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感觉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2021-02-23王晓蕾刘向明
王晓蕾,刘向明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如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预后[1]。脑卒中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因为脑组织局部出现血液供应障碍,使得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现象,最终引起坏死性改变[2]。临床治疗尚无特效方法,但治疗关键在于尽快恢复脑组织血供,挽救缺血半暗带细胞的活性,减轻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3]。脑卒中大多选择药物治疗,治疗后病人有大部分都会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生活质量明显受影响[4]。其中,偏瘫肩痛是中风病人的常见后遗症之一,其不但对上肢功能及肩关节功能恢复造成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5]。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相关报道显示,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是45~54岁人群的5~8倍[6]。中医学称脑卒中为中风,主要症状以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猝然昏扑、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为主,该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中风的发病率与环境因素、气候因素、饮食习惯等均具有相关性,在我国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7]。对脑卒中病人采取针灸疗法刺激相关穴位,能有效疏通经络,促进内循环,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研究表明,感觉刺激疗法对脑卒中病人具有显著的疗效[8],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探讨针刺联合感觉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病人8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5~78(64.29±4.95)岁;病程1~4(2.65±1.14)个月;脑卒中类型:脑梗死16例,脑出血28例;上肢功能障碍(偏瘫侧):左侧24例,右侧2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5~79(65.11±5.12)岁;病程1~4(2.66±1.30)个月;脑卒中类型:脑梗死18例,脑出血26例;上肢功能障碍(偏瘫侧):左侧25例,右侧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9]中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CT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首次发病,一侧偏瘫;年龄45~80岁;病人偏瘫侧手腕主动背伸范围在10°以内;听觉以及理解能力均正常,无认知功能障碍,能有效配合治疗;病人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为多发、再发或者大面积脑梗死;肩关节有严重疼痛感或肩关节半脱位;合并有严重心、肝、肾、肺疾病,颅脑外伤,肿瘤等。
1.3 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确诊后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指导病人进行相应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穴位选择:患侧肩贞、秉风、天宗、曲垣、臑俞、臂臑;若见病人手指屈伸不利,则加阳谷、曲池、后溪等穴位;若病人手握不开,则加合谷、腕骨、中渚等穴位。常规消毒皮肤和针刺器具,使用1.5寸毫针对准穴位,刺入穴位0.5~1.5寸,采取提插捻转法,得气后留针,针刺30 min,中间每间隔10 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 d,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感觉刺激疗法。①触觉刺激具体步骤:采用驼毛刷子轻刷患肢,速度为每秒2次左右,连续刷10次为1组,每组治疗间隔30 s,每次治疗刷3~5组。②中温刺激:将温度控制在37~40 ℃的热敷袋敷于病人患侧上肢屈肌处,每次敷5~8 min,加压于屈肌肌腱的附着点,连续牵张肌张力过高的肌肉群。③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医务人员与病人间严格按照一对一训练,训练项目包括关节重压缩、伸张手法、固有肌伸张等,每次4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中间休息1 d,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空腹采肘前静脉血5 mL(肝素抗凝管),血样在室温15 ~25 ℃贮存,取血20 min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检测仪器为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的LBY-N6Compact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采取简化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对病人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3],总分为66分,分数越高说明上肢运动功能越好。采取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指数评价病人日常生活行动能力,主要有抓、握、捏、粗大运动4部分,总分为57分,分数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行动能力越好。通过上肢FMA评分确定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66-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95%为治愈,改善率60%~95%为显效,改善率30%~60%为好转;改善率<30%为无效。
按照上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2]。基本痊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显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有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病残程度为0;无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
2 结 果
2.1 两组FMA评分、ARAT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ARA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FMA评分与ARAT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中切、低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单位: mPa·s
3 讨 论
脑卒中是大脑组织细胞坏死的一种疾病[10],有70%的脑卒中病人在患病后会出现上肢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区对应着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上肢工作较为精细,上肢功能恢复难度大,恢复缓慢,甚至长期处于功能障碍,直接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1]。在脑卒中发病初期,大部分病人会存在上肢功能障碍,在发病3个月后,仍有37%的病人存在上肢精细动作控制障碍[12]。临床治疗脑卒中的关键在于改善脑部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纠正凝聚状态,进而增加脑血流量[13]。西医治疗脑卒中方法较多,如抗凝、溶栓、降纤、介入治疗等,由于适应证较窄,风险性大,不良反应多,临床效果欠佳[14]。脑卒中病人的上肢恢复能力明显低于下肢,上肢恢复以3~6个月为恢复高峰期,之后恢复便极其缓慢,如何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是减轻脑卒中后遗症的重点研究方向。
脑卒中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主要与脑府失养、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碍脑脉相关,最终引起脑髓受损出现机体功能紊乱,全身经脉气血运行失常,导致肢体功能障碍。采取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相对穴位,促进经络气血运行通畅,恢复机体阴阳平衡,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效果。感觉刺激疗法是以运动模式基本发射弧为原理,通过对脑卒中病人残存的反射模式进行感觉刺激,起到促进修正的效果,直到大脑皮质的意识水平能达到最高的运动控制。对机体进行适当感觉刺激能有效保持肌张力正常,使机体出现肌肉反应,不仅可以加强触觉功能,还对肌肉的收缩有利,促进了肌力的提高,加强了关节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病人采取针灸联合感觉刺激疗法治疗,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病人,且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15-16]。本研究采取针灸联合感觉刺激疗法,治疗后观察组病人上肢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针灸与感觉刺激疗法联合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病人的上肢功能恢复,提示针灸联合感觉刺激治疗脑卒中,能有效恢复病人的日常运动功能。
中医学认为“阴成形”“阳化气”两者一同维持着机体的平衡,若阳虚无化气时,阴则过聚成形,从而出现“湿”“痰”“瘀”等病理产物,造成血液中的“物质”堆积,即可表现为病人的全血黏度上升。针灸疗法能够调和阴阳,协调气血,促进局部经气通畅,进而使经脉气血恢复正常水平,达到通则不痛之效。由于本病的病变部位在上肢,所以选用肩贞、秉风、天宗、曲垣、臑俞、臂臑,合谷、阳谷、曲池、后溪、腕骨、中渚等穴位,再根据中医学经络辨证选取配穴[17-18]。共奏补益肝肾、化痰开窍、祛风通络之功,使脑络通畅,神复其用,诸症得除。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细胞聚集和血液黏度升高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是导致脑卒中病人急性发病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临床治疗方面应该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首要目的[19]。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针刺联合感觉刺激治疗病人的全血黏度中切、低切均有显著改善,提示针刺疗法能够有效促进全血黏度的改善。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感觉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病人的上肢功能障碍,促进全血黏度近期改善,提高生活质量。