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枪印象(7)
2021-02-23晓枪老王
晓枪老王
机匣部分
56冲的机匣截面为“U”形,81式机匣截面更复杂,整体形状像一个倒“凸”字形。从机匣刚度的角度看,81式的倒“凸”字形机匣冲压略麻烦,但刚度更好。此外,81式的机匣钢板厚度为1.5毫米,比AKM步枪的1毫米厚了50%,虽然重量略有增加,但强度、刚度更高。81式的机匣满足了步枪15000发、机枪20000发的寿命要求。
81式机匣寿命虽高,但“颜值”不足。倒“凸”字形机匣中间有一道棱,棱线和节套相接的位置线条比较杂乱,十分不好看。从机匣的侧向看,56冲机匣上下边缘之间有一夹角,以枪托为后、枪口为前,56冲机匣前细后粗,符合枪械前细后粗的总体布局,颜值比较高。而81式的机匣外形是矩形+斜角,且矩形部分较长,轮廓线条有打断感,颜值要稍逊一筹。
快慢機
相比于56冲,81式的人机功效进步明显。
56冲采用了位于机匣右侧的“大拨片”快慢机,快慢机依靠本身的弹性变形和机匣上的卡点实现定位,拨动所需的力量较大。射手使用右手拇指调节快慢机档位时,需要右手离开扳机和握把,操作并不方便。理论上,射手也可以将右手斜搭在握把上,使劲伸出食指、中指去勾动快慢机,但这个动作十分不易,射手手指可能没那么长(比如我),食指上下运动时很难发力,拨动快慢机十分费劲。
81式的快慢机改为了M16风格的旋钮式,位于机匣左侧、握把上方,射手右手握住握把时,可以用拇指进行调节,操作更为方便、迅速。美中不足的是,81式的快慢机拨杆偏短、偏小、偏滑,另外拨杆转轴的位置也略不理想,不如M16易于操作。
81式机匣的侧边棱线在节套处下弯,这避免割裂节套。节套的轮廓更完整、强度更高,寿命也更高
81式和56冲机匣对比。81式的斜角(箭头处)可能还有让位弹匣的作用,以方便前卡后挂中的前卡动作,加利尔ACE也有类似的设计
81式(左)和56冲机匣截面对比,81式的倒“凸”字截面更复杂,抗弯、抗扭能力更好
打开AK步枪的快慢机时,射手需要用拇指拨动拨杆,右手会离开握把,较为不便
射手用食指、中指向上推动AK步枪的快慢机。这个动作右手不必大幅度离开握把,但只有向上拨动快慢机时,这个动作较为省力、实用
81式的快慢机可以用拇指轻松拨动,右手完全不必离开握把。81式快慢机档位为0-2-1,即保险-连发-单发
81式和56冲握把对比,白色箭头处是两者的衬铁,黄色箭头处是81式的手指“大床”
03式步枪的扳机护圈和握把。护圈刻槽减重的潜力非常低,一共也减不了太多重量
此外,81式的快慢机有一个奇怪的BUG——如果射手扣着扳机关保险,再次打开保险时,枪械就会变为连发状态。理论上讲,没有人会扣着扳机关保险——这种“阴间”操作实在太邪门了。不过更邪门的是,这个小BUG还偏偏造成了几次事故,让人十分诧异。
护木与握把
我接触的56冲加工质量普遍不佳,尤其是木制零部件,比如握把、护木,表面都非常的毛糙,很容易藏污纳垢,看起来也非常脏。当然,也不能排除我接触的56冲都是“老古董”,木制零部件表面都磨秃噜皮了。而我接触的81式步枪,木制零部件的表面普遍光滑有光泽,加工质量要好得多。
对于枪械而言,表面太光滑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为了增加握把的摩擦力,81式在握把上增加了防滑纹。防滑纹为竖向,深度较大,能够避免射手手掌绕着握把滑动,比56冲的网状防滑纹更实用。81式的握把形状经过了优化,整体上握持比56冲更舒服。56冲握把和机匣的连接位置使用斜向的大号衬铁,外形非常难看。而81式改为平行小号衬铁,外观上漂亮很多。
81式的握把上还有一个让我很感兴趣的设计。得益于平行的小号衬铁,81式握把的安装位置更为靠近机匣。射手握持枪械时,手掌的位置更高,食指也更靠近扳机,扣动扳机时的位置也更靠上。但是,这么设计有什么好处呢?这一点让我十分好奇。
81式握把前上方设计了一个圆润的前伸凸起,可以和扳机护圈配合,让手指有个舒适的“大床”,这是一个非常贴心的设计。有托步枪的重心较差,射手在更换弹匣,或者用左手做一些其它动作时,必须暂时性地用右手单独持枪。此时枪械完全靠右手支撑,所有的重量首先都压在手指上。
03式步枪的握把前伸凸起很短,且出于减重的考虑,在护圈上挖出了减重槽,射手单手持枪时,扳机护圈特别硌手指。一位军校的朋友曾屡次向我吐槽这个问题,而后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81式为何要做一个那么舒服的手指“大床”。
此外,81式还是一支很“瘦”的枪,这主要体现在护木上。得益于更矮的活塞轴线,81式的护木更低矮、握围更小,射手握着护木射击时,手掌包裹得更多,这可以让射手更好地抓握枪械,有利于控枪。总体而言,国外枪械护木更胖,国产枪械护木普遍較瘦。我以前认为,这是因为外国人手大,中国人手小。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外国人同样也喜欢瘦护木——圆圆胖胖的护木从来不是什么好设计。
81式(上)和56冲上护木对比,81式的护木更矮更瘦
瘦护木在美国的民间射击比赛中非常常见。在不必挂附件时,护木应该尽量瘦一些,而不是挂上一堆附件变成“圣诞树”
左:56冲的击锤特写,击锤很容易在这个位置断裂 右:81式(上)和56冲的击锤对比。81式的击锤扣合改为了单侧,击锤的“大头”被缩小,重心更靠近转轴,“颈椎”负担就更轻一些、不容易断裂,寿命就更高
寿命认知
在我看来,81式最可贵的技术进步,在于寿命从56冲的10000发提高到了15000发,增幅50%。凭借步枪15000发、机枪20000发的高寿命,81式成为了国产自动步枪中的长寿冠军。
寿命提高50%,成本、难度的提高可能远远不止50%。56冲的击锤寿命规定为15000发(击锤寿命往往远大于整枪寿命),实际上很难达到要求。在历时几年的改进中,生产厂家试验过换材料、精细加工等种种手段,然而寿命依然不理想。后来,生产厂家在击锤生产中增加了喷丸处理,用无数的小钢球喷射、敲打击锤的表面,让击锤的表面被捶打得更细密,形成强度更高的保护层,还能掩盖加工刀痕,以求达到更高的寿命。
但喷丸处理是一道相对麻烦的工序。经过喷丸后,56冲的击锤寿命终于达到了15000发。然而不久后,56冲的切削机匣改为冲压机匣,机匣的强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寿命只能勉强保证10000发。既然机匣提前“去世”,15000发寿命的击锤也失去了意义,喷丸工艺也就取消了。
可见,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击锤,提高寿命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如前文所言,为提高81式的寿命,设计人员重新设计了击锤形状;为提高机匣寿命,机匣钢板的厚度大幅度增加,截面、节套结构都进行了重新设计;自动机的质量做了下调,自动机的速度,尤其是后坐到位的速度也下降了不少,后坐到位时对机匣的冲击也大幅度减小。
以上的工作只是“延寿”工作的一小部分。10000发到15000发跨度实在太大,以至于枪械的每个零部件都要做出相应的更改,很多加工工艺和材料都要做出大幅度改变,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很多人觉得,81式身为“AK改”,本身的技术难度并不大,这句话实在是对81式不公平——仅仅从提升50%的寿命看,研发的难度就可想而知。
不过我们随之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15000发的寿命这么难达到,那么用更低的寿命、更低的成本代替又如何呢?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有一辆女士摩托车,整天骑车接我上学。摩托车上一个零件,我记得名称叫作皮带,其作用类似于自行车的链条。皮带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很容易坏,是一个只换不修的零件。理论上讲,便宜而寿命低的皮带性价比更高——寿命确实低一些,但价格可便宜多了。但无数的教训告诉我和妈妈:皮带还是贵的好。在很多次寒冷冬天的清晨或者傍晚,皮带“罢工”之后,我和妈妈一起把车推到修车店换皮带,这让我记忆犹新。
摩托车的皮带你想换就换,枪械可不行——相关的手续很麻烦、流程很繁琐。事实上,很多枪械实际上都在超期服役,即使破破烂烂了也在坚持工作,只有等到新枪到了,老枪才会真正“退休”。至于打够了XX发就报废的理想标准,实际上很难执行——我们很难直观判断一支枪已经打了多少发枪弹。
在很多人的想像中,枪械的某个零件坏了,士兵可以向后勤报备,及时更换新零件,甚至是新枪。但后勤是永远不够用的。一般国家的装备,都普遍存在“凑合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枪械的寿命长一些、耐用一些,就可以显著降低后勤的压力。我们可以把高寿命高成本的枪械通俗理解为优质货,把低寿命低成本的枪械理解为便宜货。优质货更耐用、更省心,所以才能卖得贵,这并不难理解。
在我看来,高寿命应该是枪械领域的不懈追求之一,提高寿命所需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值得孜孜不倦的投入和研发,尽管这样做的纸面收益并不好。而性价比有时候就是一种纸面上看起来很美的毒药——省下的成本总会用另一种形式补过来。当然,增加寿命也不应该以削弱性能为代价,削足适履式的“表面增寿”同样是不可取的。81式的寿命比56冲有了大幅度增加,同时性能更佳,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现在枪械中最“短寿”的可能就是M16了,寿命标准只有6000发,箭头处所指的闭气环允许1200发一换.标准之低让人震惊
正在进行泥浆测试的SG550步枪。国内外都有极端可靠性环境测试,能通过国外测试的步枪却普遍在国内翻车,是不是说明太严苛了点?
正在进行浸河水测试的新步枪,这是国内最严苛的试验之一了,“泡澡”20分钟起步。浸河水模拟的是泅渡,但泅渡时士兵真的会把步枪泡进泥水中这么长时间吗?
对于可靠性的反思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自家枪械的可靠性很有信心。1980年代时我国曾经进口一批当代名枪,比如比利时的FNC步枪、米尼米机枪、法国的FAMAS、奥地利的AUG步枪等等,并对这些枪械进行了包括可靠性在内的大量测试。
让人没想到的是,国外名枪纷纷在我国的可靠性测试中折戟沉沙。其中的跌落、浸河水等测试更是成为了“名枪杀手”,把众多国外名枪杀得落花流水。比如说当时非常新潮的AUG、FAMAS在浸河水、风沙测试中故障连连,FAMAS在低温跌落测试中更是“摔懵了”,枪械看起来一切正常,但根本无法射击,而AUG则干干脆脆地摔断了。
于是,能通过我国的可靠性测试就成为了中国枪械的骄傲。我们的媒体在宣传枪械时,常常对可靠性测试着墨多多。在我读本科的时候,老师们上课谈起中国枪械的可靠性,脸上总会洋溢着一份骄傲,那样的神情让我至今难忘。但是,“一个铜板有两面”,枪械的可靠性实际上都是有代价的。
以自动机为例,我国枪械的自动机质量和后坐能量普遍大于国外同类产品。高能量、高质量自动机耕像是一辆重型卡车,能量非常澎湃,这对于枪械的可靠性很有好处,也更容易通过可靠性测试。但是,卡车一样的自动机意味着更为严重的重心移动和撞击,影响枪械射击时的稳定性,最终影响枪械的精度。
自动机和机匣的配合同样和可靠性测试结果息息相关。自动机和机匣配合紧密,自动机运动时、运动到位的一致性就高,枪械每次射击时的状态就更为一致,精度就越好。但是,紧密的配合“容不得沙子”,配合越紧密的枪械,在可靠性测试中成绩往往越差。
在一定程度上讲,精度与可靠性是互斥的。国内的一贯做法是小幅度损精度、补可靠。92式手枪也好,95式步枪也好,后坐能量十分充足,自动机/套筒和机匣/发射机座的配合也是“松松垮垮”的,这样做固然保证了可靠性,但是代价也不小——92式手枪的后坐偏大、控枪不易,而95式也有类似的缺点。
不过在81式上,事情出现了例外。相比于56冲,81式的自动机重量、能量都大幅度下降了,同时自动机和机匣的配合更为紧密。从可靠性测试的经验判断,81式在可靠性试验中的成绩一定比不过56冲。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很少听到关于81式可靠性的抱怨。
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可靠性测试的成绩不等于可靠性,至少不完全等于可靠性。可靠性测试的条件非常严苛,浸河水、扬尘都是枪械中的鬼门关,难度非常大,能“一票否决”枪械的可靠性。试验枪械一次性通过这些测试的可能性很小,往往要“二战”、“三战”才能通过。
一支枪械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普通的环境下,而不是极端环境中。因此,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优势很难体现出来。而在普通环境下,为保障可靠性所损失掉的精度却能体现得明明白白。
相比于56冲,81式是典型的损可靠补精度,然而81式得到的评价却很好。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们不那么追求极端环境的可靠性,至少在浸河水等争议较大的测试中,略微降低枪械的可靠性标准,让枪械把一部分可靠性反哺在精度上,所得到的整体收益会不会更好?
新时代81式的反思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从枪械设计的角度出发,身为“AK改”的81式新意不足,客观上进步不明显、缺乏创新性,但是从用户评价的角度看,81式是国产枪械中评价最好的一代。设计和用户的观点本应该是统一的,如今却高度对立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
AK74M(左)與最新的AK12步枪。相比于AK74M,AK12的改进有限、非常保守,但相传,俄国人对新的AK12十分满意,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胜利呢?
从左到右依次为毛瑟98、641、G43、Stg44。在二战步枪中,Stg44绝对是特立独行的,会严重冲击使用习惯,但它的先进性足以弥补它的怪异
如今HK416步枪的大红大紫也让我陷入了思考。从某种程度上,HK416和81式非常像——一个是“M4改”,一个是“AK改”;一个获得了国外的好评,一个获得了国内的好评;一个是气吹改为短活塞,一个是长活塞改短活塞;两者都进行了大量机构的再优化,寿命都得到了大幅度增加。
于是,在81式和HK416上,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枪械发展的时代,早早就步入了保守时代、一个自下而上的时代。
我认为枪械发展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设计师思路,即自上而下的思路,上指代的是设计师,下指代的是用户(士兵)。自上而下思路的每一代产品都有着十足的创新性,每一代往往都会颠覆用户的使用习惯。所幸,新产品总能带来巨大的技术优势,即使颠覆了使用习惯,收益和损失相抵后,总体上依然是非常划算的。从非自动步枪到马克沁机枪,再到突击步枪,每一代枪械长得都不一样,使用习惯也根本不同,但总体上都在大幅度进步,枪械换代绝对是划算的。
第二种思路是用户思路,即自下而上的思路,本质上是一种保守的改进思路。我自己酷爱和当过兵的朋友聊天,从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士兵其实不熟悉世界枪械的格局,德国的HK433、美国的LWMMG、俄罗斯的A545,这些新式枪械,士兵可能还没有一个军迷知道的多。如果你问他未来的枪械该如何发展,士兵大概说不上来什么。
但是,士兵往往很了解手中步枪的优缺点,越是优秀的士兵,他的“业务面”就越精细,而不是越广。如果你送给他一款全新的、完全不一样的步枪,士兵可能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掌握,才能克服缺点、发挥优点。但是,如果你送给士兵一款改良版的步枪,这款步枪保持了原有的优点和习惯,但改掉了缺点,那士兵一定会很开心,比得到那款全新步枪要开心得多,毕竟这款枪他本来就熟悉。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思路各有不同的发展。一百年前到五十年前是自上而下思路的高峰期。这期间诞生的枪械,往往是由设计师的个人才华所催生的,而用户往往只能懵懵懂懂、稀里糊涂的接受,有时候还会去激烈反对新生事物。
自上而下思路中最典型的是Stg44和它所代表的突击步枪,这款枪械是时代的领先者,但命运却十分曲折。一开始,Stg44(Mkb42)枪被德国陆军兵器局以轻机枪的名义提交给希特勒,但被希特勒否决了。于是又在1943年,以MP43冲锋枪的名义装备了德军并最终扶正,在1944年得到了Stg44的正式名称,真正成为了一款突击步枪。
Stg44的设计师、德国陆军兵器局都属于“上”,是思维比较超前的一批人,尽管他们也搞出了一些让人疑惑的操作,比如把Stg44叫作轻机枪,但总体上思维是先进的。而德军的士兵是真正的“下”,Stg44叫冲锋枪也好,叫轻机枪也好,他们其实没有权利选择要使用的枪械,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已。
我国正在研发的外贸模块化步枪。我个人认为,如果为了模块化功能大量放弃了原有机构,严重冲击使用习惯,模块化的功能就得不偿失了
AEK971步枪是阿巴甘计划的成果之一,它的点射精度提升很大,先进性远胜于模块化步枪,但依然不温不火
如今的时代和当年完全不同了。枪械的技术进步已经相当有限了。每一次枪械的革命性进步都伴随着枪弹的革命性进步。从5.56×45毫米小口径枪弹诞生起,小口径枪弹时代已经持续了50多年。在枪弹不更新的前提下,小口径步枪的提升空间十分有限——无论设计师“玩”出什么花样,进步的空间都不会很大。
自1980年代以来,步枪上的几次自上而下的革命全失败了。1980年代美国ACR计划验证了无壳弹、箭形弹、双头弹等一系列先进方案;1990年代俄国人搞出了阿巴甘计划,试图大幅度提高步枪的点射精度;2000年后,结合了传统小口径步枪和可编程榴弹的OICW成为了新宠儿。这些计划中的枪械方案一个比一个科幻,但通通没能真正量产、装备。
如今的时代是模块化步枪的兴盛期,日本、捷克、德国,甚至我国都在追这个潮流。但模块化步枪本质也是小口径步枪,它只是增加了能够模块化的新功能而已,缺乏本质上的进步,远不如ACR、阿巴甘大胆。从市场反馈来看,自上而下的模块化步枪雷声大雨点小,销量反而不如各家的“活塞M4”。
本质上讲,模块化步枪是一支小口径步枪,在性能上相比于传统的活塞M4缺乏先进性。在缺乏先进性的前提下,自上而下的新产品其实是没有太大价值的——既颠覆了用户的使用习惯,所带来的收益也不大,实在是性价比不高。
自上而下的思路发展困难,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去完善老产品、走自下而上的思路。自下而上并不是说士兵要求当设计师,而是设计师根据士兵的需求去完善,而不是新设计枪械——特别是老枪械本身就很优秀的前提下。身为改良M4的HK416是自下而上的成功,身为“AK改”的81式同样也是自下而上的成功。
使用HK416的美军士兵,右上角是一支M4。很多人都分不清HK416和M4,畢竟两者太像了,但相似反而可能正是一种优势
当然,近年来枪械还是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皮卡汀尼导轨的普及、瞄准镜的大规模应用、附件的大幅度增多等等。但这些技术并不是枪械发展的核心内容,虽然会影响枪械,但不会影响枪械的本质发展走势。只要愿意,任何一款枪械都能实现这些功能。
让我们把话题说回81式。身为“AK改”的81式“新意不足,客观上进步不明显、缺乏创新性”,但在自下而上的时代,这反而是81式的最大优势。有过56冲使用基础的士兵都不会对81式太陌生,很多训练、使用、维护的习惯可以直接传承,这是巨大的优点。在没有实质性技术进步的前提下,走自下而上的思路,不去冲击用户的使用习惯,而是推出改良产品,是最合适的做法。如果还想让用户为新枪“折腰”,抛弃原来的使用习惯重新学习、重新适应,就必须要让新枪有足够的技术进步,让用户觉得这很值得。
总结
AK47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枪械,而81式,这款中国步枪,却做到了比AK47更优秀,在科技不发达、基础不雄厚的1980年代初期,这是真正的奇迹。如果说AK47是枪械中的拿破仑,那81式就是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传奇的故事不仅要听,还值得我们仔细去想。
下一讲中,我们将会讲解最富争议的国产步枪之一——95式步枪。
[编辑/何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