素与个体所处环境条件相互影响下的产物,换言之,即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人的行为发生变化。可知,环境会对人的行为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互动的环境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环境是影响师生行为活动的关键要素。要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就不能忽视课堂环境的创设。对于课堂环境的内涵和外延,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得出了不同的观点,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指出课堂环境不仅包括客观因素,还包括主观因素,是这两种因素的总和[14]10;二是将课堂看作是复合场所,既是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依靠教学活动、教学条件形成的教学场所,又是构建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场域[15]2;三是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将课堂环境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即物质环境(包括课堂的自然物理环境、教学时空环境与教学设施设备环境)、心理环境(师生间的控制与自主、学生间的竞争与合作)、制度环境(包括班级管理制度与师德规范制度)[16]98-150。因此,基于上述研究可知,课堂环境主要是涵括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两方面,心理环境是指师生间的人际互动关系、情感关系、价值观养成、思维活动、知识建构等主观因素,而物理环境则主要是涵括教学设备、教室座位布局等客观要素,主观环境与客观环境共同发挥作用,为师生互动意识与互动行为的产生提供基础和前提。

二、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现实困境

重视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课堂互动不佳、教学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

1.认知存在偏差,互动意识欠缺

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师生双方对自我角色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知与定位,以此形成正确的课堂互动的角色意向。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双方对自我角色认知存在偏差、互动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师生课堂互动氛围不够热烈。首先,师生对自我角色的认知存在偏差。教师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扮演着多重角色身份,主要包括研究者、教育者、合作者等。其中,教育者是教师的本质属性。然而,在当前部分高校以科研绩效为主要考核标准的背景下,个别教师的教书育人观念正在逐渐淡化,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循循善诱的作用。在学生层面上,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无助感,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无助、消极等问题,在学习行为上不愿探索,不愿与老师展开展互动。师生双方对自身角色认识、定位的不足,导致师生间互动的缺乏和师生关系的日益淡漠和疏离。有学者研究表明,被调查高校中与教师积极开展互动的学生仅为4.1%,而48.6%和19.8%的学生则是偶尔或很少参与互动教学;在教师方面,经常组织课堂互动的教师仅占37%,甚至还有2%的教师不愿意组织课堂互动[17]28。

2.教师单方面输出,互动行为受阻

课堂互动的表现形式是以师生的一系列互动行为为基础的,因此互动行为的受阻因素主要是来源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从教师层面来说,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教师单向度地控制课堂的话语权与主动权。李朝平基于20 次的课堂观察表明,高校课堂教学依然是单一的“IRE”应答模式,即涵括“教师主导(Instruct)、学生应答(Reply)、教师评价(Evaluate)”三个环节,是一个单向度的简单对话形式。他通过研究发现,一节40分钟的课,教师的言语次数竟是学生的7倍左右,且研究性与探究性的言语明显偏少[10]17。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模式化。李朝平经实证研究表明,60.7%的教师采取的是全讲授或讲授与一般性提问相结合的单一教学模式,仅有18.1%的教师采用课堂讨论模式。教学依然是以灌输式为主,缺少师生间真诚的思维与情感的交流互动[10]20。三是教师教学内容呈现凝固化与单调性特征。一方面,教师按照既定教材照本宣科,缺乏对知识的独特见解与个性化思考。姚利民等学者指出,有25.9%的大学生认为教师过多地依赖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而缺少对教学内容的独特理解与思考[18]37。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有学者调查研究表明,有43.3%的学生希望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进行教学的仅占12.4%[18]37。

从学生层面来说,集中表现为学生课堂参与感较低。有学者研究指出,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采取的“讲授+板书”模式,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在面临教师的提问时,能自己独立思考但不发言的学生占了45.2%,有32%的学生选择从不参与课堂讨论,也不会主动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10]25。大学课堂应该是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场所。然而,目前一些高校课堂教学中既缺少思想与情感的碰撞,也缺乏创新与探讨,课堂教学演变成教师表演教案的舞台,而学生仅是台下的观看者或聆听者[19]4。

3.课堂环境联动浅弱,互动氛围沉闷

课堂环境对教学活动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而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两大方面。其中物理环境主要是指教室的灯光、多媒体设备、座位排列和班级人数等客观存在的因素。它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师生的活动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此,本文主要以课堂座位编排与班级规模大小这两个因素为例,分析其对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产生的影响。首先,在座位编排方面,田慧生指出目前采用最多的是秧田式编排法,它虽然适用于大班教学,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师生人际关系的淡漠[20]16,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课堂互动。其次,在班级规模方面,我国并没有硬性规定班级学生人数,而只是将生师比作为替代性指标。杨静等研究者提出了合理班级规模、不合理班级规模与极不合理班级规模的概念,其对某省七所大学的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总体上存在着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有的高校每班学生人数平均为65.91人,属于不合理班级规模[21]88。班级规模过大,使教师往往担心开展课堂互动会出现失控等问题,从而减少课堂互动的频率,或者只采取简单的“问答”模式,让互动形式单调化与机械化。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在课堂这一大环境中存在的人与人间的相互关系,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在师生关系方面,谢丽丽通过对6所高校师生的调查表明,有53.24%的教师和学生对当前师生关系是不太满意的[22]15。而在生生关系方面,有学者的研究表明,生生关系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师生关系[23]43。高校中生生关系与师生关系是影响课堂互动的重要因素,而师生关系的僵硬、疏离将导致课堂互动氛围的沉闷、乏味。

三、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师生课堂互动优化路径

1.强化个体互动意识,形塑互动行为

(1)增强师生角色感知,促使互动行为生成。要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需要师生双方对自身角色形成正确的感知,从而激发自己的内驱力。教师应通过理论学习、参观实践、政策引导等明晰自身角色的本质内涵,并形成正确的角色认知与定位。学生对自身角色的感知是参与互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课堂互动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参与课堂互动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义务,学生应认识到自身是课堂互动的主体,且拥有平等参与课堂互动的权利;另一方面,教师应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的互动主题,在互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认知。

(2)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互动行为素养。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与“学”孤立的单向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复杂过程。课堂互动水平是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互动水平的提高重点在于强化师生互动意识,形成融洽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其关键措施在于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案例式、议题式、活动式、问题式教学为刺激点,打通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界限,注重与学生开展良性有效的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难题。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能强化师生互动意识,提高课堂互动行为,进而打造出高质量的课堂。

(3)强化师生对话素养,完善师生互动意识。对话素养是增进师生互动的核心,而增强师生对话素养的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培训实践、会议发言等培养与提升自我的对话素养。教师要明确,课堂互动并不是简单的师生对话形式,而是要在对话过程中增强师生的互动意识,强化课堂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具有启发性的对话,真诚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在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与智慧生成、人际交流与技能获取、情感升华与人格完善等多维教学目标。

2.提升互动行为素养,促进互动环境创设

(1)“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应减少课堂的话语控制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学生的课堂主体行为是课堂互动的前提和保证”[24]101,教师应突破偏重于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开展小组活动、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并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随后,教师针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与补充,帮助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在学生陈述、教师点评中深度挖掘知识的内在价值。

(2)“启发讨论”,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偏重于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应注重既定教学文本、学生生活经验与教师个性化理解的相互融合。其次,教师应摒弃“包办式”教育方式,不要总是代替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如组织内容、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总结讨论等,而是应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知识、情感与思维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学生去探索、建构知识。最后,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与启发。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应答-教师评价”的单向度教学方式,注重“学生陈述-教师质疑-学生解释”的双向度互动方式,在质疑与评判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提高。

(3)“开放生成”,积极与教材对话。首先,教师应积极与教材开展对话,并根据社会发展与自身的研究成果适时补充学科的前沿性知识。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拉近教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其次,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其他教学资源,注重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发展与生成。要依据具体的课堂互动情境,灵活调整预期安排的教学方案,即时重组课堂教学内容,促进教材内容的开放生成与意义建构。最后,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性、科学性与情感性较强的内容,注重探寻知识的内在价值。教师不应拘泥于既定的教学课本,而是要以此为基础与学生积极开展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创建课堂互动环境,完善个体互动意识

(1)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促进个体互动意识生成。课堂教学的互动机制是促进师生良性课堂互动的重要条件,它是教师、学生与环境共同协调下制定的内容、保障、制度等。教师应以课堂教学环境为载体,积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注重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规定学生知识学习的内容、形式,支持、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等,保障和尊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权,重视、强化师生课堂互动意识的生成,让师生在课堂环境中实现认知、情感、态度等的深度融合发展,以此促进个性养成与智慧生成。

(2)注重课堂环境创设,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课堂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课堂犹如舞台,教师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环节中起着重要的控场作用,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学校应积极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鼓励教师突破传统,采取案例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并灵活变换教室课堂的座位编排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拉近与学生的空间活动距离,由此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创造融洽愉悦的课堂氛围,以使师生双方在知识、思维、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共鸣,让课堂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生活场所。

(3)构建和谐课堂环境,营造融洽人际关系。“和”即和衷共济,“谐”即协调顺畅。“和谐”就是指相互矛盾的各方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内和外顺、协调发展[25]2。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师生双方能合理统筹各构成要素、协调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以此实现知识建构、智慧生成与情感交融的过程。和谐的课堂环境不仅能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与生成,还能推动师生正确观念的养成,让教师以平等、民主、真诚的方式与学生积极开展交流对话,实现知识课堂与情感课堂的有机融合,以此营造和谐、自由、民主、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

猜你喜欢

师生环境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师生讨论改病句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漫观环境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