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中的青年力量
2021-02-24
感受中印民间交往中烟火气息
姓名:张奕凡
职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
出生地:四川攀枝花
现居地:云南丽江
旅居在滇西北乡村已四个月有余,每天的日常生活无不让我回想起过去在印度的似水流年。冬日的滇西北昼夜温差大,清早起身,每日的功课便是做上一盅温热的印式奶茶,有其相伴,不畏朔风的逼人寒气。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过去的两年间,我虽未能如愿以偿往返于中印,但我的“世界主义”之心和对于中印间所共有的“亚洲性”的坚信并未受到影响。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就有着印度老电影《流浪者》中的悠扬歌声和世界地图上触手可及的印度次大陆。不同于在国内高校科班学习印地语和瑜伽等专业的朋友,我更多是基于好奇和兴趣而与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印度产生了历久弥新的联系。
自2012年第一次印度之旅到2020年,停留时间或长或短的十余次往返印度让我在印度的旅行、生活和学习经历不断得到累积,成为灵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恰如鲁迅所言,此情此景适用于路也适用于人。以自身为方法度量世界,才能更有温度。
无论是王守仁所提“知行合一”或《薄伽梵歌》中对于“行动瑜伽(Karma Yoga)”的论及,中印传统文化对于“行动力”之重视可见一斑。而中印民间交往之所以从历史上的“源远流长”变为现时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其原因之一便是民间交往的“用进废退”。
于我个人而言,无论周遭环境怎样变化,不管他人通过何种方式理解和呈现中印关系,我醉心于真实可见的跨文化交流。怎能忘记在2012年,当还是青涩少年的我初次踏上印度热土时,彷徨行走在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蜿蜒的街头巷尾,认识了专攻雕塑的女孩钱德拉。
在一个热气氤氲的夏日午后,我与钱德拉在城中南郊的拉宾德拉湖畔大快朵颐甜美的甘蔗汁,无拘无束地谈天说地。在临近湖畔的罗摩克里须那修院的长椅上,钱德拉向我讲述罗摩克里须那和辨喜的传奇故事,而我则听得津津有味。告别时分,我与钱德拉在街头比赛谁能吃更多的脆球饼,做饼的小哥忙得不可开交,我俩爽朗的笑声穿透在南加尔各答的巷弄中。这一切虽过去许久,但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世间诸事,唯缘分难求。良久之后,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深秋,我在北阿坎德邦喜马拉雅山深处的小镇乔科里与那加族姐姐伦乐一家人相识。在雪山下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外出散步的姐姐和家人将步道上相向而行的我认成了她的族人,在谈笑风生中热爱山野的共性让我们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后来,我与他们一家曾在北德里多次相聚。在那个树林掩映的小区中,孔雀响彻云霄的叫声与街道上熙攘之声相映成趣,自然气息与人间烟火气有了交集。在那加族姐姐家里,她總不忘用魔鬼椒做出辣到天际的那加美味鬼椒鸡。我们早已约定好疫情后再一次一起旅行,期待在喜马拉雅山再次相聚。
从2012年到2022年,白驹过隙,往事如风。在我心里,这一首一尾两个故事场景充满了中印民间交往的烟火气息,田间地头与街头巷尾的故事充满生趣。时下,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旅行受阻,且留存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自身所能触及的中印民间交往的一亩三分地中用心耕耘。我坚信这样的人性之花必能开花结果,破除坚冰,收获友谊。
凝聚青年力量 应对共同挑战
姓名: 比卡什 · 卡利 · 达斯
职业:本地治里印中友好协会创始人、徐梵澄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出生地:印度加尔各答
现居地:印度本地治里
徐梵澄文化研究中心是一个跨学科的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旨在促进中印和欧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心最近发起了一个联合项目,邀请中国和印度的年轻人制作关于各种文化主题的短视频,让两国青年增强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中印两国的年轻人虽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教育背景,但是面临着相似的学业、就业和生活压力,需要更加密切深入的交流合作,分享解决人生挑战的方法。中国的“千禧一代”约为4.15亿人,印度的约为4.4亿人,二者占全球“千禧一代”总人口的47%。年轻人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更多,思维更加活跃和开放,对新观点、新理念的接受程度更高,他们之间的对话和文化交流对于塑造两国民众对彼此的了解非常重要。徐梵澄文化研究中心也希望与更多的中国青年文化研究中心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促进跨文化研究,在广泛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中国和印度都是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国家,两国源远流长的人文交流是重要的合作基础。从古至今,人文交流合作极大增进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了经济关系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和印度是通过文化和知识交流联系在一起的伟大文明,丝绸之路是两国历史文化和贸易交流的见证。中国给世界带来了造纸术、印刷术、茶叶、丝绸和指南针,印度给世界带来了阿拉伯数字系统、阿育吠陀医学、瑜伽和印度教。近年来,中印两国在教育、科技、电影、农业等方面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虽然从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两国人文交流活动有所减少,但疫情终将过去,我们要做好准备,在疫情之后重新恢复两国交流的活力。
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不少,其中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丧失等等。中印两国是经济迅速增长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对塑造亚洲乃至全球的环境发展方向都将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10月,本地治里印中友好协会以联合国观察员身份在线参加了在云南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国和印度生物多样性都非常丰富,两国合作对于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跨越国界和超越机构的挑战,任何政府或机构的单独行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国际组织、政府、企业、大学、非政府组织和具有创造力的个人之间的联合行动。跨国青年项目可以在团结中印两国促进多领域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印两国的政策制定者可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缓解气候变化等领域打造青年合作平台,发挥青年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应对共同挑战,构建命运共同体。
媒体与中俄文化交流
姓名: 罗维卫
职业:北京市旅游形象大使
出生地:俄罗斯弗拉季高加索
现居地:中国深圳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俄罗斯北高加索,我从小就对中国非常感兴趣。出于对汉字和中国文化的迷恋,高中时我从背拼音、练发声开始,一点点自学中文。2011年高中毕业后,怀揣着无限向往和好奇,我第一次来到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中国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坚定了我在此求学的信念,从此开启了我在华留学生活的篇章。
自古以来,中国对世界的多元文化就充满尊重与包容。中国媒体也实践着开放、包容、谦虚的理念,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展示提供了绝佳的平台。机缘巧合之下,作为一个来自北高加索的俄罗斯青年,我在中国的十年间有幸通过各类传媒平台和媒体节目,为中俄文化交流和汉语推广作了一点贡献。2014年,我获得了CCTV- 4“汉语桥·全国外国人汉语大会”全球总冠军,让全世界了解汉语的魅力。我也参加了多档中国电视节目,在包括《中国诗词大会》《世界青年说》等舞台为广大中国观众介绍俄罗斯的文化。2019年,俄罗斯国宝级歌手波琳娜来中国参加一档歌唱节目,我在节目中担任她的音乐合伙人。我曾在“汉语桥中文比赛”担任评委。我还作为清华大学学生代表,现场参加了清华大学授予普京总统名誉博士学位仪式。
我经常会收到俄罗斯年轻朋友的信,他们说因为我而对中國文化有了兴趣,有的人像当初的我一样开始学习中文,甚至也来到了中国留学;同样,也有很多中国朋友在互联网平台私信告诉我,他们正在学习俄语,很想了解俄罗斯文化等等。
文化具有传承性。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的众多文化名人都对两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将中俄文化交流的精神火种一代代相传至今。早在一百年多前的19世纪,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就尝试翻译老子的《道德经》,在他的诸多文学作品中也能看到老子思想的痕迹。20世纪初,俄国女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与汉学家费德林共同让中国战国时期的《离骚》成为穿越千年的共鸣。到20世纪中叶,俄罗斯读者已经能用俄语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包括《诗经》《论语》以及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中国文化得以跨越千年的历史和万里的距离,在俄罗斯大地熠熠生辉。同样,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很多俄国文学作品也在中国文人的积极传播下影响着中国人民。比如鲁迅,他不仅是一位杰出作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外国文学译者,翻译了不少俄语作品。
文化与交流是动态的、持续的、面向未来的。在中国生活的这十年,我走南闯北,去了很多城市,接触了很多人,也交了很多朋友。我发现许多中国朋友,尤其是老一辈人,对俄罗斯文化有特别的情结,《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老歌在中国几乎人尽皆知。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俄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共同发展,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已经进入新时代。两国各类新媒体的交流合作,包括网络电视、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络等,让民众的文化交流和沟通更加便捷、高效、有趣。我经常在社交媒体上被同龄的中国朋友问到,俄罗斯年轻人现在喜欢唱什么歌,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很多中国的科幻文学、电影、歌曲等也通过各类新媒体进入俄罗斯年轻人的视野。青年一代正在借助媒体的文化传播,成为中俄友好关系最优秀的继承者。
小时候,中国功夫片让我第一次了解并喜欢上了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并让我一直热爱至今。如今,我已经在中国完成了学业,将继续留在中国致力于中俄文化交流工作。我希望通过中俄两国丰富的媒体平台,不断促进年轻人的交流,为中俄友好关系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