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绘能源大数据新蓝图
——记国网工匠白宏坤

2021-02-23张翼霄于秉艺刘子华

河南电力 2021年2期
关键词:国网河南能源

文_王 丹 张翼霄 于秉艺 图_刘子华

“我内心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就是要把工作干到极致,把能源规划做到最好。”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白宏坤明亮的眼睛里闪着光,言语轻柔而笃定。从1999年第一次接触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开始,一晃20多年,白宏坤扎根能源大数据领域,主创国内首部省级能源蓝皮书,建设国内首个政府委托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0项,取得各类研究成果近百项……用心血与汗水为河南能源经济发展贡献了无尽智慧与力量。

时间全给“电” 专业专注甘做火种

2012年4月,在国网河南经研院筹建期,白宏坤由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调任该院综合规划室主任。用白宏坤的话说,此次调任可谓转行,专业跨度非常大。初入新的工作领域,挑战也迎面而来。

成稿25万字,先精简至14万字,定稿18万字,这是2013年国网河南经研院建院后的能源蓝皮书前身——《河南能源经济与电力发展研究年度报告》在整个编写过程中的字数变化轨迹。

与这组数字不同,一直有增无减的是白宏坤心头沉重的压力。时间紧,只有3个月;任务重,没有可参考的范本,成书担负着为政府部门、能源生产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分析依据和决策参考的意义;人员少且年轻,综合规划室刚刚筹建,只有3个人。这意味着,她的团队刚刚起步就有一场硬仗要打。

重重困难下,白宏坤带领编写团队开始了加班加点的高速运转。3个月后,当她掀开印好的蓝皮书封面,那些“五加二、白加黑”不眠不休工作的日子仿佛一页页日历掀过,天道酬勤是对这份收获唯一的注解。

白宏坤被授予国网工匠荣誉称号。

初战告捷,白宏坤又挑起国网河南经研院首个科研项目研发的担子。3个人的团队,不仅要完成配网、主网规划等日常工作,而且要开展科研攻关。攻坚的日子里,没有节假日,白宏坤的心头只有一个字:干。长期的加班熬夜,她低血压的毛病又犯了,频频头晕头疼,却仍咬牙坚持,稍作休息后又不动声色地继续工作。

来到国网河南经研院后,白宏坤最大的感受就是:干每个活儿都像打仗一样。综合规划室起步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编制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春季秋季电力市场报告,需对全省经济、产品产量等相关数据进行梳理,还需要与营销、发策、交易、调度等部门对接,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要按时保质完成。

又是一场硬仗!白宏坤安排全员上阵,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序衔接。为了确保任务高质量完成,白宏坤严格到近乎苛刻,细致到近于完美。为了把好每一道关,保证每一个结论准确无误,她逐一复算着成千上万个数据。紧迫的工作也磨练出白宏坤沉稳自如的气度。为了更加从容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打有准备之仗,白宏坤练就了对一些可预见的工作及早部署、及时着手的能力。她笑着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嘛!”

“当先进技术与长期能源经济研究实践积累碰撞结合的那一瞬间,我掌握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更大范围的应用。我愿意把有限的时间全部奉献给电,也甘愿做能源大数据的一枚火种。”任凭岗位变化、工作叠加,一路修炼的女博士始终坚守初心,披荆斩棘,踏歌而行。

凡事在坚持 创新务实醉心研究

2017年年底,河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在国内率先起步,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如何规划?如何建设?面对如此重任,白宏坤带领团队学习大数据应用技术,先做顶层设计,从总体架构设计、数据体系设计、标准体系设计、运营模式设计做起,建立起一整套能源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范式。

能源大数据平台基础上的场景建设从白宏坤最熟悉的电力供需、新能源规划、电力规划知识起步,逐步拓展到全品类能源、新兴行业发展态势,能源监测预警和规划管理、能源信息APP、电眼巡航、充电智能服务、新能源监测与消纳监测预警、电力需求侧响应、“双替代”清洁供暖大数据监管等一系列应用逐步打造成功。

白宏坤(左三)带领团队学习能源大数据应用技术。

“做任何事都要提前做好规划,就像画图一样,不管多么急难险重的任务,只要思路清晰,后面的困难就都能迎刃而解。”白宏坤如是说,“每次攻坚,我之所以胸有成竹,得益于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长期坚持研究积累下来的知识。”

“能源大数据建设的这3 年,‘996’和‘白加黑’是工作常态,白博士总能有新的思路和想法,带领我们不断跃升。我们紧盯以往工作中的痛点难点,研发定时数据采集发布系统、报告自动生成系统和大数据挖掘分析模型,之前一周才能完成的统计分析报告现在半天就搞定了,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能源大数据建设团队成员王圆圆说。

目前,河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第一家建成验收的能源大数据中心,已经建设涵盖近20项应用场景、200多项服务,涉及能源经济、大数据分析等多项领域。一期已正式发布9项应用成果、39项数据产品、160余项数据服务,得到河南省发改委相关人员一致好评,为国内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贡献了“河南经验”。

能源大数据研发成果之一——河南省电动汽车智能充电平台(中原智充APP),从研发到上线只有半年时间,平台接入量从零起步,目前已经接入全省4.3万个充电桩中的2.6万个,200多家大型运营商中接入了88家。平台实现建设运营补贴申请、审核的全流程闭环线上办理,有效提升了审核效率,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助力了河南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随着“能源信息APP优化建议——新能源”“能源信息APP优化建议——碳减排”“充电智能平台——四方联审功能”等新需求不断提出,能源大数据2.0版已经开始建设,白宏坤也马不停蹄地投入了新的工作。“20多年来醉心于能源供需领域研究工作,我始终坚信,虽然工作平凡,但只要坚持不懈、不断超越,就可以让自己更有价值……”白宏坤露出了从容的微笑。

聚成一团火 担当协作铸就卓越

“一枚火种力量有限,把大家的智慧都集中到一起,才能星火燎原,为河南电网提供坚强智库支撑。”白宏坤作为能源大数据建设的先行者,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授予国网工匠荣誉称号。一路走来,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能源研究、战略规划、大数据分析、电价研究、体制机制领域的骨干和青年人才。

白宏坤带领的团队,除她之外全是“85后”。国网河南经研院成立8年来,面对不断加入的年轻同志,她结合工作特点和年轻人实际,总结出一套新人培养体系。从专业方向到业务能力培养,从大方向指导到具体工作指导她都亲力亲为。新人上岗的第一课亲自带,每个人的第一个“作品”,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资料使用,甚至是每一段应该怎么写、标点符号的修改,她都要亲自讲解和文字批注。她说:“新人的第一步如何迈好非常重要,给他们做好专业指引,对公司、社会的贡献会更大。”

“白姐身上有一股十足的冲劲儿、韧劲儿,她对品质要求极高。”这是团队成员柴喆对白宏坤的评价,白宏坤身上的执着、严谨作风给他们树立了学习榜样,而她身上特有的亲和力也让团队像一个大家庭,充满了温暖的力量。

白宏坤坚信一条:只有自身能力过硬,才能保证研究成果品质卓越,才能当好领队人。她要求自己在宏观信息的把握上,一定要更宽广。为了增加信息量,她总是挤出时间从报纸、电视、网络浏览获取时政、经济等各类信息;在专业知识上,她则追求精准再精准。一篇研究报告,可能涉及六七个专业,有时为了核对一个数据,她经常通宵达旦查阅资料。

白宏坤挑灯夜战学习专业知识。

“在白博士的言传身教下,我们都形成了自己的惯性思维,一篇报告总要经过反复校对才递交。”与白宏坤一同参与多项研究的团队成员杨萌说,“对报告里的每个字、每一章节,我们都会精益求精,丝毫不马虎。”

与这种思维一同深植于团队成员身上的是精细、严谨的工作作风。杨萌说:“粗略一算,我们中心一年要完成较大型的研究报告100多份。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需要这样的作风保障。”

8年来,能源经济领域研究的创业从她一人起步,发展到目前该院成立的能源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已经成为河南全省能源电力转型研究的重要支撑力量。团队从草创到成型的国内首部省级能源蓝皮书被纳入中国皮书品牌系列,至今已经正式出版了5部。现在,每年度的能源蓝皮书已经成为社会公众了解河南能源的窗口,在政府部门及行业内发挥了良好的决策参考和学术交流作用。在白宏坤带领下,团队中的年轻人接受大量的实践磨练,迅速成长,在能源研究领域挑起了大梁,打起了头阵,他们用自己的累累硕果,阐释了国网河南经研院“经网济民、技高术明、沉研潜究”的精神理念,实践着“领军经研、责任经研、创新经研、阳光经研”的价值追求。

“不忘初心,方能成就匠心。我将秉持踏实、敬业的精神,深耕能源大数据研究领域,以研究为本、以创新为魂,科学规划河南能源电力‘30·60目标愿景’实践路径,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白宏坤说出了一名优秀国网工匠的心声。

猜你喜欢

国网河南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红袄漫画
国网今年投资27亿元 新建7.8万个充电桩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