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届世锦赛男子双杠项目成套动作竞技实力对比研究
2021-02-24郭丽艳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第49届世锦赛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2017版男子竞技体操新规则的变化,剖析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双杠项目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男子体操双杠项目提升竞技实力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邹敬园在双杠项目方面竞技实力位于世界第一梯队,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统治地位。在第49届世锦赛双杠项目决赛中邹敬园与维尼亚耶夫的缺席,致使“D”分与“E”分均明显低于前两届世锦赛。第Ⅲ组别使用率稳占第一位,后上转体180°成倒立成为本届世锦赛的必选动作。传统支撑摆动类动作仍受运动员青睐,挂臂类动作的使用数量有所下降,多是为了满足组别要求。前团两周转体180°下仍是下法的主流动作,后屈两周下将成为历史,我国运动员应当加强下法难度的训练。在保证难度的情况下,完成质量是成套动作取胜的关键。
关键词:世锦赛;竞技体操;动作组别;难度;完成质量
中图分类号:G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1)06-0044-06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complete sets of movements of men's parallel bars in the 49th World Championships
GUO Liyan
(Shanxi Business College, Taiyuan 030000, Shanxi,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video observ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complete sets of movements of the top 8 athletes in the parallel bars in the finals of the 49th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n'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parallel bars in the worl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new rules of Gymnastics in 2017.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men's gymnastics parallel bar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Zou Jingyuan is the first tier in the world in the parallel bars, and he is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 to win gold in parallel bars in Tokyo Olympic Games. Due to the absence of Zou and Viniyaev in the parallel bars final of the 49th World Championships, "D" and "E" point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revious two world Championships. It remains the first of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third group steadily, and the backward up turn 180° handstand became the required action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The traditional supporting and swinging movements are still favored by athletes, and the number of arm hanging movements has declined, mostl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roups. Double forward tuck half turn dismount is still the mainstream movement, while sheep dismount with 2 saltos become history. Chinese athlet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he difficulty of dismou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suring the difficulty, the quality of completion is the key to success.
Key words:World Championships; competitive gymnastics; action group; difficulty; quality of completion
收稿日期:2021-09-23
作者簡介:郭丽艳(1992- ),女,山西临汾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在世界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中,双杠项目一直担负着为我国争金夺银的重大任务,是男子六项中最稳定的夺金点。里约奥运会我国体操陷入低谷,其中优势项目双杠也未有奖牌入账。在随后的第47,48届世锦赛中国队强势崛起,我国小将邹敬园勇夺两届世锦赛双杠冠军,在第48届世锦赛中甚至高出第二名将近1分的成绩。在刚刚过去的第49届德国斯图加特世锦赛,邹敬园由于在预赛出现失误没能进入决赛,这让冠军的归属充满不确定性,但我国仍有两名运动员闯进决赛,可见我国运动员在双杠项目的绝对实力。本文通过对第49届斯图加特世锦赛双杠项目决赛成套动作难度、动作编排以及比赛成绩等进行深入分析,在各国运动员熟练掌握新规则的基础下,把握双杠项目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男子体操双杠项目提升竞技实力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49届斯图加特世锦赛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及比赛成绩为研究对象,第47,48届世锦赛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为参考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索关于竞技体操双杠项目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国际体操联合会等相关网站,对双杠项目发展的特点及趋势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反复观看现场录像及CCTV转播的第47,48,49届世锦赛双杠项目决赛的现场实况,对所需的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1.2.3 专家访谈法
针对所研究的内容与目的,对山西省体育局、太原理工大学等相关体操专家及部分省市体操教练员进行了访谈,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23.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归类,并进行逻辑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套动作编排特征分析
现代双杠动作主要是由不同结构组中选择的摆动和飞行动作组成,并通过各种挂臂、支撑和悬垂动作之间的不断转换来反映这个项目的全部潜力[1]。在分析第49届世锦赛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及竞技实力对比中发现,各国优秀运动员使用动作编排具有同类相聚的特点,在难度动作选择上各有不同,展现了体操项目的多样性,基本符合当今世界竞技体操发展的潮流[2]。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双杠流行的上法有两种即:挂臂后摆上屈体前空翻成支撑和后上转体180°成倒立动作。其中前5名运动员中有4位双杠上法动作均采用挂臂后摆上屈体前空翻成支撑,此类动作属于挂臂类动作,在2017版男子竞技体操新规则中对挂臂类动作扣分更加严格,且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极高,运动员大多会在满足规则的情况下尽量避免该类动作的使用而减少因动作质量不佳引起的扣分,而挂臂后摆屈体前翻动作较易完成,且不易扣分,因此成为多数运动员挂臂类动作的首选。我国选手邹敬园在资格赛中出现失误,未能进入决赛。但我国另外两位选手肖若腾和孙炜闯入决赛,并在决赛中展现出自己应有的实力。两位在双杠项目上法动作选择上均选用了难度价值为0.5分的动作。其中肖若腾则使用了其擅长的挂臂前摆转体360°成倒立作为上法动作,接着又是两个难度价值为0.5分的挂臂类动作,成套编排新颖,难度适中。孙炜则选用了双杠主流上法动作后上转体180°成倒立,紧接着又是两个难度相对较低的短半径回环动作。从中也可以看出运动员在选取动作时有“同类相聚”的特点。决赛前6名运动员前4个动作难度价值皆为0.4以上,高难度动作放在成套动作的开始阶段,中间穿插难度价值较低的回环类动作过渡,下法提高难度成为当今双杠成套动作编排的特点。在决赛中排名最后的2名运动员在预赛中为前2名,这种结果在比赛中罕见,由此可见双杠项目的竞争激烈程度,以及运动员在决赛中压力之大,如何正确疏导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压力正是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2.2 成套动作各组别结构特征分析
运动员的难度分是由最有价值的10个动作组成,它们来自于4个组别,分别为“第Ⅰ组两杠上支撑或经支撑完成的动作;第Ⅱ组从挂臂开始动作;第Ⅲ组在一杠或两杠悬垂摆动和短半径回环动作;第Ⅳ组下法”。东京奥运周期新规则规定:一套完整的双杠成套动作必须包含4个不同的动作组别,每完成一个动作组别加0.5分,總计2.0分[1]。从表2和图1中可以看出:在双杠项目4个动作组别中,Ⅲ组动作以32次使用和40.0%的比例稳占第一位,且有3人次以组别最多5次的数量完成该类动作,最少的也有3次,可见悬垂大摆和短半径回环动作已经成为运动员双杠项目的首选动作;传统支撑类动作仍受运动员青睐以28次和35.0%的比例占据第二位;Ⅱ组难度价值更高的挂臂类动作仅以12次和15.0%的比例依旧排在第三位,且使用次数较前两届世锦赛有所降低,这也表明了运动员经过前两届世锦赛的洗礼,已经充分理解了规则,减少使用扣分更加严格的挂臂类动作,以求获得更高的完成分。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我国选手肖若腾在8名运动员中支撑类动作选用最少为2个,而其擅长的挂臂类动作选用最多为3个。
2.2.1 支撑摆动类动作使用特征分析
作为双杠项目的传统动作,支撑类动作是构成双杠项目成套动作的主题,该组别动作通过支撑摆动获得力量来完成各种转体和空翻动作[3]。由表3可知:在双杠项目4个动作组别中,支撑类动作仍受运动员青睐,人均使用3.5个,主要集中于前摆转体、希里、空翻类动作。希里类动作难度价值高,且容易形成有效的高难连接,因此成为东京奥运周期双杠项目的必选动作[4],由希里动作升级的一杠希里动作数量也较前两届世锦赛有所增加。在支撑摆动类动作上,今年世锦赛最大的变化是空翻再握成挂臂动作较第47,48届仅1次的数量上明显增加,达到4次,然而更高难度价值的空翻再握成悬垂动作在第47届2次、48届3次降为本届世锦赛的0次,单个动作难度价值的降低也预示着本届世锦赛双杠难度不如上两届,主要原因为前两届世锦赛冠亚军邹敬园和维尼亚耶夫均没能参加本届世锦赛决赛,这两位运动员在双杠项目上不管是难度还是完成均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
2.2.2 挂臂类动作使用特征分析
挂臂类动作是由挂臂支撑开始的动作,其特点是旋转半径小、转动力量不足,难以保持有效的动力,且扣分明显,但是难度价值较高,成为不少顶尖运动员的主选动作。进入东京奥运周期以来,新规则对挂臂类动作扣分更加严格,得分更加困难,因此该类动作对运动员完成质量要求极高,且每一个动作的失误都可能影响整个比赛[5]。所以虽然该类动作难度价值较高,普遍在E组及以上难度,但在使用率方面仍然不高,尤其是在本届世锦赛邹敬园与维尼亚耶夫双双缺席的情况下,使用率更是大幅下降。由表4可知,挂臂类动作使用仅12次,占总动作的15%,涉及4个类型动作,以挂臂后摆屈体前空翻成支撑为最多,有5人次使用,前两届世锦赛均有6人次使用,可见该动作技术已经娴熟,成为多数运动员的标配动作。在挂臂类动作选用中,运动员多以挂臂后摆屈体前空翻成支撑作为上法动作,这样既满足动作组别要求,又保证了难度,且避免了空翻伸展不足导致的额外扣分[6]。挂臂类动作难度大,扣分因素明显,致使不少运动员使用该动作仅是为了满足组别要求而适当降低使用率,正因如此,也势必成为优秀运动员夺取较高“D”分的最佳选择。
2.2.3 悬垂大摆和短半径回环动作使用特征分析
悬垂摆动动作是由里约奥运周期的悬垂大摆动作和短半径回环动作两组动作合并而成。 具有种类多、发展快、难度高的特点,且从生物力学角度看该类动作旋转半径大,易于形成高难动作的相互连接和转换[7],因此成为各国运动员首先选用的动作。本届世锦赛使用该类动作为32次,占总体的40%,与第47,48届世锦赛完全一致。由表5可知,难度价值为0.5分的后上转体180°成倒立有8人次使用,与希里一致,前两届世锦赛也分别有7人次、6人次使用;后上成倒立有6人次使用,与前两届世锦赛基本一致,因此可以推测后上成倒立及后上成倒立转体动作将成为东京奥运会双杠项目第Ⅲ组别的首选动作。该类动作结束时成倒立姿势,有利于难度动作之间的直接连接,对于成套动作的流畅性也有一定的帮助。此外,难度价值为0.5分的后上团身后空翻成挂臂以及难度价值为0.6分的大回环马库茨和大回环转体180°团身前空翻一周半成背挂动作均是东京奥运周期3届世锦赛中首次使用的动作。比赛动作类型的多样性,使得双杠项目愈加精彩。
2.2.4 下法动作使用特征分析
在体操项目中,下法动作决定着整套动作的成败,因此加强下法稳定性成为各国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点。与里约奥运周期相比下法动作最大的变化是主流下法由后屈两周下转变为前团两周转体180°下,难度价值得以提升。东京奥运周期3届世锦赛中各有一次后屈两周下动作,皆为我国运动员完成,0.2分的难度差,使得完成该动作的运动员无缘前三。因此我国运动员要取长补短,加强下法难度的训练[8]。第47,48届世锦赛完成后屈两周下的运动员为林超攀,均与第三名相差0.033分,位居第四;第49届世锦赛完成后屈两周下的运动员为肖若腾,与第三名得分一致,其完成分稍逊于前者。根据国际体联规定,单项在总分一致的情况下,完成分优者获胜。综上所述,我国运动员在保证完成质量的情况下还需加强下法难度的训练。在第47届世锦赛德国选手莫萨尔成功完成难度价值最高为0.7分的后团两周转体360°下,难度价值高伴随着风险大,完成率低,因此整个东京奥运周期也仅有这一名运动员完成这一动作,前团两周转体180°下仍是主流下法。
2.3 成套动作的难度与完成特征分析
双杠一套成套动作包括“D”分和“E”分,“D”分即成套动作的内容;“E”分即成套动作的完成情况,涉及到编排、技术要求和身体姿势[3]。由表7可知:从前 3 名的成绩来看,由于邹敬园和维尼亚耶夫双双缺席本届世锦赛双杠决赛,本届世锦赛双杠比赛成绩远不如前两届世锦赛,甚至本届世锦赛的冠军成绩还不能排至前两届世锦赛的前5名,这与我国选手邹敬园和乌克兰选手维尼亚耶夫缺席双杠决赛有很大关系。可见弗拉瑟尔虽然夺得了第49届世锦赛双杠世界冠军,但与邹敬园和维尼亚耶夫的竞技实力还有很大差距[9]。此外第49届世锦赛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当中整体“D”分相差不大,最高与最低仅仅相差0.4分,而“E”分则波动明显,最大差距为1.25分,远远超过难度分最大差值,完全诠释了当今竞技体操的发展特点,即“难美并重,美优先”。国际体操联合会在鼓励运动员发展难度的同时,更强调难度的发展与创新要以高质量的稳定完成为前提[10]。
第49届世锦赛双杠决赛“D”分、“E”分折线图如图2、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双杠决赛8名运动员的“D”分波动较大,且没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冠军获得者英国选手弗拉瑟尔完成分为8.4分在前8名运动员中并不出众,仅仅排在第四,然而依靠全场最高难度分6.6分获得冠军,是典型的以高难度取胜的选手[11]。亚军获得者乌克兰选手昂德尔同时拥有第49届世锦赛双杠决赛的最低难度分和最高完成分,凭借高质量的发挥获得一枚银牌。昂德尔通过最低起评分依然能够凭借高质量的发挥荣获一枚奖牌,这让在东京奥运周期不断追求难度分的运动员不得不重新审视“E”分的重要性。在传统观念上,难度分越高,运动员夺冠的几率越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高“D”分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例如乌克兰名将帕克努克依靠6.5的高难度在双杠资格赛中获得第一,但是在决赛中出现失误掉杠,最终仅获得第七名。德国名将道瑟尔在资格赛中排名第二,在决赛中同样失误掉杠仅获得第八名。
因此难度需要发展,但是必须以稳定的高质量成套动作为前提,二者只有协调发展才是取胜的关键[12]。从图3中可以看出:除了冠军获得者,其余7名运动员完成分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在运动员整体难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完成分与名次呈高度相关。动作难度是运动员竞技实力的体现,而成套动作完成质量则是比赛最终获胜的保证。因此在成套难度难以有效提升情况下,着重完善动作完成质量,减少比赛中的失误仍可以保持一定的竞争力[13]。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我国运动员邹敬园在竞技体操双杠项目方面位于世界第一梯队,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具有统治实力。本届世锦赛双杠项目决赛中由于邹敬园与维尼亚耶夫的缺席,“D”分与“E”分均明显低于前两届世锦赛。
2)第Ⅲ组别使用率稳占第一位,且有3人次达到规则限制的最高数量5次,最少使用3次,后上转体180°成倒立成为本届世锦赛的必选动作。传统支撑摆动类动作仍受运动员青睐,人均使用3.5个,在第47,48,49届世锦赛上,希里动作成为每名运动员的必选动作。挂臂类动作难度高,扣分力度大,致使该类动作使用量有所降低,多数运动员使用该类动作并非为了增加难度,而是为了满足组别要求,同时也成为优秀运动员夺取更高“D”分的最佳选择。
3)前团两周转体180°下仍是下法的主流动作,后屈两周下将成为历史,我国运动员应当加强下法难度的训练。
4)难度是运动员整体实力的体现,而完成则是取胜的关键。
3.2 建议
1) 在竞技体操双杠项目上,第47,48届体操世锦赛我国运动员邹敬园连续获取双杠冠军,他在双杠项目的竞技实力位于世界顶尖水平,因此邹敬园只要在比赛中稳定发挥,顺利完成成套动作,在任何大赛中获取金牌不是问题。但除了他之外我国很少有其他运动员能够在双杠项目上获得奖牌,难度有余、完成不佳是我国双杠项目其他运动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建议我国运动员在提升难度的同时仍要以高质量的成套动作作为重点。
2)在竞技体操比赛时,对运动员的体能及心理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双杠比赛时往往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点,因此狠抓体能,强化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至关重要。
3)我国运动员除邹敬园外,下法多以后屈两周下为主,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在下法难度上就相差0.2分,既不利于双杠项目自身的发展,也对成套动作难度提升有一定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我国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因此建议我国运动员在训练保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前团两周转体180下动作,以确保我国运动员在双杠项目上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国际体操联合会.2017年—2020年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M]. 中国体操协会, 2017.
[2]郭君.中外双杠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的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7.
[3]刘敦晓.世界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发展趋势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 2018,37(2):50-54.
[4]张建华.世界男子双杠“D”分动作的结构与发展趋势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 2018,37(4):55-57.
[5]刘敦晓.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18,40(3):75-79.
[6]杜旻.东京奥运男子单杠成套动作选择与编排预测分析——基于2017 ~ 2020年男子竞技体操的评分规则[J]. 湖北体育科技,2019,38(2):534-551.
[7]曲鲁平,靳庆伟,于建成,等.我国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创编设计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6,32(4):85-90.
[8]杨辉,马海涛.基于秩和比法的中外男子体操实力对比分析——以第48届世界男子体操锦标赛为例[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2):233-241.
[9]胡文强,李思民.东京奥运会周期世界男子体操发展态势分析[J]. 福建体育科技, 2020,39(3):33-37.
[10]王文生,王伊佳,赵艺杰.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比赛竞技实力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30(4):362-365.
[11]彭召方,李佐惠,袁玲,等.中国体操竞技实力移位现象探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7,53(3):93-99.
[12]赵元吉,常德庆.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賽男子双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6):41-47.
[13]刘欢,董建国.东京奥运周期竞技体操单杠成套动作难度与编排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21,43(2):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