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高职教育教学的特色与创新

2021-02-24李羊林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
关键词:台湾教学创新职业教育

李羊林

摘要: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大陆现行的教育相比,在教育理念、教学体系、专业设置以及课程教学上逐渐形成了比较科学的体系与特色,值得借鉴。本文以在云林科技大学的访问学习为例,介绍了台湾职业教育教学上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关键词:台湾;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教学特色

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比大陆要早30-40年,自1950年代开始,即制订了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全民职业教育政策;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紧紧联系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需求,不断进行发展和改革[1,2]。随后的20多年间,台湾政府在财政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投入,支持教育,使得臺湾的职业教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提高,然后,实行了具有台湾特色的的“双轨制”教育体制,既继承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又根据台湾本土当时的经济结构与现实情况做了适当的补充,形成了台湾教育体系的特色,为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了台湾经济提高,对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作出了一定的贡献[3]。

一、教育体系上的特色

1.大陆虽然比较重视职业教育,但是总认为其层次不高,在学校名字上加上职业二字,招生也在最后批次进行,使人们从观点和认识上认为职业教育层次不高。而在台湾的认识是,高层次职业教育是日本德国的教育体系,研究性大学是沿用的美国体系,其培养层次是一样的,虽然同样是职业教育,但没有冠以职业二字。实际上,每所大学都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把学校名称冠以职业二字,并放在最后批次录取,导向上就出现偏差。

2.在职业教育的构建上,内地近年也学习了台湾的双轨制,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接上出现对接专业不吻合和不互通的问题。特别是大专或本科毕业后提升出现断层,深造渠道不多。在台湾,可以选择普通高级中学(普高)或高级技职学校(大陆称之为中职)继续学习三年,即这三年就开始了“两条轨道并行运行”。高中的学生毕业后正常情况即升学到普通的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四至七年,高职的学生毕业后正常情况下即升学到专科学校或技职院校同样继续深造二至四年,但普通高中或高职毕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另一条的升学途径,普高学生也升到职业教育院校,而职高学生也可参加高考升到普通高校。包括本科或技职院校毕业后都可以继续到不同类别的研究所深造,取得硕士甚至博士文凭。也就是说,台湾真正做到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完全地位平等,都可以有畅通的升学深造渠道,并且随时可以与普通学术教育进行换轨。

3.高等教育比较规范。高等教育分为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大学以及院校研究所,办学层次清楚,目标明确。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依入学资格不同,分2年制、3年制与5年制不等。凡设有3个学院以上称大学,否则称独立学院。正规的高等院校一般为4年学制,但特殊专业如师范、法律、建筑专业等多为5年,医学专业6至7年。

4.办学模式有三种。台湾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政府”出资办学和管理;二是由民间(教会、个人、民间团体)出资办学和管理;三是由“政府”出资建设,交由民间管理。三种模式下,管理方式不同,因而能够各自体现各种学校自己的特色与专长。

二、专业设置与形成特色

1.学院专业与设置方式与大陆不同

台湾是以思维逻辑形式分设的,而大陆是由专业形式设置的。如云林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在工程学院设置了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环境与安全卫生工程系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系营建工程系资讯工程系等。而在设计学院,分设计学研究所、工业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建筑与室内设计系、数字媒体设计系、创意生活设计系,而在人文与科技学院,竟然设置材料科技研究所。大陆的设置是专业,如机电系,往往是机械、电子、设计制造是一体在一个学院的,建筑又是桥梁,建造,设计,施工等在一起,当然这样的划分有其明显的优点,就是思维方式是一样的,便于创新,但专业知识的养成难度就比较大。这种方式与大陆的按专业区分完全不同,个人认为:应当进行借鉴,在网络时代,专业知识的获取渠道比较多,淡化专业背景而进行不分学科类别思维更有利于创新。

2.多学科融合,重视人文教育

教学理念与教育目标强调人文关怀与人文素养。台湾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各校虽然不尽相同,但无不充满人文关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台湾大学自1981年提出“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来,逐步形成了“培育具备健全品格,坚实学问,社会关怀与全球视野之社会中坚及领导人才,以增进国家及人类福祉”的教育目标。在台湾,无论是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还是专业性、应用型的学校,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都是其落实全面人格教育理念所关注的基本素养。

在其设计的各个学院中,都有人文专业,每年各学院都要进行毕业和年终的演出。演出溶入各专业的特点,甚至将专业内容渗透到演出的戏剧和节目中。编剧导演演员都是由学生组成,实际上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专业设置具备国际视野

台湾教育界认为,只有通过国际教育的推动与落实,将国际意识融入教学内容中,才能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年轻学子。近年来,制定了国际教育白皮书,提出了国际教育的策略和行动方案,通过多种渠道增进师生国际化视野。我所访问的云林科技大学,与十多个国家进行学生教师的交流。招收大陆、越南、印尼、泰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学生,同时,也发展与大陆的办学合作。其与大陆的政府机构办有闽南学院等,同时大学教授基本上都有留学国外的背景。

4.重视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在每个专业都有很多的体验。如在云林科技大学,从其校园雕塑和公众场馆的展览设计等无不将创新教育渗透到其中。在校园内,开设有创意工厂,学生如有创新的理念,可以通过申请,在创意工场进行加工试验。这样,加快了创新的节奏,把好的想法创意立即付与实施。

特别提到的是,在台湾,每年都在全台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整个台湾大专院校(指职业技术学院类)的科技创新成果,整个创新成果展览,从生活用品到飞机舰艇,从女性化妆品到住房装饰无所不包,都是台湾科技学院学生的成果,展会有数百家大学的几千个展台,展览面积达四五万平方。尽管是学生的作品,整个创新的水平不很高,但体现整个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程度与热情。各个学校都选出本校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宣传,参观的人也摩肩接踵,每日有两三万学生观摩。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到如此的规模,令人吃惊。

5.设置与生活与相关的专业

比如家居设计专业,生活创意专业。这样的专业在国内很少设置。这些专业的学生设计桌椅家电外形,儿童启蒙软件,儿童学习软件等,很多学生设计的桌椅,女性日化用品的外观,汽车和家庭小装饰品都有特别的艺术感受和耳目一新的体验。这些专业的設计尽管对科技发展的进步影响不大,但对生活与生产带来一定的收益,也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要求。

三、课程教育上的创新

1.课程以实践为主。在云林科技大学,很多课程是在实验室完成的,重视实践教育是与大陆教育比较大的差别。实用性课程较多,开放实验室,课程在实验室完成。如果按大陆的实践与理论课程比例计算,达到70%以上,比如其数控专业的数控机床学习基本上没有理论课,全在机床上完成。最后学生的成绩是由展示学生加工的多种公仔、汽车模型等完成评定。

2.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英语等由专业教师完成。这样,使得学生更有效的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和我们的高等数学教育来说更具有实用性,而英语考试考级由社会机构完成,只要学生取得相关证书,减少了编制和相关机构。

3.课程的考核由学生成果展。大多数课程不举行考试,而是是作品展示,表演,小组总结,报告论文等形式完成。这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4.在课程中由教师提问,小组讨论,老师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把创新教育整合到课堂教学中。

5.毕业设计形式多种多样。与大陆的单一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践相比,其内容更加丰富。如毕业设计多采取实物形式,采取多人联合设计与加工。有点同学的毕业设计是实验报告,有的是软件和创意,更多的是设计模型。

6.多种形式的展现毕业设计成果。在台湾,我们就参观了多次学生成果展览,先是各分院,然后是各学校,一年一度的台湾大学生创新展览。

7.实践和观摩活动也是课程组成的一部分。特别是设计学院,有很多课程主要是参观各种展览,观摩各种公开活动。

8.在课程安排学生创新。在学校内设有创意工场,同时从很多的环节上灌输创新意识,如学校的建筑、雕塑、活动海报,学生活动、演出等。

9.学生的教育与学校管理联系起来。在云林科技大学,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校园清扫与清洁,并按时间计算学生的学分。这样,既减少了学校经费,又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结语

台湾高等教育的创新还有很多方面,在台之间,我们走访了台湾中山大学,环球科技学院,台湾东海大学等学校,无不感受到台湾的创新教育与成就。台湾教育上的很多成就,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与学习,更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剖析。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部技术及教育司编印,中华民国技术及教育简介[EB/OL],2016.5.

[2]林文,闵江学院海峡学院,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及启示,2017.3.

[3]吴清山.解读台湾教育改革[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8.198.

猜你喜欢

台湾教学创新职业教育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