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形折叠构建山地校园生活
——谈中德双元工程学院生活组团

2021-02-23高增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1期
关键词:组团标高设置

高增元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工程师

1 前言

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近些年,人口向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城市及周边集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近20 年高校扩招以来,大部分的城市型大学都面临着扩大校区规模的需求,因而转向用地更加宽松的城市新型功能区转移或建设分校区,剥离出去的大学校园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引擎,迅速改变了原有城乡结合部的生态面貌,引发城市新的扩张[1]。

大学校园在城市扩张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为创造更多的价值,大学校园选址一般不会在最优质的区位。有的校园会选址在建设难度较大的山地,山地校园的设计给建筑师带来新的思考和探索。

2 项目概况

中德双元工程学院项目用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中德生态园,北邻生态园21 号线,基地南侧是抓马山,东北侧是牛奇山,基地内地势高差变化较大,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

中德双元工程学院项目总用地面积52.5 公顷,设计在校人数12000 人。整个校区以开放、活力、绿色、智能的理念,分为四个功能区——教学试验区、生活运动区、教职工家属区、科技园区 (见图1)。

校园整体建筑风格以现代徳式建筑为主,追求建造工艺高度和艺术高度,同时注重空间层次的营造,通过走廊、中庭、院落、室外楼梯、坡道、大阶梯、架空层,屋顶花园等空间的设计来满足师生的需求。

本文主要介绍地势高差达20 多米的生活组团,本区域用地面231.24 亩,按照生均10 平米的建设标准,该组团需满足3484人的住宿需求,用地面积仅能满足学生基本的住宿需求。

图1 学院项目平面图

图2 学生生活运动区平面图

在容积率有限、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地形高差设计地下和半地下空间,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满足学生多元化、复合化的生活需求[2];如何布置出学生所需要的各类公共服务用房,创造一种将运动、休闲、文化、生活等有机融合的校园生活集群空间,成为容纳多种校园活动的容器 (见图2)。这是本文重点探索的方面。

3 地形解析

地形地貌分析是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分析,建筑布局、功能分区、道路管网、视觉通廊、景观设计的组织无一不受地形地貌的影响[3]。

本地块呈扇面形,东南扇面高程在115m左右,西北扇面最低高程是80m左右,地势从东南坡向西北角,坡度超过20°,属于不适宜建设的用地。

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保护自然山体,如何运用科学的设计手段, 使山地校园与自然山体相适应, 两者协调共生[4];从技术层面,如何做到地块土方工程的填挖平衡和运距最短,提高土地利用率,并把户外活动空间、公共绿地、交通系统等各个元素有机地融入其中。这是本案需解决的问题。

4 设计理念

在设计山地建筑时,一般先根据等高线把基地梳理成若干台地,进而在台地上布置相应的建筑,但多变的高差容易产生碎片化和片段化的空间场所,缺少完整的公共空间[5]。

在设计本案时,希望避免这种情况,营造方便学生使用、学生愿意使用和逗留的场所。我们提出“地形折叠”的概念,以连接各个功能空间的路径为切入点,根据人流的流向,建立一条标高变化的空间环路。以这条环路为造型线索,对与之联系的建筑运用水平并置、垂直叠加、交互嵌套等手法,在建筑的水平和竖向间拉出“缝隙”,形成开放空间和公共交通,演变出最终整体建筑形态。

5 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采用一轴、两组团的布局模式。

一轴为山地轴线,自生活区西侧地块的教学区与生活区的交界位置开始,拾级而上,延伸至体育公园处结束。

两组团是在山地轴线的两侧形成两个生活组团,每个组团围绕台地式庭院布局,空间丰富。庭院空间内部设计生活街,设置食堂、超市、咖啡吧、书店等,方便学生使用的同时聚集活力。

基地东北角山体被适当保留,结合地形布置运动场地和体育馆,为学生提供锻炼、健身的场所。体育馆布置于城市主要规划道路上,承担部分对外功能,同时也可对城市展现良好的校园形象。

6 建筑设计

6.1 与地形匹配的校园生活

本案建筑设计时,为设计出与地形匹配的空间,方便学生日常,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空间立体化—在不同等高线、建筑层高也不同的各个功能建筑,在彼此之间组合或者与地形发生联系时,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灰空间系列,把这些灰空间赋予不同的功能,以容纳学生各类户外活动。由楼梯、坡道、大阶梯、架空层,屋面花园等串联起来的连贯的社交空间体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场地内特有的山地地形,创造了多层次交通体验。

路径多样化—通过梳理不同层次,不同时段的人行需求,结合山地地形,打造各种各样的人行流线,以增加活动的多样性和偶然性。

场所分散化—从小的场所层次来说,每个组团内部都设置内院空间;从大的场所层次来说,沿规划轴线两侧布置各种活动场所,并在场地东北侧设置运动场和体育馆等运动区;创造一种将运动休闲、文化艺术、时尚创意有机融合的校园生活集群空间,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功能互动化—规划的山地轴线把生活组团分为两部分,每个部分根据地形分别设置食堂、超市、咖啡吧、书店等,并在附近设置零散的运动场地,创造学习、生活、休闲、体育空间的复合化和互动化。

6.2 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活综合体

6.2.1 利用地下及半地下空间

本组团建设用地231.24 亩,容积率要求0.86 以下,按照10m2/人的生均住宿面积标准,该组团能满足3484 人的住宿需求。但该面积标准仅能满足学生的基本住宿,无法布置用于满足学生多元化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用房,因此在用地有限和容积率紧张的情况下,利用地形高差设计各类地下和半地下空间,布置各类公共服务用房。

6.2.2 以食堂为中心的生活综合体

作为组团中心的学生餐厅是人流密集的中心地段,是人流交汇的中心点,尤其是A 组团,餐厅A 处于整个生活区的中心地段,是各个方向人流交汇的点,在这个区域设置集中的商业服务区,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生活组团A 共6 层,首层设有一系列的生活配套房间,包括学习室、图书馆、浴室和洗衣房;在其上的公共连接层是生活娱乐区域,设有商业街、健身中心、快递收发等,它连接校园中最为公共的使用功能,这一系列非正式集合空间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共享与碰撞。

6.3 根据地形设置立体交通

6.3.1 高差分析

场地内高差较大,最低点到最高点近20m 。设计上将场地处理为三个台地,并以室外楼梯相连接。每块台地均可以形成自身的绿化内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

生活区主要人流通过西侧主入口进入,入口标高为86.000,通过大台阶和坡道连接到主通道的94.700 标高,设计活动广场,然后分别引入A、B 两个生活组团,进入B组团是平进平出,比较方便,但进入A 组团学生需要先上后下,相对不够便利,所以考虑在组团A 设置立体交通体系,设置公共连廊,学生由94.700 的公共连廊直接进入各个宿舍,在平台的下方设置商业等配套用房。

6.3.2 功能分析

标高最低的内院,利用地形将埋入半地下的建筑作为宿舍楼的公共服务空间。内院在标高上与校园道路平滑连接,解决消防上的问题。

中间层次内院有两个,通过在底层架空建筑相连接,丰富室外活动空间。同时在西南角与校园道路连接,使得消防车可以顺利进入两个内院。

埋入半地下的建筑部分均被设置为公共服务空间,采光充足的地方均为学生宿舍区域。

最上方两内院标高与北侧校园道路连接。沿内院布置校园商业空间,主要为半地下。为了增加学生宿舍面积,将一部分学生食堂设置在半地下,与商业空间遥相呼应,是组团内最为活跃的空间。同时将商业内院与宿舍组团相分离,减少了对学生休息空间的干扰。

不同标高的三个内院,通过室外楼梯相互连接闭合,形成丰富的室外活动空间。

6.3.3 商业流线

商业流线自行闭合为两个环路,可分别设置不同类型的商业空间。

6.3.4 学生流线

为了最大程度的方便学生返回自己的宿舍,减少迂回流线,设置人行天桥在同一个标高上将所有宿舍出入口相连接,使用效率提升到最高的同时,也极大丰富了学生在不同空间穿梭中的感官体验。

7 结语

通过地形折叠的方式把不同等高线、不同功能的建筑,以人流路径为切入点,运用水平并置、垂直叠加、交互嵌套等手法,建立起空间环路,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灰空间系列,将灰空间和学生生活需求相结合,最终演变出整体建筑形态。

猜你喜欢

组团标高设置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办公楼楼面装饰标高控制流程及注意事项
兵器组团“打雪仗”
组团给石界老前辈拜年去!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安庆铜矿主井提升机系统反转/过卷故障分析与处理
高层建筑的标高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