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之治
2021-02-24祁凡骅
治理(Governance)已经是世界政府管理领域的流行词。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原来的统治模式无法应对多变、碎片化、复杂环境下的公共事务,于是新的治理模式应运而生。理论视角不同,政府在治理中的角色存在差异,但改变政府在治理中一家独大是西方治理的共同元素。
全球化时代,各国面临着一些类似的问题,国家之间的政策交流学习更容易、更频繁。中国的政府治理也拥有了一些和西方相通的治理理念。比如,在社会治理领域,中国提出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在国际事务领域,中国提倡多元参与;在行政审批改革中,中国致力于放权给基层、还权给社会,提升公共服务,改善营商环境。这些做法与西方的治理理念是一致的,但单凭这些治理特征不足以解读中国之治成功的深层缘由·中国治理范式拥有不同于西方治理的两大核心特征。
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
中国之治是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党政融合治理。中国发展奇迹的制度根源是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改革开放的驱动者、中国梦的领航者。中国的发展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之治的核心,这既是中国之治的特色,也是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
中国的党政关系经历了探索、尝试、定型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党政关系效仿西方“党政分开”,党的治理体系和政府的治理体系相对独立。实践证明,二者存在重复设置问题,既增加了公共成本,又叠加了运行环节。因此,党的十八大之后,党政关系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促进政府治理的高质量运行。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面重构了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将适合党直接管理的事务划归党的治理体系,党政治理体系的冗余和重叠大幅减少,整体合力不断提升。
中国之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性治理。在多党制下,每个政党仅代表社会中的部分阶层和群体。比如,美国的共和党主要代表资本家群体和白人,民主党则主要代表社会中下层、黑人和移民群体。西方政党宣传的“人民性”实际上是“选民性”,主要回应政党的票仓诉求。与西方政党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党。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中国的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未来,中国将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之治的人民性融入治理的各个环节,既不是竞选口号中的“人民性”,也不是选票诱导中的“人民性”。中国之治的人民性特征,是中国治理范式最为显著的特点。
中国之治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中国的治理实践与成就表明,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中国之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治理。基于此,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不断制定和完善。
党的长治久安、永葆青春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蕴含。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包括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回顾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探索,对其发展规律会有更深刻的认识。首先,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都很重视对干部队伍的纪律管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铁腕反腐,净化了政治风气,锤炼了干部队伍,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其次,中国共产党始终抓住不同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关系进行治理部署。1956年,党的八大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论断,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抓主要矛盾是中国治理的重要规律和经验。
再者,试验创新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仅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城市进行经济特区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1984年又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被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增设海南省为经济特区。党的十八大之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同样延用了试验创新的方法。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设立,获取基本经验后,2015年增设广东、福建、天津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16年又增设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年将海南全岛设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试点后推广,这已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范式。
最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迈上100万亿元大关,人均 GDP也突破1万美元。中国坚持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不断健全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开展扶贫工作,保证困难民众生活的全面改善。2020年,中国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可以说,基业长青理念和建设伟业方法是中国治理实践所蕴涵的精华,中国之治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治理范式。
本文作者祁凡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敦煌文化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