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生命教育能力的实施路径
2021-02-23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教育教学研究室张燕燕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张燕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蕴含着重要的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各年龄段设计了各有侧重的生命教育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实施生命教育,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的分布及教育内涵,还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与社会有机融合,通过学生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
一、生命教育的相关内涵
(一)生命教育是对自然生命的教育
不管是人类的生命,还是自然界的生命,均同属于自然生命的范畴,是人和动物以及自然界所有物质等具备的共同的生命形态。使学生认识、尊重自然界的生命,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生命教育中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目的。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大背景下,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动物等生命之间存在的关系,充分了解到自然灾害不仅破坏了人类的正常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以及平衡发展。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实际上是深化学生对自然界不同生命的认知,也在无形之中向学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使学生尊重自然界中的生命,在保护自身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对大自然生命的保护行动中。
(二)生命教育是对自为生命的教育
相关研究表明,自为生命超越了自然生命,是为人所有的,是在后天教育基础上形成的。对学生展开自为生命教育,能促使学生在关注自身生命健康的基础上,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并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二、生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分析
(一)认识自然生命,把握自然生命的规律
由于生命教育分为对自然生命和自为生命的教育两种,因此就自然生命的教育来说,有利于促使学生认识自然生命,并在教育中把握生命的规律。分析突发自然灾害,可以明显看出,其发生的本质原因是人们对自然生命的认识和重视度不高,并且存在对自然生命破坏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生命和人为生命之间的有效联系,打破了自然生命的规律,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生命有准确的认识,并在保护自我生命的基础上,对自然界的生命存在敬畏心理,促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理解社会生命,担当相应的责任
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有利于促使学生理解社会生命,并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首先,通过生命教育能促使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健康,并在保护自身生命健康的基础上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其次,展开生命教育,强化社会生命教育的作用,能使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人类生命的脆弱以及人类生命的强大,在此基础上,通过生命教育,提升学生对生命的感受与体验,以此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提升生命质量。
(三)丰富精神生命,敬畏、爱惜生命
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体验。精神生命的丰富,能促使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形成正确的生命观。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面临困境,或重大自然灾害时,更加敬畏生命。让学生明白面对死亡,我们不是回避或者过度渲染,而是为逝去的生命找寻价值,肯定他存在过的意义,知道生命有尽头,学生便会思考这一切,珍惜当下的生活。
三、提升教师生命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一)不断挖掘生命教育课程资源,丰富教育形式
提升教师的生命教育,需要教师开启信息敏感键,从社会生活中获取新鲜素材,与《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有机整合。这是丰富生命教育教学内容,转变教育形式,提升生命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之一。例如在《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的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空间,地球的自然状况对人类生存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还可以结合世界各国面对环保问题采取的不同的应对措施,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应对和防御这样的重大事件?如何在灾害中团结互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可持续发展?利用这些问题让学生对自然规律、自然生命和人类自身生命之间的联系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发挥生命教育的积极作用,促使学生能敬畏、理解生命与自然,寻求生命的通达之美。
(二)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对生命教育的理解
道德与法治强调生活性,注重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需要教师敏锐洞悉儿童生活中存在的真问题、真困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强化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并在教学中积极接受教师的教育和熏陶。例如,对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流行病毒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让学生提高对病毒的警惕性,并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生活中是否养成了饭前勤洗手的好习惯,既提升了学生对自身生命安全的保护意识和能力,又形成了教学共振,实现了生命课堂的有效生长。
(三)采用有效教育手段,提高对生命的认识
实施生命教育,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合理多样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从而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激发主动学习。例如在开展《爱心的传递者》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时事新闻,组织“爱心传递者”主题活动,让学生收集整理多方面资料,了解爱心人士、爱心典型事迹等。在此基础上,还可通过多媒体制作视频课件,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在爱心事迹中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四)注重生命教育的实践性,强化对生命的体验
实施生命教育,教师还需要注意结合生命教育实践提升学生对生命的体验。例如《生命最宝贵》这一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结合实践,让学生种植植物,或者养育小动物,使其在培养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乐趣并体验生命。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慰问各行业英雄等,使学生能直观感受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是生于忧患、什么是逆行英雄、什么是普通小人物的温情勇气。让学生在社会大背景下,明了生命的复杂况味,发现自己的责任力量,辩悟生命的价值内涵,遵循优化生命的立场。
四、结语
对小学生展开生命教育,教师要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充分的了解,要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进行联系,促使学生在理解、感悟生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积极的态度,实现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优化生命这一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