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简主义老了吗

2021-02-23王潇洒

智族GQ 2021年1期
关键词:包豪斯男装主义

王潇洒

I

极简的对立面,是繁复。短短两百年前,时装世界还是奉行以繁复为美。18世纪席卷欧洲的巴洛克及洛可可风格,以华丽的装饰主义不仅雕琢了宫廷、教堂、城堡,同时也不厌其烦地用蕾丝、刺绣等细节,堆砌满了男男女女们的服装。

尤其是宫廷贵妇裙装,在丰富细节的外表之下,它像千层蛋糕一般,以铁圈等硬质物料撑起层层峰峦,特别是以装饰手法突出臀部性征,好似雄赳赳的“公鸡尾巴”。

与今天摩天大楼中穿梭的The Row裹身礼裙或Ralph Lauren西服套装相比,两者显然天差地别。

极简与繁复,是当下商业零售体系催生的一种坐标系,本身不具备绝对性,因为审美的卡尺总在不断游弋。

时尚趋势的特征是周而复始,当无限浪漫的2020秋冬男装尽情摇摆着展示它在虚幻镁光灯下的夸张魅力时,谁能想到一场非人力可抗的疫情事件急刹车般地叫停了这场感性表达?2021春夏男装来了场180度的大转弯,精湛手工艺和充满艺术装饰的考究格调被办公室简朴风取代,开始追求节约与回归自然的基础服装款式。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的极简主义,好似遮天蔽日的黑影正在回潮。

我也愿意称2021春夏男装为“保险的服装”,保险、安全。这在摇摆不定的时间里似乎是最适宜的。它们实用、精细,看起来甚至有些“随处可见”。无差别的基础黑白灰用最平静的设计语言和平白的秩序将经典剪裁的上衣西装、长裤套装、简洁没有多余设计的衬衫、圆领针织和随身流动的皮革单品罗列在你眼前。

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端,德国设计师Jil Sander就从时装编辑转行,开创同名品牌,并从德国建筑设计领域承袭了极简主义——德国包豪斯学院最后一任校长Mies Van der Rohe对她影響深远,不执着于表面装饰,而是从材质着手,而后赋予它表现力十足的线条与廓形,给世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极简主义。

II

很难说,是Jil Sander成就了极简主义,还是后者成就了前者。因为追根溯源,这一脉相承自德国Bauhaus(包豪斯)思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了连天炮火,摧毁了人类千年以来建构在虚构上的神学。神学来自宫廷、授权于宗教。皇权社会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使一切紧密围绕着权势与阶层而展开,因此,越是繁复的装饰,越彰显着主人的权柄显赫。

科学,用它催生的战争武器,动摇了人类对宗教的信念,同时也推倒了一切传统社会秩序。德国魏玛,这个战后一片荒芜的城市,包豪斯设计学院便从这片废墟中拔地而起。

工业革命取代手工体系后,社会分工生产使设计与制造分离。为培养新型设计人才,1919年,德国魏玛成立“国立包豪斯学院”。首任校长Walter Gropius发布《包豪斯宣言》振聋发聩道:“曾经的装饰是为了视觉艺术,而包豪斯却把设计从繁文缛节中彻底解放。”

从此,包豪斯定下了简洁、务实、明确的基调。进一步突出可复制、强功能的工业设计思路,导致审美理念也更趋向于大众化、简洁化。正如最后一任校长MiesVan der Rohe所言, “将无谓的装饰、象征主义和姿态抹掉,留下的便是纯粹的骨架,质地、颜色、重量、比例和轮廓。”

同期,他在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和“巴塞罗那椅”,首次向世界展现了“少即是多”的精神。尤其他设计的德国馆,结构轻盈,空间开放,纯粹自然,并以大理石的天然纹理取代了繁复的墙面人工装饰。他率先在建筑领域掀起了影响至今的极简主义风潮,并深刻影响了后进者Jil Sander。

III

极简主义的萌芽,来源于对生活的反叛。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愿意深深地扎入到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以最基本的形式,让生活回归到简单,简单,再简单。”

奥地利设计师Helmut Lang善于从生活中取材,不论是从警察的制服、“飞车党”的护膝牛仔裤,还是飞行夹克上取来的绑带,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他第一个融入到高级成衣中。换句话说,他注意到了日常都市生活的蠢蠢欲动,把制服删繁就简,为极简主义注入了“安能辨我是雌雄”的性吸引力。他和Jil Sander,被视为时装界极简这一派脉络的“开山鼻祖”。

“如果没有Helmut Lang,就没有后来的Celine,或者Raf Simons。许多设计师的工作室里总是摆着一件Lang的旧设计,随时可以拿来学习一下。”德国时装设计师Bernard Wilhelm说道。

伴随着Jil Sander、Helmut Lang、Martin Margiela等一批先行者抱团取暖,极简主义被炮制成了时装业的一个热门题材,从商业定位来说,在传统高定与高级成衣之间撕开了一道口子。同时,也让消费者更关注到服装的骨架上,也就是面料、线条、轮廓与比例。

这些精密的巧思,很容易在试穿后打动人心,帮助看似平淡的服装,卖出更高的价格。就好像Steve Jobs通过Apple重新定义了手机,极简主义也重新定义了设计师品牌。而这些细微的差别,又是爱好者之间暧昧的猜谜游戏。在消费泡沫的浮夸过后,中产阶层更乐意借此消消火,与卖弄logo的追随者们拉开时间差。

IV

极简主义的深层底色,是理性的光辉。当毕达哥拉斯发明黄金分割率,这个物理世界的一切,便可以由数字来拆解,由比例来诠释。

流行文化的发展,像极了自然界中的进化生物学,一样是比例的艺术,Kevin Kelly在《技术元素》中写道:只要某个物种的亚群被隔离,在近亲繁殖的情况下,其每一代的特征都将与原始主流群体背离,最終形成一个新的物种。然而在这种隔离条件下,遗传多样性也会同步降低,专门适应新环境而进化的新物种更易受环境变化的威胁。而种族数量越大,近亲繁殖的风险便越小,同时它经历多种环境生存下去的可能性也越大。

于是,当我们看到以Gucci领衔繁复主义的上一轮时装趋势正逐渐退潮,也正是极简主义的复位。其实,流行文化的每一次生命周期,都伴随着或多或少的变异——变异正是为了适应新环境而进化。

Bottega Veneta创意总监Daniel Lee在短短18个月振兴品牌,靠的正是一手去繁就简——重新提取重要的视觉符号,如标志性的金链、云朵、编织纹。他承袭了此前Phoebe Philo时代Celine的极简风貌,并没有用浓墨重彩的logo或标志。

这在“视觉第一”审美观下的我们来说,尊重“严格优雅”的极简风格设计有些费力不讨好。但2021年的春夏男装T台上Prada和Jil Sander都参考了各自#90sminimalist 90年代极简主义盛年时期的设计,为简约美带来启发。简约性是歌颂整洁线条和功能美的关键,Hermès、Dior也都直截了当地展示了极简主义美学的元素,用白色、灰色和黑色组成经典的极简调色板。精简的服装营造谨慎的风格,让无止境地纠结、凌乱和思考穿什么、怎么搭配的烦恼成为过去。精明的白衬衫和轮廓刚好的套装让人成为气质的主角。2021春夏男装在极简主义的包装下,即使是简洁的服装也有着奢华的触感。衣服越精简越好,最好的材质在成熟的剪裁技巧下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

品牌重塑的背后,是更深远的媒介渠道迭代。早在十几年前,村上隆就预言,艺术将进入“扁平化”时代。由于互联网的本质是复制,它的原始机理是信息经过通信协议在传输过程中大量复制。因此,内容本身的形式越是平面化、符号化,也就越有利于复制。因此,极简主义传统所强调的线条、廓形乃至于面料的观念,势必已经老去。旧貌换新颜,什么才是下一代的极简美学符号?肯定是识别度高、一目了然的元素——或许,就像你的“emoji”表情。

猜你喜欢

包豪斯男装主义
包袋新装
“淇”怪
新经典主义
百年包豪斯
包豪斯在德国生根发芽百年
都是主义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狂野包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